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2008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演讲”的经典演讲稿。内容包括: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全球化与高等教育;芬兰人为何如此聪明;全球化与跨文化研究;对教育学学科特性的思考;教育研究质的方法研讨等。
序言
7月7日 9:30—11:30;14:00—17:00
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
——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假设及其初步证明(上、下)
7月8日 14:00—17:00;7月9日 8:30—11:30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上、下)
7月9日 14:00—17:00;7月10日 14:00—17:00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
芬兰人为何如此聪明
7月10日 8:30—11:00
全球化与跨文化研究
7月11日 8:30—11:30;14:00—17:00
教育与中国文化(上、下)
7月12日 14:00—17:00;7月13日 8:30—11:30
大学历史:在古今中外之间
科举评价与高考改革
7月14日 8:30—11:30;14:00—16:00
对教育学学科特性的思考
我国道德教育虚假性批判
7月15日 8:30—11:30;14:30—17:30
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形势及其公共政策走向(上、下)
7月16日 14:00—17:00;7月17日 14:00—17:00
教育研究质的方法研讨(上、下)
7月18日 8:30—11:30;14:00—17:30
超越知识取向的投入控制和能力取向的产出控制:论经验、学习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上、下)
7月21日 8:30—11:30;7月22日 8:30—11:30
创新的世界与教育的创新(上、下)
7月21日 14:00—17:00;7月22日 14:00—17:00
欧盟的教育政策
西班牙的教育政策
7月23日 8:30—11:30
学生研讨交流纪实
7月24日 8:30—11:30
以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理论创新
7月25日 8:30—11:30;14:0016:30
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挑战(上、下)
7月26日 8:30—11:30;13:30—16:30
一生的追求,六十年的探索——我的教育生涯自述(上、下)
来自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