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编著的《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修订本)(精)》形式上看是一本论文集,实际上是一部学术专著。它围绕着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这一主题编辑而成,各篇文章之间具有内在关联,表现为一个理论整体。其中,上篇侧重于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和基本观点研究,下篇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及西方现代哲学研究,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考察了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演变,并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西方历史哲学、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胡塞尔、德里达的思想转变,以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杨耕编著的《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修订本)(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修订本)(精)》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论证了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与观点,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西方历史哲学、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胡塞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转变,并以此为马克思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解读。
上篇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体系:一种新解读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种新解读
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一种新解读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新解读
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一种新解读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进程: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内涵、特征和意义
建构、反思、反映:对马克思认识论的一种新解读
思维的内在矛盾:一种新解读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及其客观性:一种新解读
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现代“复归”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
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原则、内容和意义
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一种新解读
下篇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
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到马克思的的历史唯物论
费尔巴哈、舍勒、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一种新解读
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一种比较研究
西方历史哲学的现代转向及其启示——历史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现代建构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及其现代性
胡塞尔:从先验自我毪塑生活世界——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从马克思的观点看
附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内涵、基础与问题——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版周年之际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