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著者及课题组成员根据我国甜叶菊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甜叶菊品种引育、杂交制种、机械化直播、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及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进行研究。本书总结了著者及课题组成员近十几年来在甜叶菊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技术推广培训服务、课题研究的成果,希望为今后甜叶菊栽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为甜叶菊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甜叶菊的相关科研、推广、生产管理等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作者简介 谢忠清,男,汉族,甘肃民勤人,高级农艺师。现就职于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重点围绕甜叶菊新品种引育、杂交制种、水肥一体化综合栽培模式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构建、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基地建设、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科技培训服务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推动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甜叶菊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甜叶菊产业的发展。主持和参与完成“甜叶菊新品种选育及集约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科研项目10多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甘肃农垦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8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3项。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甜叶菊的起源和传播 二、甜叶菊的食用价值 三、甜叶菊的饲用价值 四、甜叶菊的经济价值 第二章 甜叶菊的植物学特征 一、根 二、茎 三、叶 四、花 五、种子 第三章 甜叶菊的生物学特性 一、主要生育期及其特性 二、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第四章 甜叶菊的育苗技术 一、种子育苗技术 二、扦插育苗技术 第五章 甜叶菊栽培技术 一、耕作与轮作 二、施肥 三、灌溉 四、合理密植 五、移栽与田间管理 六、免耕栽培 第六章 甜叶菊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三、主要草害及其防治 第七章 甜叶菊的采收与收藏 一、采收 二、干燥、脱叶 三、包装贮藏 第八章 甜叶菊的抗性研究 一、干旱胁迫 二、盐碱胁迫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 第九章 甜叶菊的品种选育 一、品种的重要性 二、品种的发展过程 三、河西地区甜叶菊短日照处理杂交制种技术 第十章 甜叶菊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附件1 甜叶菊新品种田间试验记录 附件2 甜叶菊性状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