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不失望(无极之路后来的事)/王宏甲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宏甲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 990年6月1日出版

1990年6月1日凌晨l点,这部作品在北京密云县刚装订出第一批书,就在夜色中向北京市区运来。6月13日,《无极之路》的第一个作品研讨会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召开,中央电视台在当天的晚间新闻做了报道。

诸多文学前辈,我几乎都是在这个研讨会上得以初见,并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此后随着岁月延伸,我越发感到,我在那时遇到宫魁斌和袁厚春,是我多么大的幸运!那时,我采写的刘日已经“搁浅”。如果不是宫魁斌感到不能让这个故事“搁浅”,去向袁厚春推荐;如果不是袁厚春推动这个“搁浅”的故事重新启程,《无极之路》肯定不可能在1990年问世……我写下这些是想说明,(《无极之路》的问世和影响,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智识、情感和力量。许多人心甘情愿地投入,因其中有万万众的期望与心声。

7月1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套红标题加“编者按”,选载了《无极之路》。这一版“选载”就像一根火柴,首先点燃了全国科教文化界和党政机关许多读者寻找这本书的兴趣。《光明日报))接着又用一个月时间连载缩写的《无极之路》。我至今不知那是谁的建议,谁的决定。

此后,《无极之路》在许多我不知道的地方、许多我不认识的人们那儿,以我不知道的方式,开始了它自身的影响。

《文艺报》连续发表了马烽、文怀沙、冯牧、秦兆阳评《无极之路》的文章,《北京日报》发表陈荒煤的文章。今天回想,秦兆阳、冯牧、陈荒煤、马烽先生都已谢世多年,而重读他们的文章,我比当年更加感到,他们那时已深切忧虑: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在丧失……他们以高龄来参加研讨会,或带病为一个从未见过面的青年的作品写评论,图什么?他们含义深远的文章,其实凝聚着他们为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已经奋斗一生的情感和期望。

关于“刘日事迹”的第一个报告会是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联合召开的。起初邀请刘日来作报告,刘日再三辞谢,不肯来。于是动员我作报告,我也不愿去说,就推荐邱满囤。

“邱满囤行吗?卖耗子药的,给这么多艺术家作报告?”

我说,别小看了邱满囤,他现在是河北省政协委员、无极县政协副主席,何况他有一张好嘴。最后果真决定邀请邱满囤。

邱满囤很惊讶,也问我:“我能行吗?”

我说:“行。你平常不是很能说吗?”邱满囤也回答说:“那是卖耗子药。”我说大家都爱听真话,你如实说就行。

今天想来,那也真是个不多见的报告会。1990年7月14日,昔日卖耗子药的邱满囤出现在首都剧院的讲台上,为在京约500名中国文艺界的作家、艺术家们作报告。

邱满囤开说了:“现在有人骂共产党,有些共产党员也骂共产党,过去我也骂过,现在我不骂了,为什么?因为我从刘日身上重新认识了真正的共产党。”他的开场白有些让人心惊,但他讲的是真话,大家就为他鼓掌。

这以后,《无极之路》成了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发给直属机关人员的学习材料。京、津、沪地区不少部门也这么做。我心中不无忐忑,其一我是个有许多缺点的人,其二我写的是文学作品,从未想过它会成为一种学习材料。

暑假我回到故乡,收到一封“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谢寄”的信,心想是哪位大学生写的吧。拆信一看,是冰心的亲笔信!

冰心已90高龄,用圆珠笔首句就写道:“宏甲小友:你写的《无极之路》早已拜读,极好!”最后一句是:“如再来北京,请给我电话,831760l。”我读着信,心中的温暖无法描绘。2语重心长的问候

那时,有许多前辈让我代向刘日问好,常有一句语重心长的话:“请刘日同志保重!”

一天,张锲老师对我说:“秦兆阳先生是我的老师,他想见见你,我带你去吧!”我于是第一次见到了秦老。

秦兆阳先生是《当代》主编。秦老说自己已有十多年不写文章了,但这次一定要写一篇评论。今天重温秦兆阳先生评《无极之路》的文章,那文章不只是“喜”,更隐含“忧”。他写下了他相信《无极之路》“将不光在现时广为流传,而且将来的读者也不会忘记……退一万步说,至少至少,无极县的几十万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永远不会忘记……”

2004年的一天,邱满囤打电话告诉我:“无极县的地摊上卖开《无极之路》了。”我说:“瞎说。”他说:“盗版的,我都买了10本,还送了5本给刘日。”我打电话问刘日。答说:“是。”

我无意于赞扬盗版,我新出的一本写教育的书不到一个月就出现盗版,出版社为此苦恼。但《无极之路》出版十四年后,在无极县地摊上出现来历不明的《无极之路》,说明什么?或如秦兆阳先生预言的:至少至少,无极人民不会忘记刘日。

二十年前的盛夏,文怀沙先生要我与他一起去无极。文怀沙为什么要去无极?他后来说,因“爱之愈深便愈不肯轻信”,所以要亲自去察看一番。

我陪文老冒酷暑上路。乘火车到石家庄,改乘汽车,时值夏收,宽敞的公路上有半边路面被农民用来晒粮食。那粮食就晒在柏油路面上,高温会把有害物质渗透到粮食里去,那粮食是要卖给城里人吃的,怎么能这么晒粮食?文老见了很生气。但是,车一进无极县地界,我和文老都眼前一亮,只见无极县路面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利用公路晒粮食的现象。怎么能让无极农民都做到这样呢?文老马上就激动了。真可谓,未见刘日,先见民风。

到了无极,文老还听到了这样的民声:

“群众需要焦裕禄,干部不要。”P3-6

目录

致读者

出版前言

自序

引言

第1章 充满热望的年代

 1 1990年6月1日出版

 2 语重心长的问候

 3 北京的关心和支持

 4 广播电台的声音

 5 心灵中握着信仰的手

 6 五十三集电视报告文学片

 7 贫穷不仅是在物质方面

 8 金钱买不来的报偿

第2章 一条情感澎湃的江河

 1 不能忘记的民情民意

 2 飞往无极的信

 3 《无极之路》播出后

 4 专家的声音

 5 到无极去

 6 刘日的回音

 7 意外,总是意外

第3章 明月在天

 路人喜其皎洁盗者恶其光辉

 1 河北省委省纪委的支持和意外效果

 2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的肯定

 3 十四大,河北空缺县委书记代表

 4 职业理想

 5 调离无极

 6 升任副地级干部后

 7 一篇未发表的纪实作品

 8 45岁的北大学生

第4章 毁誉都把人生推到必须接受严峻考验的前沿

 1 当鲜花和掌声远去

 2 物价局副局长能兼济天下吗

 3 医药与民生

 4 无极医药市场调查

 5 为药降价刻不容缓

 6 为水提价刻不容缓

 7 中国阶梯式水价改革的先声

 8 为什么致力于主编《公文写作》

第5章 为什么深入研究人口问题

 1 奖一放二禁三

 2 再建议“微调放二”

 3 对未来五十年生育形势的前瞻性建策

第6章 为什么汲汲于司法改革

 1 建议少杀慎杀

 2 不在其位而言其政

 3 再论“少杀”的十八字建策

 4 中国司法开启少杀时代

 5 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建议

 6 关于修改我国刑法的建议

 7 为了数不清的上访者回到家乡

 8 人民观与人生观

第7章 为什么对反腐败依然充满信心

 1 如何理解这颗心

 2 不应把干部“年轻化”简单化

 3 关于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4 请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

 5 制度与人心

 6 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修改建议

 7 关于反腐败重奖和保护举报人的建议

 8 关于规范高管年薪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9 关于解决我国分配不公问题的建议

第8章 邱满囤名誉权案

 1 邱满囤进京讨说法

 2 法院有冤向谁诉

 3 谁来为法官辩护

 4 半两氟乙酰胺

 5 人权与科学

 6 那么多人帮助了一个骗子?

第9章 一个平民的人生价值

 1 科学与良知

 2 尊严难丢

 3 孤独的邱满囤与非洲鹦鹉

 4 活出中国农民的气概

 5 邱满囤再上央视荧屏

 6 邱满囤的伟大梦想

 7 董小路重返江湖

 8 贺刘日退休

 9 依然关心家乡新农业

第10章 再论人民观

序言

自 序

王宏甲

《无极之路》出版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一再有人问我:刘日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写出《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后,应邀去讲课,台下一再有递上来的纸条写着:“请告诉我们,刘日现在怎么样了?”

一次,我去首都图书馆讲座,结束后一位中年妇女迎上来说:“我今天不是来听您讲座的,孩子他爸看见了报上的消息.知道您今天会来,他本来自己要来问您的,可他今天有事来不了,让我来问您一句话:刘日现在怎么样了.他还好吗?”我发现自己立刻遭到情感的袭击!

我眼前这位北京妇女,不是来听讲座的,她等了两个多小时,就为了问我一句话……她那么郑重地对我说:“您一定要告诉我,我要回去告诉孩子他爸。”

她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已经散场的许多人的兴趣,他们散而复聚,都问:刘日现在怎么样了?

这不是一个人的发问。这哪里是问题呢?

这是感情,老百姓的感情!

刘日,你听到了吗?即使你杳无音信,百姓仍然想着你,许许多多并未具体得过你帮助的人民群众没有忘记你!某次参加一个会议,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阎纲先生也问我相同的问题。他说:“我一直想问又不敢问。”我们做了交谈。阎纲先生说:“人民有权发问,你有责任回答天下。”我差不多是听到了温和的批评。

二十年前就有读者问:这书里写的是真的吗?我不知今人读之,会不会更觉得像看一个遥远的神话。

譬如刘日为弄清和解决一个农民上访的疑难问题,曾七下王家庄,力行下访。他体恤百姓上访有诸多困难,认为我们应该下访,把问题解决在乡里、村里,才有乡村的稳定和安宁。今天我写着这些文字时临近春节,依然记得十多年前的除夕夜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是刘日,给你拜年!”我心里一热,不禁也问:“你现在怎么样?”他说:“我还是一个纯洁的共产党员。”我忽然非常感动!我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感动。

我没想到,《无极之路》出版后,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以及我和书中人物刘日、邱满囤等,收到的来信可以用麻袋装。一封有不少错别字的信给我印象极深,是一位妇女写的,她告诉我,电台播((无极之路》时她正在地里干活,于是买了个小收音机带在身上……读她的信,我知道她能驾驭的文字不多,但她仍努力给我写信,信写得很简单,我感觉到了她有一种多么强烈的心愿和情感需要表达。

那几年,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连播((无极之路》,刘日所在的河北省广播电台没有播。北京台、天津台广播时能覆盖到河北的一部分地区。无极县收听效果不好。邱满囤不识字.总抱个收音机到屋外去收听。时值隆冬,邱满囤或站在雪地里,或蹲在阳光下,每当这时他身边都会聚来一群老百姓。一群百姓在雪地阳光中围着一个“话匣子”听播讲的情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读着那么多读者来信,有的说她本来想自杀,现在听了广播,决定不死。有的说他组织了一个走私团伙,现在决定解散,好好做人……此时,是这些来信令我想:这是真的吗?读那些信我常泪流满面,并促使我反省自己。

写《无极之路》前,我已出版过长篇小说,还记得自己的短篇被《小说选刊》选载时心里真的挺激动。我专注于小说创作和自己的个性,几乎像捍卫生命一样保卫独立思考在心灵中的位置,并渴望被人赞扬有写作才华……我确实没想到,忽然,我写的文字作品会让那些在雪地里听播讲的不识字的农民也感到对他们有用。是这雪地景观,这读者来信,令我重新审视文学的意义,令我反躬自问:我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正是从这时开始,读者改变了我此后的创作。

多年来,记不清有多少人期望我将《无极之路》再版,或动员我写续篇,我一直没有再动这个题材。二十年过去,我想我今天可以这么说了,人们关心的刘日,是一个经受住改革开放严峻考验并依然优秀的人。这次再版,增加了若干历史照片及照片说明文字,对((无极之路》原版本没有修改。那是我青年时期的文字,带着我那时的眼光和激情,还有幼稚。

《无极之路》出版后,刘日历尽坎坷,付出的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甚于从前,只是鲜为人知。就像《无极之路》出版之前,刘日做过什么也鲜为人知。我将在这本书中对此有所描述。我感觉我已无法找回自己青年时期的叙述语境,谨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性的记述。

此序言写于《无极之路》第四版和《永不失望》初版问世之时,是这两部不可分割的著述共同的序言。还有,我的好友宫魁斌、师学军,以及我的夫人李白俐为本书的完成所贡献的劳动,给予的支持,是我应该在此序言中记下的。

二十年前,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家马烽曾撰文建议把((无极之路))推荐给全国县、乡领导干部阅读”,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文艺评论家陈荒煤也发表文章说:“我认为这部作品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干部必读的教材。”那时我并末这样想,我更在意的是作品本身的文学意义。但现在我这样想了,我期望如马烽和陈荒煤曾期望的,能有领导干部阅读它。哪怕只有一位县委书记认真阅读,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多年过去,我越发认识到任何社会或部门都需要公正的英明的领导者。政治,是涉及最广大人群利益的大学问。不能因具体的从政者令你失望而蔑视政治。

我还想起,我们少年时谈理想,有想当科学家、教师、医生、火车司机的,几乎没有说想当县长、省长的。我期望今日能有少年敢立志于长大当个优秀领导者。这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综合性的大学问,更需要有为众人服务的大胸怀和公正之心,尤其是关怀弱者的同情心。这样的领导者,社会各领域都殷切需要。我期望这本书能对有志者有点儿熏陶意义,期望中国能有少年立志于长大了当好一个村长、一个乡长、一个县长、一个省长,乃至国家领导人。

2012年1月1日星期日北京

内容推荐

王宏甲编著的《永不失望(无极之路后来的事)》内容简介:“刘日后来怎么样了?”

《无极之路》出版后,有许多读者向王宏甲提出这个问题,这里面包含着百姓心中对县委书记刘日蕴藏已久的感情。二十多年来,刘日历尽坎坷,付出的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甚于从前,只是鲜为人知。王宏甲以一种十分审慎而深情的责任感写出这部《无极之路》的续篇——《永不失望》,以谢天下!他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并告诉读者:刘日是一个经受住改革开放严峻考验并依然优秀的人。

在作者看来,政治是涉及最广大人群利益的大学问,不能因具体的从政者令你失望而蔑视政治。不论社会发生怎样变化,我们都不应该失望。作者期望这本书能对有志于从政者有点儿熏陶意义,期望中国能有少年立志于长大了当好一个村长、一个乡长、一个县长、一个省长,乃至国家领导人。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综合性的大学问,更需要有为众人服务的大胸怀和公正之心,尤其是关怀弱者的同情心。

《永不失望(无极之路后来的事)》是一本纪实文学。

编辑推荐

王宏甲编著的《永不失望(无极之路后来的事)》内容介绍:这些平凡的来信,奔腾着饱满的民族性格,自由自在的声音,带着乡间的泥土气息,带着百姓的体温,带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带着党员干部的良心,来了,来了,如雷贯耳,如春风拂面……作者一直以为,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财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