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向着明亮那方(柬泰骑行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熊菂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五十天时间。1700公里。逐日而行,向着明亮那方。

熊菂编著的《向着明亮那方:柬泰骑行记》是一个建筑师和一个姑娘的单车浪漫之旅,一次让青春酣畅淋漓的仪式,一场令生命独一无二的行走。

遇到的人、看到的景、路过的村落、受过的伤、动摇过的意志,待尘埃渐去,唯余鳞光碎影。

内容推荐

《向着明亮那方:柬泰骑行记》由熊菂编著。

一名懵里懵懂菜鸟在一名稍许傲娇骑行老手带领下,骑行柬埔寨、泰国。花了近五十天时间,自己把自己运送了1700公里。本已极限的旅行方式,因着旅伴是虔诚的佛教徒,全程吃素,艰苦度直线上升。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挥汗如雨伴随不期而至的心灵震撼,那些路上遇到的人、看到的景、路过的村落、受过的伤、动摇过的意志,全变为珍贵的回忆,永留于心。

目录

因为是我,因为是金边

第一次行贿

悠闲一日

终于买到了自行车

出师不利,光荣负伤

我有一个梦想

雪上加霜,食物中毒

重返6号公路

时光的荒原上,无人生还

我当了逃兵

吴哥前奏,免费日落

那生生世世的纠缠,那反反复复的脸

盛世巡礼

告别吴哥

可以死去就死去

宛如天堂

柬埔寨旅行小结

进入泰国

摔跤“见面礼”

曼谷“下马威”

大都市生存记

曼谷一日游

对大城一见钟情

徜徉大城

游荡与闲谈

邂逅“建筑大师”

提前过年

遛牲口

冷清大年夜

大地上的行与吟

探索古城

希区柯克式惊悚

挺进清迈

怡然清迈

油条艺术家

二手书店“龙门阵”

泰北深山里的“云南家乡”

告别拜县,告别清迈

海滩初印象

有缘巴蜀

永远的一天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路上的争执

榕树下

夜船去龟岛

变成一块想事儿的石头

只有大海苍茫如幕

重返曼谷

倒计时腐败

告别

柬泰骑行结语:自己运送自己

附录:不去真的会死吗

试读章节

第一次行贿

Day2:2008—12—30(周二)金边(Phnom Penh)

在机场接到我,P的第一个话题便是关于泰国签证。此前一系列的尝试均告失败,不想在金边忽露曙光。原来先期抵达金边的他闲来无事,去使馆区转了转,在泰国驻金边大使馆外,邂逅一“国际盲流”——就是那种多年来在各国窜来窜去、深谙明文规定缝隙间的潜规则、并因此发展成为自己捞外快方式的“国际公民”。当时他正在给一帮法国学生代办签证,不知怎的跟在大厅里晃悠着的P攀谈上了。听说在老挝想办泰国签证,中国护照根本不受理,他老练地点点头:“你不妨再试试,要知道,这里是金边,没有钱办不成的事。”这个信息太意外了,P将信将疑。这位老兄继续支招:“以我的经验,你只要多付个十美元,就能搞定。”

见到我时,泰国驻金边大使馆已受理了P的申请,只要申请表递了进去,就算成功了一半。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此时已是12月30号,从1月1号到1月5号,大使馆将闭馆休新年假期。一般泰国签证的处理时限是一天,即前一天递表,第二天领证,签证费35美元。大使馆工作时间又短,我到达当天肯定是赶不上递表了,第二天再递的话只能五天后取,这么长时间耗在金边不值当。P把这个情况跟使馆工作人员一说,问可不可以加急处理?工作人员不置可否,只说,明天让你的朋友来找我。

于是,早八点使馆还没开门,便有两个焦急的身影徘徊着。多年在加拿大这个法制国家生活的经验,使我习惯一切遵照规矩step by step(一步步来),对超出规则之外的企图和举措心怀忐忑。我的申请表能否递进去,递进去怎么提醒工作人员昨天的勾兑成果,种种疑虑弄得我坐立不安。终于熬到使馆开门,进去领了号。P一看,柜台里的工作人员中,不见昨天跟他有过口头约定的女士,也有些着急。正好前面有位英语口音很古怪的老头因假期将延误签证领取时间的问题,跟工作人员在大声交涉。我心想:糟了糟了,说好的也可能变卦,我跟老头的情况一样,怎么可能当着他的愤怒跟工作人员重提我们的“默契”。大厅里可没几个人,谁小声说话大家都能听个一清二楚。事先想好的说辞在脑子里乱成一锅粥,怕自己到时候连英语也不会说了。

煎熬中时间过得特别慢,眼看我的号快到了,柜台里终于出现一位女士,P一眼认出她就是昨天跟他约好的那位,刚要打招呼,女士用只有我们能察觉的幅度微微点头,示意我到她的窗口。赶紧跑过去,忘记英文怎么说也没关系,因为女士根本没给我说话的机会,无声交接中,我的申请表顺利递了进去。

出了大使馆,我和P才长长舒了口气,这一关总算熬过,至于批不批,就成事在天,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了。  一般旅行者到柬埔寨,重头戏都放在吴哥所在的城市暹粒,金边要么不过,要么只是一个短暂的经停站。这个城市因此得以保留许多柬埔寨特色,历史的辉煌还未被湮没,伤痛还来不及平复,那些美丽的神秘的光芒,在?昆乱中暗淡,在暗淡中执着地闪烁。原汁原味生活的袒露从来不是取悦,有时甚至是一种“逼迫”,逼迫你正视世界光鲜亮丽背后的黑暗面。假如你来寻找异国情调,那么金边会令你失望,尤其在咱中国人眼里,它不过是20世纪80年代任何一个中小城市的翻版,至多勾起你或许亲切、但却不那么愉快的回忆。金边的魅力只有你放下挑剔的眼光才看得到,在无序中发现一切都井井有条,这是金边独特的味道。就好像街道上滚滚的摩托车洪流,没有任何交通规则,每辆车至少载着四五个人,用惊人的速度灵活突围——危险是你们的,在车流中奋勇向前的每一张脸都笃定安然,做着生活游刃有余的舵手。

历史就是这样古怪,当年的残暴往往造就流传千古的艺术瑰宝;当年的丰功伟绩,却常成为遗臭万年的耻辱疤痕。两者随时间流逝竟然获得相同地位——至少在旅游业上,势均力敌。这一点,从金边旅游景点的构成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一边是高棉文化的灿烂背影——皇宫及国家博物馆;一边是波尔布特式噩梦——监狱博物馆(S—21)和钟屋杀人场。西方游客多冲后者而来,对他们而言,那意味着极端政权留下的东方“奥斯维辛”。而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从小看关于西哈努克亲王新闻短片长大的中国孩子,“红色高棉”是一个过于复杂的概念,并跟我们国家自身的历史和伤痛紧紧相连。正如我们至今不能简单定义“文革”一样,我们也无法像西方人那样“一刀切”地简单看待红色高棉。究竟去不去S—21,去不去钟屋杀人场?我和P都举棋不定。商量的结果,还是把游览的第一站放在皇宫这个除了金色光芒刺痛双眼,在内心不会掀起巨大波澜的平和之地。

历史上各朝高棉王国均定都吴哥,直到15世纪30年代,为谋求国家新的发展、躲避暹罗人(今泰国)的频繁入侵,都城迁至金边。然而金边也不意味着长治久安,先是越南人,之后泰国人,最后来了法国人,在夹缝中求存的国家伤痕累累,倒是给建筑史留下了丰富的研究样本。如今的金边,保留高棉风格的同时,更多洋溢着法属殖民地残留的风情,颓败与生机并行。连皇宫也呈现了两种文化既割裂又融合的奇特面貌,因为现今的皇宫就是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的。

目前柬埔寨皇室仍在皇宫居住,这里并不完全对外开放。不过光开放的检阅台、加冕厅、拿破仑三世阁、银殿等,就够参观者们饱眼福的了。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什么用银砖铺砌地板的银殿,而是加冕厅的混搭风格:好比身穿高棉服装却戴了一顶法国帽子。从回廊、檐角、雕塑到各种器具,都严格遵循着高棉文化的传统。可你一抬头,就能看见满顶西洋油画,笔触奔放绚烂,画的内容又是关于柬埔寨自己的历史、文化、传说,及皇室礼仪。拙劣的混搭是一种滑稽,高明的混搭是一种神奇,加冕殿的混搭无疑属于后者。

这里要说明的是,柬埔寨许多地方对参观者的着装都有严格要求:不能穿无袖装,裙子或短裤必须过膝,不能戴帽子,不能穿拖鞋等。P就因为短裤不到膝而不得不在皇宫门口租了一条长裤穿上。

参观完皇宫,找地方吃过午餐,在客栈后院安装完我帮P带的新胎,取签证的时间就差不多到了。赶到泰国大使馆,那种不确定的隐晦氖围立马让我手心冒汗(尽管大厅里冷气开得很足)。对不能把握、无法预测之事物的紧张心理,大概是我们人类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使我们警惕即将到来的意外后果。这一回,跟我们有“默契”的女士端坐在柜台里,轮到我们,护照递出的同时,我递进去60美元。几乎同步地,女士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英文:“How much you want me pay you back?”(你想我找给你多少钱?)我的脑子“嗡”的一声慌了神:不是说好45美元吗?应该找我15美元呀!她这样问,难不成临时又想敲诈一笔?“As you wish.” (随便你。)几个字在我心中翻江倒海,嘟囔半晌,就是说不出口。P在一旁也涨红了脸,那一刻,真尴尬到了极点。终于,从他嘴里吐出几个字:“Fifteen dollars.”(15美元。)女士微微一笑,那笑容充满内容,加剧了我心中的七上八下。随后她从抽屉里找出两张纸币,递给我们。一迭声谢谢之后,俩人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亏心事,飞快逃离事发现场。走到大街上,才敢看手上握着的钞票:是15美元。P问我怎么迟迟不开口,我说想好怎么说来着,但这明明是行贿,怎么都说不出口。P说他也是,刚开始他脑子乱得都把“行贿”这事给忘了,还想按正常价格回答说,找我们25美元好了。话到嘴边,突然想起潜规则,及时改成15美元。要不,还真不知会招来什么后果。

两个人就这样在大使馆门口感慨了半天:这辈子,头一次行贿,是在金边。这座城市,从此将在内心深处以“另类”的标注永志难忘了。

直到这时,才想起翻开护照看签证结果:没想到泰国驻金边大使馆竟很慷慨地给了我们两个月的签证(一般只给1个月)。可这个经验即便我记录在此,能否借鉴,也值得怀疑。只能说,这是一起个案,不具权威参照价值。

这是继廉价房之后,金边给我的,第二个奇迹。

P6-9

序言

2008年无疑是个跌宕起伏的年份,对我个人而言,在这一年的年末突然作出一个意外的出行决定,无疑是所有意外中最出人意表的一笔。也由此拉开了2009年艰辛与惊喜不断交错的序幕。

路上的尘埃渐渐散去,旅行的鳞光碎影却在心中越发清晰。身处此岸的严寒,我怀念彼岸的烈日,那热度曾使我疲惫令我厌倦,如今不计前嫌温暖着我,由此产生的文字不是回顾,而是引领,将我带回那些真真切切挥汗如雨的幸福时光。

这一切,从一个电话开始……

P来电话说,出发一个多月,车的磨损严重,不但内胎多处漏气,自打进入柬埔寨境内,连前轮外胎也撑不住了。状况如此糟糕,是出发时始料未及的。本以为这次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能骑最远的路,谁曾想才第一个国家,便“损兵折将”,开始缝缝补补地凑合。

对他而言,这次旅行“蓄谋已久”、计划宏伟,经种种耽搁终于成行,实属不易。因此只有朝前的路,没有朝后的路。聊着聊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倏忽闪现:“不如你帮我把新胎带过来,顺道游览吴哥。”我心中不禁一动:一直模糊着的向往刹那间成形——为什么不呢?恰好有一个多月的空闲时间,如今又算肩负重任,旅行何须瞻前顾后。有憧憬没行动,计划永远是计划,远方永远在远方。

主意闪电般拿定,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我即将担任的角色是“补给队光杆司令”,采购任务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在路上的共有三位:多年老友P,2007年在拉萨认识的台湾女孩湘薇,还有湘薇的男友荷兰小伙Peter。其中Peter和P都是资深cyclist(骑行者),Peter从荷兰骑到了中国,P骑过滇藏线,只有湘薇跟我一样,在骑行经验方面白纸一张。当初他们出发前,P曾游说我加入,而我顾虑重重:一方面怀疑自己的体力与毅力;另一方面也觉时间仓促,无法像他们一样,给自己置办一套专业的骑行设备。要知道,湘薇虽瘦弱不亚于我,然而之前专门回过一趟台湾,在Peter的指导下购买了捷安特专业长途骑行用车,试骑过一段,准确地说,已算骑行初级人士,与我拉开了本质的距离。心目中,选择骑自行车这种旅行方式的,都是些强人,自己只有景仰的份儿。

初步定下来我飞去吴哥遗址所在的柬埔寨城市Siem Reap(暹粒)与他们会合,一起游览吴哥之后便返回。在路上的人一听说“补给队”即将启程,需求立即膨胀,从急需的自行车零部件发展到咖啡、巧克力、葡萄干等“奢侈品”,满怀生活水平即将大幅提高的憧憬。我自然不敢怠慢,那几天,光在昆明找冲泡咖啡的滤器,就几乎跑断了腿,终于在文化巷一家专卖进口食品的小店觅到。P同学的思维向来跳跃,没几天,又突发奇想:既然来了,何不跟着他们骑上一段。这下我的心可不敢随便乱动了,取而代之是疑窦丛生:那怎么行!第一我没有车,第二……P打断我,一句“可以买二手车,要不租上一辆”,干脆利落腰斩了我的疑虑。

就这么容易?这么容易我便能从景仰的位置迈前一步,体验一把骑行路上的豪情万丈?想法如此单纯,正说明在骑车旅行这件事上,我多么“菜鸟”——满脑子浪漫想象。所谓现实残酷,正是针对我这种“菜鸟”的对症下药。很快,我将在每一天、每一小时、每分每秒的“艰辛之岩”上碰得头破血流,也只有肉体被打趴下了,精神才渐渐能品尝到一丝回甘,那简单的、摒弃惯性形而上、面对世界由衷的礼赞。世界总在那里,总是那样,而我看到了更多,每一个细节都带给我欣喜,没有一天被失望俘虏,过滤的同时也是增长。

这些都是后话了。

那时的我,心怀“菜鸟”该有的忐忑与狂妄,一点不知道,即将展开的旅程不是两周而是七周;不是吴哥周边的小小溜达,而是朝着未知一路向前。

短短几天,不但计划在变,会合地点也不得不作出更改,原因是东航已停飞昆明—暹粒航线,要么乘南航班机经广州飞暹粒,要么乘东航班机从昆明飞金边,到柬埔寨境内再考虑车船等交通工具去暹粒。几经权衡,昆明—金边—暹粒路线更经济些,于是定下去金边的机票。不想出发前一晚,又风云突变,P来电话说,由于签证等问题,他们三人已分手,只有他在金边与我会合。

写到这里,不得不就签证问题作额外说明:东南亚诸国中,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持中国护照签证一般没什么问题。可关于泰国签证,各类旅行书的说法不一,总结下来,就俩字——没谱。有的说只能在旅行社办理团签,有的说出示往返机票可在泰国机场落地签,有的说可去边境口岸碰运气,争取14天短期签证,有的干脆说,中国护照不给签。事实上,在昆明时P就去泰国驻昆明总领馆打探过,像他这种骑自行车过境的,不予办理。之后他在老挝首都万象与先期抵达的湘薇和Peter会合,又一起去万象的泰国大使馆碰过运气,结果湘薇和Peter的护照都顺利签到一个月以上的旅游签证,只有他的中国护照,人家压根就不受理。P不死心,又在老挝另一个有泰国领馆的城市沙湾拿吉试过一回,仍旧吃了闭门羹。去泰国的路算是堵死了,接下来的路线也得相应调整。湘薇和Peter东南亚行的重点放在泰国,因为他们早就计划要去泰国找个寺庙参加禅修班。这之前他们已从老挝进入柬埔寨半个月,假如再拐去金边,剩下的时间就有点紧张(柬埔寨旅游签证一般为期一月,可续签一月,而他们不打算续签)。P和我都持中国护照,哪怕拿到泰国十四天的短期签证,对骑行而言时间也太短,这便意味着大家迟早都得分开。于是乎,柬埔寨东部城市Kratie(桔井)有机会变身中国的西南城市遵义,召开了一次关于路线方针的重大会议,会议最后决定:湘薇和Peter直接北上暹粒,P只身南下Phnom Penh(金边)。与此同时,东航飞往金边的班机上,我已系好安全带……

“有时旅途就是这样,像在夜里看到前面隐隐的灯光,想急切地往前面赶,但又对脚下不清晰的路感到迷惑,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P邮件里的这段话是对我们一个半月旅行的精彩总结,也是对旅程蕴含的不确定性由衷的感慨。

一路上,除在金边的几天外,我都坚持记了日记。日记的长短奇迹般与劳累程度成正比,越累感触越多。最初几天的言简意赅恰似一种试探,之后渐渐进入状态——无论骑行还是与之对应的思绪。因此我保留了日记体流水账的外在形式,而旅行的内里,每一点平凡的吃喝拉撒都熠熠生辉,并随时光流逝幻化出神奇。在路上多少天,就看过多少回日出日落,从不厌倦。那一轮渐变的金色召唤我们起床、上路,忠贞不渝伴随我们进入一个个陌生城市,其面貌总有细微变化,无法述诸笔端、定格胶片,这一切只能深藏于心,是旅途唯一不能言说的秘密。

“向着明亮那方”,日本童瑶诗人金子美铃的诗句。对我们“逐日而行”的旅程,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描述,是为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