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博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世博的故事编委会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故事二:他是个“拼命三郎”

采访对象:李卫平(安保部综合协调组工作人员)等

采访地点:上海世博局安保部

采访时间:2010年3月18日

成功的世博会,安全是基础。

从2007年上海世博局安全保障部组建成立至今,安保部的队伍不断扩大,从成立之初的5人增加到30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公安、国安、部队、武警、保安公司等部门。安保部的同志或年过半百,或正值壮年,或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可年纪不分老少,职位不分大小,在安保部,个个顶得上,个个干得好。他们默默无闻地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忙,他们几乎不着家,没有双休日,不分昼夜是常态,硬是把床铺搬到了办公室里。这一切,所有都只为确保世博会的安全。

李卫平2009年5月从公安局闸北分局借调至上海世博局安保部。在安保部综合协调组,小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8个多月来,他成了最受领导器重的爱将,编写、制作的文件、图稿等材料深得好评,广受赞誉。在同事们眼里,他是“拼命三郎”,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工作常态。他拟写安保部动态信息、情况简报、方案政策等各类文稿材料260多份,绘制园区出人口、围栏线、停车场等各类安保示意图70余份。谁也不曾想到,这么重大繁重的任务,竟然出自这个刚满28岁的小伙子之手。

李卫平的父亲一直身患重病住院治疗,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小李连去医院瞅父亲一眼的时间都没有,每每都是以工作为重,直到完成手上的工作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陪护病重的父亲。今年1月底,小李在看望完父亲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赶往安保部加班的途中,因疲惫过度而发生车祸住进了医院。可即使是躺在病床上,小李依然时刻惦记着安保部的工作,三番五次要说服医生让他出院,回单位完成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28岁的陈怡,是世博村片区安保岗位的民警。

今年年初,小陈因不慎造成身体4%面积的烫伤,烫伤程度达到二度,同事们都让小陈回家休息,可小陈说现在世博村片区的工作量大、警力紧缺,回去也是闲着,还是在单位踏实,所以她依然顶着寒风坚持到世博村工作。

过了几天,小陈好不容易被领导劝回家休息,可是没过多久,小陈拄着拐杖的瘦弱身影又在世博村安保办公室里忙碌起来。面对大家的担心,小陈总是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年轻的脸上,找不到一丝病痛。不用豪言壮语,她用这份对世博安保的责任感,深深地感染了周围的人。  陆建军是崇明县人,家离园区很远,接到世博安保任务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推脱,而是将家中事务和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了妻子,然后立即投入到世博安保工作中。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的20名新警员被抽调到园区安保指挥中心,陆建军负责带教这批“新兵”,他白天熟悉、适应新岗位,空余时间组织新警员理论学习、分局实践、园区考察、分组上岗、阶段测试,还常常利用晚上进行政治思想、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的讲座。由于工作繁忙、交通不便,他只能在每个周末与家人团聚,而有时甚至因为加班,两三周才能回家一次。

“顾了大家,舍了小家”,“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对于安保部的同志们而言,早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有的民警为了保证安检仪器设备安全存放而自发通宵守护,有的民警在三九严寒的冬日穿着雪地靴、贴着暖宝宝坚守岗位。而那些刚刚跨入公安队伍的新同志在广大民警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下,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勤奋好学、朝气蓬勃,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在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支队伍警容整齐,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们,信守着“一家难圆万家圆”的信念;他们,合唱着誓保世博园区平安的赞歌;他们,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坚守在世博园区的第一线。

也许我们不能清晰地记住他们的脸庞,可是我们努力去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犹如一棵棵屹立不倒的松树,用身躯和信念守卫着世博园区的平安。

P36-37

目录

代序 俞正声

同吃同住:我们和世博工人的四天三夜

只能对着镜头吹一首相思曲

世博工程建设的“先行官”

青年世博设计师在世博开幕前病逝

让世博婚礼成为最难忘的记忆

From Expo’s Heights to the Depths of Destruction

世博局的故事

“世博会的成功就是细节的叠加”

挂职世博缘

现场“跑”出方案“九龙”游得更畅

她以女性柔情守护安全铁则

“较劲”的老蔡

细致入微“大管家”

丈夫管安保妻子忙运营两部长互相取经为世博

43个场馆剪纸集成最受欢迎礼品

各国政要身边的“大白菜”

一眼能识“万国旗”

相约院士看世博

“运送官”粮草先行

节目单一天一张

世博园很大,见习生宋嫦娥只有电梯这一方天地

日均运送超百吨垃圾每天三个“万米跑”

“世博后,我们再拍父子照”

邹兰和同伴们调度有方

石油馆幕后有位“11分钟妈妈”

坐着坐着就睡着了

互相惦记更惦记世博会

“后滩”的微笑

守卫国宝是最大的荣耀

4公里“蛇”阵归他管

世博园里奏响音乐人生

把使命看得比天大

80后“绿衣使者”感动世博客

“宁可生命有透支,不让使命有亏欠”

世博村的“大管家”

一个老保安的世博情

与世界美食“对话”

这个活儿“有点晕”

月光下与氢共舞

蛋壳里蹦出“海哥”

寻翅膀的“小天使”

深夜“守塔人”

足迹遍布场馆,老父观博失陪

“闷罐子”里开花车

钢铁“炮楼”打灯人

“便衣”保洁全天候

围防“四害”进园区

午夜,正是他们上岗之时

他们的声音会“微笑”

中轴线“微笑天使”

“的哥达人”留言多

园区供餐苦与乐

“超级奶爸”从这一刻上岗

地下第184个夜,他一点都没有倦意

这一夜,难说再见

“水上卫士”的故事

妙娣站长“三劝”换来皆大欢喜

港产“小香菜”报到世博园阿姨妈妈齐夸奖:“灵呃”

“小白菜吃得有味,我心乐滋滋”

“我想帮他完成未了的心愿”

边学边做“老娘舅”

“编外小白菜”自费买票入园服务

服务万名“小白菜”

世博轴上的拇指小白菜

阳光馆“白菜情侣”

我们母女一起服务世博,多光荣啊

半小时回答几百人询问

序言

世博办得成功、精彩、难忘,关键是第一线的同志,他们不辞辛苦,日夜操劳,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给世博作出的贡献,很多是鲜为人知的。我建议,最好写一本书,叫做《世博的故事》,就写这些人他们在世博过程当中做了什么。没有这些人的努力,我们世博办不到这样的程度。多少人在世博期间带病工作,有的是夫妻双方都在世博里面。我问他们,孩子放在哪里,说交给老人了,他们顾不上这些了。所以,我们要讲世博的成功,首先是讲这些第一线的同志,他们的辛勤努力,他们的忘我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就世博成功举办接受上海媒体联合专访

内容推荐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许多一线基层同志的无私奉献,他们在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实践中,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为传承和发扬世博精神,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上海主要媒体、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世博局一道选编了67篇上海媒体发表的反映上海世博会“最平凡的人”的“最感人的故事”,出版了这本书。

本书内容详实、细节生动、出版及时,收录了一个个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共享世博的真实故事,故事主人公包括世博展馆设计者、建设者,园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为世博作出贡献的普通人,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是宣传世博精神的成功尝试。

本书不仅记录了世博一线人员的奋斗,也记录了世博会历程,正是有了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世博会才有了生命和灵魂。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从关于上海世博的优秀新闻报道中精心挑选出67篇最能反映世博“最平凡的人”的“最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对象主要包括展馆设计者、建设者,园区工作人员,园内外志愿者以及为世博作出贡献的其他普通人,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