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水
23.滤水器
侵入途径:食入、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入
饮用纯净水固然重要,但是为了省钱起见,安装一个滤水器真的会更重要,它可以帮您去除水中的有毒化合物。
在所有的水污染物中毒事件中,儿童通过皮肤接触而造成的中毒的比例为50%,大人的比例则为50%至70%!真正通过饮用污水而中毒的案例仅占总数的20%至50%。事实上,通过皮肤接触污水,其污染物质百分之百都直接进入血液了。
所以,请您为家里的自来水安装一个过滤器。
最常见的水污染物就是氯和氯胺,本来自来水公司使用它们作为消毒剂,是用来保护人民大众不受细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生物的侵害。
使用氯作为消毒剂造成的主要问题是,当其与水中天然有机物(如枯叶)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三卤甲烷(THMs),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氯仿。它会损害肝和肾,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诱发癌症。
据国家环境保护署报道,几乎所有采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里都含有三卤甲烷。自来水经加热所释放出来的氯仿,已经被研究人员确定为主要室内空气污染物,所以当您吸入淋浴产生的蒸汽时,您就是在呼吸危险物质了。因此,鉴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自来水公司已经用氯胺来取代氯作为新的污水消毒剂。而且在氯胺的警示标签上会有如下警告:请勿用净化后的水来养鱼,它会导致鱼类死亡。
怎样才能饮用绿色无毒之水
办法是:装个“滤水器”。多数滤水器含有活性炭或KDF金属粉末处理介质,二者皆能去掉水中的氯。用不了50美元就能在网上买一个滤水器。
您若需要去除自来水中的氯胺,那么您得买一个含有专门去氯胺的活性炭滤水器。
购买滤水器之前请打电话咨询当地自来水公司,问清他们净水消毒剂是氯还是氯胺之后再做决定。
24.瓶装水和装水瓶
侵入途径:食入
虽然所有瓶装水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署所立的饮用水标准,并按成分贴上标准标签。饮用瓶装水之所以会中毒,其问题就出在装水所用的瓶子身上。
大多数雪碧和纯净水瓶都是用含有双酚A(BPA)的透明塑料制成的,BPA是一种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素,它可以引起生殖器和性激素异常,并对乳腺组织和前列腺产生不良反应。
喝自己携带的饮用水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水方式。如果您是用聚碳酸酯塑料瓶来盛装水,那么即便是在常温的状况下,塑料上的有毒物质也会溶解在水里。
那么有人会问,双酚A有没有使人能接受的健康标准?那我得反问:针对哪些人群,健康的男士、妇女、小孩或老人?况且,我们怎么知道究竟有多少双酚A溶解在水里了?这个很难说,主要看装瓶的时间长短,还有在运输的过程中有没有暴露在日光下等。
我宁可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也不愿意因喝了毒水造成伤害而后悔难过。
如何避免瓶装水之毒
我认为,市场上唯一安全的瓶装水是玻璃瓶装水。然而,最安全的饮水方式是: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水瓶,用安全瓶,喝放心水。
由于成堆的塑料废弃瓶,不仅造成环境问题,还会引起健康危害,所以您应该选择购买可重复利用水杯。
我用玻璃杯接水喝,因为它不会把任何有毒物质溶入水中。虽然携带起来比较沉重,但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且我用它从自家滤水器里接水喝。
不含双酚A的塑料和金属水杯现在到处都有卖的,但是我还是担心塑料因子和金属会溶入水中。
因此,我还是坚持认为玻璃是最安全、最卫生的盛水材料。
……
美容与卫生用品常用于身体敏感部位。日用品和化妆品常接触人体的敏感部位,并且消费者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使用它们,久而久之,皮肤会轻而易举地吸收其中所富含的有害成分,被吸收的有害成分会随着血液在短时间内输送到全身。
或许您会认为它们跟食品一样,经过了安全部门的严格检查。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护肤品中的常见成分都容易引起过敏,轻则造成轻微不适,重则可致毁容。不仅如此,美容护肤品还有其他危害。譬如,很多唇膏含有铅,您知道吗?您是否注意到,如果小孩不小心误食了您化妆台上的香水,就会导致死亡?
早在1989年,在一次政府召开的化妆品安全听证会上,众多化妆品专家证实,接触化妆品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头痛、身体失衡、记忆力减退、哮喘、不可修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呼吸系统疾病。鉴于此证词,众议院附属委员会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局调查检测了化妆品亡}12983种化学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包含884种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如今,为了便于消费者辨别护肤品的毒性,介绍大家访问美国环境工作组建立的皮肤深层网:化妆品安全数据库。其中列举了上千种化妆品品牌及其成分,并且标明了其所含有害物质的成分,您可以查查您所用的产品,从而选择使用毒性较小的产品。
想了解更多有关有毒化学物及化妆品工业的信息,您也可以阅读史黛西·迈尔坎(StacyMalkan)的作品《美丽背后:化妆品行业丑陋的一面》,或者访问她的网站“化妆品安全运动网”。
只要美丽不要毒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市场上的绿色天然化妆品及卫生用品越来越多了。它们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容易买到,也越来越有利于美容。现在甚至有很多化妆品完全是用有机物质制成的。
您还坐得住吗?马上到当地绿色食品店去搜索各类有机护理产品吧!这类天然食品店里产品种类繁多,从肥皂、洗发水、牙膏到各类化妆品等,店里无所不有。这些产品也比较值得信赖,它们都是用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质成分制成的,虽然也有一部分此类产品含有化学成分,那是因为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杀虫剂。所以您要尽可能寻找原料为有机物的护肤产品。
同样,您也可以在周围的美容沙龙或洗浴中心寻找有机护肤品。这些地方通常会使用或出售一些专用产品,况且我发现它们比柜台上卖的美容产品效果更佳。我用过的最好的有机洗发水,是从理发师那弄来的。虽然卖25美元,但却是高浓缩产品。用了四个月之后,头发看起来很有光泽。我还从另外一位美容师那里买了些富含有机成分的面膜——他所使用的产品全是用有机成分制成的,刚开始我还觉得买贵了,但用了之后,觉得不仅效果佳且耐用。P48-P52
“Acompetentreferencetoolforthoseconcernedabouttheexplosionoftoxicsinourdailylives
“是关心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毒物质扩散的全面而丰富的参考工具。”
——柯克斯书评“世界上最苛刻的图书评论”(KirkusBookReviews“TheWorld'sToughestBookCritics)
“ToxicFreeisafantasticbook.Itrevealsthesourcesofhazardousexposuresaroundthehousehold,andofferspractical,cost-effective,andhealthiersolutions。Animpressiveandimportantresource。”
“本书生动有趣,它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危险的毒物来源,提供具可操作性、简便易行的健康方法。”
——安娜·斯丁曼博士(华盛顿公共事务大学城市及环境工程教授)AnneSteinemann,Ph.D.,Professorof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ndofPublicAffairsUniversityofWashington
第一章 无毒生活之家庭篇吃喝拉撒睡样样有毒
第一节 家庭毒五类
1.吸烟——一手,二手以及三手烟
2.酒精饮料
3.药品
4.家庭有毒物品与危险废弃物
5.家门口的有毒物质
第二节 室内空气污染
6.空气滤清器
7.一氧化碳
8.塑料制品
第三节 家庭清洁与洗衣用品
9.清洁用品
10.下水道清洗剂
11.烘炉洁净剂
12.霉菌清洗剂
13.消毒剂
14.去渍药水
15.干洗
16.水洗:清洁剂,漂白剂以及化纤织物柔软剂
17.玻璃清洁剂
18.空气清新剂
第四节 家用灭虫设施
19.家用杀虫剂
20.家用驱虫剂
21.樟脑
22.灭虱香波
第五节 水
23.滤水器
24.瓶装水与装水瓶
第六节 美容与卫生用品
25.美容与个人护理产品
26.喷发定型剂
27.漱口水
28.牙膏
29.指甲油及洗甲水
30.香水及剃须润肤露
31.止汗药与除臭剂
32.香皂
第七节 食物
33.食物
34.咖啡
35.甜味剂
36.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保健品
37.烹饪用具
38.餐具与玻璃器皿
39.食品储存容器
第八节 纺织品
40.衣服
41.床单
42.鞋
43.熨斗与熨衣板套
第九节 室内装潢用料
44.墙壁涂料
45.地毯
46.家具
47.蜡烛
48.灯泡
第十节 家庭办公室
49.永久性记号笔
50.环氧树脂、橡胶胶水以及“万能胶”
第二章 无毒生活之环境篇人类无处安放的身体
第一节 有毒物质破坏环境的方式
1.固有毒性
2.毒物在环境中的顽固性
3.生物积累性
4.评估消费产品的生态毒性
第二节 环境毒物危害人体的方式及人体自我保护措施
1.社区的有害物品
2.户外空气污染
3.水
4.土壤与食物
第三节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物,减少毒物的健康危害
1.节能环保法
2.汽车废气
3.杀虫剂
4.有毒家用产品
5.全球水运污染
第四节 社区行动
第三章 无毒生活之排毒器官篇祸水或福音
第一节 身体排毒系统
第二节 毒物进出人体的整个过程
1.人体肾脏
2.人体肝脏与肠道
3.皮肤
4.肺部
第三节 维持体内排毒系统的各种要素
1.充分补充好营养
2.多喝开水
3.经常锻炼
第四节 如何保护并增强身体的排毒器官?
1.健肾
2.护肝
3.增强肠道功能
4.提高皮肤排毒能力
5.强肺
第五节 如何将有毒化合物排出体外
1.食疗排毒法
2.排汗驱毒法
3.沸石吸毒法
第六节 选择决定一切——毒物危害下的生活
第四章 无毒生活之毒理篇生命无法承受之毒
第一节 有毒物质的定义
1.精炼化学制品
2.人造化合物
第二节 有毒物质的种类与数量
第三节 人体积存的有毒化合物
第四节 有毒物质是万病之源
第五节 无毒生活——您也可以做到
附录一 知己也当知彼有毒物质危害人体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人体细胞
第二节 人体骨骼系统
第三节 人体肌肉组织
第四节 人体皮肤
第五节 人体神经系统
第六节 人体循环系统
第七节 人体免疫系统
第八节 人体排泄系统
第九节 人体消化系统
第十节 人体肝脏
第十一节 人体呼吸系统
第十二节 人体内分泌系统
附录二 求医不如求己成为您自身的毒理学家
第一节 遗传毒性
第二节 毒物代谢动力学
1.身体吸收毒物的能力
2.毒物的溶解度
3.毒物在体内的分布
4.有毒物质的排泄
5.中毒频率
6.中毒剂量
第三节 高危人群
1.孕妇
2.婴儿及儿童
3.妇女
4.老年人
5.基因缺陷患者
6.多种化学敏感症患者
附录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毒物风险管理措施
1.鉴定危险因素及其预期中毒反应
2.评估危险因素专属资产的易损性
3.管理风险——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4.从战略上讲,优先考虑减少风险法
5.制定减少毒物的措施
附录四 练就火眼金睛产品毒性的鉴定方式
附录五 活学活用学会阅读材料安全技术说明书
“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心、理解力、同情心、创造力、喜悦之情等积极特质都无穷无尽、不可估量,然而疾病给人类带来的悲剧使我们无法充分表达自己健康的情感、无限的创意……我觉得,健康的身体值得我们为之花费可观的精力和金钱,因为它不仅能为我们自己也为他人的生活带来快乐。它能帮助我们感受爱与温暖、体会欢声笑语、使我们闻弦歌而知雅意、经历创新之欢娱、体验成功之满足。”
——阿黛尔·戴维斯
(AdeleDavis,1904~1974,美国著名作家,营养学家)
也许就在此时此刻,有毒物质就积存在您体内,或许它们正在酝酿一场疾病呢。朋友,我知道,对您下这样的结论比较鲁莽,但是,我会在此书从头到尾,向您展示此事的真相。
我也会教您如何减少您体内毒物以及如何处理家中含有有毒化合物的消费品。这样,您和您的家人就能享受健康——这一人类与生俱来就能享受的权利了。’
我已经度过长达三十多年之久的无毒生活了。创造一个无毒的家庭环境改变了我的生活:
☆它使我的身体恢复健康。
☆减少了我在卫生保健方面的花销。
☆使我更加享受生活,由于有个好身体——我能快乐地生活、工作。
事实上,第一个向我灌输有毒化合物可致病的人是我的父亲。
那一年我24岁,由于母亲身患癌症,我不得不回家照顾她。试过很多治疗方法都无济于事,医生说,她的日子不多了。因此,我搬回父母的家中伺候她直至病逝。回家一个月之后,母亲就撒手人寰了,享年才51岁。我的奶奶和外婆也都死于癌症。就在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两位朋友也在与乳癌作斗争,其中一位在我完成此书之前就去世了。
在母亲去世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坐在钢琴前弹奏了一首美妙动人、催人泪下的曲子。弹琴时我不禁失声痛哭,后来简直失去自控,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一般人认为在失去至亲之人的情况下,失声痛哭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父亲却不这样看。他说,母亲在世的时候,他曾经带她做过静脉注射维生素c治疗。医院不提供这种疗法,因此他就找了一位私人医生来做。那名医生是最先尝试我们现在叫做“环境疗法”的人。在等候妈妈接受治疗的空当,父亲了解到,人的很多表现都可能与中毒有关,歇斯底里的哭泣就是其中的一种。我跑去看医生,并且做了检查,诊断结果是,我因中毒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调。那时,人们称这样的病为环境疾病,现在我们称之为多种化学敏感症。
这种病,我连听都没听过。歇斯底里的嚎啕大哭只是症状之一。我有一系列的症状,它们看起来互相毫无关联。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我有持续的头痛并且每晚都失眠;即便是普通的淋浴都会使我头晕;在绝大多数时间内,我感觉自己思维混乱;那时,我总是食欲强烈,而且一吃就无法自控,尽爱吃那些含糖的食物——而且一吃就是整盒的冰激凌、整箱的曲奇以及整块的椰子派;此外,我总是感到很抑郁。
我哪儿都不能去,因为有毒化合物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它们都会使我感染疾病。医生给我下了诊断,但是没有治疗办法。当时的我只是知道,有毒化合物会使人生病,但是我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疾病,恢复健康。
事隔一年之后,我的身体状况丝毫未见好转。偶然一次机会,我遇到另一位多种化学敏感症患者,她问我:“您现在还用那些免熨床单被罩么?您要知道啊,那上面有很多甲醛。”她这一问,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大转变。其实,我从来都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家里也存在致病有毒化合物。当时的政府有没有提醒大家提防有毒化合物呢?显然是没有嘛!
后来,有个人对我提过这样的建议——找出我家中的有毒化合物,我就听取了她的建议,找出了所有可以使我生病的化合物产品。
我第一次开始着手研究有毒化合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是在1978年。那时,这方面的信息很少,所以,我就在毒物控制中心、医学图书馆以及毒物学书籍中挖掘一切可挖掘的信息。当时,还没有人研究室内空气质量,也没有专门致力于毒物研究的非营利组织,更没有家庭危险废物处理制度(那时的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家庭危险废物,如:日光灯管、节能灯、过期药品、干电池等)。当然,也没有像今天一样,人们每天都能读到关于有毒化合物研究结果的新闻。那时的我,就好像是个侦探。对藏在家里毒物的搜索,是我每天起床的动力。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害我生病,找出它们,我就能痊愈。
后来,我渐渐开始把自己的某些症状与特定的物品对上了号。
《排毒不如无毒(远离生活中的有毒物质)》编著者黛布拉·林恩·戴德。
《排毒不如无毒(远离生活中的有毒物质)》内容提要:如今,消费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正在危害着我们及家人的健康,这个事实已经无可争辩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化学毒物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和身体健康。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我们每天都在和这些化学品打着交道。但是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又当从何开始呢?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绿色女王”的黛布拉·琳恩·戴德女士在《排毒不如无毒:远离生活中的有毒物质》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了我们日常家居生活及周遭环境中潜在的有毒化学物质,从家居用品、环境安全、人体机制、毒理知识四个方面介绍了这些物质对人类产生的各种危害,通过丰富的例证告诉读者如何用最省钱有效的方式将这些有毒物质清除出去,从而创建出健康和谐无毒自然的生活环境。
《排毒不如无毒(远离生活中的有毒物质)》编著者黛布拉·林恩·戴德。
有毒物质无处不在,皆可致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好好活着?
《排毒不如无毒:远离生活中的有毒物质》介绍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潜在的可接触到的50种有毒物质及其毒害作用,同时提出简单方便的清除毒素的方法或替代方式。语言浅显易懂,例证丰富清晰。
知识结构从经济实用的生活小窍门、自制产品秘方,到世界范围性研究调查分析。
《排毒不如无毒:远离生活中的有毒物质》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具可操作性。
生活环境中有50种绝对可能意识不到的有毒物质!如果没有了解,如何远离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