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曼说隋(附光盘隋文帝杨坚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蒙曼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西方权威学者迈克尔·H·哈特认为,在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个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就是隋文帝。但是从他们的功绩来看,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无疑是隋文帝杨坚。

他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然而,《隋书》认为,隋文帝杨坚“好为小术,不达大体”,这是为何?毛泽东评价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这又是为何?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1年最强人气讲史名家蒙曼在《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下)》中,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内容推荐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下)》以蒙曼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大隋风云》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风格通俗严谨,轻松易懂。全书具备专家功力、通人见识、文士笔法三大特点,史料翔实,分析严谨缜密。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下)》讲述了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后,两次平定后陈,统一了中国,正确处理了和突厥的关系,之后励精图治,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列举措,使国家出现了盛世景象。但是之后太子被废,骨肉相残,大臣被诛废,隋文帝本人也任情枉法,隋朝因此出现了“乱亡之兆”,一代隋文帝在史说的纷纭中辞世等相关内容。

目录

自序

第16章 统一天下

第17章 再平江南

第18章 计杀大义

第19章 圣人可汗

第20章 开皇之治

第21章 太子失宠

第22章 杨广结盟

第23章 高颎罢相

第24章 东宫易主

第25章 骨肉相残

第26章 由盛转衰

第27章 风波再起

第28章 文帝之死

第29章 一代英主

后记

试读章节

因为太子杨勇任性,而晋王杨广善于表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感情的天平就不由自主地向杨广倾斜,甚至隐隐约约流露出一点更换太子的意思了。这让杨广觉得非常开心。但是,他也知道,废立太子可是一件大事,绝不是仅凭父母的感情倾向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想撼动太子的地位,必须有强大的势力支持才行。

什么样的支持才管用呢?既然改立太子既关系到家庭的前途,又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那么,来自家庭和朝廷这两方面的支持就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定要这两方面都有人给自己说话才行。在家庭内部,让谁给自己说话呢?杨广把突破口选在了母亲独孤皇后身上。

为什么选独孤皇后啊?因为独孤皇后不仅是六宫之主,而且在政治上对隋文帝影响非常大。

独孤皇后的政治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可不是我们一般设想的吹吹枕头风,而是每天都和隋文帝一起上朝,直接参与政治决策。根据《隋书》记载,每次隋文帝上朝,独孤皇后必定陪同前往。但是,送到为止,绝不进朝堂。不进朝堂怎么参与决策呢?虽然独孤皇后人不进朝堂,她的心可全在朝堂上。她会派小宦官在朝堂听隋文帝处理公务,随时向她汇报大臣的上奏和隋文帝的批示情况,一旦她觉得有什么不妥,就会立刻派宦官传话,提供自己的意见。而文帝也往往会尊重她的高见。

这样一来,就连当时的人也难以分清到底什么决策是隋文帝的主意,什么决策是独孤皇后的主意,所以,宫里都把他们两人合称“二圣”。

一听“二圣”,可能大家有印象,唐朝的时候,唐高宗和武则天不也合称“二圣”吗?没错,武则天跟唐高宗合称“二圣”,那已经是翻唱了,真正的原创在独孤皇后这儿呢。不过,虽然都是合称“二圣”,独孤皇后跟武则天可不一样。她热衷政治,但是,价值观还比较正统,并没有武则天那么强烈的个人野心。

举个例子。独孤皇后不是影响力大吗?有的大臣就想讨好她,上奏说,根据《周礼》,百官之妻的命妇头衔都应该由皇后授予,现在,请求恢复古制,由皇后来册封命妇。这不是想给独孤皇后找一个出风头、露脸的机会吗!如果是武则天肯定会眉开眼笑地接受。但是,独孤皇后可不一样。

她不仅没有顺杆爬,反倒一口拒绝说:“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什么意思呢?她说,如果让皇后册封命妇,我恐怕会开了妇人参与国务活动的先河,甚至发展到干权乱政的程度,所以万万不可。也就是说,册封内外命妇是个擦边球,既可以说是妇女活动,又可以说是国务活动。我没有野心,也不愿打这个擦边球。

就这样,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甘做幕后英雄,这样的贤内助谁不爱呀?

更浪漫的是,按照史书记载,每天晚上隋文帝退朝的时候,独孤皇后必定早早等在朝堂门口了,两个人“同反燕寝,相顾欣然”。三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蜜月状态,这样的感情让我们这些千年之后的人都羡慕不已,可以想象,在当时,要想找一个能够影响隋文帝的人,不找独孤皇后还找谁呢!

这样看来,杨广想要在独孤皇后这里打开突破口确实是明智之举。问题是,怎样打开这个突破口呢?杨广是聪明人,他知道,面对独孤皇后这样睿智的女人,玩智谋是不行的,要想打动她,只能靠感情,靠母子亲情。

再平江南以后,杨广就担任扬州总管了。就在皇太子妃元氏死后不久,杨广回京省亲的假期也结束了,即将离开大兴城,回到扬州去。临行之前,杨广进宫跟母后辞行,一见到独孤皇后,他就扑倒在地,说:

臣镇守有限,方违颜色,臣子之恋,实结于心。一辞阶闼,无由侍奉,拜见之期,杳然未日。

什么意思呢?我假期结束了,我该回去工作了。一想到又要有好长时间,不能看到您慈祥的面容,我心里就难受啊。说完哭得呜呜咽咽,简直都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做法我们外人看可能觉得假了点,但是,天下哪有一个母亲会怀疑儿子对自己的感情啊。独孤皇后也被感动得潸然泪下,说:“汝在方镇,我又年老,今者之别,有切常离。”她说是啊,你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赴任了,我如今又老了。老到什么程度?其实独孤皇后那年才四十岁,但是在古代,这已经算是老了。我走了,你不要走,咱们俩隔得那么远,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啊。

杨广一看,感情气氛营造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告状了。他说:

臣性识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谗谮生于投杼,鸩毒遇于杯勺,是用勤忧积念,惧履危亡。

什么意思呢?我之所以这么伤心,除了不舍得离开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不知道怎么把太子给得罪了。他见到我就咬牙切齿,杀气腾腾。我真怕他会在您和父皇面前进我的谗言,或者干脆派人给我下毒啊。所以我天天都忧心忡忡,就害怕哪一天再也见不到您了。

独孤皇后不是一直怀疑儿媳妇元氏是被太子杨勇毒死的吗?现在听说自己钟爱的二儿子杨广提到害怕被大哥投毒,一下子触到了她的心事,独孤皇后的怒气马上就爆发了。她说:

观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天逝。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穷治,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儿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

什么意思呢?“睨地伐”是杨勇的小名。她说睨地伐这孩子,越来越让我受不了了,我本来好好地替他娶了元家的女儿,指望他们两个能够兴家立业呢,没想到他对人家不理不睬,却专门去宠爱那个阿云,还跟她生了那么多猪崽子、狗崽子。前几天我这元氏儿媳妇,本来一点病都没有,忽然就死了,还不是他杨勇派人投毒所致吗?但是事已至此,我也没法深究,没想到,他又想在你这儿干同样的事情!我在的时候他尚且这样对待你,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还不知道他要怎么作践你们兄弟几个呢。我每每一想到东宫居然没有一个出身好的后代,还要让你们兄弟在至尊千秋万岁之后,对着阿云生的那些狗崽子跪拜称臣,我的心里就不知道有多痛苦。说完之后,独孤皇后搂着杨广,哭成一团。

这样一来,杨广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母亲的心算是完全在他这边了,有母亲盯着,后宫这边他是不用操心了。

但是,在古代,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光是母亲支持不行,还得大臣支持。那么,大臣这边,谁会支持杨广呢?

杨广凭借自己高超的演技,赢得了独孤皇后的信任,这当然是一大胜利。可是在古代,废立太子不仅是家庭大事,还是朝廷大事。那么在大臣这边,谁会支持杨广呢?

隋初朝廷说话最算数的是所谓“四贵”,也就是高频、苏威、虞庆则、杨雄。但是,到了开皇九年(589)平定江南以后,这个格局就变了,杨素的地位迅速蹿升,而苏威、虞庆则、杨雄则先后失宠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朝廷里说话最管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高频,一个是杨素。如果他们也能支持杨广的话,这个事就差不多算成了。

问题是,这两个人会不会支持他呢?杨广先得分析一下。高颍会不会支持他呢?恐怕不会。三个原因:

第一,高颍为人方正,不太可能参与这样的阴谋。

第二,高颍已经是位极入臣,再参加政治阴谋也没有什么好处。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高颍的儿子娶了太子杨勇的女儿,和太子是亲家,不可能不帮杨勇说话。  高颍不会支持,那杨素有没有可能呢?杨素倒是很有可能的。为什么啊?

第一,杨素为人才大于德,好做奇事,好建奇功,这样的人原则性不强,敢于冒险。

第二,跟高颍相比,杨素在政治上还有上升空间,所以,可以用权力来诱惑他。

这么一番分析之后,杨广就把拉拢的重点就放在杨素身上了。问题是,图谋废立可是个掉脑袋的事情,怎样才能让杨素同意入伙呢?

杨广回到扬州之后,马上就找人商量去了。谁呢?宇文述。宇文述又是何许人啊?此人是隋朝名将,也参加过晋王杨广领衔的平陈战役,算是杨广的下属。杨广觉得他头脑灵活,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了寿州刺史,同时也兼任杨广的狗头军师。

杨广见到宇文述,就把自己的想法向他和盘托出了。那么,宇文述怎么回答的呢?宇文述说:

素之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相见,共图废立。

什么意思啊?他说:大王您的军师是我,而杨素的军师是他的弟弟杨约。您要是想让杨素给您办事,先得说服杨约。而我恰好认识杨约,所以,请您让我到京师去吧,我去先会会杨约再说。杨广一听太高兴了,赶紧给宇文述打点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让他进京了。

宇文述一到大兴城,就开始琢磨了,怎么样才能拉杨约下水呢?

一般拉人下水,最常用的就是两个手段,一个是金钱,一个是美色。不过,到杨约这里,美色就免了。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小时候淘气爬树,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摔成了宦官,从此对美色免疫了。不过可能也正因为身体有缺陷吧,他的智力发育格外好,心思缜密,性格阴鸷。杨素本来眼高于顶,难得瞧得起谁,但是,对他这个弟弟倒是言听计从。

既然对美色免疫,那就用金钱收买吧。宇文述回到京城之后,就请杨约吃饭,把从扬州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金银宝器都摆在旁边。宇文述贪财呀,一边吃,一边不住地瞟这些好东西。

P107-113

序言

五一的时候乘火车过九江,听江涛声浩荡,不由想起隋文帝。当年,大隋的军队就在这里集结,准备过江伐陈。那些从蒙古草原或者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将士们,面对这汤汤流水,是怎样的心情呢?

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缔造一段崭新的中国史?

还有,他们的统帅隋文帝杨坚,是否足够意识到了自己这个决策的历史价值呢?

那个曾经叫普六茹那罗延的孩子。那个沾染了一身胡气、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拼命想建立一个理想政府,想要像自己心目中的圣君一样君临天下的皇帝。因为理想高远,所以,他克己复礼、励精图治。这让他远远地超越了侪辈,成为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英主之一;也让他的王朝能够凌驾于乱象丛生的魏晋南北朝之上,和唐朝一起,共同构成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以功业而言,这是一个配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皇帝。

但是,这只是隋文帝的一面。正如惊世的武功、焕然的典章、干云的豪气,也只是隋朝的一面一样。隋文帝的另一面,是冷硬与无趣吧。他有一点音乐素养,谱过两支曲子,一支叫《天高》,一支叫《地厚》。曲子的韵律早已无从知晓,但是,其精神基调,据说是在赞美帝王之道与后妃之德。

这样的艺术品位与生活情趣,争如唐朝的风流天子李隆基!当年,李隆基潇洒地对大臣讲,“吾得贵妃,如得至宝”,一曲《得宝子》由此诞生。一个一脸严肃,一个满面春风;一个谆谆教诲,一个浅吟低唱。谁能阻止我们私心爱慕李三郎呢!甚至连他和杨贵妃的不伦之恋,我们都能拔高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而隋文帝终其一生,和老妻独孤伽罗同眠同起,言笑晏晏,反倒成为怕老婆的笑柄。

哎,人啊人。

然而,我并非一味在给隋文帝鸣不平。我知道,人们不太喜欢隋文帝,并不真的是因为他为人过于严肃,更不是因为他坚守一夫一妻的道德原则。而是因为他的内心缺乏一种柔度,缺乏一种对人的真实同情。他有理想,就要求全国人民跟他一样有理想;他有道德,就要求全国人民和他一样有道德。而且,在内容与程度上都不允许有任何差异。这种信念过了头,就把人变成了机器。

这种机器一般的感觉,体现在他苛责儿子,不教而杀上;也体现在他为了确保仓库的存粮量,宁可和人民一起逃荒,也不肯开仓放粮上;甚至,还体现在里坊森列、严整如棋局般的大兴城上。他建立了那么多好制度,却没有真正弄清楚,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人服务的。

恰恰相反,他一心希望,把所有的人都约束在规范之下,而当这个规范无限大的时候,人就会被压缩得无限小,小到如同蚂蚁一般,这不就成了时代之殇吗!

这样的价值取向,让隋文帝可以成为一位有为的君主,但却不是有道的君主,更不会是有情的君主。这样的统治方式,也使整个大隋王朝陷入了一种只有气度而没有温度的迷局。这是隋朝如流星般焕发出瞬间光彩的依据,同时也是它如流星般瞬间陨落的根源。

由隋文帝又不免想到隋炀帝。我在微博里说,隋朝最有魅力的两位男士,一位是隋炀帝,一位是隋炀帝的功臣——杨素。

难道不是吗?谁不知道风尘三侠的故事呢?红拂女、李靖和虬髯客,多么迷人的武侠经典!问题是,如果没有杨素放行,身为杨府家妓的红拂怎么能夜奔成功呢‘!谁又不知道破镜重圆的故事呢?落魄的徐德言,已经沦为侍妾的乐昌公主,如果不是杨素慷慨玉成,单凭一块破镜,一段痴情,怎么敌得过世事沧桑,陵谷变迁!隋炀帝就更不用说了,那样的美男子,那样的大诗人。“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慷慨质朴,直逼魏武帝曹操。难怪他会自负地说:“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这样的霸气,这样的才情,再配上东狩西巡、依红偎翠的事迹,谁能否认他的魅力呢?

可是,就是这样两位潇洒倜傥的美男子,就是这些熠熠生辉的风流佳话,却也拖着那么浓厚的阴影!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杨素的慈悲时,会不会想起他的敢死队中,那些只许进不许退的普通战士?或者,当我们陶醉于隋炀帝的风采时,会不会想起在他改天换地的急政之下,那些扔下锄头,离开家乡,开河筑堤,转死沟壑的平凡农夫呢?慷慨悲歌的英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很难发出声音的愚夫愚妇吧,但是,一旦他们发出声音,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呐喊了。

这呐喊声最后消失在唐朝,消失在唐朝初年的仁政里。其实,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唐承隋制。唐朝保留了隋朝所有的好制度,只是增加了一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深刻认识而已。常常听人议论唐朝的豪迈气象,但是,我倒觉得,隋朝是刚,唐朝是柔;隋朝是骨,唐朝是肉。刚柔并济、骨肉相连的时候,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段——隋唐盛世才真正诞生。千载之后的我们,面对这段历史,除了惊叹与艳羡之外,是否还可以有更深的思考呢?

写到这里,我再一次深感幸福,探索历史的幸福。历史总让人升腾起理想,又让人产生回到现实的力量。就是这深邃而厚重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不管理想有多高远,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都得一步步走过,不能跑,更不能飞;也是同样的历史让我们知道,如果没有高远的理想,我们甚至连下一步都无从落脚,而只能在歧路徘徊。

蒙曼

2011年6月于京西寓所

后记

后记当然可以涵盖很多内容。但是,面对这本书,我只想表达感谢。

感谢我的编导——张长虹女士。跟她合作总是那么愉快。家里人说,只要听到我一边打电话一边哈哈笑,就知道电话那头,必定是张长虹。真的,他们一次都没猜错过。我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经常完不成任务,交不上稿子,长虹总是适度地施压,让我感觉到动力;但是同时,也总是适度地宽容,让我感觉到温暖。有一次我问她,几年下来,我变了吗?她说,变了,变得更有人情味了。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慢慢从合作伙伴变成朋友了吧。和我这样一个慢热的人交朋友最需要耐心,这一点,雷厉风行,有丈夫气概的长虹做到了。

感谢化妆师杨静女士。美丽、温柔与善良那么完美地统一在她身上。我跟她开玩笑说,每次到百家讲坛,都希望能坐在你的化妆椅上,任你一直画下去,永远不要结束。确实,她手里的笔墨是用来诠释美的,而她的温言软语则诠释着善和真。真善美,这不是我们永恒的眷恋和追求吗!

感谢制片人聂丛丛女士。我们私交不多,但每次打交道,都能体会到,这是一个有温情,也有热情的人。出书的事,她比我还着急,比我还细致,让我在不经意、不期然中体会到感动,还有什么样的感动比这更可遇而不可求呢!

感谢出版社的责编王华女士,感谢为本书制作煞费苦心的王元平先生、朱晓鹏先生、杨帆女士。出书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一个月以来,元平和他的同事们都在为了这本小书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多时候,我并不真的了解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劳动,但是,我知道,这本书同样凝结着他们的心血。

感谢我在前几本书中一直没有提到的人——我的父母。本质上讲,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感情都藏在心里,羞于出口。而且,我一直觉得,大恩不言谢,他们给我的已经太多太多,如果只说一声谢谢,那简直就是轻慢和亵渎。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爱是需要说出口的,即使这出口的爱根本无法报答他们于万一。感谢爸爸,总为我的讲课操心,时时愿意提供意见和建议,即使被我粗暴地打断和拒绝,也从来不生气、不灰心,下一次还会提醒我,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感谢妈妈,总是为我的身体操心,怕我衣服穿得不够多冻着,怕我吃饭不及时饿着。事实上,妈妈对我上百家讲坛最持消极态度,因为怕我讲课多了累着!这几年,有父母在身边照顾,我已经增长了十斤以上幸福的脂肪。可是,只有妈妈还觉得我瘦,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我永远都是那个赢弱的孩子。是的,我要感谢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忘我地工作,给我树立了敬业的标杆;现在,他们年过花甲,还在勉力支撑着我的生活和情感,让我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还有,感谢我的朋友马晓英女士。我们的友谊已经经历了十五年的风雨。这十五年间,我算不出来,我们讨论过多少问题,吵了多少架,叉握手言欢了多少次。回首一起走过的如歌岁月,似水流年,我只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观众、听众和读者。也许,我真的是天生的老师吧,教书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狂热的爱好和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所以,当你们观看、倾听和阅读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帮我实现我的人生意义。

所有我提到和未能提到的,让我的生活焕发光彩的亲人和朋友们。感谢你们,也祝福你们。

书评(媒体评论)

她是为讲坛而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地娓娓道来,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易中天

蒙曼思路十分清晰,对事物的剖析丝丝入理,张弛有度,既能道出我心中能见能想之处,又能更深一步,探幽入微,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其犀利深刻让人好生敬佩,更兼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既有名言警句发人深省,又有风趣点评让人忍俊不禁。

——读者热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