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家猫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樟叶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好的散文、随笔,就是一幅地理图,就是一篇怀旧赋,就是一首怀乡曲。这样的文章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可以让人感叹山河之壮美,可以让人念流逝之年华。这样的文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的经历能唤醒你的经历,作者的感情能激发你的同感。读这样的文章,仿佛与君同行。

读樟叶先生的散文、随笔《公家猫》,感受三秦大地上那些感动人的事情。

内容推荐

此次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修订出版的散文集《公家猫》,部分文章选自樟叶曾经出版过的两本散文小册子《晨练恋曲》和《五色水》,以及近十篇没有出版过的短文。

读樟叶先生的散文、随笔《公家猫》,感受三秦大地上那些感动人的事情。

目录

公家猫

五色水

秦岭美容红杜鹃

酒香三昧

沙柳、男人、土

旱莲、女人、水

红叶初染净业寺

南城墙根儿

阳光莲花塘

韩国三记

车过一工区

彰往而察来

微笑的佛

长安是中国宗教圣地

粥济众生菜包太极

那烂陀寺祭

《西京故事》里的“实”和“意”

走进楼观

唐定陵“血碑”与富平青石

从敬畏到创新

赞岐面

漫笔莫斯科

火的记忆

梳理世事成一诵

 ——樟叶散文三论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曾在秦岭山区工作了整整四个年头。从走进它的那一刻起,就有人不断地向我提起镇安县境内黑窑沟林场的十里杜鹃,说那里山奇林密道险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彩画,大叶美容杜鹃的神韵透视出山的博大、树的俊秀、水的灵气,自然流淌着“伊甸园”般梦幻中几欲走进的色彩斑斓。还有人说那里雾清气静花艳,十里山场的乔木杜鹃剪纸就是中国书画长卷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生命”,一株花树就是一通舞蹈、一曲欢歌,看见它能体会到中国画的形线之美,领悟大自然无穷变换的空间感受。每年春季的花期我都急切地盼望能见到它的身影,但终不能如愿。直到离开大山六年后,一次偶然路过的机会,才看见了隐藏在秦岭深处的大叶红杜鹃。

初春时节乍暖尚寒,秦岭山区中空气特别新鲜清凉,我们索性打开车窗,让春风把森林刚刚苏醒的气息吹进车内,任由我们大口大口贪婪地吸人体内。我眼睛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雄伟嵯峨,绿波尽染。森林中随风摇曳的枝叶独具匠心地折射出太阳的流光溢彩,山色有明有晦,景象缥缥缈缈。落叶松枝头绽露出米粒大嫩叶,华山松的针叶钻出了新枝,核桃树粗壮的树干像是穿着件光滑的黑绸夹衣似乎仍未睡醒,去年隆冬就开始蜕皮的红桦林在春风中旧衣随风摇摆、新装正在无声无息地编织中。但路边的杨柳吐绿,道旁的野花怒放,迎春花绽放出鲜黄鲜黄的灿烂笑容。此时此刻的我从自然变化的色彩中听到了时空四季转移的沉寂脚步,看到了生命周而复始的欣喜景象。

仲春四月的原始林区,我去的那天薄云遮日,山仪朦胧,小溪娇娇清秀,林木神情散朗。车轮压轧在沙石路面上发出沉稳的吱吱声,汽车沿着山势缓缓行进。我睁大眼睛向窗外搜索,生怕遗失了哪一处没有见过的新奇,没有感悟过的生息,希望最早捕捉到杜鹃花的踪影。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号称“十里杜鹃”的山谷,远远望去两座山脉成“人”字形在高处连接成一座山峰,近阔而远狭,中间形成一处宽阔幽深、活泼玲珑的山谷,两侧是陡缓相宜、静恬舒展的林地。抬头远望的一瞬,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远处云雾飘过的瞬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叠红偎翠,灿若云锦。据说这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乔木杜鹃林。十里山场花团锦簇,流光溢彩,远处一簇簇浅红、雪白、淡青色的花丛轻描淡彩地时隐时现,宛如天际飘来的空中的花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耀眼和深远。眼前浮现的景象始终牵着我的目光,策动我的脚步。从车上的海拔仪知道我已经站在一千五百米的高山上,大体离我这片花海还有一公里的路程,我们急切地向它驰去。

踏上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高度,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仪态万千的杜鹃花树了,十里杜鹃的气势随着回旋曲折的山势一页一页地在眼前展开。奇怪的是,所有的杜鹃树都与山路保持着一段距离,看得清却摸不着。我站在路边向坡底方向望去,约五米远的地方有一棵像庐山迎客松模样的杜鹃树,树干与山体形成夸张的锐角向山坡外侧抛洒出满冠桃红色的花容。我在庐山见过悬崖上的迎客松,除了它挺拔稳重的身姿可以表现主人不卑不亢的气度和虚怀若谷的自信外,“欢迎”的信息是从如同手臂般伸展的枝叶传递的。相比之下,秦岭杜鹃树迎客的神态要更灿烂、更纯真、更大众化一些,像是深山沟里一群花季少女未谙世态的笑容。凝视良久,想起了很多人讲过的关于十里杜鹃的知识:这里的杜鹃花其实不是泛指娇艳的花蕾,而是一株株蔚蔼的花树。这种生活在原产地的杜鹃为乔木科大叶杜鹃,学名叫“美容杜鹃”。它有粗壮挺拔的树干,繁茂交错的枝条,朝天吐葩的花盘,肥厚细长的绿叶。它们或傲居山顶,或盘聚悬崖,或相邀散落在山坡上,尽情地表达出山的博大,绿的完美,花的和谐,自然王国的秩序井然。由这样的花树组成的花海,对人的心灵有一种启迪和震撼。在这种博大的意境中,可以感受秦岭的精微灵动。秦岭深处的十里杜鹃不是水彩画的透视空间可以描绘的,也不是中国画的点线诗韵可以比拟的。深情地拥抱新鲜活泼的大自然能解读生命的真谛,能使胸襟像眼前的杜鹃花树一样无拘无束地向世界展现开来,尽情地享受极目远望的情趣,迷恋生命繁衍的美丽。

到达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地方,在路边山崖裸露的大块青石间,有一股清澈的泉水缓缓流出。虽然在深山峡谷中由于“不识庐山”的视觉效果而见不到杜鹃花的身影,但我仍能隐约地感觉到泉水上方会有一处山腰小平台地,形成大叶杜鹃湿润而温暖的适生小气候,一定茁壮地生活着繁盛的杜鹃林。我努力地沿着山泉青石的缝隙攀上崖顶,拨开胸前松枝和脚下藤条的阻绊,一片杜鹃林霍然展现在我的眼前,终于可以用手触摸到向往已久的杜鹃树,置身于杜鹃树的花影之下,清晰地描绘出它的美容。

大小各异、高低参差不齐的杜鹃树,在春日里舒心地展现着自己的风采。有的花树约盆粗,高数丈;有的花树径如碗口,三两人高。但都有苍劲有力的树干,都有比自己身高宽厚许多的花冠,自由自在地向四周伸展。美容杜鹃的花朵呈半球状向天空怒放,直径尺余的花朵由十一至十三个独立的喇叭形花瓣组成,每个花瓣的根蒂共生在枝条的顶端。紧靠花朵下端生有九片如扁豆状细长敦厚的绿叶,沿着枝条自然下垂,如同绿色绸缎包围烘托起一个火炬,每个花瓣中心都生有十数根银针豆芽一样的花蕊,但其中一根要稍长些,绿豆状的蕊头是红色绒毛裹起的黄蕊,其他则只有芝麻大小,花蕊显黑色。美容大叶杜鹃的另一奇特的景象是花朵与树叶的共生,每个枝条上只有一束花朵,有花的枝头才有绿叶。近尺长的杜鹃花朵色调明快大方,呈现出绿叶、白蒂、粉颈、红花的自然过渡,使大叶杜鹃的花色淡而雅、飘而逸、静而韵。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正值杜鹃鸟在林间舞蹈高歌,花因鸟而得名,林间花灿鸟鸣的美妙画面还吟味出诗人“杜鹃啼血落于花”的绝唱。杜鹃花树在山坡上拔地而起,浑身上下繁花似锦。茂盛的美容大叶杜鹃花树上流淌的生命壮美何止于一朵花?而在于一株花树,一片花海,一座座的花山。P22-27

序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还在军队服务,曾乘坐一辆军用吉普,从陕北的榆林一路南下,穿过八百里秦川,翻越秦岭,直达与四川交界的秦巴山区。十几年过去,生活纷繁,那次历时十五天的旅途中诸多当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景,似乎已经淡忘了。但其实没有忘,三秦大地上那些感动过我的事情,都在脑海中潜藏着,等待着一个契机被激活、被唤醒。读樟叶先生的散文、随笔,就是一个这样的契机。

于是那深厚的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便出现在眼前了,那些生长在布满卵石的河滩上和狭窄的土路边上的披头散发的柳树便出现在眼前了,那流淌着浑浊泥浆的河沟便出现在眼前,那黄龙林区中跳跃的锦鸡便出现在眼前,那鲜艳的秦冠苹果便出现在眼前,那巨大的临潼石榴便出现在眼前,那巍峨的王陵和威武的战阵便出现在眼前……那蔓延十里的秦岭美容杜鹃出现在眼前,千树万树,宛若栖满了彩蝶,那在秦岭深处僻静的山溪边出没的野猪和麂子便出现在眼前,葱绿的水杉林便出现在眼前,一片片水稻出现在眼前……我已经从北方到了南方,从黄河到了长江。耳畔适才还回响着信天游的悲壮苍凉,转瞬间又响起来陕南姑娘的花鼓高腔。西安城羊肉泡馍的气味还没有从唇边散尽,宁陕县山民家酿的美酒已经滋润了咽喉……好的散文、随笔,就是一幅地理图,就是一篇怀旧赋,就是一首怀乡曲。这样的文章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可以让人感叹山河之壮美,可以让人念流逝之年华。这样的文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的经历能唤醒你的经历,作者的感情能激发你的同感。读这样的文章,仿佛与君同行。

樟叶的散文、随笔,突破了借景抒情的老套旧模,更没有官场中的附庸风雅、无病呻吟的通病。他的文章中出现了新的气象。这新的气象,一是表现在文章中不时跳出的鲜活人物,二是表现在灌满文中的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这两者其实又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他对这方热土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劳苦大众深深的爱,才使他能够深入下层,像了解自己的家人一样了解乡亲。也只有这样的了解,写起来才能那样自然晓畅,朴实大方,仿佛说着自家的事,用亲切的、略带苍凉的笔调。

初春的一天早上,父子俩要上山点豆,保福后背腰带上挂着一只装满豆种的小竹篓,左手提着一只酒壶,右手持一杆与古战场长枪一类冷兵器极其相似的“杪子”。母亲把锄头放在大儿子肩头,又俯下身子拉展孩子的黑布裤脚,帮他背起装有父子俩午餐干粮的布包,送他们上山种地……晌午时分,父子俩坐在树荫下打尖休息,吃一块洋芋糍粑,喝几口苞谷烧酒,身体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保福情不自禁地面对着青山唱起了花鼓高腔:“喝酒呀要喝自家酒,种田哟要靠父子手……”

——《酒香三昧》

这是我读到的以酒为题的最好文章之一。作者没有太多的议论,开篇之后直接切入了这个生养了一个弱智儿,但也有读高中准备考大学的聪颖女儿的山民家庭,然后就写他们悲而不怨、哀而不伤的精神状态,写他们艰苦枯燥的劳动生活,写他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而造酒的过程。文中对保福父子俩在山坡上点豆的准确而详细的描写,让我深为感动。一个没有对劳动人民深忱热爱的人是看不到这样情景的。老祖母制作酒曲的过程神秘而庄严,写得同样富有感情。同是人间一樽酒,滋味却是大不同。

媒婆大嫂不依不饶地一屁股坐在汽车前号啕大哭,司机“大姐”“大嫂”地赔不是,连拉带扶地请她进了驾驶室,开始了一场汽车叫驴的追逐赛……就在车尾刚巧超过叫驴的一刹那,从车后货箱里飞身跃出一青年男子,落地时就势在地上打了个滚,同时牢牢地抓起了缰绳,驴儿停了下来。驴背上的姑娘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煞白的脸全被泪水浸透了。车停稳后,跳下一位五十多岁的壮年汉子,不由分说抽了刚才飞身救美人的青年两巴掌,厉声训斥:“天底下就你能!咋就不惜性命?”小伙子一手捂着脸,笑嘻嘻地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有什么好怕的!爸别瞎操心。”

——《沙柳、男人、土》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语言,让我想起沈从文的《湘西》《湘西散记》里的某些篇章。那狭窄的土路,飞扬的黄土,倔强的叫驴,泼辣的媒婆,羞涩的姑娘,勇敢的青年,粗鲁的老汉,无不活灵活现地跳到眼前。只有得了沈氏精髓的文章,才有这样的风貌。小说要写人,这是共识,但散文、随笔写人,却被诸多散文、随笔写手所忽略。可以说,樟叶先生的文章不仅拓展了散文、随笔的表现领域,还似乎打通了散文、随笔与政论和小说间的障蔽。他的文章中,时时可见精辟的议论、优美的抒情,更为可贵的是能用寥寥数笔即写出一个人物的小说家笔法。我相信樟叶先生生活积累深厚,相信他的头脑中储存着成千上万的人物,从高官显要到走卒贩夫。我相信樟叶先生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从秦汉的经典到山民的野唱,从欧美的风情到黄土沟壑里的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创作资源,终会成为好文章,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

我看过樟叶前一本文集《晨练恋曲》,樟叶的文章朴实自然,直面人生,写真感情,说真心话,无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有根植泥土的平民气。我想这与作者的人生修养有关。为官为民、为牛为马、为人一世,明白了人生天地间的根本道理,所以他才能与黄土崖畔上的小学教师成为亲密如兄弟的挚友,所以他才能够听到“白格生生的馍馍哟绿格盈盈的蒜,滚一锅米酒心头暖。酒曲曲本是那个顺口溜,天是我的脸面地是我的胆”这样仿佛来自黄土深处的歌唱,他才能写出“过完年了,想最后再把地深翻一次,让土地也晒晒太阳”这样朴素的句子。我坚信樟叶先生会继续写下去,我也会继续写下去。让我们盯着人写,盯着人的眼睛写,盯着人的心写。在写人的同时,顺便写我们的山林树木、飞禽走兽、逸闻趣事、世间万象。

2003年8月1日

后记

此次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修订出版的散文集《公家猫》,部分文章选自我曾经出版过的两本散文小册子《晨练恋曲》和《五色水》,以及近十篇我没有出版过的短文。《公家猫》散文集的前言和跋记,经作者本人授权,仍选用2003年出版《五色水》时,莫言先生题序《仿佛与君同行》和刘维隆先生撰评《梳理世事成一诵》,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樟叶

2013年3月于西安五味什字书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