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资本化:基于资本、产权和制度视角的研究》运用资本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农业区位论等对农村土地资本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在阐述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本化预期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借鉴国外土地资本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基本原则、目标、实现步骤和政策建议,得出运用土地资本化方式实现对农村土地的充分利用和土地制度创新的基本结论。本书由杨劲著。
农村土地资本化是指通过建立规范的土地产权制度,把一直以来位处资产评估机构视野之外的农村集体土地纳入市场化的价值表述体系,充分盘活日渐稀缺的农村土地资源并实现其价值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农村土地资本化--基于资本产权和制度视角的研究》借助相关经济学理论,并基于资本、产权和制度的视角,从理论、实践和政策层面对农村土地资本化阿题进行研究,得出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其价值应得到市场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固化是其物权性质的必要条件和应当在经济较发达区域试点推行农村土地资本化等基本结论。
《农村土地资本化--基于资本产权和制度视角的研究》由杨劲著。
绪论 农村土地资本化:一种有效组织生产力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第1章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理论分析
1.1 资本与资本形式
1.2 产权与物权制度
1.3 制度变迁与农地制度变迁
1.4 农业区位论与土地资本产权
第2章 中国农村土地存量、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本化预期效应
2.1 中国土地资源存量、结构和利用现状
2.2 中国农村土地存量和利用现状
2.3 农村土地资本化预期效应
第3章 中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历程、形式及评价
3.1 从历史考察中看农地制度变革的必然性
3.2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产权分析
3.3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关系
3.4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土地产权改革的探索与深化
3.5 农村土地流转:土地产权流动和土地资本的价值增值
3.6 农地直接入市:非农建设用地的资本化途径
3.7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其他形式
3.8 对农村土地资本化已有实践形式的评价
第4章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4.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产权的界定
4.2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4.3 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的股份化改革
4.4 土地抵押权制度安排的行使范围及其功效
4.5 土地征用制度的传统计划经济特征
4.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建设
4.7 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效能
4.8 制约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其他因素
第5章 案例研究——广东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形式、成效及启示
5.1 广东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主要形式
5.2 广东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创新效果分析
5.3 广东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经验启示
第6章 国外土地资本化的经验借鉴
6.1 国外土地资本化的基本内容
6.2 国外土地资本化的主要特点
6.3 国外土地资本化的经验启示
第7章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基本原则、目标和实现步骤
7.1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基本原则
7.2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目标
7.3 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实现步骤
第8章 中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政策建议
8.1 建立产权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8.2 推进以使用权资本化为重点的农村土地资本化
8.3 加快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立法步伐
8.4 借鉴城市土地利用市场化策略合理利用农村土地
8.5 创设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物权制度
8.6 以建立农地金融机构为中心完善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和体系
8.7 采用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方式化解土地征用矛盾
8.8 建立土地资本化运作模式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双轨运行体系
8.9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