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更野草》是作者更的的近年来所写的杂文和随笔的结集。全书共分为四个篇章,各篇主题与内容虽有不同,却不难读出作者一贯独特的见识与风格。话题人世百态、语言趣味横生、见解精彩独到,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品味思想的盛宴。
本书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更野草(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更的的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更野草》是作者更的的近年来所写的杂文和随笔的结集。全书共分为四个篇章,各篇主题与内容虽有不同,却不难读出作者一贯独特的见识与风格。话题人世百态、语言趣味横生、见解精彩独到,引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品味思想的盛宴。 本书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欣赏。 内容推荐 《更野草》是更的的近年来所写散文、随笔和小品集,行云流水、拙朴自然、以小见长、大俗大雅,极具作者独一无二的风格识别特征。凡文两百余篇,素描男女老少、点染古往今来;演绎张弛有度、见识独具只眼。忍俊不禁莞尔一笑间带你走过作者的路边摊,品尝不一样的草根小吃。作者语言时而飞扬跳脱、时而老辣凝重;或描摹市井、或铺陈以往、或新编故事、或大谈饭菜,一概有趣有料有旨,张扬了作者“汉语应该写得很美”的美学标准和文学主张。 目录 序:只有更野的草 第一季 1 生活在别处 2 剑客站着 3 燃烧的心 4 长亭更短亭 5 不同的男人 同一个梦想 6 夜深沉 7 茶馆旁边 8 小吃店 9 右岸美发 10 一个老板 11 洗车铺 12 潘妈 13 王伯 14 小狗狗 15 新市民 16 好姐妹职介所 17 一个男人购物 18 外婆——致母亲节 19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20 后菲尔普斯时代的游泳 21 大闸蟹 22 泡菜 23 吃点啥呢 24 小馄饨 25 奶酪 26 今天的午饭 27 T恤 28 牛仔裤 29 舒雅牌内裤 30 鞋子 31 伞 32 电视机 33 镜框里的画 34 指甲 35 头发 36 菜场 37 一条路 38 清平山 39 杨丹躺在河南民权县的土地里 40 小木桥 41 新市桥 42 土地庙 43 说说这个超市 44 抽丝马洞 45 再说抽水马桶 46 再说说马桶 47 还是马桶 48 盘丝洞 49 出关 50 女娲——写在母亲节 51 后羿 52 夸父追日 53 精卫 54 白虎节堂 55 野猪林 56 夕阳西下 57 水泊梁山 58 我能证明 59 不醉无归 60 思过崖 第二季 61 杨玉环 62 陈圆圆 63 杜十娘 64 李师师 65 双儿 66 王昭君 67 文成公主 68 西施 69 貂蝉 70 花木兰 71 多瑙河之波 72 钟楼怪人 73 白娘子传奇 74 牛郎织女 75 没事随便说说 76 没事再随便说说 77 没事自己说说 78 韩寒的江湖 79 除夕夜洒酒祭汶川 80 金蛋还是银蛋 81 猫眼看人 82 网络的最后一课 83 脑白金,嗯哪! 84 且说马甲 85 啼笑皆非说常识 86 有句方言不好听 87 老妈发飙 88 上香 不是为了贿赂 89 有个达尔文 90 One nightin in Beijing 91 雪山 92 山间铃响马帮来 93 丝绸之路 94 黄水谣 95 镜花缘之大人国 96 镜花缘之豕喙国 97 镜花缘之两面国 98 镜花缘之犬封国 99 镜花缘之翼民国 100 镜花缘之劳民国 101 我是谁?谁是我?谁在问我是谁? 102 怡红院 103 栊翠庵 104 潇湘馆 105 快活林 106 丽春院 107 阿毛游美国 108 河心知青记 109 南京钟山记 110 生活在别处(又一则) 第三季 111 雨打芭蕉 112 小放牛 113 旱天雷 114 小桃红 115 饿马摇铃 116 海派清口 117 金陵塔 118 梁祝 119 九连环 120 紫竹调 121 黄鹂词 122 行路调 123 汉宫秋月 124 步步高 125 四季歌 126 疯狂的世界 127 平湖秋月 128 雁南飞 129 金蛇狂舞 130 梅花三弄 131 喜相逢 132 行街 133 二泉映月 134 十面埋伏 135 将军令 136 泽畔吟 137 一枝花 138 江河水 139 阳春白雪 140 下里巴人 141 广陵散 142 笑傲江湖 143 渔樵问答 144 酒狂 145 夜夜游 146 良宵 147 出水莲 148 绣荷包 149 乱鸡啼 150 懒画眉 151 暗香 152 孟姜女 153 月儿弯弯照九州 154 采茶扑蝶 155 杨柳叶子青 156 对花 第四季 157 什么是男人 158 男人的外表 159 再说外表 160 还是外表 161 依然是外表 162 再再说外表 163 外表的困惑 164 眼睛 165 男人的服装 166 还是服装 167 再说服装 168 几十年前的流行 169 棉毛裤 170 西装 171 小菜 172 一只小菜 173 再来只小菜 174 江南的火锅 175 火锅补充(1) 176 火锅补充(2) 177 食有鱼 178 童子鸡和老母鸡 179 百鸡宴 180 糖蹄 181 咸菜 182 毛笋煨肉 183 肉 184 猪油 185 咸鹅和风鸡 186 盐水鸭 187 青菜 188 豆腐 189 腐乳 190 笋豆 191 酱 192 酱菜 193 腌笃鲜 194 老黄瓜 195 臭豆腐 196 猪耳朵 197 茄子 198 金花菜 199 茭白 200 香菜 201 山芋 202 土豆 203 芋头 204 黄鳝 205 田鸡 206 田螺 207 虾 208 莴苣 209 韭菜 210 苋菜 211 豇豆 212 空心菜 213 黄豆 214 蚕豆 215 汤团 216 八宝饭 217 最难吃的面条 218 冬瓜 219 南瓜北瓜 220 小笼馒头和牛肉粉丝汤 221 清油豆腐干 222 糖粥 223 阳春面 224 冷拌面 225 白米饭 226 鸡蛋 227 猪蹄 228 网友卷 229 伟大的猪 230 羊肉 231 狗肉 232 牛蹄 233 笑容 234 再说笑容 235 礼仪 236 再说礼仪 237 勤劳 238 劳动 239 装修 240 购物 241 阅读 242 还是阅读 243 再说阅读 244 还是说说阅读 245 不想再说阅读了 246 再说一点点关于阅读 247 幽默 248 运动 249 嗜好 250 童心 251 宽容 252 真诚 253 慷慨 254 无缘无故的爱 255 朋友 试读章节 梅花三弄 梅花怎么弄呢?还要三弄。因为没有办法弄,所以只好用音乐表现之。 想来当是一树枯瘦嶙峋梅花,一人高。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到底是什么梅花,是黄色的还是粉色的?搞不清。画家笔下有黄的、有红的,新中国画家喜欢红梅。新中国音乐家也喜欢红梅,一首《红梅赞》唱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啊啊啊,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啊啊啊……如此看来,红梅的花蕊也是彤红的。 对了,还有一首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比较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虽然有些空洞,有些打油。后来被谱曲成了苏州评弹,纤纤玉指在琵琶上滚来滚去,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轻启朱唇,唱得好听得来,像是全糯米的糯。 香不香?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难道还有白梅花?看起来要谷歌一次,谷歌的结果是:粉红,大红,纯白,桃红,黄色,淡粉色……这就长学问了,虽然还是比较怀疑,怎么区分粉红、桃红、淡粉色? 梅花怎么弄?这是一个问题。观之、嗅之、抚之、采之、踩之、碾之?皆非弄之。而且还要一弄、二弄、三弄。 歌云: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这就厉害了,一弄就盲肠炎,二弄就抑郁症,三弄热带风暴来了。兹事体大,云烟深处还是不要随便弄的好。 歌者姜育恒又唱道:红尘自有痴情在,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话就有些费思量了,因为附加了很多社会意义。老古话常常教导说,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宝剑和梅花的事情一定要牵扯到人生哲理上来,就不大对头了。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吃苦的。莫名吃了苦头,有的人一世人生兜底翻转,有的人至今浑身痛则不通,有的人吃苦过了头就天折了,扑鼻香一点也没有。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人呢,就有些得意,有些庆幸、自我膨胀、自欺欺人: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 最看不明白一批鸟人,遭人褫夺了居住、学习和择业的基本人权,被国家机器不情不愿赶到乡下去种了十年田。现在回顾,还洋洋自得,觉得当年的屁滚尿流、走投无路、缺衣少食倒将自己百炼成钢了。仿佛无意间得了武学秘诀,被人拳打脚踢海扁数年,俨然练成了金钟罩、铁布衫外家功夫,而且大有心得。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稀里糊涂、人云亦云,毫无数理根据地批评70后、80后、90后,岂不叫人笑掉大牙乎? 至于当年眼看着一天天老去的惶恐,曾经为了逃出生天所做的一切小动作,齐刷刷为了返城跪倒祈求的无奈悲凉,干脆就装作忘记了。哪有这回事啊? 看人间多少故事,最奇怪的就是这批人了,以为自己是一树梅花?好白相煞了。被人三日两头七荤八素弄了又弄,反过来赞一声弄得有理,还杜撰出来一个什么知青精神。套一句网络上的常用语,不说这些假话会死啊?拜托! 2009年5月25日 P257-259 序言 只有更野的草 高枫 初识更的的,是在网络上看到这个奇怪得不知如何发声的名字,及至读过贺铸《薄幸》,才约略知其雅意;再识更的的,同样是被名字《鱼挂到臭,猫叫到瘦》书名给惊到了,这部知青小说完全不同于伤痕文学和宏大叙事,通过刻画那个时代鱼猫之间的心理和生活,为“伟大的文革”做注;三识更的的,是通过作家在我供职的出版社出版的《谁灭了华山派》,此书文意雄阔,侠风浩荡,读过后一时间竟以为金庸又写,古龙再现。 从此留意更的的。沉浸在作家天南地北的闲聊里,徜徉在作家创造的恣肆文韵间,遂感慨:文豪宁有种乎?遂鉴玉察珠,私揣暗度,收集作家散在作品242篇,编撰成册,介绍给芸芸文友,相信读过方知我的评品不谬也。 我国某知名企业广告语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说,更的的的文字,没有最野草,只有更野草。如果说,更的的文字的特点,他文字的性格,就是一个字:野。 野之一,是植根于民间,植根于生活。他论的是众生的事儿,探讨的是细细的理儿,以小见大,以微知著。题材好鲜活,文字好生态,用时髦一些的话说就是接地气啊。他笔下的人物,潘妈,王伯,外婆,洗车的,卖报的……大都是胡同里的、大街拐角的普通百姓。有一篇《一个老板》,这个所谓的老板竟然令我老泪横流,深深感叹生活的不易。不是把身子扑在泥土里观察生活的人,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的文字。 野之二,是作家功夫独到,巨笔如椽,路子好野。读《鱼挂到臭,猫叫到瘦》时,更的的笔下充满细腻的温情和悲悯的情怀,是对知青命运的工笔细描;可是我读《谁灭了华山派》时,感受到的却是笔走龙蛇,雄阔无疆;这部《更野草》,有的文章读起来貌似杂文风,文笔犀利,刺刀见红;有的读出来却是经典的味道,字字珠玑,句句入心。《南京钟山记》的优雅,《河心知青记》的工范,都给人以美文的享受。 野之三,是作家知识面好广,懂的真多。知识不仅仅是指经史子集,也不仅仅指万国史地,也包括中国民间那些最深厚的文化传承,这方面作家涉猎甚广,娓娓道来。尤其是他对各地美食文化的挖掘更让人着迷。有一篇《食有鱼》,读过会改变人们对鱼的认识。 野之四,是作家观察事物的眼光厉害。作家和常人的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悟力,而观察力和感悟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作家能走多远。本书收入更的的关于“马桶”的小文就有5篇,而关于“人的外表”的记述竟有7篇之多,且篇篇不同,连环递进,令人叫绝。 野之五,文章辛辣而有激情。评国人的劣根性,手术刀般犀利;批国人的行为,恨其不争,怒其不为。鲁迅以降的杂文家,骂人易,明理难,而更的的的文字充盈着理性和逻辑,鼓荡着正义,他刀子嘴,豆腐心,把一管笔舞出各种旋律。 我以为,野是天地的灵气汇聚,代表了最原始的生命冲动;野草迥异于温室的花卉,是自然的精灵,她的状态反映的是自然界最初始的信息,她不是被加工出来的,不是被豢养出来的,因此更加真实和朴素。野草的根深植于土壤,上接天露,下吸元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反映最远古的信息,反映和遗传生命中最坚韧的品质;野草直白而朴素,没有虚伪做作的毛病,不追风逐月,不搔首弄姿…… 我以为,更的的把自己的作品集名之为《更野草》,有更多的意味。从这个钢筋水泥筑起来的森林望过去,原野和原野上的野草更为珍贵! 于2014年4月26日夜, 时青岛春雨霏霏 后记 这里搜罗了更的的2008~2010年的大部分贴子,剔除了有关家国天下的时评以及和人吵相骂、抬杠以及忽然看起来不太顺眼的贴子。网络上终归难免要吵相骂的,一言不合,掐将起来,卵用没有,徒费精神。为什么剔除,自然有很多理由。什么理由?不说。 有心绪,有时间,更的的嘻嘻哈哈、滴滴笃笃打字,打好了乱七八糟随手发各个大小网站的BBS上,动辄十数万点击,一片喝彩,甚嚣尘上,煞是热闹,海内外各网站或部落客转来转去,兴高采烈,物我两忘。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于是几乎佚名,渐渐更的的自己都差不多淡忘了。 为什么叫做《更野草》?因为就是“更野草”,比野草更野草甚至更更野草的意思。蒙网友“上海人李劫”兄抬举,说是“当代中国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其实是野生野长的,没人看见草生长”,或者,正是这个意思,呵呵。 鲁迅也写过《野草》,当然。更的的以为,后人所想的都只是重复前人想过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世事更迭、兴亡勃忽,唯野草。一岁一枯荣者也。 于是,便四处寻找,掸去尘埃,整理出来,请出高继民先生辑选并作序。 《更野草》得以出版,对于高继民、赵文生、王誉霖:中国香港金虹、罗钧、寒山碧、骆少伟、周蜜蜜;北京郭银星、马汝军;中国台湾王力坚;法国潘鸣啸;美国许刚、苏炜、李劫、舒心、石贝和曾经赞过、点评过更的的作品的黎服兵、张抗抗、冷明、陈浩武、陈晓明、孙郁、白晔、孟繁华、安波舜、乔海燕、贺雄飞、朱维毅、李幸、汪继芳、李辉、李南、曾辉、李海艳、林子、黄德海、陈效琴诸君以及各位网友,还有搜狐网、《华夏文摘》《新京报》《新快报》《光明日报》《扬子晚报》《青岛日报》《中华读书报》《上海文化》等,自然是很感激的。更的的在此一并打个问讯谢过。 有机会一起喝酒好不好?这样子,是为跋。 2013年11月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