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Linux概述
1.1 Linux的起源和发展
1.1.1 Linux的起源
1.1.2 追溯到UNIX
1.1.3 影响世界的开源潮流
1.1.4 GNU公共许可证:GPL
1.2 为什么选择Linux
1.2.1 作为服务器
1.2.2 作为桌面
1.3 Linux的发行版本
1.3.1 不同的发行版本
1.3.2 哪种发行版本最好
1.4 Internet上的Linux资源
1.5 安装Fedora 12系统
1.5.1 Fedora 12所需的最低硬件要求
1.5.2 Fedora 12系统的安装
1.6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2章 Kickstart无人值守安装
2.1 无人值守安装
2.2 Kickstart安装
2.2.1 创建Kickstart文件
2.2.2 如何使用Kiekstart文件
2.2.3 提供安装树
2.2.4 开始Kickstart安装
2.3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3章 Linux文件系统详解
3.1 Linux文件结构
3.1.1 文件结构
3.1.2 文件系统目录结构
3.2 Linux文件系统
3.2.1 文件系统概念
3.2.2 文件系统分配策略
3.2.3 索引节点
3.2.4 Linux文件系统类型
3.2.5 文件附加属性
3.3 如何创建文件系统
3.4 使用文件系统
3.4.1 挂载点概述
3.4.2 mount命令
3.5 自动挂载
3.5.1 fstab文件作用
3.5.2 fstab文件格式
3.5.3 autofs服务挂载文件系统
3.6 查看当前挂载系统
3.7 卷标和卸载文件系统
3.7.1 e21abel命令
3.7.2 LlmotInt命令
3.8 文件系统的维护命令
3.9 文件系统访问控制列表(ACL)
3.10 RAID
3.10.1 什么是RAID
3.10.2 Software RAID(软RAID)
3.10.3 RAID级别
3.11 逻辑卷管理器(LVM)
3.11.1 逻辑卷管理器(LVM)的基本概念
3.11.2 使用逻辑卷管理器
3.11.3 逻辑卷的管理
3.12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4章 Linux系统用户管理详解
4.1 检查用户身份
4.1.1 查询当前用户
4.1.2 查询用户所属组
4.1.3 显示当前用户信息
4.1.4 查询用户信息
4.2 用户管理
4.2.1 添加用户
4.2.2 删除用户
4.2.3 修改用户账号
4.2.4 用户口令管理
4.3 用户账号passwd和shadow文件
4.3.1 /etc/passwd
4.3.2 /etc/shadow
4.4 用户组管理
4.4.1 新增用户组
4.4.2 删除用户组
4.4.3 修改用户组
4.4.4 添加用户到组
4.4.5 /etc/group
4.4.6 newgrp
4.5 强制位和冒险位详解
4.5.1 强制位和冒险位
4.5.2 强制位的作用
4.5.3 冒险位的作用
4.5.4 强制位和冒险位的权限设置
4.6 磁盘配额
4.6.1 什么是磁盘配额
4.6.2 基本磁盘配额命令
4.7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5章 Linux系统开机与启动详解
5.1 开机流程详解
5.2 引导加载程序:GRUB、LILO详解
5.2.1 GRUB详解
5.2.2 LILO详解
5.3 Linux内核模块
5.3.1 模块的加载
5.3.2 模块的卸载
5.4 init详解
5.4.1 什么是init
5.4.2 运行级别
5.4.3 运行级别的特殊设置
5.4.4 /etc/inittab中的特殊配置
5.4.5 在单用户模式下引导
5.5 虚拟控制台
5.5.1 虚拟控制台概述
5.5.2 进入控制台
5.5.3 mingetty命令详解
5.6 启动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5.6.1 硬盘扇区错乱
5.6.2 root密码忘记
5.6.3 GRUB选项设置错误
5.7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6章 Linux驱动程序及模块详解
6.1 内核与驱动模块
6.1.1 什么是模块
6.1.2 内核与模块
6.1.3 驱动模块
6.1.4 驱动程序的作用
6.2 加载内核模块
6.3 内核模块的相关命令
6.3.1 lsmod命令
6.3.2 modinfo命令
6.3.3 modprobe命令
6.3.4 insmod命令
6.3.5 rmmod命令
6.3.6 depmod命令
6.4 设备文件
6.5 proc文件系统
6.6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7章 Linux系统网络配置
7.1 初识网络设备
7.1.1 网络设备概述
7.1.2 网络设备的命名
7.1.3 模块识别和支持网卡
7.2 Linux网络接口
7.2.1 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7.2.2 网络配置文件
7.2.3 网络接口控制脚本
7.2.4 配置静态路由
7.3 网络侦错与观察命令
7.3.1 检查网络连接ping
7.3.2 节点分析命令traceroute
7.3.3 netstat
7.3.4 侦测主机名称与IP对应
7.3.5 检测和扫描端口命令
7.4 远程联机命令
7.4.1 telnet远程计算机访问命令
7.4.2 SSH远程登录
7.4.3 ftp客户端软件
7.4.4 wget下载工具
7.5 设置IP转发功能
7.6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8章 Linux系统管理子系统
8.1 Linux系统计划任务
8.1.1 at任务命令
8.1.2 cron任务命令
8.1.3 anacron任务命令
8.1.4 tmpwatch任务命令
8.2 Linux的系统日志
8.2.1 书写系统日志
8.2.2 系统日志书写配置
8.3 备份与恢复命令
8.4 Linux tar命令详解
8.4.1 Linux下的文件打包命令
8.4.2 Linux下的压缩文件分析
8.5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9章 Linux内核编译
9.1 初识内核
9.1.1 内核简介
9.1.2 内核版本
9.1.3 内核特点
9.1.4 内核结构
9.2 Linux内核源代码结构
9.3 为什么编译内核
9.4 编译内核
9.5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课程实训
项目实践
第10章 Linux系统X Window进阶
10.1 X Window System介绍
10.1.1 什么是窗口系统
10.1.2 X Window的历史
10.1.3 X的特点
10.1.4 XFree86和X.Org
10.2 X Window体系结构
10.2.1 X Window的基本元素
10.2.2 X的网络概况
10.3 显示管理器
10.3.1 GDM
10.3.2 KDM
10.3.3 XDM
10.4 启动和关闭X
10.4.1 启动X
10.4.2 执行X程序
10.4.3 关闭X
10.5 X的安全
10.6 X中的字体
10.6.1 xfs字体服务器
10.6.2 xfs库
10.7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附录 Linux资源网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