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学奖项,它的设立是为了勉励那些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们。卓雅编著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眼中的人生》介绍了罗曼·罗兰、泰戈尔、海明威、莫言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个人经历、主要作品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全书案例丰富、笔调清新,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眼中的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卓雅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学奖项,它的设立是为了勉励那些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们。卓雅编著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眼中的人生》介绍了罗曼·罗兰、泰戈尔、海明威、莫言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个人经历、主要作品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全书案例丰富、笔调清新,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学奖项。有幸获得此奖项的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界最高写作水准。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已经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将写作精髓着眼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写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阶级的发展,揭发了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深刻本质。 这些作家笔下的故事,或悲惨,或温暖,或完整,或残缺,但却都是真实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打不败的入,象征着一种顽强的屹立不倒的精神;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意在鼓励人们做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的英雄;就算悲伤如莫里亚克,也是在用一个个家庭的悲剧,告诫人们做人一定要心怀真诚。 卓雅编著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眼中的人生》介绍了10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人生及其作品,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眼中的人生》中读者能够了解他们辉煌背后的故事,通过他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世界。 目录 第一章 罗曼·罗兰:人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1 罗曼·罗兰简介/2 徘徊在人生的旅程/6 没有音乐的人生/9 痛苦与快乐的意义/14 我们所“欣悦的灵魂” /16 第二章 泰戈尔:飞鸟的自由/19 泰戈尔简介/20 生命如一块饥饿的石头/25 回到静美天真的儿童王国里去/27 我想要化作一只飞鸟/29 园丁的小幸福/33 第三章 萧伯纳:愉悦的戏剧人生/39 萧伯纳简介/40 我的职业是书写人生/46 人与超人有何不同/50 戏剧是精彩人生的一部分/52 天降大任于乡下少女/58 第四章 赛珍珠:中国人与中国人的人生/63 赛珍珠简介/64 中国农民眼中的幸福/71 快乐与不快乐的分界线/79 我所不停找寻的人生意义/81 写在人生的边上/88 第五章 黑塞:人生的浪漫之歌/95 黑塞简介,/96 我们每个人都“在轮下” /102 人性与狼性/105 东方之行的意义/110 孤独与浪漫的醉人游戏/114 第六章 海明威:钓鱼老人的笑/119 海明威简介/120 在我们的时代里/124 在荒废时代里照常升起的太阳/128 永别了,武器/131 《老人与海》到底在讲什么/135 第七章 罗素:哲学与人生之美/141 罗素简介/142 哲学不是少数人的玩物/147 美好的人生/150 数学与逻辑之美/152 我们为什么活得不快乐/155 第八章 莫里亚克:向少年时代告别/163 莫里亚克简介/164 在爱的荒漠里瞥见阳光/166 给麻风病人的吻/169 畸形的占有欲/173 宗教色彩的外衣/177 第九章 福克纳:人生的喧哗与骚动/181 福克纳简介/182 《我弥留之际》所想的/186 通往幸福的道路/188 骚动的心从不曾平静/192 爱情的模样/195 第十章 莫言:红高粱里的檀香刑/201 莫言简介/202 站在人的立场上写人/205 不伟大的伟大人民/209 生与死之间/212 《蛙》之叫声里的命运/215 试读章节 徘徊在人生的旅程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毕生的心血和写作生涯的巅峰之作,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本书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一经上市,立即震撼当世,亦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刻广泛的影响。为何罗曼·罗兰这本传记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他在这本书中运用了相当独特的写作方式,他没有像传统的传记书那样只对主人公的生平做简单介绍,也没有单纯地追溯他们的创作过程,而是集中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成绩的艺术家的共同点,深刻揭示了他们为追求艺术所饱受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经历。在通往艺术至高境界的过程中,这三位艺术家所焕发出来的与命运进行抗争的伟大精神,为全世界人类描绘了一种荡气回肠的英雄情怀,就像是另外一首“英雄交响曲”。 即便放到今天,《名人传》依旧是一部至高无上的宝典。特别对新一代的社会青年来说,《名人传》中饱含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所急需的。《名人传》里的巨人们就像一面明亮剔透的镜子,使人性中存在的卑劣与渺小毫发毕现。如何阅读这本书,如何从书中汲取名人奋斗历程中的精神养料,成为新一代的社会青年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在《米开朗基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我并不认为一般人都能生活在高山之巅。但不妨一年一度登高礼拜。他们可以在那儿更新肺部的气息和脉管中的血液。在高处,他们会感到更加接近永恒。待回到人生的平原,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这句话放到现在来看,更有醍醐灌顶的功效。 中国有句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名人传》中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主旨。在通往艺术这座伟大殿堂的路途中,贝多芬“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越受苦越使我喜欢”,托尔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都是一种与人生进行战斗的庄严态度。在如今这个时代,到处充满了挑战,到处都是机遇,我们渴望突破自己,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可是我们却不甘心奋斗,也不愿意为了得到美好的将来,而让自己多受一些磨难。我们只想要一夜成名,我们想的是“出名要趁早”。现今时代,到处都充斥着浮躁和急功近利,而那种一心一意并长久地热衷于奉献的精神,却越来越少。在这个时候阅读《名人传》或许会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对自己整个人生也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名人传》具有崇高的写作目的,力求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的太阳,力求让全人类都看到一位伟大的英雄形象,让人们都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以英雄为榜样,塑造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但凡阅读这本书的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名人传》中所洋溢的热烈、旺盛的激情。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虽然都自成一派,但相互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三位主人公虽然各自具体的事迹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精神内核具有高度一致性,罗曼·罗兰所附加在其上的思想也深具统一性,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就像是一条绵延万里的滔滔大河,以贝多芬为起点,渐次流淌过另外两位伟大艺术家的身躯之上,读来令人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一气呵成。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以生动、深刻的笔触,将三位大师的人生历程以及他们的痛苦、欢乐、成功与失败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得以近距离与大师们接触,从而窥探和感受大师们的真心,在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同样作为人,这些大师是以一种怎样的宝贵精神去与人类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做殊死争斗,那一刻,大师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人们也更能理解,自古以来,人生就是一场殊死搏斗,每个人都应当拼尽全力,去与生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做抗争。 《名人传》最大的艺术贡献便是,罗曼·罗兰站在多个侧面去描写这些大师们的奋斗历程,力求最真实、客观、具体地还原三位大师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以及他们面对苦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和他们在战斗过程中所进发出的激情。总结发现,罗曼·罗兰是想要描述这三位大师的成名经历,积极展现他们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的强烈意志和艺术力。 罗曼·罗兰将这三位伟大的天才人物称为“英雄”。他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在《名人传》中即可发现,为了凸显这一英雄形象,罗曼·罗兰选择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并在其中投入自己对于英雄们的敬仰之情。 在《名人传》中,这些被罗曼·罗兰称为英雄的人,都有痛苦、深刻的人生际遇,或是饱受病痛的无情折磨,或是经历了悲惨的打击,或是内心充满惶惑矛盾,或者集三种苦难于一身,在这样深刻的折磨和打压之下,整个人几乎快要窒息,丧失理智了。但凭借对全人类的热爱,凭借来自内心深处的一股坚韧的信念,他们各自创造出了伟大的艺术,也成全了自己的美满人生——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创作出震撼世界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给全世界带去崇高的爱和宽容的理想。 正是这样一种无坚不摧的信念,给了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崇高的信仰和支持,使他们最终都走上了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 总的来说,《名人传》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艰难坎坷的一生,并详细描述了他们与命运做艰难抗争的具体过程,由此全面反映和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这种勇于抵抗命运的奋斗精神,无疑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财富。 P6-9 序言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高的文学奖项。有幸获得此奖项的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界最高写作水准。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已经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将写作精髓着眼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写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阶级的发展,揭发了人类内心深处所潜藏的深刻本质。 这些作家笔下的故事,或悲惨,或温暖,或完整,或残缺,但却都是真实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打不败的入,象征着一种顽强的屹立不倒的精神;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意在鼓励人们做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的英雄;就算悲伤如莫里亚克,也是在用一个个家庭的悲剧,告诫人们做人一定要心怀真诚。 没错,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正是为了勉励那些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们。我们都知道,人活着是一种对生命的信仰。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就清楚,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享福,我们会受尽磨难,然后拥有自己的幸福。 这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一些人勇于与不公的命运进行抗争,不论胜败,皆无遗憾;一些人混沌度日,任由无情的岁月爬上自己年轻的脸庞;一些人消极度日,安于命运的安排,将生命毫无价值地挥霍掉。 命运是你的。任何人无权干涉。 自由是你的。任何人无权过问。 可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真的能拥有快乐的人生吗? 来看看这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们眼中的世界吧! 罗曼·罗兰终生不信命运,他在他的时代呼唤一个真正的英雄; 福克纳总善于着眼于沉重的现实,将人性尽可能地挖掘到底; 泰戈尔心怀自由,渴望做一只自由的飞鸟; 莫言写出一代中国农民的奋斗历程; 所有人,都在用生命感悟生命,以肉体饱食人间的万般苦难,以精神超度肉体正忍受的苦难,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唯有英雄,才能够挺到最后。 可喜可贺,他们都是世间少有的能够坚持下来的人。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胜利者。 对生命的思考始终是沉痛的,一个从未经历痛苦的人,也无法写出这样一部部恢宏的巨作。这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们,都是精神世界的巨人。 难以想象,他们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里,饱受战争或饥饿的摧残,怎样鼓起勇气、挺起胸膛,最终战胜一切困难,迎来人生的曙光。 在他们眼中,世界曾是黑暗的,战争所带来的重大创伤,饥饿所带来的肉体折磨,一切的一切,都使人感到绝望。 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坍塌。经历重重磨难的人们,还是用更为强大的精神战胜了沉重的现实。 也许,在他们下定决心要与不公的命运进行抗争的那一刻,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事。 本书介绍了10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人生及其作品,从中读者能够了解他们辉煌背后的故事,通过他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世界。 在本书的编写中,张志军、鲁蒂、吴强、王振伟、闫博、李忠良、赵静、李绍玲、李光亮、孙占领、杜延起、张萍、刘芳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于夏威夷 2013年5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