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敷面膜是女人“美容”的重要方式,那么沐浴就是女人“美体”的重要途径。现代人一般会在沐浴过程中使用肥皂、沐浴露等洗洁用品,但有专家却指出,这种洁身方式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因为从医学角度来看,肥皂、沐浴露等洗洁用品的清洁效果主要依赖于它们溶解于水后的浸透力和氧化还原分解力,说白了就是“以毒攻毒”。那我们采用保健功能极强的香草药浴清洁身体就不必担心它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了吗?当然不是。
首先,香草药浴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
以下几类人不能进行香草药浴:高热大汗者;皮肤有伤口、开放性骨折者;患有主动脉瘤、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肝坏死患者;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各种出血患者,如吐血、呕血、便血等。另外,经期及妊娠期的妇女也不宜使用香草浴。
第二,香草药浴必须遵循一定原则。
易皮肤过敏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香草药浴验方中有一些有毒、峻烈的药物,如巴豆、甘遂等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久病体弱及有严重心脏病患者,用药量不宜过大,沐浴时间不宜过长,病愈即止,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香草药浴通常用药剂量不宜过大,应根据病症的需要灵活确定用药疗程,治疗轻证时应病愈则去药,慢性病或预防保健宜间断用药;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过敏反应、病情加重等,应立刻停药。
第三,煎药必须了解以下注意事项:
1.煎药器具以沙锅为好,因为沙锅的材质较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传热也更均匀缓和,有利于药效发挥。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和铜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易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
2.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加水量应为香草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一般以液面没过饮片2厘米为宜。
3.浸泡有要求。药材在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材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草药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火候有考究。煮香草时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这样既可使香草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又能避免药汁溢出或过陕熬干。需要加入其他药物时,其火候和时间的控制应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质地,例如解表药就不可煎时间过长,其他的则按照先武火后文火的准则煎煮。
5.人药时间有不同。贝壳、甲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附子、生半夏、马钱子等,也应先煎以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花、叶以及部分根茎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如薄荷、藏红花、番泻叶等就宜后下,待其他药物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沸5~10分钟即可。另外,还有些药物需要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细小种子类药物在煎煮时特别黏腻,容易粘锅使药汁不容易滤出,所以宜包煎;蒲黄、海金沙、灶心土等药物在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也应该采用包煎的方法;旋复花、枇杷叶等带绒毛的药物,因为煎煮后绒毛不易过滤,沐浴时容易刺激皮肤,所以也需要包煎。
6.煎药的次数应控制在2~3次。因为煎药时药物的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当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的关系,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如此才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第四,沐浴后不可不知的浴后调理。
药浴后,应立即擦干身上的药液,穿上暖和的衣服以免受凉感冒;此外热水药浴,血管容易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如果刚沐浴完马上起立,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因此药浴后应静坐片刻后再缓慢起立;另外,药浴会使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容易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所以沐浴后不能立即进食,以免对消化道造成过重负担。
以上四点常识是你在做香草药浴前必须了解的,记住这几点后,你就可以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DIY香草浴方了。
P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