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听到很多80后的年轻朋友抱怨说,创业机会都被60后、70后抢光了,我们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没有机会;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竞争惨烈的“红海”(已知的市场空间),看不到商机无限的“蓝海”(未知的市场空间);甚至有人年纪轻轻,就发出了“生不逢时”的感叹。
马云在荣膺“2009CCTV经济年度人物十年商业领袖奖”后,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讲:
“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互联网,感谢十年,也感谢所有的创业者,我也感谢今天没有获得这个奖的正在努力的创业者。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创业者并没有失败,只要你不放弃,你就永远有机会。阿里巴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成功。
今天早上一个年轻人问我,现在所有的机会都被你们抢光了,我们是不是没有机会了?我们十年以前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钱、没有机会,那我们要怎么做?但是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实践不是这样的。中国不缺乏机会,是我们缺乏找到机会的能力,更缺乏把握机会的勇气和胆识。所以阿里巴巴前面十年把握了机会,未来的十年,刚才马化腾也讲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们也明确自己的定位。我们知道做企业跟做人一样,今天我这张脸不可能像马化腾那么帅,但是我可以把它变成艺术品。今天我们必须走不平常的路,我们不是去把阿里巴巴的机构做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大,我也相信未来十年是世界经济关键的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关键的十年,如何把握这十年,如何在十年以内为别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就是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对阿里巴巴来讲不是把自己的机会做得越大越强,而是让更多的小企业成功,我特别希望未来几年中国人物中有我们小企业,创造中国绝大部分GDP的小企业能够创造年度经济人物。”
其实,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大量的创业机会,到处都是前景广阔的“蓝海”,关键就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和思维模式去看待它。有句话说得好,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观念,在于思维模式。你照着成功者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成为成功者就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你是用失败者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你就永远只能做个失败者。所以说,商机无处不在,不怕找不到,就怕你司空见惯,或者见怪不怪,没有去多问一个为什么和怎么办。
不要祈求别人能借你一双慧眼,发现“蓝海”需要用你自己的眼睛和思想,只要你拥有不一样的、颠覆性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你就会不断地发现新的、属于你的“蓝海”。
1.摆脱传统思维,克服从众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听到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别人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别人往哪里走,就跟着往哪里走;别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就相信这是一个机会;别人说这样做不行,就相信这样做不行,这就是我们的从众心理和盲从心理在作怪,这会局限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使我们无法开拓创意的空间,漏失本该属于自己的“蓝海”。
机会源于新生的事物,而这机会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某一个项目、某一领域,十之八九的人说好,就意味着这一市场已经饱和,而十之八九的人都摇头否定,或者根本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那这就一定是你的机会。
举个例子来说吧!当所有人都在电梯口无聊地等待着电梯时,只有江南春在这无聊的等待中发现了商机和价值。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洞察,这种怀疑主义的精神和带有颠覆性的思考,才有了今日分众传媒这片惹人眼红的“蓝海”。反过来想,如果当初江南春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坚信媒体只能是大众媒体,只能是内容为王而不是渠道为王,今天的分众传媒也许不会存在,即使存在,也不会是江南春的分众传媒。 因此,我们要克服从众心理,摆脱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你一定就能发现和抓住被别人忽视或遗忘的机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蓝海”!
2.创意思维,新瓶装旧酒
当你面对一片已经饱和的“红海”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脚时,为什么不试着转换一下思路,将已经存在的旧的元素重新进行分类、排列、组合呢?由此很有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意,从而开拓出新的市场,这也将是属于你的“蓝海”。
比如说,过去的手机只具有普通的通话和短信功能,后来有人把照相机的功能加了进去,于是就有了一部具有拍照功能的照相手机。后来又有人把MP3、MP4的功能整合到手机中,就成了一部具备了通话、短信、拍照、MP3、MP4等多种功能的手机。后来又有人把无限上网技术整合到手机里,于是这部手机可以上网、发邮件,看球赛、看电影、订机票、订酒店,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创意思维。创意的结果呢?手机还是手机,只不过变成了一部添加了很多附加功能的多功能手机,是一部让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和商务人士趋之若鹜的手机。
也许你不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你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改造家”,只要改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会创造出新的可能。当一件传统的事物被添加了新的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时,它就会创造出新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差异化、特色化,这将为你创造出无限的价值。P14-16
《创业非常道》真的是一本“非常”的书,其“非常”之处在于:一、两位作者一位是资深的咨询师。对于创业和企业管理有着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独到见解,一位是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对创业过程有着真切的体验。这种“非常”的组合,真可谓“相得益彰”;二、这本书摆脱了冗长的纯理论性说教,从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对创业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为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指导。
——蒋锡培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创业非常道》把企业比作一只木桶,把创业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分解成木桶上的一块块木板,从而教给读者实现企业“容积”最大化的方法。这种比喻形象生动,建议创业者们都读一读,一定会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金志国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非常道》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它能让你从内心和行动上实现全面突破,值得广大创业者阅读和借鉴。
——陈志列 研祥集团萤事局主席兼总裁
王国宇先生和段博惠先生联合打造的这本《创业非常道》凝结着两位作者十余年的创业实践和思考。是献给所有的创业者的珍贵礼物,是一把开启成功创业之门的钥匙。
——程社明 北京家和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所有的创业者来说。企业只有活下来,才能最终做大做强,这是创业成功的根本!《创业非常道》教给你的就是真正的企业生存之道。
——樊振忠 北京乾坤集团总裁
各位可敬的创业者,各位亲爱的读者,当你读到这里时,相信你已经对创业的各个板块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了然于胸了,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马上行动起来。因为再实用有效的技巧、再伟大的计划、再高远的梦想,如果不去行动,就像一座大厦只有设计图纸而未破土动工,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果不化梦想为行动,那么再好的梦想也只能存在于虚幻中,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更不用说把它变为现实。
“想要”和“得到”中间,永远隔着“做到”,只有把创业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坐着等待成功来敲门,才会创造出你所需要的必要动力,才能最终将梦想变为现实。
《真心英雄》中唱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即使在风雨过后,迎来彩虹,迎来阳光,他们也不会在这阳光和彩虹下沉迷,在这温暖与舒适中止步,而是随时准备着迎接下一次风雨的到来,等待着下一次风雨过后的阳光和彩虹!所以,创业者的目光始终是朝向前方的。
创业本来就没有退路,更永无止境,既然选择了上路,就注定要为之舍弃很多、失去很多;注定要与孤独、挫折、荆棘为伴;注定要担负起更多、更艰巨的使命和责任,也就注定要为之付出一生的心力。即使是像柳传志、马云、李彦宏这样的大企业家,每天都还在思考着如何带领着企业继续前行?如何让企业更快地成长?如何让企业保持永续的生命力?如何让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许多人把我们称为企业家,其实,我们更愿意称自己为创业者,而且我们愿意做一个永远的创业者。因为创业之路虽然艰辛曲折,但是却充满着神圣感和使命感,更充满着成就感和价值感。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次的成长,每一次历经风雨依然挺立的坚强信念,总是会带给人一种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幻化成更加坚定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地跨越一道又一道障碍,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这样的过程是如此让人享受、让人振奋!所以,我们不愿意止步于眼前的小小成就,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在更辉煌的前方!
在本书完稿之际,我们要特别感谢北京汇智博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刘志则先生所率领的精英策划团队,本书的出版承蒙他们的大力支持。
我们也要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感谢他们愿意在这本书中与广大创业者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
我们更要感谢博达惠恩以及金鑫集团的全体同仁战友,我们的企业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全心付出和努力。
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家人,他们的爱与支持,是我们创业的动力,也是我们人生幸福的源泉!
当然,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广大的读者,没有你们的支持与鼓励,就没有我们二人的联手合作,也就没有这本凝结着我们共同心力的《创业非常道》的问世。
今天,属于创业者的机会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与扶持政策越来越完善,留给创业者的舞台越来越广阔,社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大,因此,越来越多有梦想的创业者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真心的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将梦想付诸行动,变成现实。同时也希望借助这本书,呼吁更多的企业家投入到支持创业者创业这项公益事业中来,为中国,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机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亲爱的创业者们,真正属于创业者的时代已经到来,你们真准备好了吗?你们下定决心了吗?那就请和我们一同上路吧,让我们以伟大梦想为激励,执着地追求自己期待的、有意义的人生,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前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丰盈的人生。创业的路上你并不孤单,我们将与你一路同行!
王国宇 段博惠
和很多人一样,我在年轻的时候,也到处寻觅所谓成功的秘诀,每每经历短暂的辉煌便又跌入另一个低谷,然后再艰难地爬起。我人生中的很多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现在看来,这些经历是我生命中积累的最大财富。
“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由柳传志、马云、牛根生等企业家合唱的这曲《在路上》曾经感动了中国无数的创业者,因为这就是他们真最实的心灵写照!
企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关键,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那些经历风雨终见彩虹的成功者,为中国创造了无数的财富,而中国也的确需要更多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成功企业家。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与王国宇先生合著了这本《创业非常道》。
王国宇先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也是新时代白手创业的典范。他靠着一种强烈而执着的“闯”与“创”的精神,取得了今天事业上骄人的成就。对于创业,他有着绝对的发言权。而我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多年,经常会接触到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对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会做一些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因此,我们的合作,可谓相得益彰。
在这本书里,王国宇先生主要强调的是“闯”与“创”;是敢想敢干的魄力,是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勇气。而我则希望成为创业者的护航者,帮助创业者们理性地运用正确的工具、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少走弯路。虽然创业本身并没有万能的圣经,但一定有一些共通的规律可以遵循。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说的是,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这只木桶要想盛满水,必须要确保所有木板都足够高,只要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创业也是这样,企业就像一只木桶,产品、资金、团队、营销等等就像构成木桶的一块块木板,束缚企业发展的往往是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创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加长创业木桶的“短板”。在本书中,我们针对各块“木板”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加长”方案,以使得企业的“容积”达到最大化。
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最好的创业时代,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很多人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树立自己的创业梦想。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冲破创业的阻力,取得创业成功!
段博惠
企业就像一只木桶,产品、资金、团队、营销就好比构成企业木桶的一块块木板。而束缚企业发展的往往是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创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加长创业木桶的“短板”。在本书中,作者针对各块“木板”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加长”方案,以使得企业的“容积”达到最大化。
这不是一本教给你如何一夜暴富的书,而是作者通过自己十年的实践和思考,打造出的既有创业系统的科学构建,又有白手起家、一路走来的现身说法的创业智典,旨在帮助创业者冲破创业的阻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商机在哪里?怎样获得启动资金?如何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网?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如何让我们新生的企业避免失败的厄运?本书将为你解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创业非常道:加长创业木桶的短板》:中国创业者的“道德经”!帮你构筑马云、李彦宏的思想系统;教你复制比尔·盖茨的行为方式;让你像稻盛和夫一样去管理企业;保证你创业成功,迅速实现命运的转变!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蒋锡培、金志国、陈志列联袂推荐!
本书看点:顶级培训师与著名企业家首度联手教创业;语言,观点系统性、指导性强,方法实用,可操作性强;案例生动、丰富,有时代感;不仅在方法、理论上予以指导,更从思想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方式上对创业予以解读,从而为创业者构建大企业家的格局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