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学术回顾
二 研究的方法与理路
三 本书的创新点
第一章 循吏:中国大传统中的官吏典范与清官原型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第二节 政治文化是大传统的核心
第三节 大传统中“清官”内涵的变化
第四节 循吏概念的变迁及其一般情况
第五节 循吏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数量
第六节 循吏的个人道德
第七节 循吏的政绩
第八节 循吏的教化功能
第九节 循吏司法审判的特点
第十节 循吏的崇拜与神化
第二章 清官:小传统中理想化的官吏设计
第一节 大、小传统的互动与大传统在小传统中的演变
一 小传统对精英阶层文化生活的影响
二 大传统进入小传统的路径及其在小传统中之演变
第二节 清官:小传统中理想化的官吏设计
一 功名:小传统中的权力崇拜情结与人生价值追求
二 圣王贤臣:小传统中理想化的政治范式
三 看家狗:作为王权和封建纲常维护者的清官
四 救世主:执法如山和爱民如子的清官
五 儒家操守:道德化的清官
六 神格化:具有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清官
七 活阎罗:作为威刑主义实施者的清官
第三节 清官:介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综合体
第三章 清官思想
第一节 11世纪的政治思潮与包拯的思想
一 圣人之道:以范仲淹为核心的11世纪前期的政治思潮
二 11世纪政治思潮影响下的包拯思想
第二节 海瑞:陆、王心学的实践者
一 求真心
二 做真人
三 干实事
第三节 清官政治思想的普遍模式:孝亲、忠君、爱民
一 孝亲的政治思想含义与清官的孝亲思想
二 忠君的政治思想内涵与清官的忠君
三 儒家的仁政与清官的爱民思想
第四章 自律政治文化类型:清官的政治品格与人格
第一节 道德乌托邦:清官的政治道德自律与政治品质
一 自律诉求的政治文化类型
二 清官的政治道德自律与政治品质
第二节 清官的政治角色与亦主亦奴政治人格
一 清官的政治角色
二 清官亦主亦奴的政治人格
第五章 功能补偿:清官的政治文化功能
第一节 王权主义政治秩序的调节器
第二节 清官的行政能力与政治教化功能——以清朝清官事例为重点
一 清朝康雍乾诸帝眼中的清官及其行政能力
二 清官的政治教化功能
第六章 清官迷信与王权统治下的乡土社会
第一节 清官迷信——传统社会最普遍的政治意识
第二节 乡土社会王权的行政权形态与功能
第三节 王权对乡土社会其他权力系统的渗透、扩张与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