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东亚儒学视域中的徐复观及其思想》一书中探讨徐复观的思想,作者将徐复观与国内、国外其他学界名流进行比较,采取比较思想史的方法,将徐复观和他的思想,放在二十世纪中国儒学史以及东亚思想史的广袤视野中加以分析,展示徐复观思想的“中国特质”。本书学术视野广袤,结构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徐复观在20世纪港台新儒家学者中,不论在经历或思想上,都别树一帜,极具特殊性。本书勾勒了20世纪东亚儒学目前徐复观的特质及其终极关怀;探讨了徐复观的思想史方法论及其在诸多论著中的落实;讨论徐复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并分析他如何通过为中国文化定性而为他自己的自我定位,安顿他漂游在20世纪中国的动动荡与乖离之中的“流浪者的灵魂”;分析了徐复观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讨论,检视了徐复观对日本政治、社会与文化的评论,指出了徐复观通过赋古典儒学以新义而探索中国文化创新的可能途径。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引 论 ……………………………………………… 001 一、二十世纪东亚儒学史中的徐复观 ……………………… 002 二、徐复观的终极关怀 ……………………………………… 003 三、 三、本书结构 ……………………………………………004
第二章思想史家徐复观 ——思想史方法论及其实践 ………………………… 005
一、引 言 …………………………………………………… 006 二、徐复观的精神风貌及其学术 …………………………… 006 三、整体论的研究方法及其实践:与傅斯年比较 ………… 013 四、比较观点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023 五、结 论 …………………………………………………… 027
第三章传统中国文化的回顾与展望 ——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解释及其自我定位 ……… 029 一、引 言 …………………………………………………… 030 二、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解释:与钱穆、唐君毅、 牟宗三比较 …………………………………………… 033 三、徐复观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历史脉络:与胡适比较 …… 054 四、徐复观对未来中国理想图像的勾勒与自我定位: 与涩泽荣一比较 ……………………………………… 066 五、结 论 …………………………………………………… 082
第四章中国文化创新的参照系统(Ⅰ) ——徐复观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评论 ………………… 087 一、引 言 …………………………………………………… 088 二、徐复观对西方近代文化与思想的批判 ………………… 089 三、从东亚近代知识界看徐复观的西方近代文化观: 与福泽谕吉及胡适比较 ……………………………… 093 四、徐复观与二十世纪中国新儒家学者论西方近代文化: 与唐君毅及牟宗三比较 ……………………………… 099 五、结 论 …………………………………………………… 103
第五章中国文化创新的参照系统(Ⅱ) ——徐复观对日本政治社会与文化的评论 ………… 105 一、引 言 …………………………………………………… 106 二、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日本 ………………… 106 三、徐复观对日本的评论及其参考架构 …………………… 111 四、徐复观的日本评论之特殊性:与当时新闻媒体意见的 比较 …………………………………………………… 121 五、结 论 …………………………………………………… 126
第六章古典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创新 ——徐复观的新诠释 ………………………………… 127 一、引 言 …………………………………………………… 128 二、徐复观对古典儒学的新解释:以“忧患意识”为 中心 …………………………………………………… 130 三、徐复观的诠释学方法:与唐君毅比较 ………………… 144 四、作为政治学的诠释学:徐复观与儒家思想的互为创造性 ………………………………………………… 156 五、结 论 …………………………………………………… 159
第七章结 论 ……………………………………………… 161 第八章附 录 ……………………………………………… 167 第九章参考文献 ………………………………………………………… 195 第十章 致 谢 …………………………………………………………… 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