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格拉底/图解天下名人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成为“希腊三贤”。同时,苏格拉底也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这本人物传记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主要供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借鉴。

内容推荐

善良、正直、优秀的名人是社会的精英、后人的楷模,他们的言行自有启迪世人之妙用。借鉴前人,借鉴历史,可推动文明进步。

本书是“图解天下名人丛书”之一。它介绍了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的传奇人生。

目录

不朽的哲人

 弃生向死

 从容弃世

 坚信“灵魂不灭”

哲人所处的环境

 雅典伯里克利时代

 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的民主政治

 充满激情的演说

前期生涯

 家庭背景

 父母

 幼年、少年时代

 青年时代

 神秘的爱

 外貌与生活习惯

 奇异的征兆

 聪明绝顶与勤奋好学

 探究大自然

后期生涯

 使命

 参战

 克桑蒂贝

 担任公职

 控诉

 告发者

 辩白

 裁定与判决

 最后的辩白

苏格拉底的思想

 智者

 修辞学

 阿波罗的使徒

 以牛虻自居

 最初的伦理学

 理念论的雏形

 知识论

 柏拉图

 小苏格拉底派

 《尤息德谟斯篇》

苏格拉底年表

试读章节

弃生向死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政府宣布判处死刑,理由是他不敬重神灵、引进新神和毒害青年。随后苏格拉底服毒自杀,享年71岁。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但苏格拉底被宣判死刑后,执刑的日期被整整延期了1个月,而对苏格拉底来说这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逃亡。他的至交好友克里同曾一再劝他远走他乡,但是苏格拉底并不为之所动,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法律对他的审判,坦然面对死神。

克里同和苏格拉底同一年出生,是同一区及同一族的人,他们是多年的老朋友,克里同的儿子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克里同本人有时也去广场听苏格拉底讲学。在苏格拉底深陷牢狱时,克里同曾多次力劝苏格拉底逃亡,并且为他做了周详的逃亡计划,但是苏格拉底没有接受克里同的逃亡计划。

黎明破晓十分,在狱中的苏格拉底刚刚醒来就看到好友克里同坐在他身旁,他还不知道克里同这么早来监牢探视他的原因。克里同还带来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对苏格拉底的朋友或者弟子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沉重打击。

究竟是什么消息呢?这是有关苏格拉底命运的重大消息:前往提洛岛祭祀的船,当天就要回来了。

雅典人每年都用船装满贡物,去祭祀提洛岛上的太阳神阿波罗。而在苏格拉底被判决死刑后,正值雅典的德利阿节。庆祝这个节日的仪式是雅典派遣代表团乘船到提洛岛去向阿波罗神献祭,相传阿波罗神出生在那里。这一习俗起源于有关忒修斯誓言的传说:从前,载着忒修斯和少男少女的船,在驶向库拉岛的途中遇难,于是他起誓:要是有人把他们救起来,他们每年都将把祭品献给阿波罗神。后来他们果真就得救了,这个风俗也就被沿袭了下来,一直到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雅典人仍慎重地纪念这件事,所以从这艘船出港至归航期间,都不准执行死刑。

资料链接

忒修斯

忒修斯是传说中的古雅典国王。他的父亲是雅典国王埃勾斯,他是波塞冬的儿子,忒修斯的母亲是特隆泽的公主埃特拉。当忒修斯出生没多久,埃勾斯就将他交给埃特拉,返回雅典去了。临行前,埃勾斯将剑和凉鞋埋在一块巨石之下,并告诉埃特拉说:一旦忒修斯长大能搬动石头,就让他拿出埋藏在石头下的礼物,然后让他来雅典找自己。当忒修斯16岁时,他就已经力大无比,且智慧超群,但是性情却很急躁。当他从巨石下拿出宝剑时,就兴奋得去雅典寻找自己的父亲去了。但去雅典的路上惊险不断,忒修斯遇到了各种怪物猛兽,并最终都将它们铲除了,安全抵达了埃勾斯所在的雅典的王宫。但他却没有预料到王宫里竟隐藏着杀害他的阴谋。

国王埃勾斯娶了一个蛇蝎美人美狄亚。美狄亚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雅典国王的王位。她已说服国王让他毒死来宴会上的陌生人忒修斯。但在宴会上,埃勾斯看到了忒修斯的剑,立刻认出忒修斯是自己的儿子。他推开了毒酒,拥抱了忒修斯,并宣布他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美狄亚因为自己的歹毒计划被识破而慌张不已,她驾上龙车逃出雅典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忒修斯在雅典与父亲住了一段时间,当克里特的公牛跑到马拉松地区时,忒修斯单枪匹马前去向那只猛兽挑战,最终将它作为祭品献给了众神。

那段时间,雅典城一直为自己曾许诺向克里特国王弥诺斯进贡一事而困扰不安。克里特人曾进攻雅典,众神命令雅典人满足克里特所提的条件,也就是每年雅典都要向克里特国王进贡7对童男童女来喂养半人半牛的怪物。为了杀死怪物,忒修斯决定作为被选送牺牲品中的一员前往克里特。临行前,他向父亲保证,一旦成功,他将把船上的黑帆换成白帆。后来,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忒修斯杀死了半人半牛的怪物并带着公主一同返回。船队在纳克松斯过夜时,他得到了狄俄尼索斯的托梦,让他把阿里阿德涅留下,于是他把阿里阿德涅留在了纳克松斯。但是当他的船驶近雅典时,他忘记和父亲的约定,没有将表示胜利的白帆换上。埃勾斯站在山顶上看到远处的黑帆时,他就绝望地跳海自尽了,从此这片海就叫做爱琴海,即埃勾斯的海。忒修斯懊悔万分,在以后的人生中,他再也没有从对父亲死的自责中解脱出来。

忒修斯当上了雅典国王,他励精图治,极大改善了雅典人民的生活,为了使国家不再受亚马孙族女战士的威胁,他带队远征这个女人国,并俘虏了这个国家的王后。这个王后名叫安提诺波,她爱上了忒修斯并答应嫁给他。后来,亚马孙族人借口要夺回王后派兵攻打雅典。在战斗中,提诺波被乱箭射死,这让忒修斯悲伤不已。

忒修斯与拉皮塞国王皮瑞塞斯戏剧性地建立了友谊。当时皮瑞塞斯入侵安提卡,忒修斯带兵出城迎战。在战场上,两个人互相欣赏,以至于在最后都放下了武器,成为知己。皮瑞塞斯结婚时,忒修斯和赫拉克勒斯都受到了邀请,但是新娘的美貌却引起了在场的许多骑兵的不轨意图,他们决定把她抢过来。这让忒修斯和赫拉克勒斯怒不可遏。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痛击了骑兵并夺回了新娘,但是新娘却很快地过世了。

后来,忒修斯和皮瑞塞斯都想娶一位淑女,因此,他们将宙斯的女儿海伦抢了过来,但她还没有到婚嫁年龄,于是忒修斯让母亲照看她。 后来,海伦被她的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刻斯救了出来。忒修斯和皮瑞塞斯又决定去进攻冥界,把冥王哈底斯的妻子珀耳塞福涅抢来。因为皮瑞塞斯爱上了她的美貌。哈底斯假意设宴欢迎他们,等他们一坐下就派出毒蛇紧紧缠住了两人的脚,也有人说他们的腿被地面长出的石头固定住了。皮瑞塞斯被绑在了一个旋转的车轮上了,而忒修斯则被拴在了石头上。直到后来,另一位英雄赫拉克勒斯做第十二项任务来到冥府,才解救了被困的忒修斯,但是当他试图释放皮瑞塞斯时,大地却震动起来。于是皮瑞塞斯被永远留在了冥府。据说雅典人的大腿较细,就是因为忒修斯被解救时腿被夹住扯下了一些皮肉所至。

当忒修斯回到雅典时,他已经很老了。作为雅典国王,他独断专行,最后被人民赶下了台,还被流放到塞库鲁斯岛。在那里,他失足从悬崖上掉进了海里。从那以后,忒修斯便没了消息。几百年后,特洛伊战争爆发。雅典人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带领他们勇敢地反击着入侵的波斯人,他们认出他就是忒修斯。战争结束后,雅典人为纪念他建造了寺庙,并进行祭祀。

……

P2-5

序言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成为“希腊三贤”。同时,苏格拉底也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一个普通公民家庭,传说他早年曾继承父业从事雕刻工作,后来才开始研究哲学。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的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虔诚?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雅典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雅典公民,苏格拉底曾经三次参军作战,并且在战争中表现得十分果敢坚强。但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后,年过七旬的苏格拉底被控诉,最后被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喝下毒酒自尽而死。因此,在欧洲的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一直被看做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

苏格拉底以传授知识为生,他崇尚简朴的生活,提倡节制。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只穿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子。

苏格拉底虽然没有留下任何的著作,但是他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家和史学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的这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是说在苏格拉底以前,虽然有智者已经从研究自然啭变到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是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而苏格拉底则是从根本上将哲学对自然的研究转向自我的研究,他将人从自然中区分出来,成为单独的实体。

“灵魂不灭论”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苏氏认为灵魂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他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而“寻找事物的普遍定义”是指苏格拉底开始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但“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苏氏还认为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艰难中得来的。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他是这样解决这个矛盾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这就是苏氏提到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