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新闻在报道世界各地的爆炸事件,昭示着军事和民用爆炸所致意外损伤的高发率。医生在处理爆炸伤员时积累的第一手经验极为宝贵,其真知灼见对提高治疗效果影响深远。世界性范围内总结的经验结论亦极具指导意义。
本书的探讨方向沿袭了1991年出版的,目前广泛使用的《军事医学教科书》。
爆炸伤的相关知识同时溯源于科学家、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员平行扩展性实验研究的认证,用于深入探讨损伤机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大规模人员伤亡和灾害管理模式。本书概述了相关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书总结了研究进程中冲击致伤的病理生理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内容回顾中并未涉及相关物理爆炸装置的制作信息。
美国国防部官员深刻意识到战场上的爆炸装置对生命的潜在威胁。这种装置杀伤性强,用于战争对抗时同时具备相对安全性。爆炸性武器以超高压水平爆炸,同时产生危险性高分贝巨响,对无防护人员可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美国军方耗时多年,建立杀伤性武器系统的职业健康计划,用以消除或减轻作战人员的健康风险,而发展中国家战场上的爆炸防护措施却为数不多。
近期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经验着重于改善士兵保护系统及其他措施以保护作战人员预防恐怖分子的简易爆炸装置(IEDs)。因其强大的致伤能力,恐怖分子普遍使用此简易爆炸装置,其爆炸冲击效应可致多系统多器官组织重度损伤。爆炸所致的创口复杂,其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管理和治疗工作。
随着非军事目标性全球恐怖活动的增加,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为平民伤亡状况。因此致力于冲击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风险因子、损伤类型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与军队士兵不同,恐怖袭击时平民没有任何物理防护。官方明确指出,当新型装备和恐怖威胁不期而至时,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扩展、产品开发、流行病学研究、监控和医疗护理显得必不可少。。本书仅讨论上述损伤的部分内容,以及高强度爆炸,地雷,弹片穿通,实际和计算机模拟机体灼伤的影响。论述仅涉及研究和官方当前迫切关注的领域。
情境精神性反应与实际神经性损伤的区分往往较为困难。突发性无目标爆炸所致的渐进性听力消失,呼吸困难和全身疼痛所致精神影响可对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而机体创伤所致各种精神创伤一直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之一。
爆炸的致伤程度和类型取决于炸药类型、装置的设置方式、周围物理环境和作用人群。压力骤增6psi(皮斯)至160dB(声音)或185dB(非周期性压力)时,可致诸如鼓膜破裂等冲击性损伤。200dB(15皮斯)可增加肺部栓塞的风险性甚至诱发肺部破裂。然而许多情况下,鼓膜未见损伤亦与高危性高分贝暴露有关,因此不能跟据伤情衡量实际暴露情况,否则会干扰实际暴露的判断。
突然扩增的正性超压和空气压缩产生负性低压波可损伤机体空腔器官(如耳、肺、鼻窦)和腹腔器官(如肠管)。爆炸可通过长期干扰神经通路、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而直接损伤脑部。这与目前自中东地区归国伤员的外伤性脑损伤有关。
目前的医疗体系对即时性爆炸伤的评估涉及甚少,无法评估爆炸伤及其易感性。初步的治疗结果往往掩盖了日后长期的健康状况,因此常常未能跟踪治疗复原伤员。大气压力突变对高度敏感器官(包括脑部)的影响亦不甚了解,同时亟须确定重度肺损伤的分级以减少死亡率。再者,爆炸冲击对婴儿或儿童等未发育成熟个体的影响尚一无所知。目前只能依托纵向研究和建立适宜动物模型的基础和应用性实验研究。
恐怖主义的广泛威胁日益昭彰。恐怖分子获取各种炸药,改进发射系统,所制炮弹的爆炸致死性愈发不堪设想。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因素所致爆炸和高热可造成“复合性损伤”,潜在影响免疫系统而使治疗愈发困难。
希望本书能使您对冲击性损伤的热点问题产生兴趣,其指导作用对军队和平民社区同样重要。
作者
前言
简介
第一部分 冲击和爆炸伤的流行病学
第一章 流行病学和冲击伤分流
第二章 全球反恐怖主义战地医院爆炸受伤的治疗
第二部分 冲击伤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第三章 肺爆炸伤的病理学
第四章 爆炸所致神经创伤
第五章 冲击伤对自主神经系统和复苏术反应的影响
第六章 第四级爆炸伤:烧伤
第三部分 模型建立与第一级冲击伤的机制
第七章 肺冲击伤的多角度模拟计算
第八章 第一级冲击伤的生化机制:自由基与氧化应激的作用
第九章 第一级冲击伤的炎症反应
第四部分 冲击伤和大规模伤亡管理的全球经验
第十章 大量伤亡事件——自杀式炸弹爆炸:以色列的未来
第十一章 前苏联1980~1989年在阿富汗战争中的经验:地雷爆炸所致腹部冲击损伤
第十二章 耳科爆炸创伤:克罗地亚战争的经验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