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彩色的阅读教室
分类
作者 周其星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彩色的阅读教室》作者周其星试图书写一个看似芜杂,却交织着真实与荒诞的教育故事串串烧,他努力用文字还原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现场,他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告诉大家一间小小教室同样承载着梦想与热情,勇敢与创意,忧思与感伤,挫折与打击。这些真实饱满的故事,无不经由真实的情境真诚的言说一一展现。

内容推荐

是什么课堂梅子涵教授感动难忘,是什么故事让孩子们悄然泪下。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这间教室里——这间叫做阅读的彩色教室里。

周其星著的《彩色的阅读教室》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神奇的相遇,阅读是一种温暖的陪伴,阅读是一种唤醒,阅读是一种教养,阅读更是一种希望。阅读,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情。

目录

1 没有他的教室,像风吹过后的林子

2 因为孩子,你如此热切

3 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4 闪烁生命光泽的彩色课堂

5 教材需要重建

6 好玩儿正是顺从孩子的天性

7 规则的内在运行

8 活动是最好的凝聚剂

9 在表演中获得立体阅读体验

10 迷人的写作课堂

11 遇见未来的你

后记:不妨来一杯金汤力

试读章节

为了阅读,我们在用心用力

一年级,天天都能听故事。

我们每天都能听到一个两个三个甚或更多的故事,教室的后方被六个结实的彩色书柜围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里面垫上了毯子,只要一下课,我们就脱了鞋子爬进这个小小的故事王国,四周都是各种精装绘本,周围都是坐着靠着趴着挤着看书的孩子,当然还有一排臭脚丫。

我们要读书,书从哪里来?开始的时候,是他自己贡献出来的。他是大书虫,我们就是一个个小书虫。在这之前,他就买了很多很多绘本和各种童书,现在终于找到机会全都搬到了班上,够大家看好一阵子了。但是我们不知足,好书更新太快了,随着他和他的伙伴们不断推广儿童阅读,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大量引进各种绘本,欧美日韩大量优秀的绘本不断涌入,他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是他自己来不及买的,更是我们没有看过的。他把书单交给了家长,大家就根据书单自己认领其中的一些书,然后到当当网上下单,直接寄到班上来。

我们班永远有看不完的书。

听门卫说,他的包裹是全校最多的,一袋袋、一箱箱,全是书。网购时代,别人从网上买的多是衣服和零食,他总是买书;别人热衷于团购优惠的餐饮,他总是团书。

回忆我的小学时光,经常会有这样一个镜头——几个小男孩屁颠屁颠地跑到门卫室,嘻嘻哈哈地或抱或抬着一捆又一捆的书。

我们从来不缺书看,也从来不担心没书看,教室里排列着六个小书柜,一个大书柜,里面全是一排排的书。书就这样自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阅读渐渐成为我们的一日三餐。每天来到学校,放下书包就去拿书。每个人的抽屉里、书包里,总会放着几本挺像样的书。

这样的景象,在我后来的读书时代里,再也没有发生过。那些同学告诉我,在他们以前的教室里,几乎没什么书,即便有,也只是大家你一本我一本从家里带来的一些自己不需要、不怎么看的莫名其妙的书。

很庆幸自己遇上这样一位阅读教师,带给我们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让我们每日和一本本书相遇,从此,开始了我海量阅读的人生。小说家纳博科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时代时曾经说,10岁到15岁是他读得最多最疯狂的时候,而我们呢,很多人已经从6岁就开始了大量阅读,当然,这样的阅读是从绘本开始的。

“绘本是要别人读给你听的”,这是他经常告诉我们、也经常告诉我们爸爸妈妈的一句话。他说这句话是一位日本的老先生松居直说的。

松居直被称作日本的“绘本之父”。有一次,他问一位大学生读过哪些绘本,大学生如数家珍地告诉老先生看了哪些,松居直再问是谁给他读的,大学生说当然是自己看的。松居直说这不叫“读过”,绘本是要有人读给你听,那才叫真正读过。

这个故事他讲给我们听过,也经常讲给别人听。或许,这就是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读绘本的“理由”,也是他一直“鼓吹”家长给孩子读绘本的原因。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读一本又一本的绘本,带着我们在一个个明亮而温暖的故事里穿行,这样的语文课我们哪能不喜欢?

记得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时,我们竟然没有一丝不适,因为每天都有故事听,我们就特别喜欢学校,特别期待语文课。

后来听爸爸妈妈说,我以前的幼儿园园长请他们回访幼儿园,给大班的家长聊聊我们进入小学后的情况,从这样的回访里,不同的教育观在孩子身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印痕。孩子在其他学校读书的家长都说不适应,功课压力很大,我的那些同学都有过哭哭啼啼不肯上学的艰难开始,只有我们学校的家长说,一年级和幼儿园没什么太大变化,压力很小,没什么作业,上学天天有故事听,回家天天听故事,孩子们都开开心心去上学,开开心心回家来。

那时,我们仅仅在课堂上就听过多少故事啊?每天一个,一年粗略地算下来,差不多有将近两百个故事呢,两百个故事就是两百本绘本,这还不包括我们回家接着听的故事,每个晚上睡觉之前,总要磨着妈妈讲故事,

一讲就是三本书五本书……

P38-39

序言

童话是真的——关于一个地点的故事梅子涵

我忘记了时间,但是我记得地点。我也记得在那个地点我听见什么,看见什么。于是我就可以开始叙述,你也就会听见我要说的故事了。那个地点是在深圳。那个地点是在一个学校。非常重要的是那个地点曾经有一位叫李庆明的校长。于是我就到那个地点去了。我做完了关于童话和阅读的讲演,那位校长对我说:“你去听听一位老师上课吧!”

于是我就走进了更小的地点,这个地点叫教室。

我就看见了他,也就是看见了你。

你对你的教室说:“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吧!”

在这个叫深圳的大地点,你说着另外一个地点的口音,你的口音的地点叫安徽。

你的安徽口音说:“我们今天来读一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叫《走在路上》。”我坐在这个很小的地点的后面。我不知道你今天要上的课是《走在路上》—我的小说,我二十几年前的一个写作,我那时的一个很重的感情,我的这个很重的感情的故事漂漂泊泊很多年,成了我的代表,成了一个著名,成了很多教材里的一篇。我现在要听你给你的这个大地点里的小地点中的小孩们讲我的这个很重的感情,我不知道,今天的,深圳的,这个迅速耸立的城市的小孩,他们优越着,会感动吗?你开始讲这个路上的故事给他们听。你读着里面的段落,读着一句一句。故事里的小远走在前面,奶奶走在后面。奶奶走得真慢啊,电影要开场了,小远一次一次回过头朝着奶奶嚷,让她快走。故事的叙述一次一次回到从前的时间,从前的路上,那时是奶奶抱着小远,背着小远,搀着小远。小远,这一些,你还记得吗?

这一些,这一切,我都记得,故事是我写出来的,而现在我在你的教室里又走回以前的路。我的奶奶已经不在,我听着你在叙述我写的故事,我很想追着我已经走得很远的奶奶,对她说:“奶奶,对不起您!”因为故事里的小远正是我自己,我长大以后,有一次,和奶奶在路上走,我嫌她慢,朝她嚷,后来就写了这个故事。只要一次,就会懊悔,一次懊悔,就会一直都懊悔,所以最好不要那一次!这一定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故事。我们真是需要明白,要快干什么?要干什么呢?和奶奶一起在路上走,和父母一起过日子,慢慢的,慢慢的,有多好!即使慢慢的,慢慢的,很慢很慢的,时间也是飞快走完,后来他们就不见了,后来就成为想念,想啊,想啊,满脸都是慢慢的眼泪。我看见你,眼里也有很多的泪水!

你讲完了。你的教室安静得像没有一个人。你说:“下课吧。”你的教室好像没有听见你宣布。你说:“下课!”你的教室开始有轻轻地移动。可是有几个小孩一直站着不移动,他们低着头在哭。

我站了起来。我知道了你的名字,对你说:“谢谢啊,周其星!”后来,我又去过你们学校。后来,你就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别的阅读,别的教学,你不是只在你的那一个地点了,你渐渐地有了别的地点,一个又一个,你而且穿起西装。不过你穿西装的时候,那个西装总好像是借来的,但是美好的儿童文学到了你的课里不像是借来的,你渐渐更加熟悉它,很多喜欢儿童文学的人也开始渐渐熟悉你,你就为自己起了个名字:深圳星星!你倒是感觉挺好的,说自己是星星,但是你的确就是一颗阅读儿童文学教学儿童文学的星星,这样的星星现在已经不止十颗,不止一百颗,越多越好,一起闪亮,闪亮的光里没有猴面包树,没有统治的国王和酒鬼,没有商人和数不完的数字,只有童话的快乐和奇妙,只有鸟儿对变成了灯火的树的歌唱,只有小远们回头一看,原来奶奶已经老了,我们应该扶着她慢慢走了,小远说:“奶奶,您走得慢一点!”小远跑过去扶奶奶。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路,一个多么好的新地点,它的名字叫阅读,叫儿童文学,我们早已长大,可是我们竟然总在这个地点里遇见,我们是这里的永远的徘徊者,行走者,我们十分喜欢,所以我们喜欢带儿童到这儿来看看,以后,儿童们都不需要我们带了,自己会来,可是我们自己还是会来,因为儿童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名称,它原本就是所有人的文学,所以安徒生是人类的文学家,不只是小孩的文学家,《小王子》是世界的童话,不只是小孩手里的书,这个地点里,有任何人的座位!

其星,买一套合身的西装吧,穿着,讲童话,这样就成为深圳西装星星了,安徽口音的深圳西装星星,家乡气息,移民城市,西方服装,世界故事,而且还在空中,所有的地点全在身上,闪啊闪啊,简直不会熄灭了!

其星,当你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你应该分外想念你的李庆明校长,他现在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在另一个地点带领阅读。你的现在的很多闪烁里,是有他的很多光的,我们都要学会记住光,因为这也是童话的要求,而很多的光就是童话,童话是真的!我现在要写下我讲这个故事的时间和地点:

2014年4月27日

上海樱园家中三楼书房铺着法国台布的桌上

后记

不妨来一杯金汤力

一本书写完了,写书的那个人照例是要跳出来说几句话的。

下面的这些文字,就是这个人要说的话。

这些话,一般是放在书的前面或者后面,大意是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喜欢云云。

不过我得悄悄告诉你,这些话诞生的时候,这本书还没有最终完成。

这些话是在他有一天写累了,出去跳绳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的。

他一边跳一边想,结果想了很久,也跳了很久。

那天,他破天荒地跳了六千多下绳,之前,他也就偶尔跳个两三千的。

跳完去洗澡,他一边洗澡一边继续想这些话,就好像这些话在他的脑子里不断生长,然后像清水汩汩地冒出来一样。

想到水,他又想到了朋友推荐给他喝的一款很经典的鸡尾酒——金汤力。晶莹剔透的杯子里,冰块悬浮在酒中,气泡包围着柠檬薄片,轻啜一口,清凉爽口。

就像他的这本书,四分之三的汤力水是他用生活构成的文字,四分之一的金酒是他用文字编织的生活。一开始的时候,他本来是野心勃勃想写一部小说的,你们从一开头的惊人句大概能猜到他的一点点野心。

可是他发现自己驾驭不了小说的文字。咸者说,他的生活历练心智准备还不足以让他支撑起小说的体重。太多教育现场的东西在纠缠着他、包裹着他。

他得对过去那些直接诞生于教育现场的文字有个交代。

虽然有些可能只是存留在他的脑子里,但更多的却是涌到现场真实发生。

这样也好,他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文学手法来安排这些教育场景。

曾经有人跟他说,好喜欢你的文字啊,赶紧出书吧。

他没有动静。

曾经还有人跟他说,就把你博客里的那些文字汇集起来,不就是一本书了吗?

他还是没有动静。

一个对文字颇为敏感与敬重的人,是不会轻易安置自己的文字的。

他思考了很久,终于决定用两种人称交互叙事的方式来讲述教室里的故事,就像你们看到的这样。

他用文字梳理了过去的那些时光,努力勾勒出一个光芒四射的文学课堂,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一个有着人文精神与浪漫情怀的理想教师。是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阅读教师”的身份自觉,要动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打造一间色彩缤纷的阅读教室一一在那里,有好听的故事会、好玩的语文课,可以对教材指手画脚,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兴致勃勃的表演,当然,这个教室的边界是大家共同商议和必须遵守的规则。除此之外,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十一个章节,两种声音,散乱其间的很多小故事,读起来断断续续,杂乱无章。可是,生活不就是这样么?回首来时路,我们的目光总会被路上那些闪着光的东西所吸引,那一块块小石子、碎玻璃、小叶片,都附着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他这一路走来,其实并不孤单,前面是梅子涵、李庆明、徐冬梅、周益民、王林、赵志祥、顾兵这些师长引路,身边有三叶草故事家族的草籽们同行,更有一众家长(编内的、编外的)死心塌地的支持,他乐在其中!那些散落在风中的文字,恰好带着生活的温度,带着梦想的光泽,有点痴人说话的傻气,有些絮絮叨叨的宣泄,偏偏就得到了谢影女士的喜爱,让他有点儿小得意,有些大感激。

可是,他最终还是没能做成一道大餐,充其量算是调制出了一杯鸡尾酒,有点儿淡淡的酒味,有点儿冰冰凉凉的口感,可以端出来让大家尝尝,打发俗世里的一段好时光。

在品尝这杯金汤力的时候,会遇见你,遇见我,也会遇见他,遇见一个真实的人群,看着他们怎样怀揣着梦想走路,蹦蹦跳跳,跌跌撞撞,闲庭信步,踏歌而行。

这时,你可以放下酒杯,为他们的出现送上一点掌声。

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他也结束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生涯,转到同一城市的另一所学校。

那段时间,有关他的很多议论和评价蜂拥而至,正好帮助他完善了对整本书的构思。

幸好不是小说,他不用安排人物的命运,不用担心故事的结局,不用斟酌结构的严密。

他喜欢喝金汤力时的松散和悠闲。

所以,当生活里的各种人物各样声音纷至沓来,其实。这正中他的下怀。因为,往往是这时,他需要的文字也会闻风而至。

就这样,他完成了与一段生活的告别,也完成了对这段生活的总结。

他要感谢书中提及和没有提及的那些孩子、那些家长,是他们,帮助他一起完成了这本书。

书成之时,他从内地来到深圳已满七年。七年时光,值得珍存的东西太多太多,写成这本书,也是对这七年光阴的基本交代。

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希望第二本出现的时候,将会是另一个面目,另一种样态。

那时,或许他会捧着一杯拿铁,或许在品一壶清香的黄芽?

生活在继续,文字也不会停止。

来吧,朋友,让我们先为往事干杯!

周其星  2013年7月30号初稿于深圳

2014年2月18号定稿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路,一个多么好的新地点,它的名字叫阅读,叫儿童文学。我们早已长大,可是我们竟然总在这个地点里遇见……

——梅子涵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