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斜阳金粉(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李天葆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回身看暗红斜阳下,旧日尘埃纷纷,金粉刹那辉煌,见证了岁月存在,是往昔的旧影人面,还是老书片言只字,于是凭借记忆,拾花点翠,摹画浅描,也是一种人世风情。

《斜阳金粉》作者李天葆是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万象》杂志开设专栏,撰文回忆三四十年代演艺明星的种种过往,深受怀旧读者的欢迎。《斜阳金粉》是其专栏文章的结集,并补充若干尚未见诸报端的独家文章。

内容推荐

《斜阳金粉》是李天葆专栏文章的结集,并补充若干尚未见诸报端的独家文章。

《斜阳金粉》分为:春灯燕、倚栏看旧日金粉、拾花点翠、绮世恋语四辑。“拾花点翠”写的是古时传奇人物,都是一些或浅或浓的印象,还有偶尔的绮思异想。“绮世恋语”是小方块文字,便接近自身的短小絮语,挑挑拣拣,留下的皆是喜欢的,年月更久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写,那时的自己年轻,清澄澄,水映月一样,如今不复返,也只有这些零碎的小文章,充当证物了。

目录

辑一 春灯燕

 过眼红楼数云烟/3

 风味追想以及读张琐记/13

 泪凝香销云霞散/25

 张灯映月——个张迷的回忆录/30

 红绫飘香再生缘——连环画迷语/44

 从烟尘幻化出芙蓉来/58

辑二 倚栏看旧日金粉

 横眉有情——如梦如歌顾媚传奇/67

 亮月明星/72

 丹凤艳阳化圣母/75

 一缕兰香/79

 补缀上的传奇/84

 迷离花月记/87

 燕影春归红尘/92

 夫人的晚春/97

 永远的碧眼狐狸/102

 莲生红尘,梦回朝露/107

 从前有一位莎菲女士……/109

 坐听桥畔花月声/116

 露冷莲房坠粉红/119

 金粉尾随斜阳去/122

 云海红尘照相看/128

 春之蕊,秋之魂/132

 花落衫中/137

 朱唇劫/141

 诡丽妖异的时光倒影/146

 盛世遗音/149

 三国余韵/151

 媚影歌姬/153

 唱亮了天光云霞/157

 封尘冷香的房间/161

 泪珠缘——南国女子潘秀琼之歌/166

辑三 拾花点翠

 蛇女素心/175

 凄艳洛神/179

 织女沧桑/182

 珠翠落/185

 探幽记/187

 露滴牡丹开/189

 水中明月小团圆/19l

 遍地迎春富贵来/194

 碧空月色团圆好/196

 月落金盆听私语/199

 白日相对幽冥爱意的秘密/203

 七世花开梦中见/206

辑四 绮世恋语

 梦魂瑶池仙,思恋莲香狐/211

 凭借记忆而去/214

 不问人世听芳音/217

 春灯羽扇恨/220

 梦忆上海方是花月良宵/223

 刀剑底下的岸芷汀兰/226

 巧姻缘的傲慢与偏见/229

 悬崖边摘花之艳情/232

 占得时光百花深处艳容在/235

 温香艳玉须臾化/237

 双春记/240

 凤烛烧残未了情/242

 灯昏光景/244

 丽声逸影/246

 浮花迤逦/248

 鸳鸯谱/250

 异艳记/253

 初逢乍遇/255

试读章节

而《红楼》一书万人传阅,图文相辅,珠联双璧之极,曹氏绝世文字里又生出一部丹青《红楼》。在灯下翻看,那种繁丽纷纷化白雪,热闹俗艳无非镜花水月之感顿生。喜欢一部书,因为找着了轰然人心的字句段落,宝玉厌恨势利官场,黛玉的真情相知仿佛一点微弱火光;贾府赫赫大族不过龙潭虎穴,死去的不计其数,活下来笑意殷殷的,早已淡然不视世情炎凉为何物。

“黛玉魂归离恨天”那幅,芳魂随着太虚幻境的仙女而去,竹影微晃,她缥缈归去时,眼神不舍潇湘馆。尘世污浊纵无须留恋,唯相思泪还,却未必能忘记生命中的知己。无数笔墨是水底月影,彩绘图像皆属镜中花相——不能了,却最终要了,付诸文字,是留个痕迹,证明有过这一遭;我们看了,同证此纷繁幻梦,再回过来印证自身种种,亦是如此——一样的哀乐、向往和幻灭,由不得心里要怎样了。

这套画册因为画得工整端丽,出过许多版本,但为了迁就图画,小说字体缩得奇小,不然就是图景被挖空放大,失去完整性。也因为难得一见,算是红迷近年来的眼福,比收藏《戚序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还获得旁人理解,至少那重门叠户的华丽庭园色泽艳丽,不喜欢《红楼梦》,也觉得赏心悦目。

多少索隐派也好考证派也罢,尽在文字迷宫里侦探似的,查出无数离奇的假设。万千看官痴醉,也深信大观园真有其蓝本,爱到一个程度,恨不得在茫茫世间落实生下根,生怕自己眷恋的是虚幻之物。他们拘泥于着迹的描写,画出一间一幢的朱楼绣阁,还制定了大观园蓝图……翻开所谓的建筑平面鸟瞰图,神魂悠游其中之余也觉得可笑。同一心态的事物,我偏爱旧通俗版香港广智书局《红楼梦》附送的人物关系图,和背面的大观园全图,至少是画工手笔,花木扶疏院落参差,亭台有倩女露娇,绮窗有艳女茗茶,是有人气人味的图卷,稍微接近想象中的红楼世界……似真似幻,如烟罩月色,纱蒙花影,在读者的记忆里,不是真的也会变成真的,不必作者站出来说。

后来我有了许多红楼人物画册,最钟情改琦的《图咏》。但最早买的是程十发所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内收十五幅十二金钗图,不像坊间一般粉雕玉琢的桃腮绯绯,而是半写意的——如元春就披了一层重重的红与黑,压得眉头也蹙紧了,身后一枝红花盛开也看不见。难得警幻仙子也上画,寥寥的点染笔墨,虹影淡淡,才是梦境的朦胧,不比别家的宫装仙女,太工笔仕女,华丽有余,仙气不足。可卿春困完全是意境想象,她伏在硕大芭蕉叶上,手抱狸奴,一侧有竹影,枝枝叶叶撩上来,像勾惹些什么。初稿白描,要数黛玉最好看,横卧倒着方向,一手伸向燃起的火焰,脸上一片平静,旁边是程的亲手笔迹:“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人民文学出版的《红楼梦》,早期便有程十发的插图,可都是规矩的连环画笔法,只是一拎起,惯性地翻阅,无非要一睹那缤纷五彩的画面。不久就换了更为艳丽讨好的刘旦宅、戴敦邦,被吸引过去了。直到近来重看程画,到底还是他的意境久远,是蓄情内藏的微光,慢慢点亮。

另一本《红楼梦人物医事考》当然也是以趣味为主——一本正经讨论虚构小说里的疑难杂症,本身就是乐趣所在。陈存仁是带有民国遗泽的“医师文人”吧?从前的《大人杂志》经常刊载他写的医疗掌故、医师逸史之类,对于泛黄陈旧的杂志,完全如鱼得水,父亲三不五时带回家的民国旧色彩的老人,俨然也是我这般老成少年的恩物。陈存仁写王熙凤之死,强调见鬼魂索命是幻觉,并举当年上海看病的例子:病人胡话满嘴,说见满屋鬼魂环绕,陈大夫开了清热解毒药方,只认为对方病重高温,热昏而乱……我是觉得他的煞有介事的认真,也是一种过去式的性情态度了。宋淇先生以文学角度切入,追查凤姐患病的前因后果,在章回之间寻找蛛丝马迹,探索曹雪芹分开多次含蓄交待的她的病情,隐约之中大概是营造家常气息,不过度透露玄机,所以“辣子”是病故,而不是后来被休弃……黛玉早逝乃预料中事,王熙凤“凤飞楼空”倒是意外,据宋公和陈医师推断,我们这位凤目含春威不露的琏二奶奶,绝大可能是子宫癌致命。至于月夜冷诗魂的黛玉如何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也属两大会诊的拿手好戏。陈氏认为她不是凶险的白日痨,而是可以调养的痨病,无奈“不肯修身养性,泪尽而亡”。而宋淇挑选宝玉黛玉相对关情一节,问她咳嗽几次,再宝钗送来的燕窝,一语未了,被人打断,确实写得平常而不经意,手法含蓄。只是黛玉之死是八十回后来的谜,宝玉大婚而香消玉殒是极度戏剧化的安排,煽情有余,而她真正的魂归离恨天,何时何地,到底连这两位红楼医师也诊断不出来的。

P10-12

序言

玉蟹美人

这阵子手头刚好有些旧潮剧电影的本事册子,我素来不涉猎潮剧,纯粹是以看老杂书的心态来对待的。一出七彩综艺体的《美人蟹》,封面是群艳在瑶台玉栏边,或坐或立,举袖执拂尘,含笑凝定,似舞蹈过程的“定格”。心想莫非美人们一如粤剧余丽珍那派的神怪戏?余氏确实有一部《蟹美人》,颠倒一下不就是《美人蟹》?细看戏文,却误会大了,不过是“愿天慈悲行方便,雌雄螃蟹配成双”,一对玉蟹拆开定鸾凰,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比余丽珍那种官闱斗法的类型,螃蟹化为东宫贵妃,另有天敌蚌壳精也变成西宫奸妃,混入后宫相抗衡,娱乐性重多了。另一本《仙姬送子》,情节较一般的董永天仙配多一段“送子”,而且是大团圆结局,本事封面添了一个戴凤冠的仙子手抱婴儿。旁侧的仙女何其眼熟,竟是上一本《美人蟹》的群芳,可想当年编制的随意粗心,无所谓的“移花接木”,可那顺手拈来的失误仿佛也不要紧的,像是两段玉块,慢慢地也就找回来合体。

这些老早消沉在时光之河里的细节小物,如今多半是无益的渣滓——我是乐于拾掇,断续写来,不过是专栏文章。《斜阳金粉》里收辑的,不分长短,都有某种“专栏气”,发表时间也跨度不一。我实在不愿过度严谨地标下日期,只是首辑“春灯燕”,大多在《万象》杂志刊登过,当初有人问专栏名之意,殊不知“春灯燕”不过误植一字,若是“春灯艳”,也无损丝毫。这些长文也有写张爱玲——迷张如今是“显学”,在三十年前根本很难想象,那时说起自己是“张迷”,则有冷门另类小众的自恃,跟如今洪水滔滔的熟烂有别。顺道是兴趣范围之内的月份牌仕女图,眼下随便一间食肆装潢都不少了一两张仿造民国双姝依偎花丛的广告牌,变得不稀奇了。

写老影星的文章新旧夹杂,多篇都是新近的,也是为专栏而写,稍作查看,与上回的《珠帘倒卷时光》重叠的不少,可见心系之处,仍然是来去的那几个,翻来覆去,仿佛不厌倦。只是当中难以找到可咀嚼的“星河艳屑”、资以消闲+的八卦,未免汗颜——这倒不是反话,自恨不是白头宫女话天宝,即使在年月上轧一角,随意拣一片彩瓷片,也是一樽双耳蟠龙红梅瓷瓶,只是来不及,或者光年飞船走了,我仅是臆想伏在光阴月洞门边看繁华云烟的窥探者——无偿地徘徊在时代遗落的花月痕,算是一种情意结。记得谢其章在书话里提及,我怎的没写王丹凤——那年月的艳影翩翩,来去匆匆,只忆得她饰演的宝钗,下颔微短,可柳眉秀目,眼下微泡,便是相学所谓的“卧蚕”,很得桃花人缘的。而她笑意浅浅,不就是“嫣然百媚”么?一册《光艺》电影画报封面,王丹凤一头细烫皱发,驯服地往后梳,两边耳垂玉珠凝光,却敌不过她那容光红粉。封二是《瑶池鸳鸯》,她和韩非穿着古代男装,竟也是个梁祝故事。后来看过《桃花扇》,秦淮河媚香楼的芬芳似乎淡远了许多,那时节还是录影带年代,只觉得名妓传奇侠骨超过了柔情。可那闪烁金粉,王丹凤却是少数仅存的几位,她倒在,仿佛可以隐隐捉摸到一点幽紫暗红的旧帘花影。

“拾花点翠”写的是古时传奇人物,都是一些或浅或浓的印象,还有偶尔的绮思异想。“绮世恋语”是小方块文字,便接近自身的短小絮语,挑挑拣拣,留下的皆是喜欢的,年月更久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写,那时的自己年轻,清澄澄,水映月一样,如今不复返,也只有这些零碎的小文章,充当证物了。

癸巳年端午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