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亚所著的《我不要长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分别以饱含真情的笔触和充满人生智慧的思考,与孩子谈人生理想,谈自由信仰,谈生老病死;谈亲情、友情、爱情。以女性视角叩问成长疑惑,用女性语调讲述童年风景,时刻散发着温暖的光辉,伴随孩子在阅读中成长。
桂文亚所著的《我不要长大》是中国最知名的女性儿童文学作家的感悟随笔集。《我不要长大》以女性视角叩问成长疑惑,用女性语调讲述童年风景。震撼心灵的美文呵护孩子成长空间,温润孩子纯美心灵。 现代文学伊始,女性作家就是半边天;儿童文学的世界中,女性作家更是中流砥柱。她们用细腻的笔触,精心勾勒孩子们的纯美世界;用娓娓道来的亲切语调,温润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神奇的礼物
育婴室里的六张小床排列成九十度直角,全都客满了。小床是亚克力制成的凹形粉红长盒,放在“M”字形不锈钢脚架上,每一位初到人间的小客人,都用鹅黄底碎花布包裹成礼物一样呈现在亲人面前。
“是哪一个?到底是哪一个?”
众人凑着脑袋,兴奋地把鼻子抵住观察室外的窗口,一一猜测。
装束相同的小客人如果不仔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不外乎是红通通一张脸蛋,紧闭的眼、嘴和扁塌塌的鼻子,想在这个时候看出来“像”谁,是不可能的事。
右边第三张小床睡着的才是我们的娃娃。他的邻居,一名九磅半的胖小子,此刻正在哇哇大哭,一头浓密的黑发,湿湿地贴着前额,下唇一抖一抖。相比起来,我们那个早产一个月,六磅重,头顶上有一撮茸毛的小小子,安静得可爱也袖珍得可怜。
豆豆,豆豆,于是成为他专有的小名。的确,那么小的一个小东西:一如雕镂象牙,细致得使人惊叹,精美得惹人怜爱,可以想见初做母亲的心情:骄傲、喜悦,混合了迷惑与新奇。
再回想起他出生的片刻,已是如幻似梦。只觉一阵巨大的冲击,若海浪奔腾,霎时间腹内感觉空无一物,载浮载沉,载沉载浮,悠悠然,脑筋又是异常清醒。
如一声春雷,划破寂静夜空,大夫将孩子抱到面前来:“小是小,但是很健康。”
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张空前大嘴在放声哭泣,“啊,好丑!”发皱的皮肤,紧握的双拳,蛮横踢动的两腿,真是个紧张的小东西,莫非刚降临科技文明的世界,就已经感受到生存竞争的压力了?
回到病房,已接近凌晨三时,也许欣慰取代了疲惫,毫无睡意,再看看他,不过一日便尝遍酸甜苦辣,此刻竟有些呆呆的。
他在床边坐下,拍拍我的手背,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最长的一夜。”我试图打破宁静。
“是的,”他点头,“看你这么受苦,恨不能代替你。”
“我的喊叫一定很恐怖吧?”在产房里,过度的用力导致声嘶力竭。
“嗳,”他沉思片刻,“我原来在走廊数着地上的方块砖,结果忍受不住你的喊叫,跑回病房掩上了门——还是听得见啊,我又不得不掩住了耳朵,真像武打片配音。”
他说得愁苦,竟令我笑起来了。
“这是有代价的痛苦,很容易忘记的。”
不由自主,我们又谈起婚前时日的种种,恋爱确实使入迷醉,好像一辈子生活在花香月色里,现实里的一丝俗念都沾惹不上。然则到了婚后,可想而知的五味并陈,花香成为菜香,月色保持着悦色,自然变换做人间幸福婚姻的定义了。
恋爱、结婚以至怀孕、生子,不过短短数年,心境的转变却有如跑马灯,尤以当自己手中怀抱着神奇的小小生命,有着一种不可置信的恍惚。
“他算是我们的再生吗?”他亦有同样困惑。
也许我们太年轻,尚不能体认大生命所赋予的真知;也太仓促,尚未肯定自己所扮演父与母的角色,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再羡慕先前有的单纯男女爱恋,生命的意义毕竟是前瞻的。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