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桶》(作者F.W.克劳夫兹)讲述了这么个故事:一张提货单到了年轻画家菲利克斯手中。他不无奇怪,却还是费劲脑汁将这一手续不全的货物——大木桶运回家中。岂料转眼间大木桶就被偷了。大木桶失而复得,却把他送进了监牢。
大木桶满载金币,中间立着的女尸是他巴黎好友、拖拉机制造公司董事波瓦拉的娇妻。她曾是菲利克斯的初恋情人。嫌疑人锁定在死者丈夫波瓦拉及曾经的情人菲利克斯之间,而波瓦拉有毋庸置疑的不在场证明。所有的证据都在指向菲利克斯。
大木桶被一只无形之手在巴黎与伦敦之间多次运送,仿佛中了魔道。魔桶是关键证据吗?菲利克斯寻得到自己的不在场证据吗?
《魔桶》(作者F.W.克劳夫兹)紧紧围绕一只神秘诡异的木桶铺陈:一张木桶提货单到了年轻画家菲力克斯手中。他不无奇怪,却还是将这只大木桶运回家中。转眼间,大木桶被盗。此后,木桶失而复得,他却因此进了监牢。
大木桶满载金币,内装的女尸是菲力克斯的巴黎好友、拖拉机制造公司董事波瓦拉的娇妻。她曾是菲力克斯的情人。波瓦拉的不在场证明看上去天衣无缝。所有的证据都在指向菲力克斯。
大木桶被一只无形之手在巴黎与伦敦之间多次运送,像是着了魔道。魔桶是关键证据吗?谁是背后的操控手?
《魔桶》一经出版,即成了世界超级畅销书,也成就了克劳夫兹作为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最负盛名的“不在场大师”的隆誉。
小说布局繁复奇巧,不着痕迹。著名侦探推理小说巨匠雷蒙德·钱德勒对《魔桶》赞赏有加,言其“拥有最扎实有力和无懈可击的布局”。
“布洛顿以前做过这类工作。他应该比较熟练。”
“那就辛苦你去安排一下。请你通知乔森小姐来一趟,我有邮件需要整理。”
岛洲海运公司办公室位于芬嘉齐大道西端一栋大厦的三楼,简称I&c总公司。它在船运行业里位属一流。三百到一千吨的轮船,公司有近三十艘。这些轮船专门往来于伦敦和各个岛之间。公司的管理特色在于:运输费用低廉;对其属下的船只非常珍惜,绝不会因为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而超速行驶;交易对象非常广泛,只要不是容易腐败的货物运输,都在其服务范围之内。
威尔·科克斯手中拿着几个文件,走向正在桌前埋头苦干的汤姆·布洛顿。
“布洛顿!”威尔说,“艾华里先生有指示,请你立刻赶去码头核对一下诺顿公司的那批葡萄酒。它们昨天晚上已由‘普鲁芬姬号’轮船送达了。前次因为货物数量不对,客户纠缠不休,让公司费尽周折。这次可千万不能再有差池了!这是货物清单。你可不能转手交给码头工作人员去清点,得亲自一桶一桶地核对哟!”
“好的!”布洛顿回答说。
布洛顿才刚二十三岁,还是满脸的稚气,但他活力四射、身手敏捷。在他看来,能够放下单调的内务工作,到热闹的码头去看一看,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于是,他将桌上的账簿迅速收拾好了,将货物清单仔细地在口袋里放好,就拎起帽子匆匆下楼去了,轻快地踏上了芬嘉齐大道。
四月初的早晨,风和日丽。阴冷春雨之后的好天气,使人感受到了充塞于大气中的夏的活力。雨后的阳光显得格外明亮,令人神清气爽。布洛顿身轻如燕,跳跃着穿梭于车水马龙之中。当他看到通往码头大道的川流不息的车辆时,就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了。
他快步走过两条环绕着古代要塞的弯弯曲曲的小道,穿越了几座巍峨的灯塔,直达“普鲁芬姬号”轮船停泊的圣凯萨琳码头。
“普鲁芬姬号”轮船载重量在八百吨左右。它船身细长,引擎置放在船体的中央。黑色的烟囱上则漆有两道象征公司标志的绿色线条。由于最近有过一次一年一度的驻港大修,“普鲁芬姬号”在新刷的黑色油漆的衬托下显得干净而美丽。
布洛顿一边加快脚步,一边在心中想,他必须在那批葡萄酒被卸下船舱之前赶到那里。
待他到达时,装载酒桶的前舱舱门已经开启。工人们正在准备卸货。他站在船桥和甲板上,一边等着,一边欣赏四周的景致。
此刻的船坞中,停泊在“普鲁芬姬号”轮船后面的是同属于该公司的第一号巨轮——“席拉秀号”轮船。这艘船预定当天下午开往可乐纳与维科。其高耸的船头正好与“普鲁芬姬号”的船尾突出部分相互交错。“席拉秀号”的船头前方是格莱特海运公司的船只。它当天预定的航线是博鲁瓦斯特和格拉斯哥。从烟囱那儿冉冉升起的烟圈,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之下,显得鲜明而生动。在这艘船的另外一头,正泊在港口的是“艾克丘斯号”轮船。它属于巴布克·米曼公司。这家公司有意于与I&c公司争夺同业老大的位置。这艘船的船长绰号叫“黑马克”。之所以如此称呼,是要把它与同一公司另一艘船的船长“红马克”相区分。
对布洛顿而言,所有这些船只足以将他的心思引向遥远而神秘的奇幻世界。他时常幻想着,只要有一次机会就好了!他将搭乘这些轮船畅游哥本哈根、布鲁托、里斯本、斯贝几一亚以及其他令人神往的港口。
前舱打开了。布洛顿手持记事本走下船舱。很快,吊桶的作业开始了。绳索每次可以捆上四个酒桶。每卸载一次绳索,这位年轻职员就在记事本上记上一笔。他打算在装卸工作完成之后,将自己的记录与货物清单做一次核对。
工作进展很顺畅。为了让吊绳钩住沉重的酒桶而不致中途掉落,码头工人使尽浑身力气在推拉着。很快,舱口周围的酒桶就已全部卸下船去了。只有船舱深处的酒桶,工人必须先将其滚到舱口,才能开始拖吊。
又有四只酒桶随着吊绳的拉动,在冉冉上升。正当布洛顿准备清点下一组而将头掉转过去时,突然,空中炸起了刺耳的叫喊声。
“唐,危险!危险啊!”
转瞬之间,他被一只强有力的手臂抓住,又被紧拉着连连往后面退去。他猛一回头,惊讶地发现,原本已经吊起的沉重酒桶竟在刹那间脱离了绳索,重重地砸向船甲板。好在吊着桶子的拉绳只上升了四五尺,不过因为桶子太沉,才又猛然往下坠落。两只酒桶已被撞坏了,尽管不太严重,但里面的葡萄酒已从木桶的缝隙间渗了出来。另外两只酒桶好像安然无恙。工人们因躲避及时而逃过一劫。P2-4
在色彩缤纷的世界文学园林里,侦探推理小说是一株盛开着奇异的花朵、分外引人入胜的巨大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对“侦探推理小说”这个词条是这样定义的:它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种体裁,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侦探推理小说主要讲述具有惊人推理、判断能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破解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它的结构、情节、人物,甚至环境都有一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一种类型文学。
但就是这种文学样式,在自己并不太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两个奇迹:其一,产生了一个读者不准其死去的文学形象“福尔摩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一八八七年在《血字的研究》中创造了他,从此福尔摩斯成为人类智慧的符号并承担起人类“保护神”的重任。这不仅标志着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意义上的不朽,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世界读者对他的迷恋。这是从人类文学产生之日起任何文学形象所不能比拟的。其二,产生了一位被称作“侦探小说女王”的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生前,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的作品就在一百多个国家发行了四亿多册,仅次于《圣经》。如果考虑到《圣经》的销售主要依赖于悠久的宗教历史和庞大的教会系统作为背景的话,那么克里斯蒂就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了。
……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历是对神秘的感悟。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那就形同行尸走肉……”让我们放松心情,敞开胸怀,捧上这些充满神秘、惊险、智慧并能引发我们的好奇心的经典之作!让阅读这些作品成为我们人生最美好的经历吧!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