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远征军(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方知今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中国远征军20万将士的浴血奋战,同盟国是不能遏制德、意、日轴心国妄图瓜分世界的迅猛攻势的,世界将会是另外一种格局!1939年9月,欧洲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冬天,日本在中国西南的广西钦州、防城登陆1941年春天,英国邀请中国派军事考察团赴缅甸、印度考察1941年12月11日,中国军队动员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印由此开始……

内容推荐

《中国远征军(上)》作者方知今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后裔(其父方靖毕业于黄埔四期,曾任国民党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并兼任宜宾、内江、泸州、自流井四个专区的警备司令),从小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大量接触。在此基础上,他又采访了中国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此书,生动再现了六十多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目录

第三十章 杜聿明死里逃生

第三十一章 罗卓英重设长官司令部

第三十二章 炎黄子孙,决不屈服

第三十三章 ABC代表什么

第三十四章 中国驻印军指挥部迁到兰姆珈基地

第三十五章 关麟征企图并吞黄维

第三十六章 黄维怒斥顶头上司

第三十七章 蒋介石的“夫人外交”

第三十八章 陈辞修点悟史迪威

第三十九章 开罗会议达成局部共识

第四十章 蒋介石笑嘻嘻撕了罗斯福的信

第四十一章 原定给中国的装备给了印度

第四十二章 卫立煌,大将风度也

第四十三章 卫立煌重新布置远征军

第四十四章 “我们女人就是应该用身体使他们得点享受”

第四十五章 中国远征军见识空军新武器

第四十六章 卫立煌决心背水为阵

第四十七章 霍揆彰打算用五十三军做炮灰

第四十八章 强渡怒江,收复失地

第四十九章 东北军五十三军用热血证明价值

第五十章 新二十八师松山大战

第五十一章 蒋介石:限期不克,杀

第五十二章 望远镜后泪水滴下:再打!再打!

第五十三章 东北军力克保山

第五十四章 宋希濂大意失龙陵

第五十五章 驻印军提前七个月反攻

第五十六章 老爷将军和少爷兵

第五十七章 空降兵突袭密支那

第五十八章 大会师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在印度英帕尔省休整一个月,一九四二年七月上旬,奉司令长官罗卓英之命转移到中印边境力多驻防。此时杜聿明的第五军和新二十二师廖耀湘部,尚在原始森林中劫难未尽。

孙立人并不因为自己的部队退入印度就心安理得,他对杜聿明毫无成见,而且为杜聿明和第五军的存亡忐忑不安,他曾多次向英方提出派飞机去寻找,但是,英方总是支吾敷衍,始终没有派出飞机。他忍耐不住,决定去向蒙巴顿勋爵直接提出要求。

这位“爵爷”大惊小怪地喊道:“啊,孙将军,据我所知,你并不是黄埔将领!”

“是的,但我和杜聿明同是中国将领,”孙立人强调道。

蒙巴顿瞪着一双蓝眼睛说:“据我所知,杜聿明并不同意你退到印度,他是副长官,你违背了他的命令,如果他也撤退出来,会不会报复你呢?”

“向印度撤退,原本是罗长官的意见,我遵照罗长官的命令行事,杜副长官也无话可说。退一步讲,即便他对我有什么意见,毕竟是我和他之间的个人恩怨。他带着几万人向野人山撤退,这就不是我和他两个人的事了。”

“据我所知杜聿明是你们蒋委员长面前的大红人,而且在黄埔将领中很有号召力,因此,你和他结怨,对你在国民党军中的前途,将会是很大的障碍。”

孙立人严肃地说:“阁下,你知道的的确不少,但是,你唯独不知军人的良心!”

这一番话使蒙巴顿受了很大的震动。他是听亚历山大等人说杜聿明如何傲慢,又如何公开指责英军等,所以才不肯帮忙救出杜聿明,现在孙立人义正词严的一番话,把他说服了。因此,他十分感动地说:

“孙将军,我欣赏您的骑士风度!”

“阁下,我绝非十七世纪欧洲的骑士,也绝非十八世纪美国的西部英雄,我仅仅是一个中国的普通军人。我仅仅以一个中国军人的身份,向一个英国军人提出要求,不知你能不能接受——诚恳地接受?”

“孙将军,您的气魄感动了我,使我决定改变主意。我以勋爵的名誉向您保证:马上派出飞机去寻找。”

“谢谢!”

“但是,您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野人山以原始森林为主,树枝覆盖,高空很难看清森林中的情况,即便低空侦察,也很难奏效。”

“阁下,中国有句俗话——‘尽人事而听天命’,翻译一下可以这样讲——我们尽力去做,听凭上帝的安排。”

“OK!”

蒙巴顿说得不错,在那云雾覆盖的原始森林上空,英机多次低空飞行也没有发现情况。他也说对了,杜聿明是蒋介石的爱将,断绝通讯日久,蒋介石焦虑不安,便派遣联勤总司令俞鹏飞到印度,要求美国空军也出动去寻找杜聿明和第五军的下落。

美机多日在原始森林上空低空侦察,终于发现在新背洋一带,似有动物活动迹象。尽管不能肯定便是第五军,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投下了给养和通讯器材。由于原始森林几乎没有空隙可以空投,投下去的东西不一定能得到,所以反复投了多次,希望这些盲目投下的东西,侥幸有一次或一部分能使第五军收到。

一日,新三十八师在力多的电台收到了第五军的信号。通讯处当即报告师长,孙立人接到电话,拿听筒的手都颤抖不已。他当即赶到通讯处,守在无线电发报机前,急切地对报务员说:

“赶快问问杜副长官和廖师长的情况,就说孙立人向他们问安!”  当电台收到对方回答:杜副长官和廖师长安好,并向孙师长致意,孙立人的眼泪滚滚而下。因为他当初率领新三十八师通过森林来到印度,那仅仅是人工森林,而且也仅仅是几天的时间,至今回忆起在那种暗无天日的环境里的恐怖,尚不免心有余悸。杜聿明带着部队,竟然在原始森林中转了三个月!遭遇之悲惨,他简直不敢设想。

杜聿明向孙立人发来回电,这位骄傲的将军告诉部下:食品早已耗尽,将士疲病交加,恐无见面之日了!

孙立人当即口授一电回复:

“副司令长官杜。密。职闻钧座受困而又音讯全无,终日如坐针毡,现得与钧座取得联系,党国之幸!三军之幸!职当竭尽全力营救钧座脱险,望钧座善自珍重,相见有期!职孙立人叩。”

发完电报,孙立人当即派出第一一二团第一营第三连去迎接杜聿明。

孙立人向连长周友良下了这样的“死命令”:“杜副长官是党国的栋梁。因此,你必须保护好,不得有半点差错。倘若完不成保护任务,就不要回来见我!”

周友良率加强连进入原始森林,向新背洋方向搜索前进。不料竟先发生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

一日,第三连忽然发现在一块空地上架着许多堆枪支,其架枪的方法,与部队行军中途休息时架枪方法相同:一个班十余支步枪架在一起,轻机枪则摆放在三堆步枪的中间,十分整齐。周友良起先还以为是第五军的部队在附近休息,忙命士兵四散寻找,找了半天不见人影,却发现一堆堆白骨。再看那些架着的枪都巳生锈,甚至连接点都已锈在一起了,显然架的时间巳非一日。周友良还以为是第五军在此遇难了。想起孙立人对他下的“死命令”,不禁怅然若失。左思右想,唯有“自裁”一条路了,免得回去受军法制裁,于是他将副连长叫到一旁,强忍悲哀说道:

“我没有完成师长交的任务,唯有自裁,以免军法从事,这样,尚可望按烈士待遇,父母妻子有所抚恤。请你把部队带回去,报告师长,就说我已知罪自裁了,望师长怜悯吧。”

副连长劝道:“连长别急嘛。刚才我大概点了点枪支,根据枪支数目,最多不过一团人。第五军军直属部队加上新二十二师,是一支万人以上的大部队。就算这里死了一两千人,也不会死绝。况且,杜副长官必然受到保护,都死光了他也不会死,我们再找找吧。”

P1-3

后记

一九九一年《中国远征军》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为该社当年重印数次的畅销书。图书出版后,我收到由作家出版社转来的全国各地读者数千封来信。其中不少是当年还健在的远征军将士,还有一部分是远征军将士的后裔。他们都很激动,说这段封存五十年的历史,终于告白天下,欣慰之至;当年远征军伤亡二十万将士英灵,也可以瞑目了。

读者问我,有一些在书中提到的营、连、排长或随军翻译官,我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姓名的?连细微的战斗都描写得那么清楚、真实,是否亲身经历?否则,如何能得到如此详实的资料?我告诉读者:家父方靖,系原国民党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兼四川宜宾、泸州、内江、自流井四个专区警备司令,“文革”后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因此,我有幸接触到同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的原国民党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杜聿明、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二百师步兵指挥官郑庭笈等将军,聆听他们讲述当年中国远征军,从成立到最后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全过程,我做了十多万字的笔录。此后,我也通过家父是文史专员的关系,借阅了当年参加远征军或驻印军各级部队长所写的亲历回忆资料,数十万字之多。

中国远征军从一九四二年入缅作战,至一九四四年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历时三年。将士们以血和肉,阻挡了武装到牙齿的日寇深入侵略,最后反攻,收复失地,全歼鬼子,取得辉煌、彻底的胜利!这一胜利,是中国抗战八年中,唯一的一次真正的胜利!

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战,中国远征军将士以二十万之众的伤亡,取得最后胜利,其惨烈可想而知。当年我读那些原远征军健在将士写的回忆资料时,数次潸然泪下。

一九四四年初,我去云南采风,在昆明,省黄埔同学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黄埔同学会正在保山开会研究给在野人山牺牲的将士立碑。因为据传说,野人山内传出鬼泣哀号之声,立一碑可安抚死难英灵。他们建议我去保山参加会议,当时因为正在撰写长篇小说《梦断金三角》(一九九七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急于去金三角采风,没有去保山。

二零零五年八月,我受邀参加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后,又受民革北京市委所邀,去云南寻远征军之“根”,从保山一直沿远征军当年作战行进路线行走直至入缅。

我们沿途访问当地老乡,无论男女老少,都表现出对远征军的深厚感情。他们甚至豪迈地说,你们是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的,我们滇西人是一九四四年抗战胜利的!比你们早胜利一年。他们是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认定的抗战胜利。

在腾冲、龙陵等这些曾被日寇攻占的地方,也是而后中国远征军经过反复血战后收复的失地,至今还保留下许多当年的抗战的痕迹,滇西人民十分珍视,保存完好,还设立了一些纪念馆。松山,这个为远征军付出惨重伤亡的战场,还埋着第八军阵亡烈士的遗骨,我们惊讶地发现,居然墓地、碑石都完好无损!实难想象在那绝灭人性的十年浩劫中,不知多少千古流传下来的稀世国宝、文物被砸毁,无数曾被尊为“伟人”、“功臣”者的坟墓都被刨掉,甚至骸骨无存!而这些远征军烈士的坟墓,居然得以幸免。原来是滇西人民的正义怒吼,喝退了那些“造反”的妖魔鬼怪。足见滇西人民对中国远征军的深厚感情——他们千秋万代,也忘不了是这些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从万恶的鬼子蹂躏中,把他们解放出来,并夺回了他们的家园。

虽然我在撰写《中国远征军》时,掌握了大量资料,但仍有一定局限性。这次再版,作了些补充、修正,但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保再版更正。

方知今  二零零九年五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