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文学叙事中,小说消解神话、调侃崇高的世俗化思潮遮蔽了生活中美好的人性,真实的或理想的爱情书写大都难觅踪影。这当中,一种反理想、反崇高的文学思潮又加大了人们思想的惶惑与心灵的痛楚。
凌子却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不合当代小说潮流的爱情故事:一个年轻设计师阿俊爱上了一个比他大七岁的女律师秦玉莹,他们小心翼翼的爱情经营最终为世俗化的社会规则与自己的心魔顷刻瓦解,最终身怀遗憾各自成家。但是无爱的婚姻让他们备受心理煎熬,唯一忘不掉的是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记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是谁撩动我的琴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凌子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文学叙事中,小说消解神话、调侃崇高的世俗化思潮遮蔽了生活中美好的人性,真实的或理想的爱情书写大都难觅踪影。这当中,一种反理想、反崇高的文学思潮又加大了人们思想的惶惑与心灵的痛楚。 凌子却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不合当代小说潮流的爱情故事:一个年轻设计师阿俊爱上了一个比他大七岁的女律师秦玉莹,他们小心翼翼的爱情经营最终为世俗化的社会规则与自己的心魔顷刻瓦解,最终身怀遗憾各自成家。但是无爱的婚姻让他们备受心理煎熬,唯一忘不掉的是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记忆。 内容推荐 女律师秦玉莹丈夫车祸去世。年青的设计师阿俊用挚诚的爱拨动了她的心弦,他们感情甚笃。七岁这个差异不大的年龄却是秦玉莹的心理阴影,社会地位的悬殊又不时地牵绊阿俊的自卑。—个不合拍的音符,潜入爱情旋律。 …… 有多少人在扭曲的亲情中挣扎,有多少人在责任的重负下窒息,幸福空间在哪里?本书追随寻求幸福的脚步,从心灵深处,解读记忆中的密码;从人物性格中,剖析人格的奥秘。 目录 序 凌子的灵气刘富道 开在灵魂深处的幽兰王泽龙 第一章 1.她就是如雷贯耳的秦大律师 2.可别小瞧了咱林家的男人 3.寒光一闪,一股凉意透进脖子 第二章 4.对娟姐,有一种依赖和眷恋 5.你的智慧和美丽征服了我 6.秦玉莹的出现,让他想起玉蝶 第三章 7.小杰打心眼里喜欢俊叔叔 8.我是江明豪的律师,代表他来看望你 9.一股热流顷刻间游遍全身 第四章 10.极度脆弱的玉莹眼眶又湿润了 11.阿俊是第二个吻她的男人 12.兰文俊永远是你的专利 第五章 13.他的肩头好结实,好温馨 14.幸福不能与家人朋友分享 15.暂时不公开他们的恋爱关系 第六章 16.义帆身边有你,我们就放心了 17.我发誓要娶你做妻子 18.阿俊傻了眼,半天没回过神来 第七章 19.幸福与惶恐,甜蜜和苦涩交织在心头 20.这个董事长的女儿只能让阿俊敬而远之 21.我任性的丫头感情上动真格的了 第八章 22.这个男孩接吻都不会 23.男人的事业比爱情重要 24.一个让她渴望拥有却害怕走近的男人 第九章 25.江义帆是一把利剑 26.人生就是不断受伤,不断省悟 27.夏月琴一番话,让她如梦初醒 第十章 28.貌合神离的生活让他困惑 29.诗词一唱一和,装饰温馨小木屋 30.小说家再怎么编故事也编不过生活 第十一章 31.你这个男人为何还来拨动我的心弦 32.我不倔,你能来见我吗 33.我们都不要再欺骗自己了 第十二章 34.真是一辈子还不清的儿女债 35.阿俊下定决心走出理智与情感的夹缝 36.一辆大货车飞驰而来 第十三章 37.我是什么?我在哪儿? 38.小杰全身一颤,他对车祸这俩字太敏感了 39.莫非这梦是我的前世 第十四章 40.妈妈最坚强,一定能顽强地挺过来 41.跟我回家吧,回我们的家 42.给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吧 第十五章 43.以后不许你靠近玉莹和小杰 44.为什么好男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你身上 45.江义帆第一次用男人的视角看她 第十六章 46.什么样的女人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47.这个女孩暗恋了我七年 48.帮我擦泪的男孩就是小杰吗 第十七章 49.这把钥匙好像在哪儿见过 50.她可能永远都记不起来你是谁啊 51.这场车祸仿佛否定了他七年的婚姻生活 第十八章 52.看来在他的心里不可能有我的位置 53.能陪在妈妈身边他只有咬着牙忍 54.真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我的生日 第十九章 55.帮她拼凑记忆的碎片 56.我沉睡了十几年吗 57.我要在这里找回我的幸福 第二十章 58.需要整理的思绪太多 59.她的记忆里有他的存在 60.我的莹儿回来了 后记 小说中的人物剖析 附:九型人格测试表 试读章节 2.可别小瞧了咱林家的男人 秋天,学府路两旁的枫树透着灵气的红光,把空军指挥学院南校区衬托得幽静、素雅而又充满活力。身着上校服的林浩然快步走进学府路37号的家属大院,上三楼,推开家门。 “这么早下班了?”妻子秦玉莹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迎上前问。 “莹儿,明天我要出一趟远门。刚才跟玉林商量好了,把妈接过来,你们也好有个照应。”林浩然进屋放下公文包,从她手中接过儿子。 “去哪儿?” “都城,陪院长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都城?为什么不坐飞机去?” “院长心脏不好,不想坐飞机。坐火车要两天一夜,不如开车去,还能捎带点土特产给那边的战友。” “去都城的山路多,开车辛苦,还不安全。”秦玉莹担忧地说。 “放心吧,老婆。小张有3年多的驾龄了,又有我这老兵坐镇,没事的。”说完,浩然对怀抱里的小杰说,“儿子,老爸不在家,你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了,可得照顾好你妈哟。” “你呀!他还没学会叫爸呢。”秦玉莹嗔他。 “可别小瞧了咱林家的男人。”浩然举起小杰的小手,教他做握拳的动作。 “是呀,是呀!咱家里有这个小男子汉照顾,你就放心好了。”秦玉莹开心地笑着,小杰也呀呀地手舞足蹈起来。 秦教授晕倒在讲台上,同学们的惊呼声中,林浩然冲上前,背起教授,直奔后勤总医院。秦教授被送进抢救室,学院领导赶忙通知家属。秦夫人带着女儿玉莹和儿子玉林闻讯赶来。 经过诊断,秦教授是过度劳累,引起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他被推出抢救室,鼻部插有氧气管,处于中度昏迷状态。 参加完高考的秦玉莹,按爸爸的意愿填报了江城政法学院。爸爸说,他的曾祖父在解放前做过律师,他的父亲曾想培养他做律师,怎奈那年代只搞斗私批修,没有律师这个行业。他希望女儿能完成这个心愿。玉莹还没入学,爸爸却病倒了。她日夜守护在爸爸床前,祈祷爸爸恢复健康,亲自送她进入大学校园,亲眼看到她成为一名律师。 七天过去了,秦教授一直处在昏迷之中。林浩然每天都来医院探望。爸爸在家经常提到林浩然,他是爸爸的得意门生,出身军人家庭,大学毕业当了两年特种兵后,考入空军指挥学院读研。据说爸爸晕倒时,是他背到医院的。她对这个男生肃然起敬。 林浩然时常听秦教授自豪地谈起女儿,当秦玉莹进入他的视线,迷人的双眸里透着一股让人不得不怜惜的忧伤,无不牵动着他的心。他每天都来医院探望秦教授,与其说他是惦念教授,不如说他更惦念秦玉莹。看着守在病床前的玉莹二天天憔悴,他心痛万分。暗暗对昏迷中的教授发誓,要用~生的时间来呵护他的宝贝女儿。 年仅45岁的秦教授,昏迷了8天,终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去世。秦家剩下唯一的男人玉林还不满14岁。林浩然以弟子的身份帮师母操持秦教授的后事。他处事果断,考虑问题细致周全,博得秦家人的认可。 爸爸是家里的精神支柱,家里的主心骨。他的去世在秦家三口人心头笼上一层阴影,妈妈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妈妈一直是高中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大。玉林正在读初三,马上要中考。秦玉莹对自己说,我是长女,要担起爸爸在这个家里的责任,照顾好妈妈和小弟。她强忍心头的悲痛,包揽所有的家务活。 拿到江城政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玉莹偷偷地跑到爸爸的墓前大哭了一场。爸爸您放心,我一定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爸爸的期望就是她生活的目标。 林浩然没课的时间,几乎都会来陪伴秦玉莹。大哥哥一般的关心和呵护,玉莹从他身上找到父亲的影子和亲切感。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和激动人心的激情,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是一种无须语言表达的默契。 秦玉莹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林浩然专程借了辆军用吉普车,送她和妈妈到江城政法大学。走进校园,迎面是一座寓意“公平、公正”的抽象派雕塑,庄严肃穆。一条幽静的小路通往学生宿舍。女生宿舍许多人进进出出,都是家长来送孩子的。寝室是四人间,门上贴着学生姓名。林浩然找到贴有秦玉莹名字的寝室,把行李送进去。 送走林浩然和妈妈,秦玉莹回到寝室。一个清秀的女生上前问:“是秦玉莹吧?” “是呀。”玉莹微笑着回答。 P10-12 序言 凌子的灵气 刘富道 凌子徜徉于网络有些年头。她在网络上不断变换角色,时而是一个清纯的小女生,时而是后面跟着一排小弟小妹的大姐姐,最常见的是一个成熟女性的光辉形象。不管凌子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包括她周围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朋友)都喜欢她,喜欢读她的网上作品。网上的凌子,比现实生活中的凌子更加可爱,我不是想贬低现实生活中的凌子,只是因为人在网上与人在大自然中一样,所有的个性或许都能够释放出来。 凌子学习的功课很多,拜过的老师也很多,兴趣十分广泛。她先跟我的一位朋友学摄影,认识我了又要拜我为师学写作。我说,免了,别拜师,别设拜师宴,我不喜欢这一套,写了东西拿来我看看。我认为一旦拜师,就有一种依附关系,你逢年过节要送礼,于是我就有了一种期待,哪个节你疏忽了我就会有失落感。最先履行这个约定,是我帮她看过一些散文,她打印得好好的如同一本书。凌子的散文有灵气,有很好的文笔,有一些新鲜的想法,读起来感觉好舒服,没有读一些“老作家”的文章那样的沉闷感。那时我就为凌子可惜,为什么不拿出去发表,为什么不换些银子回来请客? 凌子诗词功底比较深。她随手写的一些自由诗,都有些味道,是诗。她擅长填词,曾在网上一对一,或一个对几个,唱和过一阵子。我觉得她所填的一些词,虽然是些黛玉情调,大都也显得不俗,用不严格的标准看,用非行家的眼光看,我觉得有这个水平十分难得。只是我又觉得把才华放在这方面,投放的精力太多,虽然硕果累累,却没有多少价值。 终于有一天,凌子给我一个惊喜,送来一部小说稿《是谁撩动我的琴弦》。这部小说在网上公开的版本,是我看到的第三稿。读第一稿的感觉是,凌子更适合写小说,她擅长编织故事,了解社会各个层面,语言也有冲击力。这部作品将她的律师经历、教师经历、心理咨询师经历所积累的知识全都融会进去。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女人只要敢端杯》,意思是说女人敢端杯喝酒,男人就不是她的对手,女人只要敢拿笔写小说,一般男人也不是她的对手。凌子正好应了我的理论,我看好凌子的写作前景。但我并不特别满意这个第一稿,我觉得她的小说语言还没有完全从散文语言脱胎换骨,而且叙述的节奏没有把握得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再看第二稿,我没有先前的激动,几乎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我甚至没有把我的意见当面向她陈述。我在网上读第三稿,感觉完全不同,顺顺当当地读了下来。是她改好了吗?也许不是,也许并没有怎么改,她只是糊弄我们一回。东西还是那个东西。那么,她怎么蒙骗了我的眼睛? 我的朋友鲁家雄先生,是凌子的正宗老师,正宗老师就有师道尊严,就要履行从严治学(生)的天职。他来电话愤愤不平地说.这部作品毛病太多,诸如错别字,标点符号,主谓宾结构,及物不及物关系,诗词的平仄关系,还有人物形象等等。他来电话的时候正是我已经喜欢上这部作品的时候,这些非正面的意见我哪里听得进去,我说让出版社编辑把关去吧。家雄兄所说的这些问题,在网络文学中,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即使是问题也不会当一回事。还有另一层原因,当今的网络写手,都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他们不是不懂主谓宾,他们经常在颠覆主谓宾。我是在网上阅读这部大作。自然有网上阅读的预期和准备,我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甚至还像一个老另类一样,为这些少另类们的颠覆喝彩呢。 《是谁撩动我的琴弦》是一种快节奏的叙述方式,行文中少了许多过渡,省去了许多过程,也不是把什么都交代清楚,这样的跳跃性,正是迎合了年轻人的阅读口味。传统小说那种侃侃而谈的作风,已经让年轻人失去了耐性,特别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唠叨。在年轻人中间更没有市场。全篇分为二十章六十节,每章节只有两千多字,似乎都显得单薄。以传统纸上阅读习惯来看,这是一个中肯的评价。而提供给网络读者阅读,篇幅就要像这样切割得小些,以便读者一口气读下来,也好让读者歇歇眼睛。凌子在网上与读者达成快节奏的默契,这应该视为创作界与读书界的共同进步。 这部书稿每章小标题的字数,长的长,短的短,有的超多。我喜欢这种形式。这是一种情节诱导式的小标题,而不是梗概概括式的小标题。我看的第一稿,好像不是这样,小标题全是概括式,而且一律都是四个字。那种四个字的小标题不符合我的欣赏趣味,我觉得作者为了把字数压缩成相等的四个字,往往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嫌。汉字的四字成语或四字短语,具有超强的思想浓缩性,任何西方语言都不可能达到如此简约精炼的境界。但是,用四个字做小说小标题,无论概括情节还是概括思想,都不会是上好的选择。它极有可能成为限制形象思维生发开去的桎梏。 读《是谁撩动我的琴弦》,可以像看六十集电视连续剧一样,跟着情节走就行了,该笑的时候尽情地笑笑,该哭的时候尽情地哭哭。这个故事一波三折,荡气回肠,碰到总是想哭的时候,不妨这样想想,这些都是作家瞎编的,我才不浪费泪水呢。凌子把小说的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熔于一炉,让读者或许有一得:人生原来是这样呀。 网络小说就像纺线一样,要多长就可以拉多长。这部小说的悬念并未释放完,可以轻而易举地拉下去,凌子却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许多遐想的空间。这一招厉害。读者会不会提出抗议,会不会强烈要求作者返场,那就是后话了。 (刘富道先生为国家一级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后记 小说中的人物剖析 《是谁撩动我的琴弦》从动笔到完成算起来有些年头了。我像一匹惰性的马儿,鞭子不响不迈蹄。多年以前,一位朋友的经历深深触动了我。男人渴望成功,女人渴望幸福。男人和女人对情感、性欲、事业和金钱,究竟该怎样排序呢?问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种答案。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美国学者Alexander·Thomas和Stella·Chess在他们出版的《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到,能在出生第2—3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DaVid·Daniels发现这九种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匹配。也就是说,人的气质与生俱来,是人格发展的基础。九型人格如同中国的太极、八卦一样,蕴含玄机。能帮助我们洞察人心,穿透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感受人的思想,发现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种人格类型演绎生活的旋韵,撞击我的创作灵感。我用朋友的经历作蓝本,揉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素材,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原型。 男主人公阿俊是成就型的实干家,属于第三型人格。他的主要特征就是有强烈好胜心,以成就衡量自己的价值高低,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羡慕,成为众人的焦点。在他看来,只要有成就,秦玉莹就会爱他。他的恐惧是,不被接受就被认为没有价值。在事业成功的女律师秦玉莹面前,他显得一事无成,自卑感侵蚀了他的灵魂。他选择逃避失败,却又在苦苦追求长远目标的实现。 女主人公秦玉莹是自我型的悲情浪漫者,属于第四型人格。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她追求独特,把工作当做一门艺术。丈夫去世之后,她把感情封存起来,通过成功的荣耀来寻找自我。外表酷似女强人,内心却十分脆弱。她渴望浪漫、有情调的生活,却又惧怕被人拒绝,在人际关系上若即若离,怕亲密的关系暴露自己的不完美。她珍惜自己的爱和情感,想用心滋养,用最美、最特殊的方式表达。命运把她与理智冷静的第五型人格的人牵在一起,她只能沉醉于忧郁的想象世界,不停地自我察觉、自我反省和自我探索。 阿俊和玉莹这两型人格应该是完美的结合。年龄的差距,地位的差异,是心头抹不去的阴影,水乳交融的情感抵御不了两个人内心的恐惧。在事业和机遇面前,他们不得不放弃感情。 江义帆是一位智慧型的观察者,属于第五型人格。温文儒雅、表达含蓄、理智冷静,他认为有知识、有资本,才有安全感,才会有人爱。他善于思考,却不善于表达内心感受。当他认定秦玉莹适合做终身伴侣,就像欣赏艺术品一般将她收藏到私人空间里,不容任何人侵犯。秦玉莹需要的是一个情感互动的释梦人,而江义帆却没有情绪波动,过于注重理性的东西而忽略感觉,这注定了他们的结合是悲情的。 叶秀屏是活泼开朗型的享乐主义者,属于第七型人格。她精力充沛、迷人好动,不愿承受压力,怕严肃认真的事情,不愿被束缚、被控制,想过愉快享受的生活。人生有太多开心的事,一切不美好东西在她的眼里都能化为乌有。第三型人格的阿俊正好与她的性格互补,阿俊追求成就感给予她的是如愿以偿的归宿感,因此阿俊在她心目中永远是完美的。 江云鹤和林爷爷都是典型的第八型人格,能力型的保护者。他们是生活中的强者,豪爽、不拘小节,爱下命令,说话大声、有威严,靠意志来掌管生活。在他们看来,江义帆和秦玉莹应当是最佳配偶,有权力安排他们的婚姻。江义帆能顺应环境,秦玉莹在强势的亲情中显现出性格中的柔弱,他们就成了第八型人格手中的棋子。 王雪娟是阿俊生活中遇到的第一个女人,一位助人型的给予者。宁丹妮默默地守护在江义帆身边,她坚信付出一定能有回报。她俩都属于第二型人格,温和友善、婉转含蓄。阿俊接受王雪娟的爱护,让她觉得活得有价值,同时她又让阿俊感受到爱的存在。宁丹妮用七年的付出,终于唤起江义帆的激情。 秦玉莹的母亲钟心妍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美德的完美主义者,属于第一型人格。忍耐、有毅力、有原则性,循规蹈矩,顾全大局。年轻守寡,细心守护子女,生怕出一点差错,结果忘记自己的追求,牺牲自己的幸福。她也有失望和沮丧,不能容忍任何越轨的行为。劝勉教导,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叶汉钦是叶秀屏的父亲,一位谨慎型的权威崇拜者,属于第六型人格。女儿与事业在他心目中同等重要。他做事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在选婿的问题上,他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周密的考虑才下定论。尽管阿俊有能力承担公司的业务,但他并没有完全放手。他相信权威,需要亲密感。对子嗣的忧虑,让他没有安全的保障。 江雪燕和她的母亲夏月琴都是和谐型的和平使者,属于第九型人格。在小说中出戏不多,温和友善、忍耐随和的个性在她们的言谈举止中基本表现出来。她们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平静和安稳。 上述人物仿佛活灵活现地生活在我身边,在脑海中盘旋,不时地拽我入戏,让我记录一段段话剧般场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我写写搁搁。直到有一天,我的导师鲁家雄先生对我说:你没有时间耗下去了,该做点值得回味的事!他严厉的“鞭子”高高扬起,我不再敢偷懒。《是谁撩动我的琴弦》第一稿完成,跟鲁老师进行了一番探讨之后,交请刘富道老师审阅。刘老师非常认真地看了书稿,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了一些问题。我刚要潜心入戏,身边发生一些变故,令我无法静心。小说一搁又是几年,直到我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不再有资本“偷懒”了,才明白老师对我的良苦用心。真正玩起小说,又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了从小说人物的心灵深处,剖析情感的奥秘,解读人类记忆的密码,我查阅了大量心理学专著,提炼了与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性格相吻合的精典语句作为每一章节的导读。在赵金禾老师的引导下,我再一次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完成了第二稿、第三稿。 刘老师的认真、鲁老师的严谨、赵老师的谆谆教诲。导师们恩威并施,刚柔并用,如此揉出的面团不出好馍也太辜负大家了(是不是有点骄傲了)。 刘老师用“凌子的灵气”作序,让我有些汗颜。要说灵气,也该是集三位老师之灵气才有的。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出书,要评职称?要出名?还是……我的圆答是:百年之后能拥有一份值得回味的东西。这就是写小说的初衷。 小说准备出版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王泽龙老师。他在百忙之中看了书稿,以《开在灵魂深处的幽兰》为题作序,从专业角度对小说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引领着我在文字创作中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小说的出版是不是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尚不清楚。至少我努力了,用我的努力,用我的汗水回报导师们对我无私的关心。 凌子 2010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