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用心学泡茶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何厚余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将多年来学茶的体验和盘托出,争取把一位茶人在主事一道茶的冲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详尽地展示出来,希望能为爱茶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鉴。

全书指导性强,对冲泡过程经常遇到的困难和常见问题进行了详尽描述、深入分析;本书实用性强,详细介绍了茶具(紫砂壶)和茶叶(铁观音、普洱茶)的选购常识。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从最基本的一道茶的冲泡和品鉴入手,教读者掌握一道茶的冲泡技巧和品鉴知识,并具体分析作为一位茶人是如何达到提升自身冲泡与品鉴能力的。

书中着重描述了茶人在冲泡一道道茶时的内心思维活动,对于“有动手能力,愿意自己通过具体冲泡实践来求证”的茶文化爱好者有较为具体的指导作用,而最后几节关于紫砂壶和铁观音、普洱茶的选购以及相关知识,实用性比较强。

目录

导言

一 初识“最佳出茶点”

二 投茶、洗茶与第一次冲泡

三 品鉴第一泡茶汤

四 第二次冲泡与第三次冲泡

五 突破技术平台期困扰

六 茶道的内在修习

七 冲泡过程中的主观介入

八 茶性变化曲线的形成

九 茶韵的品鉴

十 开启直接感知力 体验最佳出茶点

十一 紫砂壶的选购与运用

十二 铁观音的选购与冲泡

十三 普洱生茶的选购与冲泡

十四 普洱熟茶的选购与冲泡

十五 陈年普洱茶的选购与冲泡

试读章节

十五 陈年普洱茶的选购与冲泡

时至今日,陈年普洱茶虽经商业炒作,价格不菲,但其以独特的韵感、气感在茶界独领风骚,并非事出无因。

质量上乘的陈年普洱茶,只需恰当冲泡,就足以带给人们足够的震撼。只可惜这样的普洱茶基本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都被陈茶爱好者们收藏起来了),我们比较有机会接触到的,或者说还可以用不至于贵得离谱的价格买到的,大多是中期茶(陈期在十到二十年之间),或是选料上乘、做工上乘的新茶(陈期在两三年之间)。

因此我们在这里谈的陈年普洱茶,就按广义的分法,把中期茶也纳入其中一起探讨吧。

选择陈年普洱茶是一件让人颇为头痛的事情,成本高,风险大,操作难度也大。

陈年普洱茶的价格与陈化年期直接挂钩,买陈茶,买的就是时间与空间,因此如果我们无法把握对陈年普洱茶的陈期(时间)与存放条件(空间),在购买时吃亏的可能性就很大。

可以先通过“望、闻、问、切”了解一款陈茶的基本信息。

“望”是指观察茶品外观:看包装,看包装纸的陈化状况,看茶叶的色泽与光泽,基本上对一款陈茶可得出初步印象。

“闻”是指通过嗅觉感受茶品的存放情况:如果存放得好,闻起来是不会有杂味、异味、仓味、怪味的,有的只是茶叶本身的香气。

“问”是指通过与茶商的耐心沟通来了解茶品的身世来历,在这个过程中求证一些有疑问的地方,同时感受茶商是否地道。

“切”是指通过手与茶品的直接接触,感受茶品的存放状态,从茶品的松紧度可以感受制作时的压力大小,在年期上是否与手感松紧度相符,如果有机会掰茶叶就更好,在掰茶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取得更真切的手感记忆,没有受过潮的茶品,掰起来总是松松脆脆的,手感上比较舒服。

接下来需要试茶。

任何情况之下,通过自己冲泡品鉴从而对茶品形成判断,是最理想的。陈年茶一般价值不菲,因此试茶这一步,在购买过程中变得尤其重要。通常情况下商家对每一种茶品都会备有样版,不管茶品价格如何,先试再买也算是行规。

有一类商家,他们对一般客户的购买诚意有怀疑,不会轻易让客人坐下试茶。遇上这种情况,要耐心跟商家沟通:请老板拿出试茶的样版,表示自己购买的诚意,但试茶是买茶的前提;理解茶品的珍贵,主动提出按克购买试茶之茶叶,以便完成试茶这一过程。商家面对确有购买诚意的客户,一般也会表示自己的诚意的。如果无论如何都不让试茶,那建议还是不买为好!

通过实际冲泡,可以更好地判断一款茶品大致处在什么陈化阶段。但要单单通过品鉴确定茶的陈化年期,那也是不太现实的。除非是亲自购买当年产的新茶,自己存放,那个年期就百分之百没问题。因此在购买具有相当年期的普洱茶时,所有信息(茶商提供的和自己收集的)都只能拿来做参考,实际上要追溯真实年期,意义也不是太大,差别一到两年,只要还处在相同的陈化周期内,茶味总体差异也不会很大,因之价格上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在选购时,看好了就大胆出手,没把握就不要出手,这样可保不出大错,当然出点小错也属正常。

以下一些品鉴普洱茶的经验,提出来供朋友们参考:

茶园茶的陈化以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春料多,活性高的茶品转化会快一些。大树茶的陈化为两到三年一个周期。同样,春料多、茶性活跃的茶品转化会快一些。每经过一个陈化周期,茶品在冲泡时的汤色、茶香、茶味、茶韵都会有明显变化(当然作为商品的价格也会有较大变化)。

处在第一转化期的茶品,最明显的特征是茶、水尚未能很好溶合,汤色仍带青绿,略带浑浊,品之苦涩明显,茶韵不明显。

处在第二转化期的茶品,基本特征是茶、水已开始结合,形成的茶汤具有一定的黏稠度,汤色不显青绿,代之以黄红色,或是淡红色,汤色转清,茶味开始浮现,苦涩已退,茶韵初步形成。这时的普洱茶,开始进入“可以喝”的阶段。

处在第三转化期的茶品,茶汤质量高,汤色显粟红,完全清澈,品饮时开始有陈韵略起的感觉,依茶区不同,茶香开始转化出一些带有明显产区特征的香型(如樟香、荷香、兰香),茶品开始明显有“好喝”的感觉。

进入第四转化期的茶品,陈韵形成,茶品开始进入陈年普洱茶的阶段。

陈期判断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每一位普洱茶爱好者在这方面都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不准确到日渐准确的过程。茶人与茶的沟通越深入,对茶的状态就把握得越精确;冲泡技术越高,就越能还原茶品的本来面目,对于茶质与陈期的判断也就越有把握。

下面略述普洱茶的后期陈化机理。明白了陈化的奥秘,对陈期判断也有一定帮助。

与新制的普洱生茶不同,中期茶与陈年茶是经过一定时间“后氧化”积累的,可氧化的是什么呢?就是茶叶中的茶元素物质了。速溶性茶元素物质比较活跃,是最先被氧化的,氧化的速度也相对较快;缓溶性茶元素物质相对没有那么活跃,被氧化的速度较慢,要通过一定年期才能完成氧化周期。

茶元素物质种类繁多,都是一些结构复杂的大分子链。在后氧化的进程中,这些分子链每过一个氧化周期,大多都会发生断裂,形成新的复合聚合物。因之茶香、茶味、茶韵都会发生重大变化。任何香型,任何汤感,任何韵感都是从这里转化出来的。为什么每经过一个氧化周期,茶会变得更好喝呢?也就是这样的后氧化进程在不断发生作用的结果。

转入第四转化周期的普洱茶,冲泡起来茶汤汤感特别强,品之如琼浆玉液,质感上如品鱼翅羹汤,我们一定能从味觉上真切地感受这是怎样的一种植物,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它很有特点,很能代表这款茶品的茶质。茶汤下咽,满嘴回香——这种回香是构成陈韵的重要成分。由于陈期足,在嘴里留下的回香会形成丰富的变化,接下来是强烈陈韵,有强烈生津感,陈韵形成得立体饱满。如果茶品好,陈期足,这样的陈韵通常能持续十五到二十分钟,甚至更长。要不然怎能称作是“余韵悠长”呢?能品尝如此佳茗,人生一乐也。

简言之,在陈茶的品鉴上积累经验一定要从高到低。品过真的,就能分辨假的;品过好的,就能分辨次的;品过出了问题的,我们才能明白购买陷阱在哪里。

陈年普洱茶属于惰性茶种,在冲泡上要注意把它的活性激发出来,投茶的量一定要足,省一点点茶的意义不大;而不足量投茶,冲泡时在质感和量感上或多或少都不利于陈韵的形成,无法真正挖掘出茶品最出彩的特性。

……

P169-177

序言

为什么发生在小小茶桌上的一次次冲泡能发展成“茶道”?

我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品茶的呢?

与很多爱茶的朋友一样,我初次品茶就产生了类似于“一见钟情”的心灵触动。

最初的想法是,买来茶叶与茶具,自己动手冲泡,得香茗一杯,希望通过掌握茶之冲泡而提高生活品味,怡情养性。

慢慢地,对茶与茶文化了解得越深入,越觉得“冲泡一道茶”的学问很深,越能切实体会到专业与非专业茶人冲泡的茶有差别。实践中,渐渐地也能分辨一道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变幻无穷的精妙细微之处,进而产生修习“茶道”的心愿。

通过长年实践,掌握了一些诀窍:从“专心”到“静心”,从“静心”到“以心入茶”,持之以恒,最后进入到以“茶”入“道”的境界。

在本书中,我将多年来学茶的体验和盘托出,争取把一位茶人在主事一道茶的冲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详尽地展示出来,希望能为爱茶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鉴。

但凡真正学习泡茶,都要经历由低到高、渐次提升的过程,当中也免不了经历“进步、停滞、觉悟、突破”等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造化各有不同,于是个人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修行上“前、后、快、慢”的差距。面对困难,越能坚持,就越能取得思维认知上的突破。只有成功克服自己内心固有的执着或成见(主要是一些心理障碍),才能突破技术平台期困扰,取得更大的进步。

茶一遍遍泡,经验一次次叠加。经过思维分析与实践求证,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操作与练习,我们都能从中找出灵感。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质的飞跃。

我的想法是:学一种茶,就把它学懂学透;锻炼一种能力,就要锻炼到运用自如为止。掌握“心”法,我们自然具备轻松解读任何一种茶的能力。

需要先行说明的是,本书论述的主要是泡茶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以及泡茶方法,行文重点并不落在作为植物的“茶叶”本身。书中只涉及两大茶类:一是铁观音,一是普洱茶;对这两大品类的茶叶进行冲泡实践,足以完成书中所有修学内容,就不再介绍其他茶类的冲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