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霞编著的《史良(民盟历史人物)》通过丰富的史料,全面叙述了史良坎坷的一生和思想、情感历程。真实记录了她在长达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和中共是如何密切合作并成为共产党忠实盟友的详尽过程;还生动地介绍了她为中国妇女争取民主权利和人格平等作出的艰辛努力。而且还多视角、多侧面地介绍了她作为女性领导优雅的一面和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史良(民盟历史人物)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周天度//孙彩霞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彩霞编著的《史良(民盟历史人物)》通过丰富的史料,全面叙述了史良坎坷的一生和思想、情感历程。真实记录了她在长达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和中共是如何密切合作并成为共产党忠实盟友的详尽过程;还生动地介绍了她为中国妇女争取民主权利和人格平等作出的艰辛努力。而且还多视角、多侧面地介绍了她作为女性领导优雅的一面和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内容推荐 史良(1900-1985),1942年年初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曾任民盟中央主席。 史良是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也是著名的律师和妇女运动的领袖。孙彩霞编著的《史良(民盟历史人物)》通过丰富的史料,全面叙述了史良坎坷的一生和思想、情感历程。真实记录了她在长达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和中共是如何密切合作并成为共产党忠实盟友的详尽过程;还生动地介绍了她为中国妇女争取民主权利和人格平等作出的艰辛努力。而且还多视角、多侧面地介绍了她作为女性领导优雅的一面和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目录 前言 序 第一章 清贫的家庭与艰辛的童年 一、常州史家 二、艰辛童年 第二章 汇入五四运动的洪流 一、常州学界五四运动的先锋 二、接受新学说和新思潮 三、护校斗争中的闯将 第三章 正直的女律师 一、做个不出卖灵魂的律师 二、踏入社会遭遇坎坷 三、进步的法律思想 四、尽力营救政治犯 第四章 投身抗日救国运动 一、发起成立上海第一个救国团体 二、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三、救国会的领袖人物之一 第五章 爱国入狱——“七君子”中的女君子 一、逮捕入狱,从容不迫 二、自动投案,患难与共 三、在牢狱中,帮助女犯 四、法庭上面对面申辩,法庭下反诱降斗争 五、全国人民巨大声援,备受鼓舞和感动 六、保释出狱,历史宣判救国无罪 第六章 抗战初期 一、“抗战只能牺牲到底” 二、动员广大妇女参加抗战 三、促进和加强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 四、参加保卫大武汉 五、为数不多的女参政员之一 第七章 抗战时期在重庆(上) 一、坚持团结抗战,声讨汪精卫叛国投敌 二、支援抗战,领导妇女开展征募活动 三、政治立场坚定,拒绝宋美龄的拉拢 四、赞同实行宪政,提议案与之相呼应 五、维护妇女参政权,重庆妇女界宪政运动的 主要领导人 第八章 抗战时期在重庆(下) 一、继续从事律师业务 二、共产党的真挚朋友 三、在第二次宪政运动中 四、加人民盟 五、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妇女联谊会 第九章 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 一、对毛泽东说“和蒋介石谈判‘不能上 他的当”’ 二、当选民盟中央常委和救国会中央常委 三、为“较场口血案”向法院起诉 四、全国内战爆发前夕 第十章 为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继续奋斗 一、“李、闻、陶追悼会的‘专家”’ 二、不承认国民党的一党“国大” 三、推进妇女界开展和平民主运动 四、大力声援国统区民主运动 五、反对解散民盟 第十一章 天亮前后 一、经办的几宗大案 二、虎口脱险死里逃生 三、欢庆上海解放 四、北上参加开国大典 第十二章 组建新中国司法部 一、奠定新中国司法基础 二、开拓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三、建立和推行人民律师与公证工作 四、参与主持制定《婚姻法》 五、“坚决正确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 六、参与领导开展司法改革运动 七、“以实际行动拥护我们的宪法” 第十三章 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一、慰问西南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 二、出访捷克和印度等国 第十四章 最艰难的历程 一、信仰和实践中的矛盾 二、违心的话与违心的检讨 三、坚信光明一定会来临 第十五章 新的春天 一、出任民盟中央主席 二、永远不能忘记的几件事 三、关心祖国统一大业 四、悼念战友自励奋发 五、毕生难忘的回忆 第十六章 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一、最后岁月 二、历史功绩永留人间 附录 史良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跋 试读章节 史良,字存初,公元1900年3月27日,即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城内观子巷(现常州市和平南路143号)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 常州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西部,地处沪宁铁路中段,京杭运河南端,“大江横其北,太湖处其东”。市内河网交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世世代代植根于此的常州人,既享用着这一方水土的滋养,又把这常州大地耕种、梳理得锦绣一般美丽、富足。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说:“吴中地沃而物夥,稼则刈麦种禾,一岁两熟,稻有早晚。”其他商业和手工业也处于领先地位,誉满天下。明清时期,这里所生产的土布产品已畅销南洋、朝鲜等地,而梳篦则驰名南北,享有“宫梳名篦”之美誉。 常州也是个古老悠久的地方。春秋时,吴王余祭封季札于延陵,是常州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延陵县,之后改称毗陵、晋陵、兰陵,至隋代始改称常州。不过,此后随着地域建置的变化,其名称屡有变动。辛亥革命后废常州府,并阳湖入武进,常州就属武进。解放前,常州和武进很难分,因此说史良是武进人也可以。1927年,史良从上海法科大学毕业,籍贯即写的江苏武进。解放后,将武进城区和城郊划归常州市,市区以外属武进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武进、金坛、溧阳三县划归常州市。 自古以来,常州就是一方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在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一科300名进士中,常州竞得53名。据统计,在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常州共有1500余人取得进士。此外,南宋时编写《南齐书》的史学家萧子显,主编《昭明文选》的文学家萧统,明代编纂大型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总裁陈济,以及被誉为清朝“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赵翼、画家恽寿平等等先贤人物,均为常州人。清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在他写的《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诗中,有“丁君行矣龚子忽有感,听我掷笔歌常州。 P2-3 序言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破坏的危难之际,民盟以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国为政治纲领。民盟凝聚了当时绝大多数进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可谓群贤毕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闻一多、李公朴、梁漱溟、史良、胡愈之、楚图南、吴晗、费孝通……这些民盟前辈精英们纵横裨阖、开阔放达,本着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会责任“奔走国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等领域都提出了明确的纲领和主张,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洒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大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中国民主同盟,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自己的荣辱与民族存亡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繁荣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为了保存这珍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们为国为民、励精图治的奋斗事迹,我们通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和积累,出版了《民盟历史人物》和《民盟历史文献》丛书,这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盟历史人物》与《民盟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是对先贤们多党合作历史的尊崇和传承。 后记 当我完成《史良》一书撰写之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与我合作的周天度先生于2009年12月30日在美国病逝,不能见到本书的出版。现在,《史良》已经完稿即将付梓,由民盟中央主办的群言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可以告慰周先生的在天之灵了,我心中如释重负。在此之前,我们两人还先后合作撰写了《李公朴传》、《沈钧儒传》、《救国会史》以及编辑《救国会史料集》等书。在合作过程中,周先生热爱学术研究,工作勤奋、思想敏锐、治学严谨的精神,以及为人正直、淡泊名利、提携后人的人品,都给了我很大影响。我将永远缅怀他的精神、人品与事业成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