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爸爸育儿孩子更出色
分类
作者 (韩)金泳熏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爸爸育儿孩子更出色》由韩国鑫泳熏著,权五民译。本书颠覆传统育儿理念,告诉广大家长要培育卓越之才,爸爸责无旁贷!

本书屡创EBS(韩国教育电视台)收视新高,牵动千万韩国主妇投箸凝视,更带动无数爸爸投身快乐育儿大行动中。

内容推荐

在孩子6岁前,爸爸不需要参与育儿吗?要等到孩子入学以后、青春期才需要爸爸发挥作用吗?韩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科专家金泳熏告诉你:不是这样的,从胎儿期到入学前,爸爸参与育儿所产生的效应,是妈妈不可替代的,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与不可或缺的。

这本由韩国鑫泳熏著,权五民译的《爸爸育儿孩子更出色》让妈妈们懂得,与丈夫联手育儿对孩子才最有利。让爸爸们相信,自己通过学习,也能轻松掌握与孩子相处的方法。书中具体阐述爸爸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如何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方法。告诉爸爸如何陪孩子玩,如何给孩子选玩具、选画册,如何给孩子读书,如何与男孩相处,如何与女孩相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独立能力等等。让爸爸们能够参与到从胎教到育儿的过程中,让“爸爸效应”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为社会培养出卓越之才。

《爸爸育儿孩子更出色》出版后很快荣登韩国早教类图书排行榜榜首,并创造了三个月连续加印6次的出版奇迹,成了韩国育龄期父母热捧的必读书。根据本书内容策划的电视访谈节目由EBs金牌主持人、韩国的知心姐姐——池胜贤亲自主持,屡创同类节目收视新高。许多育龄父母早早就等在电视机前盼望新一期节目的播出,更有无数年轻的爸爸加入收视大军——一场爸爸参与的育儿热正在悄然兴起!

目录

序言:爸爸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第一章 爸爸在育儿中的特别作用

 1.1 初为人父,爸爸也会息产后忧郁症

 1.2 爸爸的育儿方式与妈妈不同,互补才完美

 1.3 只有爸爸才能赋予孩子的特别东西

 1.4 一起来寻找适合爸爸的育儿方法

第二章 胎儿期——怀孕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2.1 胎儿期宝宝的脑发育

 2.2 为了胎儿的脑发育,爸爸该做什么?

 2.3 胎谈:爸爸和胎儿谈磐什么好?

第三章 婴儿期(0~12个月)——与妈妈不同的爸爸效应

 3.1 0~12个月宝宝的脑发育

 3.2 爸爸也能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3.3 怎样让爸爸积极投身到育儿中

 3.4 爸爸辨别孩子的哭声:与妈妈不同的效应1

 3.5 爸爸抱着孩子喂奶:与妈妈不同的效应2

 3.6 爸爸给孩子换尿布:与妈妈不同的效应3

 3.7 爸爸给孩子洗澡:与妈妈不同的效应4

 3.8 爸爸哄孩子入睡:与妈妈不同的效应5

 3.9 爸爸和孩子的亲密接触:抚触和按摩

 3.10 可以促进孩子智能发育的“语言交流”

 3.11 可以促进孩子感觉发育的脑基础刺激

 3.12 爸爸给孩子读画册故事的重要意义

 3.13 爸爸如何帮助宝宝克服认生?

 3.14 对0岁宝宝进行早教的脑科学意义

 3.15 比起其他人,把孩子交给爸爸照看才是最佳选择

第四章 学步期(13~24个月)——宝宝的成长离不开爸爸

 4.1 13~24个月宝宝的脑发育

 4.2 怎么做个促进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爸爸

 4.3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培养独立性

 4.4 宝宝获得自信心需要爸爸的帮助

 4.5 爸爸和宝宝一起玩促进脑发育的游戏

 4.6 爸爸如何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7 宝宝,和爸爸一起看书吧!

 4.8 扳正孩子坏脾气的时期和方法

 4.9 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爸爸要这么做

 4.10 训练孩子自己大小便,要从何时开始?

第五章 第一个不安定期(3~4岁)——爸爸的方法决定宝宝的一生

 5.1 3~4岁宝宝的脑发育

 5.2 爸爸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5.3 爸爸的男性示范作用

 5.4 能经常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5.5 不能打孩子的理由

 5.6 孩子耍犟脾气、就地打滚,爸爸如何管教?

 5.7 做个开发孩子多种智能的爸爸

 5.8 爸爸对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影响力

 5.9 作为爸爸,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5.10 宝宝进入真正的读书阶段,爸爸如何选书?

第六章 入学前(5~6岁)——孩子的未来靠爸爸打造

 6.1 5~6岁宝宝的脑发育

 6.2 读懂孩子的心和有效的沟通

 6.3 能提高孩子记忆力的脑训练操

 6.4 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力的方法

 6.5 需要爸爸教给孩子的动脑习惯

 6.6 要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成长

 6.7 帮助孩子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

 6.8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爸爸该怎么做?

 6.9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6.10 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好各种基础

 6.11 爸爸可以教给孩子的领导力

 6.12 入学前,脑的基础教育

 6.13 一定要想一想10年之后

后记:爸爸参与育儿,国家才有真正的未来

附:0~6岁发育状况家庭自测手册

试读章节

1.1 初为人父,爸爸也会患产后忧郁症

一般认为,生育孩子这件事只会给妈妈带来压力,殊不知,对爸爸来说,也同样会有许多压力。在妻子妊娠期间,爸爸的体重往往会增加。据研究,这是因为过食和饮酒造成的,而过食和饮酒,恰恰是为了解压。美国有研究表明,约占62%的初为人父者,患上过名为“宝贝布鲁斯”(Baby bluE,产后忧郁症的初始阶段)的病症。妈妈们一旦感到忧郁,就很容易表现并发泄出来,可是爸爸们却正相反,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隐藏。但这让患上“宝贝布鲁斯”的爸爸们,也和妈妈一样变得神经敏感。因此,这时的爸爸们,也容易发脾气,并且变得不自信。爸爸的“宝贝布鲁斯”,是因为压力太大,引起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的减少造成的;而妈妈的产后忧郁症,是生育引发的雌性激素变化造成的。(李宝妍《爸爸的领导力》)

大体上,要当爸爸的时候往往是人生中最为辛苦的阶段。因为是新参加工作,在职场中的位置尚未安稳,要想把工作干好通常需要更多的努力;另外,经济上也不宽裕,所以,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新成员,又需要抚养和教育,其恐惧与压力随之而来。毫无疑问,作为爸爸,承担保护、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出于本能,当妈妈的不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一般早就做好了准备,进入了角色;与之相比,爸爸的准备远远不够,很难进行角色转换。而且,社会上通常把爸爸们的抚养义务局限于挣钱养家,而在育儿方面,对爸爸的要求远低于妈妈。所以,在育儿中,爸爸们就更加无所适从了。

陷入危机的爸爸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爸爸和新生儿往往会处于竞争关系之中。爸爸在孩子出生前,一直独占着妻子的爱和关心。可是,孩子出生后,一切都变了,妻子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去了。这时爸爸很容易产生错觉,甚至会觉得自己不再是妻子的丈夫了。

孩子一出生,妈妈出于本能,很快就会从贤惠的妻子转变为充满母爱的妈妈。而这时的丈夫,在惊讶于妻子这种转变的同时,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将育儿大任拱手相让。

研究表明,约80%的爸爸会与自己的爸爸或儿子产生距离感。也就是说,很多爸爸和子女在情感上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当爸爸的不仅不太了解孩子,而且更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不管是因为没时间,还是因为没有亲近感,总之,对于育儿来说,爸爸们似乎自己也认为是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相反,妈妈因为有10月怀胎的不凡经历,形成了在育儿方面极大的自信。

据统计,即使是和孩子住在一起的爸爸,每天与子女共同度过的时间不过12分钟。这样的结果表明,现实情况确实严峻。爸爸们可能非常想和孩子亲密交流,想积极参与育儿过程,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即使爸爸们很会换尿布或是喂奶什么的,但对于爸爸的责任与角色的理解还是不够的。在成为爸爸之前,尽管也做了些准备,但要面对小生命的到来而引发的诸多变化,当爸爸的还是会手忙脚乱。也就是说,对于必须养育和保护孩子的责任意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来的。

第一个孩子的到来,最令爸爸的神经变得异常敏感。加上对孩子的责任感,很容易让爸爸有患上强迫症的感觉。这时的爸爸,已无法像从前那样沉着冷静,更来不及逐个学习保护孩子的必要方法和程序,他只会感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处理不好,爸爸们完全可能被不安所包围。如果这时再有经济上的麻烦,那可就雪上加霜了。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爸爸往往在刚需要负起责任的一刹那,就已经丧失了想要担负责任的勇气,从而选择退却。之后会给自己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如“没有我也没问题”等等。如果分析一下这时的心理状态,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我无力承担,那就选择沉默和逃避。在当爸爸的眼里,妈妈天生就有当妈妈的素质。正因为如此,爸爸们难以和新生儿建立亲密的感情纽带。所以,爸爸们更愿意将和养育儿女相关的所有事情交给妈妈们去完成。(威尔·格莱侬《父亲智慧集》)

没错,初为人父时,的确会令人感到慌乱和沉重。可是,如果处理得好,也可能带给爸爸无可比拟的成就感。作为爸爸,只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孩子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就一定能做一个成功的爸爸。

爸爸应该从妻子妊娠时就开始多加关注。要想办法去感受胎儿的一举一动,倾听胎儿心脏跳动的声音。虽然爸爸要等到抱起新生儿的瞬间,才开始和孩子第一次亲密接触,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孩子的距离感。P002-004

序言

爸爸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孩子的大脑容量可能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神经元的数量和连接神经元的神经突触网,却会因父母养育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在适当的刺激和恰如其分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脑确实与众不同。6岁以前的脑,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尚在施工中的脑”。也就是说,6岁以前,我们给予的所有刺激和教育,将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其构造。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英才的理解仅限于智能决定论。也就是说,智能指数位于全体人群的前3%~5名,就被认定为英才。可是最近,人们的想法正在悄然改变,即以智能为主的英才单一评价体系,正在向更多地关注潜在能力的多层次评价体系转变。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孩子,即使与智能无关,只要在某一领域,具备普通孩子们无法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就可以被认定为英才。比如,某个孩子,在语言或是音乐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就会被视为语言英才,或是音乐英才。在数学或科学领域也是一样。这类孩子只是某一领域的英才,但是在其他领域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所以说,最近的孩子成为英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以经济上的成功为最高目标的“富爸爸”时代,似乎有些渐行渐远。现在,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爸爸”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孩子更需要的,是能和孩子一起摸爬滚打,不断从中发现孩子的潜能,并激发孩子的脑发育,像孩子的朋友一样的“新爸爸”。英国牛津大学曾以1958年出生的17,000名孩子为对象,对他们从出生到33岁的成长发育全过程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爸爸积极参与孩子发展和教育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在社会生活和婚姻生活中也更为成功。因此,在育儿方面,爸爸应该迅速摆脱长期处于“二线”的辅助者地位,并尽快地、坚决地投身到“一线”中来。目前,关于爸爸们在胎教、育儿和教育方面的作用,正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爸爸们在育儿方面参与度越高,其带来的影响越为正面,不论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还是对脑发育都是有益的。那么,爸爸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行呢?

可以先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开始。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爸爸设定一个目标来共同参与的话,对孩子认知能力和集中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当成功达到目标时,再给予适当鼓励,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多和孩子对话。这对孩子的脑发育至关重要。爸爸多和孩子对话,共度美好时光。看似简单,殊不知其对孩子的发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不仅孩子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会因此而得到提升,还会为孩子最终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领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读书对于脑发育也是很有效的。希望爸爸们能经常抱着孩子,给孩子讲画册里的故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的脑发育、创造力的提升,还有利于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多让孩子体验新鲜事物。如果能在孩子6岁以前,多给孩子一些体验新鲜事物的机会,多给孩子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那么,这样的孩子到了成年以后,不仅会心怀感激之情,也会成长为更加具备融通性,并善于做出合理判断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人。

如果做爸爸的,能将上述几条,每天做30分钟以上,并且坚持到孩子满6岁,那么这个孩子将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这样的孩子,将成长为一个真正具有才能的、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的人才。

如果说,以丰富的信息为基础,细心地教育和培养孩子的人是妈妈的话,那么,用一幅宏伟壮丽的蓝图,改变孩子人生梦想的人,就非爸爸莫属了。本书的目标就是,让爸爸们深刻认识并掌握能促进孩子脑发育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从胎儿期到6岁,是孩子的脑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促进孩子的脑发育,爸爸可以做很多事情。因为爸爸和妈妈的脑是不同的,所以,只有把妈妈和爸爸的作用相叠加,对于孩子来说才是完整的。只有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孩子才能获得最完美的健康心理素质、最有效的脑发育。我相信,本书对于那些准备进行脑胎教的爸爸们,或是对脑育儿和脑教育充满热情的爸爸们,将是一本很好的指南。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宋美景,她以养育孩子的直接经验和一位妈妈的视角,审阅了全书原稿。最后,我还要衷心感谢VegaB00ks出版公司的权基大总经理和裴惠珍理事,他们在我写作本书期间,给予了一贯的关心和帮助。

金泳熏

2009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妈妈不能独自抚养孩子。近年来,参与胎教和育儿的爸爸逐渐增多,但是能够科学、正确地参与到其中的爸爸还是很少。金泳熏博士提出的“妈妈不可替代的爸爸效应”让感到尴尬和恐慌的爸爸们能够自发参与到育儿中,也清楚地指出了爸爸们该怎样做,才能让“爸爸效应”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发育。书中所提到的充满爱和领袖魅力的“爸爸的力量”将培养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韩国宝贝宝贝119医院院长 河正勋

孕育生命是妈妈爸爸共同努力的成果,但从孩子呱呱坠地时起,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孩子们不是作为“父母的孩子”成长的,而是作为“妈妈的孩子”成长的。

如果想要孩子全面地发展,那么从现在开始不仅要作为“妈妈的孩子”成长,也要作为“爸爸的孩子”成长。让孩子们平均地感受到男性和女性的情感,帮助他们大脑全面地发展,这难道不是对孩子未来的投资吗?本书提供了把孩子培养成“爸爸的孩子”的方法——妈妈和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做到的、只有爸爸才能完成的大脑开发方法。如果你想要中年的时候不感到孤单,想牵着妻子和孩子的手走在一起的话,就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EBS金牌主持人 韩国的知心姐姐 池胜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