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石油战略,解读地缘政治。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石油工业的变化勾勒出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模式。理解这个模式对于理解世界经济、政策与社会未来是很有必要的。《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释这个模式的新视角,它不仅要分析美国石油帝国,还要考察具有竞争力的新兴石油帝国。本书由邓肯·克拉克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读点石油财经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英)邓肯·克拉克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透析石油战略,解读地缘政治。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石油工业的变化勾勒出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模式。理解这个模式对于理解世界经济、政策与社会未来是很有必要的。《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释这个模式的新视角,它不仅要分析美国石油帝国,还要考察具有竞争力的新兴石油帝国。本书由邓肯·克拉克著。 内容推荐 《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带你走进石油巨头。解读石油、权利的关系,撩开石油帝国的面纱。 一场复杂的全球性石油博弈已经开始,其实这场博弈一直存在,只不过今天,问题更加突出。国家、政府、国际石油集团和国有石油公司出于各种目的参与这场博弈,并声称拥有全球石油资产中的份额。 石油工业的变化勾勒出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模式。理解这个模式对于理解世界经济、政策与社会未来是很有必要的。《石油帝国(一部石油争夺战的史诗)》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释这个模式的新视角,它不仅要分析美国石油帝国,还要考察具有竞争力的新兴石油帝国。本书由邓肯·克拉克著。 目录 第1章 全球石油博弈 1 马基雅维利视角 2 神话与模式 3 帝国与石油 4 “石油诅咒”和社会冲突 第2章 石油帝国 5 美国帝国 6 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7 崛起的帝国 8 野蛮的石油世界 第3章 集团斗士与新兴石油团体 9 目标选择 10 新兴石油团体理念与石油集团战略 11 石油集团的现代对手 第4章 石油集团与西方未来 12 未来石油世界中的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我在上游石油工业从事研究和咨询三十多年,目睹了石油博弈的巨大变迁、国家的兴衰、石油公司的成立与倒闭和地缘政治规则的演变。客观地分析和看待问题,使我认识到全球石油博弈战略的重要意义。 研究认为,马基雅维利提出的观察问题的方式也许是观察石油世界的最佳方式。当然,我们的文化给马基雅维利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马基雅维利式的”作为一个修饰词含有贬义,引申为“不值得信任的、谋取操纵权的、不可靠的”等含义。事实上,正像作家麦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所指出的,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马基雅维利是最受人关注,但也是最受西方世界误解的思想家。在西方除了《圣经》之外,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在很长时间里拥有最多的读者。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梅第奇家族迷宫般的宫殿里撰写的作品(包括与小国的争斗)涵盖了世界上多种文化,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接受。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全面阐述了战略、管理国家能力、外交、编史等,这也是本书所关注的方面。《君主论》所倡导的并不是所谓邪恶的权谋思想,而是具有诚实、严谨、有力、易懂等特点的思想结晶。当然也可能因其批评尖锐而引起部分人的不满甚至愤怒。 马基雅维利在文化巨变时期生活在佛罗伦萨,以梅第奇家族和宫廷为中心,诸多相互争斗的小国为了争权夺势、谋取商业利益、在军事上抢占上风而大动干戈,情况异常复杂。马基雅维利的判断基于他对古代和其所处时代历史的认识,将无数相互关联的因素统筹考虑:包括佛罗伦萨社会、不可告人的隐秘、争权夺利、官僚作风、周期性的战争、变幻无常的人类活动、管理国家的本领、叛乱、神圣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政治秩序的基础。 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特点是其彻底的现实主义。他试图去描绘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而不是描绘一个人们想象和希望中的世界。他对道德的判定是以结果为依据,而不是意图、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或对事物的态度,任何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来维持国家运转。马基雅维利认为,对国家的理解会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多样性、实时变化、社会准则弱点、社会深层缺陷。人们毫不留情地把虔诚看做是为了掩饰众所周知的阴谋动因:利己主义。 我们引用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主要基于两点:其观念本身的总体优势和对石油世界的适用性。现在让我们通过马基雅维利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这是一个纷争不休的世界。世界上大片大片的油田和勘探前沿地区都在落后的条件下运转。那里的社会与西方社会存在巨大差异,而多数大型石油集团都源于西方社会。事实上参与当今石油博弈的种种政治集团展现了困扰人类五百多年历史的各种政治秩序的实例,包括:半封建的、前现代的、朝代制度的、独裁的、残暴的和原始的政治秩序。今天世界的格局为适应国家混合的全球化现象而改变。正是在石油世界内部,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非常凸显。 石油集团周旋于这些变幻莫测的政治和社会集团之间,通常伴随着主动外交、强权势力、军事威慑、社会冲突,有时甚至是战争。阴谋诡计早已是卷入石油世界的衍生品。尽管对提高透明度和强化政府责任的呼声四起,上述现象不会消失。不同社会体系交替更迭,但人们为石油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展开的争斗没有停止。外交和治国能力继续塑造着世界石油秩序,并且影响着石油工业的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参与者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策略,以维护自身的地位。 石油博弈本身和相关的规则具有本能的动态特性,石油世界长时间静止不变是不可能的。与政治制度抗争只是暂时给世界石油权益拥有者合法权。在针对石油的争夺中,有序通常给混乱让路。竞争深陷混乱之中,有时采取极端的竞争方式。当然,单一民族国家的传统和特性会受到侵害。 在这里,我们正是通过马基雅维利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这是核心所在。本书试图将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和对手之间的争斗与当今动荡的石油世界做一类比,我希望这一比较是恰当、有技巧并具有一定想象力的。然而,尽管他作风严谨并富有洞察力,马基雅维利只给我们奠定了一个基础。想要充分了解这个石油世界,我们需要以尊重的态度补充马基雅维利的理论框架。在国家的概念之上,运用另外一种高明的观念,这就是帝国。 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将帝国的概念应用于石油世界。第一,英美集团是帝国的变种,尽管它们还有一些残留的主导优势,但以前和现在都在经受挑战。第二,从石油政治学和“超级大国”政治学的角度看,存在突然崛起的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帝国,会对美国石油帝国及其布局颇广的石油势力范围构成威胁。最后,也是相对次要的一条,我们也许可以认为主要石油集团本身就是石油帝国。实力雄厚的大型石油集团,尤其是石油巨擘,也许同样可被看做是一个“怪兽”。以下的多种分析都可以被看做是这三个层面的石油帝国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反映。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最初在1776—1788年期间出版时为六卷),是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它的重要意义在第2章会讲到。罗马帝国历史的重要性在于提醒我们,在将帝国这个概念作为本书分析的中心概念时,事实上我们正在接受一个深层的概念——新兴石油国。自从吉本之后,很显然我们需要把认识各种复杂的边缘集团与认识罗马帝国和所有类似帝国(包括石油帝国)结合起来。它们的命运就是争权夺位、侵蚀心灵,争夺的过程动摇了它们“霸权同盟”的基础。 本书的主题是:帝国与新兴石油国的二元性对立对于解释当代的石油世界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帝国概念可以应用于多个层面,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与吉本书中的帝国对立面相类似的东西。这种模式使我们能够理解对21世纪石油工业的威胁。 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帝国理论、挑战石油工业的新兴势力——新兴石油国,这些因素是本书认识现代石油世界的基础。用这样的理论框架,我们就能阐明西方石油帝国的产生、特征和部分被腐蚀现象。如果能把大型石油集团与对手之间的敌对行为得以恰如其分地描述出来,本书的阐述就能够帮助我们感悟到未来的石油世界。P4-6 序言 一场复杂的全球性石油博弈已经开始,其实这场博弈一直存在,只不过今天,问题更加突出。国家、政府、国际石油集团和国有石油公司出于各种目的参与这场博弈,并声称拥有全球石油资产中的份额。 石油工业的变化勾勒出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模式。理解这个模式对于理解世界经济、政策与社会未来是很有必要的。本书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释这个模式的新视角,它不仅要分析美国石油帝国,还要考察具有竞争力的新兴石油帝国。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应该向智者寻求帮助,其中包括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年)和爱德华·吉本(Edwaili Gibbon)(1737—1794年),他们受人尊敬,虽说不是石油工业领域的权威,但其独到的见解和开创性思想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帝国概念贯穿全书的整个分析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实体与石油没有明显关联,但是自从石油被发现,它就成了这些帝国兴旺与衰败的关键因素。今天,石油成为构建宏大战略的关键因素,它对于“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对于美国的压力,对于克里姆林宫的能源策略,对于崛起的中国及其国家石油公司,对于印度的复兴,对于中东传统的石油巨人和现在非洲、拉丁美洲、中亚和其他地方的“迷你帝国”来说,都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历史是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界石油工业状况进行解释的基本指南。但是它有很明显的不足,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全球石油工业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正如第1章提到的,这就是我们能从人类事务和国家管理能力的卓越观察者——马基雅维利身上学到的东西。遵循并采纳他的观点,我们就会逐渐消除研究过程中的主观臆断,从而达到中立、不带感情色彩、客观地看待当今世界的石油博弈。 第1章把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当做“多棱镜”,去观察世界石油博弈和模式,其中有些观点颇有教育意义,有些观点则并不完美。但所有这些观点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并帮助我们构建一个诠释框架。重点是要看如何用这些观点来解释构成世界石油博弈的众多复杂问题以及能否找到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观点来解释它们,特别是21世纪所面临的众多疑惑。 帝国的概念,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但始终与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模式相一致,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如此。罗马帝国与之后的帝国不仅在地理界限上而且在疆域的扩张性上都具有可比性。我们所讲的石油帝国是指受石油帝国控制的世界石油产业的主要地区。 最初的石油帝国是一个私人王朝,它被洛克菲勒改变成支配世界石油市场的大型企业,随着与私营竞争者的竞争,后来联合组成托拉斯。从此发展成了著名的“七姐妹”:埃克森(Exxon,又称埃索Esso)、壳牌(Shell)、英国石油(BP)、海湾石油(Gulf)、德士古(Texaco)、美孚(Mobil)和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Socal,后来更名为雪佛龙CheVron)。它们联合起来为盎格鲁血统的美国石油世界提供血液,也为整个美国石油帝国提供了血液。 第1章还分析了所谓的“石油诅咒”以及石油与社会矛盾冲突的关系,两个因素都起到塑造帝国的作用。人们通常认为无情的战争与石油相关联,在这一章里,我们考察了它们的联系,分析了它们对未来的意义,还研究了石油集团和世界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问题都在公众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第2章关注当代西方石油集团博弈以及因资源民族主义和新兴石油帝国的出现所引发的挑战。石油集团,包括石油巨人(指大型超级公司)和世界各地的小石油企业(紧随大企业的小型公司),它们在充满变数和限制的世界里,为生存和成功而挣扎。新兴石油帝国挑战传统秩序,新的秩序悄然形成。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这些企业的野心是如何与新兴国有石油公司和资源民族主义政府引发的多种多样、充满活力、有增无减的威胁发生冲突。人们发现这些参与竞争的公司在新兴石油国。政体统治错综复杂发展中的世界里运行,使得石油集团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西方帝国的兴盏与衰竭是20世纪后期的主流传奇。鉴于此,第2章指出:冷战结束后石油帝国陷入了不稳定的能源发展进程中,牵涉到俄罗斯、中国、中东,以及世界上很多新发现的石油富集地区。相互竞争的石油帝国、政府和国际石油联合公司在上游的石油世界中形成了一幅滚动的图画(“上游”指石油工业中涉及勘探、开发和炼制的部分)。那么在石油世界里的变化,是周而复始,还是彻底推陈出新? 讨论帝国时我们无法忽略那些新兴石油国,它们是占有绝对优势的石油强权的密友。世界上很多剩余的石油资源在老牌石油帝国之外的发展中世界里。因此,为了评估当代和未来石油工业发展前景,有必要认识它们。 第3章重点讨论这些新兴石油国是如何成为老牌石油帝国势力关注的重点:这一章关注新兴石油国与石油集团的抗争,特别是现代思想(反对全球化思想)和某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及石油公司在自我保护中使用的各种策略。有些新兴石油国历史悠久,很多现代新兴石油国经常被认为是石油集团、西方利益集团以及炼制工业的敌人。我们要问:这些对立者是谁?它们如何组织起来?它们的目标是什么?它们按照怎样的方式策划战略、支配资产?石油集团如何应对,确保生存? 第4章纵览了相互竞争的石油帝国之间混杂的文化冲突,推断了石油集团和包括美国石油帝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国家的未来全局。讨论了石油集团的生存问题,以及对西方国家的影响。随着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困难随之产生,那些单兵作战且艰难度日的勘探、开发公司面临新的麻烦,但这种局势同时也带来建立新合作关系的可能。大型石油集团是否找到了最好的发展方式?如果没有,那意味着什么?如果西方输掉了这场浩大的石油博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场博弈是否真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总有一天会终结? 最后,有必要对石油峰值理论加以讨论。尽管不断有人在世界石油界提起这个话题,但是石油峰值并非现行世界石油战略的关键考虑因素,它也无法解释世界石油“超级大国”的动议与行动。这并不是说石油峰值无关紧要,因为我在《石油战争》一书中对此有完整的解释。所以,再次讨论这个话题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邓肯·克拉克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历史,而且揭示了石油领域残酷的地缘政治斗争,富有智慧地描述了充满戏剧色彩的斗争场面。视角敏锐,观点震撼,非当今最伟大思想家能比。 日内瓦石油物流有限公司总裁 康拉德·格博 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全球石油勘探开发博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克拉克的“环球行”独具创新,思想新颖,前所未有地准确把握了复杂的能源战略。 火奴鲁鲁全球能源报告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凡瑞顿·费舍瑞克 这本书是未来学、哲学和现实政治的有机融合,极富启发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激励人们对构建我们生活的石油天然气做出全新的评价。 《财经时报》非洲编辑 迈克尔·霍尔曼 克拉克别具特色地打破了传统观念,准确地评估了地缘政治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挑战,详尽地解释了聪明的公司改变战略方针、调整投资选择、加强生存技能的原因。 油气国际报刊《上游》非洲站记者 巴利·摩根 揭示了快速增加的众多非政府组织势力的日益提升,这些组织不仅变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石油帝国成员的对手,而且成了发展中国家统治者的“敌人”。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荣誊教授 彼得·奥代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