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十四史大智慧(共3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袁永松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袁永松主编的《二十四史大智慧》渗透了不同环境、领域的人们所体现出的无穷智慧。既有统治阶级的雄才大略、权术纷争,又有普通百姓的生活智慧、仁义道德。它讲述了帝王统驭之道,将相为臣之道及全身之道,贯穿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不同事件的处理方法,历来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今、治国安邦,士族文人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

内容推荐

袁永松主编的《二十四史大智慧》以帝王纪传为纲,贯穿历史事件,辅以[表]连接时空、人物,用[志]补、以典章制度与天文历法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全貌。其中记载的人物,举凡帝王、贵族、官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游侠、隐士、商贾、医者、卜者、俳优等,无所不有;记载的社会生活,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技、外交、文学、艺术、农商、财税、天文、地理、历法、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等,无所不包。

《二十四史大智慧》对《二十四史》中有关治国管人之道,用人之法,为臣之道,以及为人处世智慧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条理清晰,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得到启发。

目录

管人智慧

一、精判智慧:想清楚才能管明白

1.不让盛怒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2.符合大多数才能调动大多数

3.了解真相才能决策正确

4.自己做到就不怕别人做不到

5.借人名利心而用人

6.赢得支持才能站稳脚跟

7.要善于把能人变亲信

8.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子弟兵

9.抓住安定全局的关键

10.大胆使用自己急需的人

二、控揽智慧:以强力手段控制管人的局面

1.坚决摧毁威胁控制权的权力团伙

2.剪除心存异心的能臣干将

3.权力让亲情走开

4.解决兵权左右政权的弊病

5.对腐败不能心慈手软

6.危急关头当断则断

7.以高效管理体系使政令畅通无阻

8.不允许害群之马出来捣乱

9.对邪教组织和秘密结社严防死控

10.对外来的侵犯更要坚决回击

11.参悟“无力”的帝王管人之道

三、立威智慧:以威权树立管人的威望

1.以等级差别制造威仪

2.建立规矩,以成方圆

3.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权力为自己造威

4.对下情了如指掌是立威的前提

5.不能以打击一大片的方式树威

6.以巧立威可生奇效

7.公平公正是树威的根本手段

8.下大力气废除潜规则的毒害

9.示之以明,惩之以威

10.炮制一个神圣的光环

四、柔道智慧:换一种方法管人更有效

1.宽政治国的安天下

2.先收买人心而后得天下

3.以德服天下

4.以感情让人感动

5.给有能力的部下厚爵重禄

6大度地饶恕部下的冒犯

7.能装糊涂的是聪明人

8.放人一马,以求后报

9.做个让部下感恩的“知己者”

10.用特殊的胸怀,换部下铁心捍主

11.重赏与严罚相结合

12.以亲情招牌树仁义形象

五、兼听智慧:虚心纳谏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1.认识到错误就立即改正

2.放下身架向事实低头

3.能够容忍别人犀利的指责

4.虚心向下属求谏

5.下属的建议你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倾听

6.危言虽然耸听更应多听

7.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意见

六、尊贤智慧:打出一块有号召力的牌子

1.对贤能之士要树立“求”的思想

2.尊崇有真本事的大贤

3.让千里马甘受驾驭

4.要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

5.花大力气请来左膀右臂

6.不要为尊贤重能设置条条框框

7.尊贤重能要显示出十足的诚意

8.善以重文的方式尊贤

七、平衡智慧:以牵制的方法统御部下

1.平衡互补,合理搭配

2.让下属的职责互相牵制

3.让违规的下属自相治理

4.做大事的人要沉得住气

5.拿自己当靶子

6.从臣下言事的政策上搞平衡

7.洞若观火,旁敲侧击

八、谋算智慧:管人既需天算更要人算

1.不但要算生前更需算身后

2.对症下药解难题

3.谋而过犹不及

4.以高超的技巧制服权臣

5.对象变了策略也要变

6.变局之中防范有人制造突变局面

7.抓住典型做足文章 

8.深挖细究惩顽凶

9.时有防患于未然之心

10.把进与退仅仅作为管人的手段

用人智慧

第一章 用能智慧:把能力大小作为人才取舍的标准

1.越是地位低的人越有上进心

2.以低用高要给以相应的尊崇

3.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4.高人往往不拘形色

5.善用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能人

6.对有见识的人要放下身段去请

7.既不能大才小用,也不可小才大用

8.用其短则短,用其长则长

9.知人能够挖掘人的最大潜能

10.知人不易,用人更难

11.用试用的办法来知人

12.能统揽全局的是大才

13.合作精神是人才的必备素质

第二章 用德智慧:把以德为本作为用人的最高原则

1.重德与重才的较量

2.立心制行,人之根本

3.保护正直是用人者的责任

4.正直二字有时也写在脸上

5.以孝行确定继承人

6.以诚做事事才有成

7.任用能够得体地区分家国界线的人才

8.用人者应以身作则躬行节俭

9.自己先要做孝的表率

10.德才兼备是用人的至高境界

第三章 突破智慧:把破旧立新作为突破用人局限的途径

1.坚决打破人为的局限

2.特殊时刻更要勇于寻求突破

3.抱残守缺等于自寻死路

4.解决新问题要用新办法

5.革除积弊要下大的决心

6.能人常从下人中来

7.不要干以地限人的糊涂事

8.外来的和尚更会念经

9.以用人的小手段解决体制的大问题

10.以用人来巩固权力的做法不能滥用

第四章 防人智慧:谨记用贤人防小人的千年古训

1.严防屑小当权

2.不要被所用的人蒙在鼓里

3.能察人才能防止用错人

4.从相马探究相人之道

5.考察人才应随处用心

6.用人绝不能容忍一味出轨者

7.解除用人隐患不能走向极端

8.论资排辈是产生庸才的温床

9.让能人安位才能让庸才去位

10.对于贪官的惩治要够力度才行

11.对贪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12.奖掖清官倡导政治清明

13.防止投机取巧之人

第五章 育才智慧:把培养干将作为用人求效的捷径

1.让至亲者成为至信

2.与干将搭上亲不失为用人的高招

3.以公平公正的选人方法博取信誉

4.以充分的信任收笼骨干

5.对于亲信也要千锤百炼

6.人才是训练出来的

7.仇人也能成为得力干将

8.对能人的过错要善用教育的手段

9.以优抚的手段清除用人隐患

10.对教而未化者施以重拳

11.摔摔打打出真才

第六章 明断智慧:明智用人才能用对人

1.识事理才能形成上下互信的局面

2.本着爱护人才的原则用人

3.轻言重行,综核名实

4.忌以传闻鉴人

5.鉴人忌被表象所迷惑

6.不以个人的爱憎、好恶影响识人

7.发现用人的过失就及时改正

8.据实而决让下属无所阻碍地做事

9.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人

10.看清别有用心者诬陷之举

11.听错话用错人做错事

12.不能骄纵亲近的人

13.对贪官要严惩不贷

14.从异行鉴异人

第七章 激励智慧:把激励作为人尽其力的手段

1.用而不疑能使下放的权力发挥效力

2.赏罚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3.赏罚不明是乱局的祸根

4.充分认识用人“信赏必罚”的意义

5.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

6.优容谏者是用人者之智

7.接受不同意见是对提出意见者的最大鼓励

8.不以影响个人尊严论是非

9.以至诚的关爱收笼人心

10.把惩戒作为激励的必要手段

11.给改错的人以机会

第八章 免错智慧:掌握要点少走用人的弯路

1.求才应千方百计显其真

2.以专一无二的用人显其真

3.以充分的信任显其真

4.以细节要求自己也要求下属

5.从细节看人,从细节用人

6.切实明白自己要用什么样的人

7.会用人更要会抓用人权

8.不同时期对人才应有不同的要求

9.不能以小过而苛求大才

10.特殊时期对人才要特殊对待

11.树立孜孜求贤的用人观念

12.切实把人才作为治国第一要务

13.选对一个人,下活一盘棋

为臣智慧

第一章 高瞻远瞩:为臣者把握大局的智慧

1.洞悉大局方能把握大局

2.见识深远是成为股肱之臣的必要条件

3.为臣者于大事上不能犯糊涂

4.用改革的手段救危除弊

5.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才能引领大局

6.把握大局要有安邦定国的智慧

7.自己一定能拿大主意

8.想得远还要做到位

9.把握大局不能忽略讲操守、做实事

第二章 谋事有成:为臣者把事做圆满的智慧

1.有了君主的“王业”才有人臣的“事业”

3.找准关键点才能把事做圆满

4.把认为正确的事坚持到底

5.为谋事可以与对手合作

6.屈伸有度好成事

7.绝不与貌似强大的人合作

8.在共同利益上做文章 

9.从需要二字上找到突破口

第三章 同路同心:为臣者赢取帝王支持的智慧

1.忠心耿耿是获得信任的首要条件

2.功高不震主是为臣者的大智慧

3.选择赏识自己的人是获取支持的重要步骤

4.不擅权、不越轨是为臣者的本分

5.善于避开君主的疑忌点

6.树立起一个正直公正的政治形象

7.善于为君王解决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8.巧妙充当君王的知音和配角

9.能够于危乱之中撑起局面

10.大胆决策促成君主的不世之功

第四章 掌控有道:为臣者领导下属的智慧

1.杀鸡骇猴镇住局面

2.诛恶务尽才能掌握局面

3.小心对待下属中的特殊人物

4.不要过于蛮横和施压

5.为臣者要善于容下属之短

6.抓住弱点使人为我用

7.亲信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8.不避亲、不避仇是用人的至高境界

9.对于特殊人才的使用应不拘一格

10.以坦诚的态度迎接、对待贤才

11.领导下属不要越俎代庖

第五章 全身而退:为臣者谋家与谋身的智慧

1.谋国的智者有时却是谋身的低能儿

2.多算一步才能免被人算

3.多往坏处算一点

4.算得不但多一招,而且要快一步

5.与小人保持适度的距离

6.当进当退因时而动

7.自谦不争可避祸

8.功成之际正是身退之时

9.警惕之心是免祸自保的法宝

10.凡事给自己留有余地

11.危中要有求安的智慧

12.尽早离开已不需要自己的舞台

第六章 巧舌如簧:为臣者妙语说服的智慧

1.以恰当的方式提出谏言

2.以国家利益打动人

3.说清利害自能服人

4.以先顺后辩的办法说服人

5.三寸之舌可抵十万雄兵

6.为臣者做事先要会说话

7.把话句句说在理上

8.学会使用以小喻大的说服技巧

9.辩论中要能够以牙还牙

10.被迫接受不如自动接受

11.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

第七章 辨好识坏:用洞察秋毫的眼镜识别周围的人

1.同僚中总有一些以害人求利的人

2.识清沽名钓誉者的真面目

3.为臣者更要睁大眼睛识朋友

4.假让实争的人最可怕

5.对上对下不要结怨

6.不要成为小人的恩人

7.千万不可信任心怀叵测的人

8.不能对不知感恩的人施恩

9.对君主更要有清醒的认识

10.对于对手也要有所选择

11.只知往上爬的人最无情

第八章 防人有道:不害人也要免被人害

1.别得罪有能力的小人

2.要提防疑心重的上司

3.在细小处更要有防范之心

4.不怕人毒就怕人妒

5.防备上司的明升暗降

6.防备共谋的人出卖你

7.防范循序渐进的背后使坏法

8.防范卖傻装憨的迷惑术

9.捕蝉的螳螂须防背后的黄雀

10.防备小人折腾起大事

11.防备善耍心眼儿的君主

12.防备别人捏造自己的黑材料

13.防范拿非同寻常的东西当人情的人

第九章 修身养气:锤炼自身胸怀气度的智慧

1.把修身养气贯穿于政治生活当中

2.浩然之气是以敢于任事的作为养成

3.度量是后天修成的大智慧

4.靠宽厚大度撑起一片天

5.宠不骄败不馁方显英雄本色

6.不能做以私害公的糊涂事

试读章节

一、精判智慧:想清楚才能管明白

1.不让盛怒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帝王管人以独到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为支撑。即使是强者也绝非圣人,只要食人间烟火,就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在特定条件下会影响布局者的判断力。强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容易发泄情绪,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侯生,韩国人,史佚其名,原为秦始皇信任的方士。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曾派他与韩终、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韩终、石生都是秦时的方士。据说韩终曾经不穿衣服,只着菖蒲(一种植物),长达三年之久,以致身上都生了毛,以后冬天再冷他也不怕。还说他能“日视书万言”,并且都能背诵出来。石生则仅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接受秦始皇的命令后,二人便均不知所终。也许死于咸阳“坑儒”的460余人当中,也许逃亡他地。

侯生虽受秦始皇信任,但他知道自己是提着脑袋过日子,弄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欺骗秦始皇,早晚是要被识破的。于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与另一个方士卢生一合计,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跑了。临行前散布了一堆秦始皇不爱听的话,称:“始皇为人,刚戾自用;灭诸侯,并天下,意得欲纵,以为自古没人比得上自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只是备员而不用;丞相诸大臣都是接受已经决定好的事情,在皇上的指示下进行办理。皇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都畏罪持禄,不敢尽忠。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错,一天比一天骄傲,臣下则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一个人兼行两种巫术,不灵验的就处死。但是候星气占卜者多达三百人,都是良士,他们畏忌讳谀,不敢直言皇上的过错。天下之事无小大都由皇上来决断,皇上批阅文件用衡石来称量,每天都有限额,不达到定额不休息,贪恋权势到如此程度,不可以为他求仙药。”这番话的结果,是酿成了460余人被坑杀的悲剧。

侯生、卢生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为了缩小目标,便分头逃亡。卢生一去再无音信,不管有何传说,反正秦始皇再没见过他。而侯生不知何故,是过不惯逃亡的日子?是舍不下亲人?还是对460余人的死感到内疚?居然壮着胆子又回来了。

秦始皇获知侯生回来了,立即下令将其拘来见自己,准备痛骂一顿后车裂处死。为此,秦始皇做了一番精心的准备,特意选择在四面临街的阿东台上怒斥侯生。这里能够让许多人都看得见、听得着,可以起到杀一做百的作用。当始皇远远望见侯生走过来时,便怒不可遏地骂开了:“你这个老贼!居心不良,诽谤你主,竟还敢来见我!”周围的侍者知道侯生今天活不成了。

侯生被押到台前,仰起头说:“臣闻,知死必勇。陛下肯听我一言吗?”始皇道:“你想说什么?快说!”于是,侯生鼓动起嘴巴说道:

“臣闻:大禹曾经树起一根‘诽谤之木’,以获知自己的过错。如今陛下为追求奢侈而丧失根本,终日淫逸而崇尚末技。宫室台阁,连缀不绝;珠玉重宝,堆积如山;锦绣文彩,满府有余;妇女倡优,数以万计;钟鼓之乐,无休无止;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裘轻便和暖,车马装饰华丽。所有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华贵奢靡,光彩灿烂,数不胜数。而另一方面,黔首(秦时对不做官之人的称呼)匮竭,民力用尽,您自己还不知道。对别人的指责却恼怒万分,以强权压制臣下,以致下喑上聋,所以臣等才逃走。臣等并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陛下之国就要灭亡了。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食物只求吃饱,衣服只求保暖,宫室只求能住,车马只求能行,所以上没有看到他们被天所遗弃,下没有看到被黔首抛弃。尧时茅屋顶不修葺,栎木房椽不砍削,夯土三级为台阶,却能怡乐终身,就是因为少用文采、多用淡素的缘故。丹朱(尧之子)傲慢肆虐,喜好淫逸,不能修理自身,所以未能继承君位。如今陛下之淫,超过丹朱万倍,甚于昆吾(夏的同盟者)、夏桀、商纣千倍。臣恐怕陛下有十次灭亡的命运,而没有一次存活的机会了。”

听了这番话,始皇默然良久,之后缓缓说道:“你何不早言?”侯生回答:“陛下的心思,正在飘飘然欣赏自己的车马服饰旌旗之物,且自认有贤才,上侮五帝,下凌三王;遗弃素朴,趋逐末技,陛下灭亡的征兆已经显露很久了。臣等生怕说出来也没有什么益处,反而自己送死,所以逃亡离去而不敢言。现在臣必定要死了,才敢向陛下陈述这些。这番话虽然不能使陛下不灭亡,但要让陛下知晓明白为何灭亡。”始皇问道:“我还可以改变这一切吗?”侯生回答:“已经成形了,陛下坐以待毙吧!如若陛下要想有所改变,能够做到像尧和禹那样吗?如果不能,改变也毫无意义。陛下的佐助又非良臣,臣恐怕即使改变也不能保存了。”始皇听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下令将侯生放掉。

侯生逃亡之事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末期,虽然秦始皇当时不过四十六七岁,尚属英年,但他已经取得了骄人的功绩,头脑热涨,目空一切,犹如侯生所说,不太能清醒地正视自己。即便如此,在对待侯生的态度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出秦始皇纳谏的勇气,说明他还不糊涂。尤其是在盛怒之下,在听了侯生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辞以后,秦始皇居然能将他放走,从秦始皇的性格上分析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从他一贯的用人之道来分析,秦始皇往往能在盛怒之下控制自己的感情,当然对方必须是言之有理,话必须说到点子上,否则必有杀身之祸。

P1-3

序言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史记》、《汉书》等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它是从西汉司马迁开始,经由2000多年来历朝历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精心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的合集,全书共3259卷,约4000万字,其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止于明崇帧十七年(公元1644年),包括了中国历史上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几个历史时期,记叙了这4000多年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是我国最详细、最权威的一部历史巨著。《二十四史》以帝王纪传为纲,贯穿历史事件,辅以[表]连接时空、人物,用[志]补、以典章制度与天文历法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全貌。其中记载的人物,举凡帝王、贵族、官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游侠、隐士、商贾、医者、卜者、俳优等,无所不有;记载的社会生活,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技、外交、文学、艺术、农商、财税、天文、地理、历法、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等,无所不包。

《二十四史》虽说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国历史典籍,但其成就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方面,这其中渗透了不同环境、领域的人们所体现出的无穷智慧。既有统治阶级的雄才大略、权术纷争,又有普通百姓的生活智慧、仁义道德。它讲述了帝王统驭之道,将相为臣之道及全身之道,贯穿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不同事件的处理方法,历来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今、治国安邦,士族文人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就像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的初衷一样,从中既可察时势之变、悟决策得失、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大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二十四史》中既有处理国家大事的政治大智慧,也有处理日常生活小事的小智慧,因此,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书对《二十四史》中有关治国管人之道,用人之法,为臣之道,以及为人处世智慧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条理清晰,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得到启发。我们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借鉴史书,领略古人智慧精华,成为时代的智者和主宰者。

编 者

2009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