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发现趣谈/科学文化系列/少年科学院书库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黄寰//林汐璐//张云莎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上的每一项新的发现,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追溯人类历史,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石器时代到制造工具,从原始社会到四大文明古国,从低下的生产率到工业革命的出现等,人类经过长期的摸索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新发现,渐渐打开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大门,逐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速推动了人们向科学巅峰迈进的脚步。

由黄寰等编著的《科学发现趣谈》打破了传统“读死书”的学习方式,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来讲述这些科学发现的有趣的发现过程,向人们展现科学家在探索历程中的奇闻趣事和他们的别样风采,使这些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能引起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

内容推荐

由黄寰等编著的《科学发现趣谈》以通俗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有趣故事,这些科学发现有很多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阅读《科学发现趣谈》会使你感到这些枯燥的知识即刻“鲜活”起来,不仅能让你收获知识,更能激发你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

目录

观察出来的奥秘

看门人的惊人发现

发现微生物的巴斯德

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定律”

被窝里的发现

细胞学双骄一施莱登与施旺

谢皮罗从水旋涡的发现

×射线的发现

浮力定律的发现

实践检验出真知

阿基米德发现撬起地球的力量

实验中的思考发现生命之源

蝇室实验里的遗传学

瓦特“喝出”的蒸汽机

豌豆中发现的遗传定律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班廷发现胰岛素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真理离不开勇敢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无理数的发现

电压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从科幻迷到“航天之父”

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敢于怀疑权威的哈维

不迷信权威的惠更斯

偶然遇到的发现

风筝的启示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近代第一种麻醉剂的发现

合成染料的偶然发现

发现声音的秘密

詹纳征服天花

“科学多面手”卡文迪许

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碘的发现

大科学家小故事

促胰液素的发现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

在琐碎生活中的发现

发现电磁波的赫兹

追着马车做题的安培

比肩爱因斯坦的伟人——鲍林

热力学温标创立者——开尔文

欧姆定律的发现

试读章节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一批居民,然而,我们认识它们的时间却很晚。直到300多年以前,一位荷兰人才第一次涉足神秘的微生物王国,他的名字叫安东·列文虎克。在远古的年代,人们是躲在草丛里偷窥小动物做窝,发现它们不论个头大小,都有自己的主意,知道要去向何处;500年前,“跳蚤镜”对焦昆虫世界,人们才惊喜地看到小虫子张牙舞爪,有自己的表情和舞步;今天,原子的行踪不再局限于推测和想象,人们甚至可以在尊重它们个}生的前提下劝说其挪动身躯;也许未来有一天,组成各位身体的粒子四散在大地和空气中,甚至有幸成为另一个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将带我们见证彼时的世界;或者生物学早已超越以视觉为基础的“描述”局限,而成为像数学和物理一样具有逻辑推理的学科。

不论何时,视野有界,想象无边。

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畜牧业和农业。但是,资历最古老的微生物却一直无声无息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即便是人们已经知道猎取动物和栽培植物,并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其他许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的时候,却对于微生物王国,几乎是一无所知。尽管人们早已利用微生物来酿酒、发酵、造醋,但由于它们太小,小到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所以人们无从知道它们的存在。

在300多年以前,列文虎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270倍的显微镜,人类才终于在显微镜下看到微生物的“倩影”。

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的代尔夫特,是一位制造篮子手工艺人的儿子,列文虎克6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小时候列文虎克接受了一点儿基础教育,16岁时他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当学徒。6年的学徒生活结束后,列文虎克回到家乡,凭自己的手艺开了一家布店。但是列文虎克对放大镜却很感兴趣,他一有空就向隔壁眼镜店的师傅们学习磨制镜片的技术。之后他又成了代尔夫特市政厅的看门人。

我们知道,看门人是不受人重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每天开门、关门、来客登记,有的兼任打扫卫生的工作,重复着平淡的工作。然而这位看门人却不是等闲之辈,虽然此时怎么看列文虎克都不像是科学家的料。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一位戴眼镜的朋友从首都阿姆斯特丹回来。“天啊!”他说,“你知道吗,现在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还磨制放大镜。”“放大镜?那是什么东西呢?”列文虎克不解地问。后来,朋友告诉他,放大镜是一种很奇妙的新玩意,可以将很微小的东西放大,使观察者可以清清楚楚地观看。

利用透镜使物体放大,其实古已有之。据说古罗马帝国的昏庸皇帝尼禄,就曾用一块表面磨得很光滑的宝石,放在眼前观看竞技场上角斗士的搏斗。13世纪末,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矫正视力的眼镜。由于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科学价值,只是把显微镜当成玩具,用来观看跳蚤的一举一动,所以显微镜当时也叫“跳蚤镜”。但这一切对于列文虎克却是那么新奇,他很想知道透过那些镜片,到底能看到多小的东西。

好奇心强烈的列文虎克得知跳蚤镜的功用后,也想拥有一架。不过他跑到眼镜店一问,价格惊人,不是他所能支付的。但列文虎克并没有放弃,由于生于手工艺人家庭,自己也当过学徒,手工活做得不错,便决定自己制作一个特殊的放大镜。他白天待在眼镜店里,仔细看工人磨镜片的过程,自己默记在心,晚上回去后找来玻璃材料,利用自己充裕的时间,耐心地磨起了镜片。

早期的显微镜做得都很粗糙,不是放大倍数不够,就是镜面不够光滑,成像模糊。心灵手巧的列文虎克磨出的镜片虽然很小,但是质量却是当时最好的。他给自己的透镜制作了一个架子,并在透镜下面放置了一块铜板,在铜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底下向上透过来,照亮被观察的物体。P2-4

序言

安徽教育出版社邀我主编一套《少年科学院书库》,忙了将近一年,第一辑终于要出版问世了。

《少年科学院书库》第一辑有什么特点?“杂”,一言以蔽之。数理化天地生,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什么都有一点。这套丛书继续编下去,还会更“杂”,文史哲,社会科学也会编进去,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共存。

《少年科学院书库》为什么编得这么“杂”?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科学家具备广博的知识,需要真正的“博士”,需要文理兼容的-交叉型人才。许多事实证明,只有在继承全人类全部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够在科学技术上进行创新,才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几天前,我同四川大学的几百名学子进行了一场博览群书b成才关系的互动式讨论。我用大半辈子的切身体会回答了学子们的问题。我说,我是学理科的,但在川大学习时却把很多时间放在读杂书上,放在读中外名著上。当然,课堂内的学习也很重要,是一生系统知识积累的基础,我在大学的课堂内成绩是很好的,科科全优,毕业时还成为全系唯一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但是,不能只注意课堂内知识的学习,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而要博览群书,汲取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文化精粹。

不仅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读了许多杂书,我从读小学时就开始爱读杂书。我在重庆市观音桥小学读书的时候,便狂热地喜欢上了书。学校的少先队总辅导员谢高顺老师,特别喜欢我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谢老师为我专门开办了一个“小小图书馆”,任命我为“小小图书馆”的馆长。我一面管理图书,一面把图书馆中的几百本书“啃”得精光。我喜欢看什么书?什么书我都喜欢看,从小说到知识读物,有什么看什么。课间时间看,回家看。我常常坐在尿罐(一种用陶瓷做的坐式便桶)上,借着从亮瓦中射进来的阳光看大部头书,母亲喊我吃饭了也赖在尿罐上不起来。看了许许多多的书,觉得书上的世界太精彩了。我暗暗发誓,长大了我要写上一架书,使五彩缤纷的书世界更精彩。这是我一生中立下的一个宏愿。

博览群书使我受益匪浅,走上社会后,我面对复杂的社会、曲折的人生遭遇,总能应用我厚积的知识,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取得人生的成功。

现在,我已写作并出版了72部书,主编了24套丛书,包括《新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新世纪青年百科全书》《新世纪老年百科全书》《青少年百科全书》《趣味科普丛书》《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丛书》《花卉园艺小百科》《兰花鉴别手册》《小学生自我素质教育丛书》《四川依然美丽》等各种各样的“杂书”,被各地的图书馆及农家书屋采购,实现了我的一个人生大梦:为各地图书馆增加一排书。

开卷有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我期望读者们耐下心来,看完这套丛书的每一部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