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现大药(中国民间中医药抗癌现场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中月//田原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现场纪实的写作方式,对广东化州中医执业医师(化州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董草原,历经40余年艰苦探寻和实践,临床治愈各类癌症患者万余人的事迹进行了客观书写,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方式,记叙了著名中医治癌专家董草原历经40余年寻找抗癌大药的艰辛过程。书中主要解决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人为什么会得癌症?得了癌症怎么办?中医调治癌症的优势是什么?

同时,本书还告诉你一种正确观念:癌症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只要对癌症有正确的认知,并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你就会远离癌症;已经得了癌症的人,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调治,不悲观、不绝望,就不难摆脱癌症带来的痛苦,从而延长自己的寿命。

目录

编者说明

起始篇 根本不是癌

上篇 初探癌症楼

 第一章 中医出来个董草原

 第二章 以太阳为本位

 第三章 心脏为什么不生癌

 第四章 癌症生长靠阴阳

中篇 再探癌症楼

 第五章 道之大,源自于天

 第六章 癌症问题的逆向思维

 第七章 真正致癌的原因是内机能失调

 第八章 天不变,道义不变

 第九章 未讲完的故事

下篇 三探癌症楼

 第十章 寻访癌症病人康复群体

 第十一章 道德的生活就像阳光

 第十二章 天地有大德曰“生”

 第十三章 “癌症楼”里的见闻

 第十四章 “猫尾木”——绝望之美

再现篇 不是癌,那是什么

后记

试读章节

屋子里闷热异常,我们已经汗流浃背。站起身看看窗外,还是沉闷的桑拿天儿,天地之间浮动着无边的迷茫暑气,所见景物都显得黯然,像隔着一层毛玻璃似地看不真切。此时,我真期望能有哪怕一线阳光穿透下来,热就让人热透些,这样往身体里边憋闷着,实在难以忍受。

我突然领悟到,找到这一视角,可能就是依靠他的直觉,比如他长期苦于这种充满巫性的瘴气蒙蔽,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太阳。

从常识论,人类最初的意识是什么?只能是对太阳、对阳光的意识。

当今人类,早已习惯了把“光”作为我们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仿照阳光而发明了电之类的衍生物。但是人类忘记了,筑成我们存在的本体根源恰恰是我们视为工具论的阳光,而不是我们自己。

现在,人们都提倡“换位思考”,也就是提出人与人之间,顶多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置换,但这只是一种平面上的置换,人类根本上还是没有放弃自大的主体意识。从科学层面上来看,我们几乎什么都探索到了,但就是忘记了太阳,这一赋予我们存在的第一要素。

人类是从身体直立起来的时候,才有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中的观念分野,天、地、人三者关系由此形成。由此也形成了“人本位”的宇宙观。这没有错。

但是,在此之前的宇宙状态乃至生命初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西方神学给出的解释也只能是“创世纪”,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要有时间,于是就有了七日“创世”说。中国道家哲学也只是说“清气轻,升而为天,浊气重,堕而为地”,天地就是因为最初那种混沌之气的升降而得以分别和产生。这些都可以视为宇宙缘起的假说,但是它未能涉入生命本体,也不能解决生命本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关系问题。

由此,我感受到了董草原提出的“以太阳为本位”来重新思考生命,乃至人类存在的这一根本性命题的价值所在。

“现在,我们把文明初生的时代命名为太极时代”,董草原吸了一阵水烟袋,继续他的讲演:“这个时代人类刚刚有了自觉意识,在他们最初的意识当中,太阳肯定是第一位的,他们最初的意识都是围绕去认识太阳的作用而开始的,并遵循太阳的角度去认知万物。难道不是这样吗?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贯穿于万物生长变化之中的一个不变的真理,离开了太阳,人类及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被一笔勾销。”

到了午饭时间,大家准备下楼吃饭。

我先行一步,来到水塘边浓郁的荔枝树荫下。厨房里传来阵阵诱人的香味,凉棚下面,十几个散落的小木椅子已经被摆成一个圆圈,围向中间的一张大圆桌,旁边倚靠着几枝水烟筒。可以看出,这里是董家日常的活动中心,外来人首先被让到这里小坐,这里挨着门诊室,候诊的人也是坐在这里,自己动手,倒一杯总是泡着的功夫茶,再吸几口水烟,看旁边池塘里的鸭子闲游,俄而有锦鳞跃出水面,倒也很惬意。

后边那栋耸立的“回春堂”也不见有人出入,只见侧面水泥墙壁上一个个小窗口,窗玻璃紧闭,反射着斑斑幽光。

——我灵机一动,看没人注意,就踅过墙角,装作散步的样子往住院楼方向走。它_直吸引着我,很想进去探望个究竟。

可是没走多远,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您要去厕所吗?在左边”。

左边是员工宿舍楼。我感到一种似乎被监视的不快,无奈,只好停下脚步。

看来我们并没有得到信任。

我内心有些反感:既然不给我们以信任,又何必大老远的请我们来?老实说,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已经接近于一种人格侮辱,是不正常的,叫人难于接受的。

反之,我又想到:也是的,人家凭什么完全相信我们?再说谁家还没有个内部性?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敞开大门随你去了解的。何况这是治癌的场所,自有其“核心机密”,确实需要一些“外人不宜进入”的规定?也可能现在还不适宜我们进去,时机成熟了,自然水到渠成,会请我们进去的。否则我们来看他治癌看什么?就是听他讲“道”吗?

P26-28

序言

广东化州中医执业医师(化州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董草原,历经40余年艰苦探寻和实践,创建了“阴阳力致癌一治癌理论”,并取得了卓著疗效,临床调治各类癌症,缓解了许多癌症患者的病痛,成为民间广为称赞的“抗癌专家”。

董草原最初发现,人体任何一个脏腑和部位,都有生癌的记载,就是没有心脏生癌的记载。那么,心脏为什么不生癌呢?因为癌也是一种生命,是生命就必须要有营养、水分和热量才能生存。人体所有的血都要经过心脏,但是都不能在心脏里停留。人生存必需的水分、营养和热量都是靠血供给的,血不能停留在心脏,心脏就不可能有多余的营养、水分和热量,因此心脏就无法生癌。其他地方之所以生癌,就是因为营养:水分、热量超标。

董氏认为,一切生命,不管高级低级,都是以物质为基础,以阴阳力,即冷热力为动力。冷热力越大,物质和生命发展变化的范围越大,速度越快。“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力就是冷热力,它像纲纪一样牵引和限制着物质的变化和生命的发展变化。

人体内的正常细胞,之所以会质变成癌细胞,就是人体内部整体或局部的阴阳生命力亢进增大的结果……同样,董氏以其“治癌先治热”“癌症不宜攻补、宜解泻”“一剂治整体”“药物治、环境治、精神治三管齐下”等重要观点和方法,以其发明的中草药系列治癌药物,给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中国中医药报》曾将其理论名之为“董氏中医学原理”。

多年来,董氏为大量患者减轻了病痛,撰写多篇论文,介绍自己的治癌理论。但因其观点过于具有挑战性,因而应者寥寥,也由于其人恃才傲世、狂狷不驯,激起的反弹、打压亦非寻常,堪称毁誉参半。直到近年,才得到同行业和官方的逐步认可——这也是新生事物的一种必然规律吧。

为考察董草原治癌真相,本书作者三次奔赴岭南地区,对董草原其人、其治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愈的数十名代表性患者,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而细致的现场考察,前后持续两年,写成此书。考察结果完全可以证明:董草原的治癌思想是系统的,其理论见解是独到的、行之有效的,也是完全能够立得住的。

发前人所未见,想前人想不到或不敢想,是他花费了几十年心血得出的结晶。尤其是他对癌症的研究,对于致癌——治癌的观点和方法,对于中国文化原型的深刻体认,对生命科学规律的艰苦探寻和创建,独辟蹊径,有理有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更具有建立人类新生命观的启蒙价值。

对于当下时期,文字的见证性重于文学性。故而,作者采用现场纪实的写作方式,对董草原其人、其思想、其中医药治癌行为进行了客观书写,杜绝虚构,时间、地点、人物完全真实,就是现实——当下发生的真人真事,堪称百分之百纪实,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部针对癌症产生、治疗、校勘生活方式谬误、对人类命运充满忧思和关怀的前瞻性文学作品。

后记

书稿即将出版,一场马拉松式的写作算是告一段落。

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与董草原进行了数十次的广泛接触,仅保留的有价值的谈话录音就达一百多个小时。期间,在不同时间地点,对相关内容做深入考察,除去书中所述,在广东高州、北京燕山、龙骨山等地,考察董草原所谓的“地理致病”因素,在怀柔山里做“闭关”式的持续长谈,同时密切关注周边的癌症病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治疗状况,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梳理开董草原这团“乱麻”,得出他治癌的可靠结论。

客观地说,接受董草原不容易,理解董草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他那些庞杂的思想理论更不容易,旷日持久的“追根究底”令人疲倦不堪——既便如此,时至今日,我们仍不能得出董草原治癌准确的治愈率。但对于他提供出的解读癌症问题的独家视角、勘察生命谬误的新的可能性,我们为之感到可贵,也感到这种写作有了明确的现实意义。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2008年12月——我离开化州半个月之后,书中所述的那位重症癌症病人武大个(为逝者讳,不提他的名字了)离开了人世。问董草原,他说是因为腹水时间太长、内机能损害过重,导致生命力衰竭而无法挽救。很遗憾。藉此,我也只能对那两位可敬的父母道一声:保重身体吧!

逝者已去,提醒我们更要善待生命,学会防患于未然。由此也再一次证明,董草原不是什么治癌神医,更做不到医一个好一个。而且面对急剧增长着的庞大的癌病群体,仅仅一个董草原也确实无济于事。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神医或救世主,人们堪以自救的,只能是自己对身体、对生命的觉悟。就治癌而言,董草原提供出的只是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新的生命观,及其实现可能。这在当下,显得尤其重要。诚然,在此也有必要指出,董草原确实有他的一些问题。就性情而言,他的自负,他的激进甚至偏执以及对中医的绝对化倾向,是不足取的。就其思想而言,缺乏对西方科学乃至人文思想的深入了解和借鉴,某些结论,有主观臆断之嫌。就临床治疗过程而言,缺少缜密和明晰,亦较少借鉴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显然流于偏颇,缺少包容精神,还有缺乏与患者的沟通,以及疏于规范化的管理,等等。这些问题在书中也屡有指涉。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董草原有他的历史局限性,但人无完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民间中医人,能够做到如此程度已实属难能可贵。其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深挚爱,十分令人感动。我们也不能从大师和科学家的角度来苛求他,他的理论见解作为一家之言,应有其存在之价值,供读者讨论和批评,也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值得一提的是我正在读高三的儿子,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他在繁琐的课业之中读完初稿,又延伸阅读了长篇小说《癌症楼》,然后,以一个“90后”的眼光,详细谈了他的看法,并建议在结尾部分加重理性的分量。他的出乎意料的关切态度令我感动,他的敏锐和忧患意识更令我深思,由此想到,为了孩子,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校勘一下自己的生活观念了。

当然,由于学识和条件所限,书中不足和偏误之处难免,期待读者和专家教正。

赵中月

2010年10月22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董草原给我治病期间,我就注意到:他治癌的思想依据不单纯是医学的,而是源于广义的文化背景,包括哲学、伦理学、人类学、乃至古老的医、卜、星、相、风水学等,是整体意义上的生命关系问题,这些构成了现代人类的生命本质。从这一视角研究它们与身体、疾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还是个新领域,也是一个该提到议程上来的重要课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莉娜

“你的思路是对的,尽量多走些地方,多看患者。治癌的问题,唯有患者才是决定论。原你此行能给出中医药治疗癌症问题的答案,把事实真相公布给大众。”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哲学家 周国平

“那天早晨刚吃完粥,就觉得喉咙里面痒,用力咳,没想到咳出来一个鸡蛋黄大小的软瘤子;再咳嗽,又吐出一个。癌体很软,摁一下还颤动的,里边是一包血,表面上有很多网状血管,中间有一条主动脉一样的粗血管,还向两边分出枝干,像个‘人’字型……董医生看了一下就叫起来:哎呀!好事好事,你把肿瘤吐出来了!” ——广东江门雅卓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全义

“书稿读到一半,我还感觉是在空谈。可慢慢读下去,我被作者的描写说服了,我被主人公的精神感染了,犹如重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由此说明,该书的写作是成功的。其成功在于阐述了一种理念:癌症是可治的,癌症病人相当多的是被医生吓死的,用中医的整体观念治疗癌症确实有疗效。现在不是没有能治好癌病的医生和药物,而是没有纠正治癌错误理念的大师。该书正是在观念方面填补了有关空白。” ——著名中医学者、资深编审 张年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