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有些书是没有主角的,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线索的,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我们埋没了自我。
(佚名)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中国/胡适)
记住:人生仅存于眼前,它只是十分短暂的一刻;至于过去和未来,前者已是往事,而后者也许永远不会有。因而人的一生是短促的,人所在的地球的一隅是狭窄的。
(古罗马/马可·奥勒利鸟斯)
对我来说,在享受人生的乐趣方面,有钱和没钱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在我看来,金钱就是安全和避免小苛政的工具:假如社会能给予我这两件东西,我会将我的钱抛到窗外去,因为保管金钱是很麻烦的事情,不仅吸引寄生虫,还会招来人们的忌恨。
(爱尔兰/萧伯纳)
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忽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比利时/梅特林克)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外表或内心如何美好,也必须在他的德性的光辉照耀到他人身上发生了热力、再由感受到热力的人把那热力传递下去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价值的存在。
(英国/莎士比亚)
杏花虽美,可结出的果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像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
(佚名)
我们要追求那真实的功业,要追求对宇宙人生更深远的了解,要追求永远超越狭小生活圈子之外的更有用的东西。
(法国/罗曼·罗兰)
真正的诗人哪怕在做梦的时候也是清醒的。他并没有像着了魔似的被他的诗才所支配,而是牢牢地控制着它。他漫游在伊甸园的圣林里,就像在自己家乡的小路上散步一样自由自在。他高蹈于九天之上,却并未因之如痴如醉。即使身处地狱,足踏着燃烧的火焰,他也毫不灰心丧气;即使穿过天花板外的浑沌界和“黑夜的古国”,他依然毫不为难、得意翱翔。甚至,即使暂时让自己处于“心灵失调”的严重混沌状态,他心甘情愿地与李尔王一同发疯,或者与泰门一同厌恶人类(这也算是一种疯病吧),然而,不管他发疯也好,厌恶人类也好,都不是毫无控制、任意泛滥的——尽管看起来他似乎完全甩掉了理智的缰绳,实际上他并未甩掉——他自有保护神在他耳边悄悄密语,有善良的臣仆向他提出清醒的劝告,还有那正直的管家向他推荐友好的决策。在他看起来最不近人情的时候,却是最能反映出人生真谛的时候。
(英国/兰姆)
在艰苦中成长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使他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中国/南怀瑾)
生命像一粒种子,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它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孕育需要整整一辈子。
(法国/罗曼·罗兰)
慷慨的造物者给每个人一车好东西,内容可能稍有不同,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当时我也有一车好东西:青春、健康、智慧、亲人、朋友、很好的胃口、过得去的容貌。装得满满的人生列车,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往前开。那时候若勉强说有什么人生观,大概就是快乐的人生吧。
(中国/潘人木)
P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