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大追捕(纳粹战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肖宪//刘亚明//李华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人类历史上伤亡最重的“二战”中,谁是始作俑者?他们曾怎样的惨无人道?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本书将为你清晰地解答和描述追捕千名战犯的复杂全过程。

《全球大追捕(纳粹战犯)》由肖宪、刘亚明、李华所著,语言生动、流畅,史料准确、翔实,情节惊险、曲折,是迄今为止最生动、最集中、最全面反映这一重大历史史实的一本优秀著作。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波及最广、最惨烈的一场空前浩劫。作者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精心构思、选材,用纪实的手法,从纳粹德国的覆灭,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大逃亡写起,重彩描述了在几十个国家范围内,对数千名纳粹战犯惊险、艰难、曲折的追捕过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以色列“摩萨德”飞越重洋,将屠犹恶魔阿道夫·艾希曼从万里之遥的阿根廷缉拿归案;也可以看到法、德联手追捕“里昂屠夫”克劳斯·巴比;还可以看到被追捕中的“死亡天使”门格尔如何在逃亡中孤独、绝望地葬身大海,一个个白发苍苍、老态龙钟却仍然冥顽不化的老纳粹分子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

《全球大追捕(纳粹战犯)》由肖宪、刘亚明、李华所著,语言生动、流畅,史料准确、翔实,情节惊险、曲折,是迄今为止最生动、最集中、最全面反映这一重大历史史实的一本优秀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屠杀∥1

一、希特勒、纳粹党与犹太人

二、《我的奋斗》——“犹太人=寄生虫”

三、希特勒的思想——“犹太人=马克思=共产主义

四、《纽伦堡法令》——从德国社会中清除犹太人

五、奥斯威辛集中营——“最后解决犹太人”

六、《大屠杀百科全书》——死了600万犹太人

七、辛德勒的名单及其他——救援犹太人

第二章 审判∥21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形势

二、戈林的“逼宫”

三、希姆莱的“叛逆”

四、希特勒与戈培尔之死

五、纽伦堡审判

六、劳伦斯庭长的宣判书

七、戈林的自杀之谜

八、正义的绞刑架

第三章 分歧∥43

一、雅尔塔会议

二、要“严惩”还是要“宽容”

三、要“财产”还是要“人才”

四、复仇者的子弹和艾希曼的替身

第四章 逃亡∥53

一、“奥德萨”组织

二、罗夫组建的“罗马之路”

三、“美国反间谍430”竞然串通“鼠线”

四、逃亡——凯斯登的经历

第五章 藏匿∥67

一、纳粹逃亡者的新老板

二、“摩萨德”在行动

三、纳粹逃亡者寻梦的乐园

第六章  追捕“杀人魔王”艾希曼∥83

一、从党卫队的“小混混”变成了“犹太通”

二、经营“死亡列车”的“超级死神”

三、“恶魔”藏身阿根廷

四、狡狐多窟,终于现踪

五、万里檎凶,伸张正义

六、震撼灵魂的审判

第七章 追捕“死亡天使”门格尔∥109

一、顺手牵羊计划

二、门格尔的“天才”与残忍

三、美国人的粗心

四、商人·医生·农场管理员

五、德国和以色列各显神通

六、孤独的藏匿者

七、藏匿者终被大海吞噬

八、开棺定论、验明正身

第八章 追捕“里昂屠夫”巴比∥145

一、巴比事件

二、里昂屠夫

三、美军反间队雇用巴比

四、哈迪不白之冤与巴比回忆录

五、逃亡玻利维亚

六、商人·军队顾问·老纳粹

七、戈德伯格刺杀巴比的尝试

八、法国人审判巴比

第九章 恶有恶报∥175

一、被神秘处死的“里加刽子手”库克斯

二、在悲凉凄惶中了却残生的罗施曼

三、克罗地亚审判恶魔沙基奇

四、被军事法庭审判的普里马克

五、最终逃不脱法网的图维耶

六、拖了18年的法国帕蓬案

第十章 永不放弃的追捕者∥209

一、西蒙·维森塔尔

二、马尔文·海尔

三、克拉斯菲尔德夫妇

四、布朗弗曼

五、埃利·罗森鲍姆

第十一章 伸张正义并非易事∥227

一、还未终结的较量

二、在法律与正义之间隔着一条鸿沟

三、一波三折的德米扬尤克案

四、美国的纳粹案

五、英国的纳粹案

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消极态度

第十二章 直面历史与思考∥261

一、真诚的勃兰特

二、直面历史的德国人

三、丑陋的日本人

四、新纳粹的疯狂

五、警钟长鸣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蔓延到了德国。此时的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失业人数最多时达600多万;农业生产大幅减产,农民纷纷破产:资金大量外流,银行也一家接一家倒闭。由于经济状况恶化,纳粹主义开始在德国大行其道,希特勒登上了历史舞台。

阿道夫·希特勒于1889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勃劳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参加过德国军队。1919年,他加入了一个右翼小党——德国工人党,1920年这个党改名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zi)”,1925年希特勒出任纳粹党主席。

1923年11月,希特勒企图趁乱夺取巴伐利亚洲的大权,决定在慕尼黑发动暴动,作为推翻共和国的序幕。这就是所谓的“啤酒馆暴动”。但是暴动很快失败了,希特勒被捕入狱,被判处五年徒刑。他在监狱里待的时间不长,几个月后便被假释出狱,然而他在监狱里却口述完成了他的著作——《我的奋斗》。希特勒出狱后重整纳粹党,走上了议会参政的道路。

开始时纳粹党只有几万名党员,在议会中也只有12个议席。但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却给纳粹党的发展提供了天赐良机。这个极右翼政党进行了大量蛊惑人心的宣传,提出“自由和面包”的口号,许诺上台后将消灭失业,提高工资和社会保险金,进行土地改革等。纳粹党还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体系,要求索回德国的前殖民地,夺取欧洲东部作为德国的“生存空间”。纳粹党的主要纲领之一就是反对犹太人。纳粹分子把德国的每一件麻烦都归罪于犹太人。他们称犹太人是德国政治肌体上的一个毒瘤,一旦把犹太人驱逐出去,或者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德国的一切就会好起来。

纳粹党的这些观点迎合了危机时期德国人不太健全的心理。德国在1932年7月举行的大选中,纳粹党获得了近40%选票,取得了230个议会席位,远远超出其他任何一个政党。面对纳粹党的迅速崛起,德国的保守势力束手无策,只有屈服,于是希特勒1933年1月上台成为德国总理。但是,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并不满足,他渴望获得更大更多的权力。1933年8月,在他的操纵下,德国议会颁布了关于国家最高元首的“法令”,规定将帝国总统和总理职位合二为一,并规定希特勒终身为国家元首。这样,希特勒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大独裁者。

随着纳粹党的上台,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到来了。

德国犹太人成了最先受到攻击的目标。  为什么希特勒和德国纳粹党要将攻击的目标首先对准犹太人呢?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犹太民族。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最初起源于西亚地区,曾建立过他们自己的民族国家。自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被罗马人征服,犹太教的第二圣殿被毁坏之后,犹太人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漂流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利于他们生存,哪里有利于他们发展,他们就往那里流动。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一下从古到今犹太人的流动方向,就会发现:它是遵循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自然法则的。但是,这一法则在犹太人的流动中更多地体现了人为选择的因素。

古代的犹太人几乎全部集中在亚洲西部。据《圣经》记载,他们曾因饥荒而迁往埃及,后又为逃避埃及人的奴役而返回巴勒斯坦,他们还曾被古巴比伦人虏往巴比伦囚禁,但后又被波斯人释放了回来。此时,犹太人已逐渐开始从巴勒斯坦向四方流散,最初流散的地区是巴勒斯坦周围的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和埃及等地。公元1世纪,犹太人的国家被罗马帝国征服,他们遭到迫害、流放和屠杀。为了维持民族的生存,他们中的多数人开始向东欧、南欧迁徙,后又向西欧发展。到中世纪时,大多数犹太人移居到了欧洲,一部分人生活在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半岛和埃及等地,留在故土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反而只有极少的数量了。

P2-3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

那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破坏程度最惨烈的一次空前浩劫,而欧洲又是战争最主要的战场。当大战的硝烟在欧洲散去之后,一座又一座丑陋的纳粹集中营、绝灭营呈现在人们面前,一幕又一幕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惊骇而痛心地发现,欧洲600万犹太人鲜活的生命已在纳粹的焚尸炉中灰飞烟灭,无论是男人、妇人,还是老人、儿童,都无一幸免。与此同时,成千上万其他民族的无辜平民、战俘也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纳粹大屠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最血腥、最惨烈、最丑恶的一页。

战后,全世界正直的人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喊:绝不能让无辜者的鲜血白流,决不能让作恶者逍遥人间!只有让刽子手下地狱,才能使遇害者的亡灵得到安息,才能使幸存者的创伤得到抚慰,才能使正义得到伸张!!

1945—1946年,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对最主要的纳粹战犯进行了全球注目的正义的审判,数十名罪大恶极者被送上了绞刑架。随后,欧洲有关国家也陆续对一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是,受到惩处的只是一部分纳粹战犯,还有一大批当年的作恶者却以各种方式逃脱了正义的审判。不少纳粹分子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崩溃之前就已找好了退路,当形势对他们危急时,他们便抽身退却,千方百计亡命海外。一些纳粹分子逃到了中东、拉美等地,在当地亲纳粹势力的庇护下如鱼得水,依然故我;一些纳粹分子改名换姓,乔装打扮,混在难民之中进入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些纳粹分子则趁混乱之时大量销毁罪证,战后依然逍遥自在地生活在他们原来的国家里,甚至有的还成为了政坛要人、商界大亨、学界泰斗。

这是对正义的嘲讽,这是对法律的亵渎。

因此,战后以来,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士,和一些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组织在全球展开了对纳粹战犯的大追捕。这些“纳粹追捕者”有的单枪匹马、万里寻踪,有的相互协作、彼此支持;有的孤军奋战、大海捞针,有的配合官方、通风报信。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数以千计的在逃纳粹战犯才相继被揭露了出来,落入了法网,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国际社会都投入了缉拿纳粹战犯的斗争。人性必然战胜兽性,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这本书中,读者们可以看到以色列“摩萨迪”飞越重洋,将“屠犹恶魔”阿道夫·艾希曼从万里之外的阿根廷缉拿归案;可以看到法、德联手,官民配合,最终使“里昂屠夫”克劳斯·巴比落入法网;可以看到在正义人士的追捕压力下,“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尔在逃亡中孤独、绝望地死去。读者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个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然而却依然冥顽不化、拒不认罪的老纳粹分子被送上了被告席,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读者们从书中也能看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有一些纳粹战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未受到应得的惩处。但是,他们的罪行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他们的姓名依然列在追捕者的名单上。对纳粹战犯的全球大追捕今天仍在继续!

“纳粹追捕者”们用他们的行动向世人昭示:血债是要用血来偿还的;哪怕作恶者藏匿在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也要将他们追捕回来,付诸正义的审判。逃亡纳粹战犯们的可耻下场也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即使有的刽子手侥幸地暂时躲过了人们对他的追捕,但50年之后,100年之后,他仍然难逃法网,仍然逃不脱历史对他作出的最终审判和裁决。

对逃亡纳粹战犯的追捕,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法律行为,更不是“一报还一报”的复仇行为,而是一种有其深刻含意的正义行动。这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追捕,让警钟长呜,使作恶者无处藏身,以此来警醒人们的良知,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并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纳粹招魂者”,永保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50年弹指一挥间,现在人类已经跨入了21世纪。但是,直到今天,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并没有寿终正寝,它们的余毒仍像杀不尽的癌细胞一样潜伏在人类社会的肌体内,不时还会冒出来发作一番,引起阵痛。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之流的阴魂不散。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游荡。

在欧洲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等国,一些人企图篡改历史,美化战争,否认纳粹大屠杀,为刽子手翻案。以“光头党”为标志的新纳粹分子疯狂地煽动种族主义,大肆进行排外活动。甚至公开制造恐怖暴力事件,恫吓善良的人们。同样,在亚洲的日本,从政坛要人到市井之徒都有不少新军国主义分子和极右翼势力。他们时常缅怀当年“大东亚圣战”的“丰功伟绩”;他们或著书立说,或公开集会,称“南京大屠杀”是世纪谎言;他们频频到“靖国神社”为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招魂鸣冤,搞得一片乌烟瘴气。有的日本新法西斯分子甚至公开叫嚣:“当年为什么大日本皇军没有把支那(中国)人统统杀光?”

在美国,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在拉美的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新纳粹主义、新法西斯主义如同躲藏在阴暗山洞里的一条条毒蛇,若明若暗,时隐时现。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世人深深的忧虑和警惕。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大屠杀正在成为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历史,亲身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半个世纪以来追捕纳粹战犯的斗争似乎也已接近了尾声。然而,人类文明史上这道丑陋的伤疤是不应该忘记的,我们应该世世代代牢记它,正视它。只有这样,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这种历史的记忆是一种宝贵的抗生素,有了它,任何纳粹、法西斯细菌都难以繁殖起来,人类社会的肌体才会更加健康。

这,就是我们这本《全球大追捕》想要对读者说的。

后记

本书的策划和写作开始于1999年底,我们原计划在一年内完成书稿。但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肖宪于2000年下半年又到欧洲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学术访问,因此直到2002年年初才最后完成统稿工作。全书写作的分工如下:

肖宪: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刘亚明: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李华: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二章。

初稿写成后,肖宪又负责对整部书稿进行了修改和统编。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也花了不少的工夫,但我们知道书中仍会有错漏之处。另外,我们在写作时还参考了国内外出版和发表的一些有关书籍和文章,由于篇目繁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谨向原作者和译者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最后,我们还希望向对本书的写作给予过帮助的同事和朋友表示感谢,他们是:杨曼苏、吴磊、卢光盛、施黎、刘鸿武、佟应芬、宋锐芬、张家栋、赵元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