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些孩子因学习成绩差而过分自卑,他们对自己很没信心,并且经常为自己的成绩和其他方面的不足感到苦恼,造成心理脆弱、离家出走等不良现象,甚至有的孩子竟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些情况经常会出现在考试前后、作业太多或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
孩子只要是出现了上述情况,家长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孩子切实予以引导,缓解他们的压力,最终使孩子获得积极的生活状态。
家长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要做到标本兼治。
家长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消灭“成功唯有上大学一条路”的思想,要认真思考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且和孩子共同精心设计孩子的成材之路。对于那些学习确实存在障碍的孩子,家长也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敢于另辟蹊径。
家长应该努力解决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是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断地明确认识到自己学习目的中社会性意义的内容,并且保持着持久的动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暂时性和直接性的目标也会激励孩子学习的干劲,所以家长应该注意时常鼓励孩子,引导他们树立起各种小的或是直接的目标,用讲故事和树榜样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还要潜移默化地向孩子灌输社会性理想,帮助孩子将目光投向社会、世界和未来。有些家长经常喜欢用“将来没饭吃”、“不读书一辈子干苦力”等话来教训孩子,既没有给孩子讲道理,又没有直接激发孩子的具体实例,家长的这种做法经常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家长特别要注意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些孩子缺乏学习兴趣或是学习发生困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孩子的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的时候,孩子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力和持久性、做事敷衍了事、不认真等等。
家长还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经常用日常生活、游戏和习作等方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认真态度以及较长时间专注一件事的习惯,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也会形成严谨的为人处世态度。
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孩子经常会因为某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导致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最后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家长要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认真注意孩子是否跟上学习进度。有时家长还需要每周和孩子一起总结一次,只要发现了问题,就让孩子及时补上。甚至有的时候,家长还需要请专门的老师对孩子进行专题辅导。孩子只有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才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偏差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用积极和鼓励的态度对待他们。其实,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一时的分数偏低并不能代表全部,家长不能就此来断定孩子学习不好。此外,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还需经常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尤其要特别注意发现孩子在学习以外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家长还需要严格要求孩子。家长只有将这两方面相结合,对孩子形成一种刺激,才能够达到强化孩子学习动机的目的。
家长对于那些学习压力太大,已经明显表现出病态心理和行为的孩子,应该积极探访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使孩子能够在专业人员的科学的辅导下逐渐得到积极治疗。
家长如果想要缓解孩子学习压力大这个社会性问题,就需要同全社会一起努力。但是,其中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家长都要格外精心和努力。P0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