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东(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个酒局)》编著者滕征辉。
《做东》是30万册畅销书《段子》系列作者滕征辉的最新力作,内容是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个酒局。这100个酒局体现了中国人的100种脾性、100种生存智慧和100种人生轨迹。
《做东》获得了有着地产界思想家之称的冯仑的大力推荐,深受飞机上大佬圈子的欢迎,是中国式生存哲学的集大成之作。
《做东》旨在展示古今的大人物们如何通过酒局决定个人的命运、权力的分合和国家历史的走向,他们在酒局上展示的魅力与智慧影响着后世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值得今人玩味和学习。
本书承袭了作者《段子》系列特有的语言风格:有的内涵高深,有的重口味,有的满怀情怀,有的幽默诙谐……用最活泼、最浅显的方式精练地揭示了人生的道理。
《做东》内附精美插图,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值得收藏。
《做东(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个酒局)》编著者滕征辉。
酒局是阴谋四伏的人性的斗争舞台,是人最高生存智慧的展示场所。
《做东(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个酒局)》是第一本最全面剖析历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个酒局的书。物质和科技再发达,人性则万世不变,《做东》中作者结合历史和当下社会的人与事儿,展示了政治圈、商圈、文化圈和一般世道下不同人的生存哲学。其中的100个酒局一个比一个精彩,100个段子,一个比一个意味深长,100种人生哲学一个比一个现实和残酷。
《做东》承袭了作者《段子》一书以“最艺术”还原“最生活”的风格,语言幽默犀利,思想深刻,但知识更加广阔,观点更加独到、视界更加开阔,作者讲故事的技能也更加酣畅淋漓。《做东》让大家在读别人的时候,想到自己,读历史的时候,想到今天或者未来。
西门庆家酒
现代很多男人都很羡慕一夫一妻制之前的生活,所以这种思想也常遭女权主义者的指责。对此,辜鸿铭有过很妙的比喻:您见过一把茶壶配四个茶碗,可没有谁见过一个茶碗配四把茶壶。茶壶茶碗分别象征着男性和女性,可外国人不怎么明白,辜老先生照旧还有一套措辞:“夫人,您是坐车来的吧?您的汽车有四个车轮子,那您的家里难道准备着四只打气筒吗?”
中国的士绅阶层都讲究弄个深宅大院,去过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那里边等级森严,每个屋子都有着严格的分工与合作,连按脚和大红灯笼都有着明确的含义:主人今儿要住这儿了。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人物是西门庆,这主儿原来是个破落户,开了个药铺,后来靠着与官府勾结及一套独有的财技才逐渐发达起来的。
在《金瓶梅》里,西门庆开始帮县政府理财,收取中间利润,或者帮人打官司疏通关系,后来渐渐地开始欺行霸市,把竞争对手的药铺挤垮兼并;一个偶然的机会,西门庆结识了当朝状元,摆下花酒大肆结交,并从此人手里取得卖盐许可证,赚了几万两银票;他还搞多种经营,放高利贷、开当铺、走标船,把连锁店和物流公司结合在一起经营;后来拜在了东京蔡太师门下,更是腰上绑扁担,在江湖上横冲直撞。
对于坏男人,人们常常称其为陈世美或西门庆,其实这哥儿俩有所不同。陈世美主要代表见异思迁有外遇,而西门庆则是乱搞两性关系,活儿好。西门庆对于女性,比理财更门儿清。现在社会上很多干爹送车送房兼送包,结果不懂事的干女儿还拿到网上去晒,搞得干爹很是尴尬。西门庆是没有这种问题的,因为他搞女人基本不花钱,总的来说还赚了不少钱。
第一个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是寡妇孟玉楼,现金、珠宝、衣服等不知凡几,另一位是李瓶儿,这位六娘是他唯一动了真情的,原因很简单:“为甚爹心里疼?不是疼人,是疼钱!这一家子哪个不借她银子使,只有借出来、没有还回去的。”女婿陈经济后来给岳父没少戴绿帽子,其实也不都怪他,西门庆死的时候才三十三岁,留下一帮欲火中烧的女人,总得有人打理呀,再说西门庆乘陈家有官司,还私吞了人家转移来的大量财产。
西门庆和潘金莲勾搭成奸,全靠王婆安排的那场著名酒局,也叫“十面捱光计”。施耐庵把男女奸情由一分到十分、从好感到欲望直至床戏的过程,写得丝丝入扣、层层叠叠。具体说来二人互勾用了五大步骤:劝酒、脱衫、拂箸、捏脚、跪求。当时是西门大院竞争十分激烈,潘金莲主要靠性诱惑,这能充分满足大官人的需求,她还创造了很多春色物件和用具,比如春宫图、香熏被、设银灯,还用了硫黄圈等性药和工具。过去的床叫榻,非常宽大高阔,很利于男女交欢。 过去公主出嫁之前,朝廷会派一女官与驸马相处一晚,回宫后将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出相应的预案,以免主人措手不及。大户人家嫁女,对丫鬟是有要求的,一般至少有大小两位,小丫鬟处理生活上的事情,大丫鬟负责沟通和协助,晚上的时候甚至可以充当垫腰的枕头,春梅就是这样的角色,在西门庆死之前,她并不具备与潘金莲竞争的资本,正是由于其身份上的限制。
像西门庆这样的登徒子,其实无非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千多年后,山东阳谷县和临清市乃至安徽黄山徽州区,为了争夺“西门庆故里”的不光荣称号大打出手,各自投资了几亿元,建设民俗游览区,王婆茶坊更成为搞破鞋的经典地段而艳帜高张,主办单位还美其名曰弘扬西门文化。这正如唐代韦庄所写: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长年悲。
斗富的结局
我很喜欢收集线装诗本,睡觉前闲闲翻来,再醒来时又已是黑天过去,红日当头。某晚,偶尔读到杜牧的《金谷园》,极是喜欢: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是诗人路经金谷园故址,为西晋首富石崇有感而发的一首凭吊之作。按照历史记载,最繁华的宫殿当属阿房宫,最奢侈的私人园林应为金谷园。这首小诗分别为之歌叹,虽不如《阿房宫赋》那般工整磅礴,蕴含的内容却同样丰富悠远。
去百度石崇,出现的马上是“斗富”的词条,其实这个人非常复杂:论起野蛮生长,冯仑与赖昌星加起来的平方也比不上他。比才艺,一首《思归叹》就是李白、杜甫都得拱手拜服,现今的儒商们哪能与之相提并论?讲财富,别说黄光裕,国家存在美联储的那些钱都不一定有他的多;说起风流倜傥,石崇家里藏娇上万,有穿不尽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有人说石崇是官二代吧?的确不假,但他其实是富一代。石崇的父亲叫石苞,官至骠骑大将军,死后分家产,唯独不给最小的六儿子石崇,还说:“此儿虽小,后自能得。”既然没有继承家产,石崇又如何富可敌国呢?史书只在他任荆州刺史期间,留下一句“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这句话解读起来很简单:抢劫、贪污、走私,黑白两道通吃通杀。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为什么呢?这类人胆子太大,但石崇的胆子更大。
石崇有多富,看看他的生活享受,皇帝们都比不了。《语林》里说,客人刘实内急走进石家的厕所,见有绛纱大床,上面的席子非常华丽,十来个漂亮的婢女手持香囊(里面装的是刮屁股用的软木片)侍立。这位穷苦出身的官员吓得赶快出来,以为误入主人的卧室。石崇说:“没走错啊,那就是我用的厕所。”那客人去蹲了半天,还是排不出来,于是告罪换了个地儿,才得以方便。石家的规矩可不止这些。客人去完厕所后,需要更衣,进去时穿的衣服由于沾染了臭气,便被遗弃不用了。
至于石崇所藏的美女,绝色的就有上千人。王嘉《拾遗记》谓:“石季伦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是说石崇喜欢飞燕型美女。他让她们在铺着细细沉香末的象牙床上走过,轻盈得可以不留下脚印者能得到百粒珍珠赏赐,这就是杜牧头一句“逐香尘”的典故。据《耕桑偶记》描述,晋武帝得到外国进贡的火浣布,便制成衣衫,穿着去石崇那里瑟。石崇也是成心,带了五十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艳姬,她们全都穿着这种火浣衫,他自己却一身常服,貌似正经地接驾,弄得皇上非常没面子。
石崇的筵席可不得了,天天歌舞升平不说,还规矩多多,一不小心就能闹出条人命,比如著名的“美人头”酒局。那次请的是第一门阀家族王家兄弟,下的当然是第一等功夫。相爷王导浅尝辄止,态度温和自在。以残忍著称的大将军王敦,可能是哪根筋没搭对,平时酒量如海,今儿就是不喝。前来斟酒的是位如花佳人,娇滴滴地劝了一会儿未果。主位的石崇脸色阴沉,一挥手,美女退下,时间不长,又一位美女呈上来一个玉盘,上面放着一颗面目姣好的美人头。接着,又上来位美女劝酒,再不喝,再砍,再端上美人头,如是者三。王导早坐不住了,轻叹草菅人命。他弟弟却没事儿人儿似的,说道:“人家自己砍脑袋玩儿,你跟着着什么急?”
藏娇总需金屋,石崇在河南金谷涧建了座别院,朝廷官员迎来送往皆在此宴饮,所以号为“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高下错落的楼榭亭阁方圆占地几十里,连郦道元的《水经注》都有记载,赞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主人为美人绿珠,其衣装上饰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谓穷奢极丽,前文诗中的“坠楼人”说的就是她,那可是一段极为凄艳的爱情故事。
石崇做交趾采访使时,路经越地,以明珠十斛换得这位梁姓女子。此女娇媚异常,能吹笛又善舞,最难得的是才华横溢,曾为名曲《明君》自配歌词:“我本良家女,将适单于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全诗贯穿着凄凉婉转之情,令闻者肝肠欲碎。此女冠绝当时,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这不光是因为她与石崇宿缘深厚,还因为石崇也是位大才子。
我曾遍览魏晋南北朝的诗篇,当时能写出“文藻譬春华”“谈话犹兰芳”“迅风翼华盖”“飘若鸿飞”这种句子的诗人,还真非石崇莫属。他和左思、潘岳等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在此洞天福地大摆筵宴,但见得纱裙飘舞,文采飞扬,美酒如海,气势若虹,再加上绿珠这样的绝代佳人助兴,实在让我等后辈悠然神往!《红楼梦》的小场面与之相比,大为逊色!
有道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整天与官场中人混的富豪,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石崇的靠山是贾谧,待其被诛,对头马上开始找碴儿。据《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这正是冠绝古今的“坠楼”酒局。对孙秀这种小人,石崇平素连看都不看一眼,可今非昔比,政治上的牵连是残酷无情的,所以他感叹了一句:“绿珠啊,我为你得罪人了!”绿珠整天周旋在达官贵人之间,哪里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泣然泪下之余,决心不当别人的玩物,一句“效死于官前”如闪电划过阴霾的天空。然后她转身轻巧跳下,那被左思、潘岳辈牵肠挂肚的美妙身影就这样永远消失在人世间。
这场政治斗争的背景是“八王之乱”,美人殉情而死只是个导火索,石崇也很快入狱。他自以为相交满天下,最多获罪流放而已,结果仍被杀死。他死前感慨:“这帮家伙都是贪图我的钱财啊!”押解他的人反唇相讥:“早知如此,何不散尽家财行些善事?”石崇无言以对,遂受死。
百余年后,杜牧凭吊废园,还可以发出些落花流水的悠然长叹。而我们再去洛阳故地,看到的已经是拥有六家居委会的窗口社区,七万多居民每天重复奏响着锅碗瓢盆交响乐。如今金谷园的春天或许依稀可嗅到一丝洛阳八景的当年味道,但大地勾陈,繁华若梦,谁能听到石崇那些低吟:
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惊波群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
P157-P160
《段子》系列写到四的时候,侧重写了饭局应酬,其中有几百个我亲身经历的酒局。现在新书《做东》也是写酒局,但是具有更深刻、更广阔的大历史背景,即中国五千年酒文化是如何影响与推动我们整个历史进程的。从公元前1600年商汤伐桀时的肉山酒海,到公元2013年巴菲特午餐,我精选了一百个酒局,里面有刀光剑影、生蒸美人,也有千金一笑、把酒释怀——每个段子都原生态地还原了历史,诠释了历史发展的奥秘和细节。由于采取了讲段子的独门手法,夹叙夹议、以古论今,想来不至于乏味,更有活色生香之感。
酒是一种液体,它能应景而化、因人而异;局,则讲究一定的礼仪、规矩,酒局一方面有目的、有规矩,另一方面酒精使人活跃,想说话、想表达。所以,每一次酒局起承转合过程差不多,但个中意味大不相同。
我觉得,无论政客、刺客,还是墨客、说客,在酒局里面,首先还是酒客,都离不开酒这位大媒,只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青梅煮酒局,曹孟德在酒桌上放着青梅,开场还讲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其实是为酒局定下了基调: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妄想。席问他没下杀心,也是想“揽天下之士为己所用”,以真正收服刘关张,可惜遇到了善用“厚”字诀的刘备,后者丝毫不为所动。其后曹公没被吉平下药毒死,就已是洪福齐天了。其他如贵妃醉酒,是失意人的醉后独舞;杯酒释兵权,为最简单手段的最深刻谋划;血溅鸳鸯楼,是不可抑止的滔滔杀气。只不过,英雄美女今何在,万古江山百局酒,曲终人散后,每一席不过是过眼云烟。
今日世界已是红尘滚滚、酒海如潮,有谁敢说自己不被蒙尘、能众醉独醒?所谓温故而知新,以酒局来破解一下历史发展的玄机,没准会有破人生困局的意外之功。历史在进步,科学和技术改造了我们存在的物质世界,然而人性往往不会有根本的变化,所以在此本人借嘚瑟历史中某些值得玩味的局,对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存困惑做一点拨,如能使您了解不惑,算作在下对社会发挥的一点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