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二十年,苏宁何以成为中国零售连锁霸主?群雄竞逐鹿,苏宁何以后来居上变跟跑为领跑?各方要利益,张近东如何理关系实现和谐共生?
守则方行远,张近东展示中西合璧企业家精神!
本书概述了苏宁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全景呈现了张近东如何把苏宁从一个小店铺打造成了世界级的连锁巨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苏宁仁帅张近东(连锁首富的商业智慧)/当代中国著名企业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阳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风雨二十年,苏宁何以成为中国零售连锁霸主?群雄竞逐鹿,苏宁何以后来居上变跟跑为领跑?各方要利益,张近东如何理关系实现和谐共生? 守则方行远,张近东展示中西合璧企业家精神! 本书概述了苏宁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全景呈现了张近东如何把苏宁从一个小店铺打造成了世界级的连锁巨头。 内容推荐 本书概述了苏宁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全景呈现了张近东如何把苏宁从一个小店铺打造成了世界级的连锁巨头。从创业到开拓到稳步前行,张近东的企业家精神彰显无疑,而他身上体现出的商业智慧更有极大的本土和现实意义。 目录 引子 第一篇 峥嵘二十年:苏宁成长史 一、1990年南京宁海路的200平方米 二、年轻的千万富翁 三、1 vs 8的较量 四、三次艰难的转型 五、开店,开店,还是开店 六、系统再造 七、看不见的后台 八、苏宁何处去 第二篇 “美苏”争霸:寡头竞争时代的对手 一、棋逢对手:毁誉参半黄光裕 二、中原逐鹿:混乱时代的竞争 三、短兵相接:并购狂潮的背后 四、后来居上:苏宁反超国美 五、各行其道:路径决定命运 六、商帮文化:当潮商遇到苏商 第三篇 和谐共生:张近东的人际关系学 一、联厂商:专业分工,合作共赢 二、平对手:先礼后兵,点到为止 三、抚员工:制度管理,家庭氛围 四、济天下:回报社会,服务国家 第四篇 仁者无敌:张近东的商业智慧 一、正本清源: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二、创新为王:诠释企业家的本质 三、基业长青:超越于商业的梦想 四、中西合璧:张近东的商道人生 试读章节 一、1990年南京宁海路的200平方米 现在的张近东光环围绕,有许多的头衔。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劳动模范。他是苏宁的缔造者,是这家国内一流家电连锁企业的董事长,抛开自己的几百亿身家不谈,光手下的亿万富豪、千万富豪都不在少数,苏宁也一度被称为“造富工厂”。 而时光回溯到1984年,21岁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张近东和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两样。虽然那时大学生还贵为“天之骄子”,他也只是被分配到南京鼓楼区的区属国有企业豪威集团当了一名文员,每个月按时领着55.8元的固定工资,每天显得有点无所事事地生活着。 对于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可能别人都凑合着过去了,但是张近东却没有。在多年以后,接受访谈时,张近东提到当时有一种强烈的赚钱欲望驱使着自己。可是,僵化的国企环境却无可避免地压抑了他内心的强烈欲望,使得他备受煎熬,那个时候因为他为人低调,很少有人知晓他内心的苦闷。对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待在国企的日子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他毕业的1984年,正是中国的经济改革的破冰时期,在大环境的改善下,那一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波下海经商浪潮。虽然那时候敏锐的张近东已经感触到了这种变化,但也只能选择蛰伏。 1987年,当第二波经商热潮来临时,张近东的哥哥张桂平“下海”了。在哥哥的带动下,张近东几乎是有点急不可耐地一头扎了进去。兄弟俩合伙开办了一家空调服务公司,跟空调、家电的缘分就此结下。 当时,张近东在工作之余承揽一些空调安装工程,通过艰苦的劳动来换取一点收入,虽然这些收入比他在单位的工资要高出许多,但总体上而言,还属于小打小闹。 真正的契机发生在1989年。那一年,他跟几个朋友从青岛坐船到上海,然后从上海转乘火车返回南京。他在上海等火车的时候,到百乐门的一家店里点了一杯咖啡,可结账时他发现竟然花了100元钱,这相当于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在回南京的火车上,他怎么想怎么心疼,但是心疼完了,他却在暗想:为什么我不能也搞一个类似的生意呢? 张近东是个想到了就要做的人,他很快就在南京湖南路开了间名叫康乃馨的咖啡厅。现在,光看名字,会让人觉得这咖啡厅很普通,但在当时,这可是南京市第一家咖啡厅。这个咖啡厅项目运作的时间并不长,却为他积累了开创后面事业的第一笔资金,并且为他带来了一个关键的人:卞国良。卞国良当时的职务是春兰空调公司南京办事处的主任。 因为开咖啡厅需要空调,而当时买空调的首选是春兰空调。可是春兰空调在南京还没有代理商,那时候国营商场卖的空调价格都偏高,要想买便宜空调必须找关系才行。于是,张近东托熟人的关系找到了卞国良。卞国良非常爽快地批了两台优惠柜式空调给他,这种直爽给张近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两个直爽的人很快就因为意气相投成为了朋友,而与卞国良的结识,也让张近东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更重大的转变,开始走上自己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 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正式辞去了自己在豪威集团的职务,在南京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公司。 实际上,在苏宁交家电公司的旁边还有一块牌子——春兰南京专营店。这些都主要是因为他那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卞国良。因为卞的推荐和引导,张近东才真正入行,认识了空调的销售与市场。 当时,春兰空调的生产规模急剧扩大,面对的市场也急剧增长,春兰急需发展各地的经销商。在卞国良的引荐下,1990年初,张近东就奔赴江苏泰州的春兰空调器厂参观。在厂里,做事雷厉风行的张近东立即敲定了经销合作的意向。他根本没有想多少,对于当时引起不少人观望的“姓资姓社”的讨论也蛮不关心。敲定合作后,张近东就进入了紧张的筹备过程。 他先是一拍脑袋租下了宁海路60号的一间门面房。这间门面房只有200平方米,但是一年的租金要7万元。而当时张近东手头的所有资金也只有10万元。考虑到资金的紧张,张近东找到门面的所有人豪威集团的老总商量,希望将房租部分算作豪威投资,但后者并没有答应。 P6-8 序言 人性的光辉与力量一直是我们不断倡导与推崇的。正是有了这种力量,人类的精神文明才有传承和演绎的可能。它能启迪成长者,让他们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也是所有名人传记所具备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到底指的是什么——是辛苦累积的财富?是社会地位和名誉?还是高高在上的荣耀感?我想这些都不是。这种人的力量,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天份,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遵循内心的“善”和“正义”,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本书从“仁”的角度,来激发这种力量的产生,在我看来是非常有远见和智慧的。 张近东所具备的这种力量,体现在他对“仁”字的演绎上。我觉得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修习太极,张近东在自己修炼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染了周围的人,自己在修齐治平的同时,也让跟随的人实现了价值、获得了成功。 有“仁”的思想还不够,最主要的是我们要让“仁”的精神发挥价值,而这无疑更具有当下的意义。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很多人经不住权力与欲望的诱惑,突破了道德的边界,荒芜了心灵的家园。试想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恶性的经济发展将会把我们带向何处?而此时,用“仁”的观念来重设道德边界,呼唤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才可能使中国经济驶上健康的发展之轨。 强调“仁”的精神,是我们理解苏宁文化的精髓,也能让我们真正找到苏宁成功的原因。外界看待苏宁与国美的竞争,往往迷惑于店面扩张,股市风潮,以及商业之外的种种传闻,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两位创始人不同理念所造成的巨大差异:是不是恪守了企业家的本分,是不是专注于行业的创新,是不是坚持了价值底线,是不是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开创一份伟大的事业从而细心呵护? 正是张近东怀着仁者爱人、富则兼济天下的理念,才让苏宁获得了社会的极大认可,也才有了温家宝总理的勉励:“把苏宁电器打造成为中国的沃尔玛!”而张近东对财富的认识也极为清醒:“百万财富是自己的,而亿万财富则是社会的。”而对自己开创的事业,他也能从国家的角度去考虑:“苏宁早已不是某个人的苏宁,也不是江苏的苏宁,而是国家的、全社会的苏宁。”“零售业是一个关乎国家战略的产业,可以开放、可以多元,但必须是中国人自己主导的。如果未来有一天,国家要参股、控股苏宁,苏宁愿意做这样的贡献”。 大的智慧往往在早期便有显现。在张近东人生所经历的各种精彩战役中,最令人称道的是1993年南京的那场空调大战,作为竞争对手,张近东公开宴请八大商场负责人,这份潇洒与淡定,大度与从容,确实无人能比。张近东在商战中显示出的“不失礼”,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而其后苏宁的不断发展,也得益于这种对原则的坚守。 美国制造所彰显的品牌影响力,日本家族的百年企业,让我们也希冀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们能够在世界商贸之林中绽放异彩,这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在各种危机不断充斥的今天,中国商业模式的探索需要西方的经验和理念,也同样需要东方的精神。 而张近东所展现出的“仁”的精神,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仁和集团 刘鸿伟 书评(媒体评论) 我曾经讲过一句话,苏宁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我今天再讲一句,苏宁要超过沃尔玛! ——温家宝总理寄语张近东 一群人在跑步,忽然其中一人有了自行车,速度加快;不久,跟随者也有了自行车,可那人忽然又有了汽车;等跟随者有了汽车后,那人忽然到了机场,登上飞机,连影子都不见了。 ——张近东 从三足鼎立到两强相争,一天开店52家,他用速度迎接挑战。2006年荣登沪深股市个人财富冠军,但他不言止步,追赶沃尔玛,打造百年老店。 ——2006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词 在家电零售江湖征战的第19个年头,他与公司一同坐上了行业老大的位置。这个内敛温和的企业家,正在显露锋芒。首次海外并购、全面超越对手后,他已开始下一个20年的布局。 ——《中国企业家》2009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 创业19年来,张近东一直坚持自主品牌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克服重重困境,这本身就显示了中国企业家非凡的勇气与能力,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了本土企业家的良好形象和高尚情操。苏宁品牌在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 ——《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