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警官的法兰西岁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于澄涛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人到法国去的时候,通常会对许多场面和景象感到惊奇。为什么在戴高乐机场一下飞机就有警察把守在机舱口,神情严肃地查看护照?他们是什么警察?为什么走到地铁车站里,甚至在车厢里,都有全副武装的持枪人员在进行安全巡逻,有的还带着警犬?他们到底是警察,还是军人?为什么在城市的街头会看到消防队员像急救医生那样救助病人?笔者在本书中讲述了一些亲身经历的故事,介绍了一些自己了解的情况,或许能解答读者的这些疑问。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公安部工作,是中国派驻法国的首任警务联络官。回国以后,笔者经常回想起在法兰西开展警务合作的日日夜夜,潮水般的回忆流注笔端,感谢人民公安报社的支持,《人民公安》杂志自2009年陆续连载了部分回忆的文章。同时,文章也蜻蜓点水地写下了对自己的合作伙伴——法国警察的印象。

本书介绍的一些事情,如法国城市骚乱、巴黎的游行示威、法国的城市安全管理、非法移民、留学生安全、游客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办案合作、各具特色的法国省市地方警务管理模式、警察培训、在欧盟大框架里的安全防范等,都是从事警务工作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目录

前言

中国警务联络官派驻法国

 和法国警察首次“接头”

 印尼使馆爆炸案以后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

 巴黎的群众来信——第二把火

 华人遭遇敲诈案——第三把火

法国警察

 法国警察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

 巴黎市警察局面对游行示威的挑战

 专业防暴警察——共和国治安部队

 反恐处突的精英警队

 塞纳河上的巴黎水警

 司法警察

 法国的监狱和靠劳动挣钱的犯人

 法国的国际刑警、欧洲警察、申根情报系统

 边境线上的执法合作

 特色鲜明的消防队

 宪兵的犯罪实验中心

 法国高级警官的摇篮

 加纳·艾克吕兹的中级警官学校

 警衔

 管警察的警察

 机构改革与时俱进

 警察的工资与保障

 警察的组织人事体系

 警察工作的重点 

法国社会治安印象

 井然有序的小城

 巴黎地铁的安全管理

 圣·米歇尔地铁站爆炸事件始末

 遭遇公路暴徒

 2005——骚乱中的巴黎

 学潮引发轩然大波

 歹徒袭警

 交通事故引发的骚乱

 犯罪活动的“市场化”

参与领事保护

 警官到任的发布会

 侵财犯罪居高不下

 游客的护照不翼而飞

 法国的华人华侨

 海外华人华侨的尴尬

 温州人为什么往欧洲移民

 寻找失踪的参展商

 轰动一时的“三诺菲”风波

 路易·威登与法国的知识产权执法

留学生的安全与防范

 寻找失踪的学生

 学校出事以后

 学生安全讲座

 学校出事以后

 学生安全讲座

法国的边防警察

 与法国边防警察的合作

 领事馆门前的长龙

 层出不穷的团伙偷渡事件

 德彪局长和他领导的边防警察总局

 国际劳工组织的关注

 交流办案经验

 戴高乐机场里的警察

 警察与航空公司的工作会议

 机场酒店下半夜的人室抢劫

侦办刑事案件的跨国合作

 合作取证

 运河浮尸之谜

 与法国警察合作追踪逃犯

 不了了之的案子

 司法警察局的追逃工作处

 签署引渡协议共同打击跨国犯罪

 中法引渡协议签订后的第一起案件

安全第一

 针对法国的恐怖活动

 反恐突击队的经典战例

 恐怖活动——敏感的神经

 反恐战略大调整

 “警惕海盗计划”

 未雨绸缪

 外国移民在欧洲的艰难融入

 法国的移民政策与管理措施

 包机遣返非法移民

首长出访法国

 公安部部长访问法国内政部

 比亚雷兹与圣·让德吕兹的前站之行

 公安与司法合作的联合声明

 从巴黎到海边

 业务部门负责人首次年度会晤

警务联络散记

 在巴黎高等法院

 警察如何处理精神病人犯罪

 在第77省公安厅调研

 北方重镇里尔

 网络安全管理——看不见的战线

 塞纳·圣德尼省——大都市边的治安难题

 美丽如画的科西嘉岛

 法国夏季的蓝色海岸

 大型活动中的法国警察

 从农村搬进城里

 和谐包容促合作

 年轻警官帕斯加

 意味深长的纪念品

 兼职警卫

 告别巴黎

试读章节

温州人为什么往欧洲移民

在法国的温州人很多,法国警察往往把所有浙江人甚至包括浙江以外的人都称为温州人。温州人之所以名气如此之大,是因为他们喜欢移民,而且非法移民的人数很多。温州人为什么喜欢抛家舍业地到国外来打拼呢?其中有一些历史和经济的原因。

我国浙江省公安部门1995年的一份分析报告解释了青田地区的状况。浙江青田地处浙南山区,北有括苍山脉,南有雁荡山脉,西有洞宫山脉,境内崇山峻岭,土地贫瘠,可耕种面积不足5%,经济落后。几十年来,数以万计的青田人为了生计,不惜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使青田成了中国的侨乡。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可耕种土地的稀少,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不但和西欧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和周边地区相比,差距也很明显。悬殊的收入差别,促使大批青田人想方设法到欧洲各国淘金。青田申请出国的人数常年保持高位,并还在不断上升。

在申请出国的人当中,以西欧为目的地的占大多数。申请去东欧、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人也最终转向西欧。问题是西欧各国并非移民国家。这些国家国土狭小,人口众多,接纳移民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在这些国家失业人口增多、出现排外思潮的时候,各国普遍严格限制中国公民移民,在签证政策上设置了重重障碍。严格的入境限制不但使青田人合法进入西欧打工非常困难,就连那些在国外多年的华侨申请亲属前往团聚也十分困难,结果很多夫妻和父子天各一方。

一方面是申请人要求合法出国探亲、定居、就业,另一方面是前往国的严格的入境限制。在矛盾和冲突中,“蛇头”生意便应运而生。“蛇头”们通过各种非法途径,将一批批急于出国又得不到签证的人员偷渡出境,他们当中有的异地骗取因公护照,有的伪造出境签证,有的跋山涉水偷越国境,也有的先合法出境到第三国后再偷渡到西欧。在这一非法活动中,“蛇头”们形成了一个个犯罪团伙,他们组织严密,分工合作,将申请人一站一站地接到西欧各国。

由于青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导致了出国人员文化程度很低,法制意识淡薄。他们不知道怎样出国才是合法的,怎样才是非法的,甚至对乘飞机出国会被遣返大惑不解,当一些人到公安出人境管理部门领取护照时,连前往什么国家都说不清楚。如此低下的文化素质为非法出境提供了存在的土壤。

尽管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偷渡,有的人被查获后被遣返回国,但毕竟更多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到达了目的地,其中一些人获得了居留权。几年后,他们用血汗钱“衣锦还乡”,刺激了国内人的侥幸心理,因此他们不惜举债或由亲友资助,铤而走险,继续非法出境。而那些被遣返回国的人更是债台高筑,看到在国内即使含辛茹苦一辈子也无法还清债务时,他们认为非法出境的风险再大也是值得的,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非法出境形成了恶性循环。在非法出境人数较多的地区,大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有一次我和两位华侨青年共进晚餐,聊起温州人的经商意识。印象中,温州人经商很少是上学学来的本领,因为家长很小就把他们放到社会上去自谋生路,所以很小就有了经商的经验,这样也就决定了其一生的发展方向。中国其他地区也有从小就开始自主经商的,但是成功率却没有温州人那样高,原因是温州人都是互相帮衬的,互相帮助自然就使整体的成功率高。另外,家庭式或者说家族式的发展模式也是温州人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法国的温州人中,很多都曾经是国内的农民,城镇居民相对较少,但是来到欧洲后,一些人奋斗多年有了钱,改善了生活,其中有的成了欧洲社会的“富裕农民”。近些年来,在国外富起来的温州农民很崇尚文化知识,很多人开始培养后代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拓展年轻一代在境外生活的范围。因此,海外华侨后代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种健康向上的现象令人欣喜。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中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人仍居多数。欧洲的华侨也是这样,他们中既有富商,也有穷人。两代人过去了,依然如故。法国的中国移民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多元化发展,但是绝大多数仍然依靠传统的服装和餐饮、零售业等行业为生,也有一部分人开始步人电子商品市场,并逐步走向科技产业。富裕起来以后,大家追求什么呢?以经商为主业的人们开始追求社会影响力,追求接近政府和公权力,以寻求安全保护,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为自己经商获取无形的便利。要跻身重要的社会圈子,必须要体现自己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具备金钱以外的社会影响力。在法国等欧洲国家,华侨的这种影响力来自各种侨团组织和地区性的联谊组织。由于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成为侨团的领袖,所以每一个侨界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是大的投资者。

海外华侨为了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第一步自然是要挣到足够的钱,然后一部分人出于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始寻求参与侨界的社会活动与管理工作。在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里,侨团成百上千,有地域性的侨团,也有行业性的侨团。面对这种激烈竞争的侨界领导人这一重要位置,他们千方百计地展示各自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实力。“侨官”们的背后都有一家或几家中餐馆、一家或几家商场、百货店作为他们开展社会活动的经济后盾。这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是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在当地的华侨社会中,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很多积极的因素,追求文化层次和子女教育,希望融人主流社会,寻求介入高科技领域等都在逐渐形成潮流,并且以较快的速度逐步形成主流。过去,在这批人当中有学问、有知识的,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凤毛麟角,现在他们的知识结构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常说,水流千里终归大海。华侨艰苦奋斗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能够为祖国为家乡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一份力量。有知识、有觉悟的华侨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热爱家乡。每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华侨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出钱出力,毫不犹豫。在拥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华侨也是值得我国政府信赖和依靠的力量。

寻找失踪的参展商

2005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巴黎展览中心的一个电话,称深圳前来参展的一名中国商人阳某被法国便衣警察从展台上带走了。那位法国警察称其是法国内政部国家警察总局司法警察中央局下属的打击工业与艺术伪造活动行动大队的警员,名叫贝东。她说,阳某有侵权问题,要依法带他到警察局去接受调查,下午就可以把人送回来。但是,直到第二天上午,展台上仍然不见参展商的人影。眼看展览会就要结束了,但阳某在巴黎聘请的翻译仍不见参展商回来,心里十分着急,不知那位女警察是真警察还是假警察,于是给中国使馆打来了电话。我给警方的人打电话一问,对方立即很客气地说,认识这名女警员,并答应立即询问情况。原来,巴黎警察局接到法国某纺织品企业主的举报,说是中国参展商展出的绣品设计和法国企业主的产品花样雷同,法国业主就认为这家中国公司侵犯了他们企业的知识产权。于是,警察到场把参展商带到当地的警察局询问情况,然后又向检察官作了报告。我找的那位法国警察说,这个案件情况并不复杂,一个小时后就可以放人了。

到了下午,展览中心的那位翻译又打来电话。她告诉我,参展商阳某已经回到了展台,但是地方法庭起诉他侵犯了工业版权,让他年底回法国应诉。阳先生就此事征求了我的意见。

当时,正值中欧之间就纺织品问题讨价还价,双方舌战正酣之际。我感到法国警方抓走来自深圳的参展商,是中欧纺织品问题的一点儿余波。法国的小企业主有着很强烈的国家保护意识和传统,在他们认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外来企业的挑战时,会毫不犹豫地求助于法律,而执法部门也会迅速地依法作出反应。这种社会联动的机制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这种案件情况很复杂,从正在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中、小企业的切身利益考虑,如果国内企业根本就没有侵权,就应当勇敢地应诉。我在电话上谈了我的意见,请阳先生与使馆商务处联系。随后,阳先生告诉我准备应诉,而且将聘请律师。

法国警方非常关注和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执法。《法国刑法》规定,生产和使用侵权和冒牌产品都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为了警告那些专爱使用冒牌产品的违法者,法国方面煞费苦心地大力开展执法宣传。那几年,在巴黎机场的候机大厅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招贴布告:“如果你使用假冒的鳄鱼牌产品,可能会真让你流眼泪。”法国方面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案件非常敏感,制裁非常严厉,那几年使馆的警务联络处就遇到过好几起这样的案件。

P101-104

序言

中国人到法国去的时候,通常会对许多场面和景象感到惊奇。为什么在戴高乐机场一下飞机就有警察把守在机舱口,神情严肃地查看护照?他们是什么警察?为什么走到地铁车站里,甚至在车厢里,都有全副武装的持枪人员在进行安全巡逻,有的还带着警犬?他们到底是警察,还是军人?为什么在城市的街头会看到消防队员像急救医生那样救助病人?笔者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些亲身经历的故事,介绍了一些自己了解的情况,或许能解答读者的这些疑问。

笔者在公安部工作,是中国派驻法国的首任警务联络官。回国以后,笔者经常回想起在法兰西开展警务合作的日日夜夜,潮水般的回忆流注笔端,感谢人民公安报社的支持,《人民公安》杂志自2009年陆续连载了部分回忆的文章。同时,文章也蜻蜓点水地写下了对自己的合作伙伴——法国警察的印象。虽然在写作过程中无法和他们一一商量,但是相信他们也会和笔者一样,难忘共同开展警务合作的愉快时光。

书中介绍的一些事情,如法国城市骚乱、巴黎的游行示威、法国的城市安全管理、非法移民、留学生安全、游客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办案合作、各具特色的法国省市地方警务管理模式、警察培训、在欧盟大框架里的安全防范等,都是从事警务工作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法兰西这块土地也是中国许多老一代革命家曾经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法国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友谊,它的历史、思想和文化曾经深刻地影响过几代中国人。在现代史上,法国是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近些年来,中国警察的特色外交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整体外交的一个有益的亮点。两国的警察和司法部门交流在不断增多,案件调查、警察培训、技术合作在不断密切且逐步全面开展。两国之间的警务合作已成为中法友谊的桥梁。

在法国警察悠久的历史上,在本土上与中国警务联络官开展长期的面对面的合作,却是近几年的新鲜事。中国的警务联络官在驻法国使馆中是代表公安部门从事警务联络工作的外交官,与驻在国警察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较多的接触。我们的前辈曾经说过,“弱国无外交”。中国的警务联络官能够被派到国外工作,成为中国整体外交队伍的一支新军,正是由于国家发展和强大了,国际执法合作需要这支队伍。在介绍警务联络官工作情况的同时,笔者也介绍了一些法国警察的业务,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法国社会的新视角,也为从事警务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在法国工作的岁月令人难忘,中法两国警务交流的情谊值得纪念。两国警务合作虽然谈不上完美,但是这些年来不断取得的成果和进步,是需要充分肯定和继续推动的。

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国一样是一个美丽的国家,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历史与现实和谐共存。法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元化的社会。法国社会和法国人民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既浪漫,又务实;既松散,又讲究效率;既包容,又严格。法国的警察给我的印象是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普遍的敬业精神。他们很严谨,有时候严谨得近于死板,在警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沟通不畅的时候,但是这些困难源自于文化和国情的不同,只要真诚合作、求同存异,最终总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但是探索真理和寻求发展的努力是无限的。因此,笔者衷心希望中法关系能够平稳发展,也祝愿两国的警务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