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少年聪颖勤奋,爱好诗文。1922年毕业于海丰县陆安师范。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学做白话诗。毕业后在家乡一带教小学,20年代中期到广州岭南大学国文系工作并学习。
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写作散文与新诗,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
本书为他的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了《荔枝》、《啖槟榔的风俗》、《多识草木》、《游山》、《重游苏州》、《逝者如斯》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钟敬文散文选集/百花散文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清富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钟敬文,少年聪颖勤奋,爱好诗文。1922年毕业于海丰县陆安师范。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学做白话诗。毕业后在家乡一带教小学,20年代中期到广州岭南大学国文系工作并学习。 1927年秋,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了《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同时写作散文与新诗,出版了散文集和民间文艺论集。 本书为他的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了《荔枝》、《啖槟榔的风俗》、《多识草木》、《游山》、《重游苏州》、《逝者如斯》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内容推荐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陛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百花散文书系》不说是“聚珍本,但所收作品总还不乏光彩可供借鉴吧。 百花散文书系包括《古代散文丛书》、《现代散文丛书》和《当代散文丛书》,都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钟敬文散文选集》分册,收录了《荔枝》、《黄叶小谈》、《多识草木》、《从西湖谈到珠江南岸》、《故人的一侧面》、《岁尾年头随笔》等作品。 目录 序言 荔枝 再谈荔枝 水仙花 啖槟榔的风俗 黄叶小谈 莼菜 莲花 茶 多识草木 虫貅 碧云寺的秋色 游山 羊城风景片题记 西湖的雪景 钱塘江的夜潮 从西湖谈到珠江南岸 到烟霞洞去 九溪十八涧 泛月 重游苏州 太湖游记 夜游卢沟桥 我与佛寺 记找鲁迅先生 逝者如斯 怀林和靖 张妈 故人的一侧面 一个生死于理想的人 黄肇堃军长印象记 钱盏坳 谈雨 南国已深秋了 岁暮述怀 坪石随笔三则 岁尾年头随笔 一阵春雷 我与散文 试读章节 黄叶小谈 小雨霏霏,轻寒凄恻,虽说远赶不上北国的彤云密布,冻雪纷飞,但住惯或生长在岭表的人,总会感觉得这是一种“岁云暮矣”的情调了。记得从前有一首五言律诗云: 梅动芳春近,云低远树微。 雨兼残叶下,风带暗沙飞。 坐看三冬尽,回思百事非。 浊醪连日醉,未足破愁围。前四句,说的便是这个时节的景象呢。 一月来,我的心情的凄惶、纷乱,是有生以来所不曾经验过的。劫后余生,欲去不能,欲住不得。这种难挨的情味,惟有过来人能够领悟。否则虽尽管说的很逼真,可是终不能希冀其味识于十一,又何况我的笔端正笨拙得像永不转调的泉声呢?带住!这样轻轻提过就算了。在此当儿,不能做用心的事自然在意料中。堆积着的文债何时才让我竣工毕事呢?思之黯然! 真是一个意外了的事!昨天无意中在朋友处翻看了《贡献》第二期伏园先生题名《红叶》的一篇文章,却引起了我一时的兴味。教我在这酒余慵困的今天,伸纸来抒写这篇小文。自己惊怪之余,不能不谢谢孙先生文章鼓舞我的魔力了。 “黄叶”与“红叶”,虽然是两种很相似的东西,但在我们的观感上,颇饶着不同的情调。如容我做点譬喻,那吗,黄叶象清高的隐士,红叶她却是艳妆的美人了。古人句云:“停车坐爱霜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这便是红叶的气味有些近于女性的春花的证明。对于黄叶,则只有令人感到孤冷、清寒,或零落衰飒,不会再有什么绮思芳情了。 我自己不知甚么缘故,对于渔洋老人的诗会有如此嗜好的怪癖。如果在中国过去诗人中,我愿去自找什么老师,那么,他老当是首先屈指的一个。他流览景物的诗,几乎没有一首不是我所爱读的。他诗里常常喜欢用红树、红叶、黄叶等名词,如:“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溪曲逐枫林转,红叶无风落满船,”“路人江州爱晚晴,青山红树眼中明,”(先生《蜀道驿程记》云:第七日抵晡江津县,距县二里许,小山多桐子树,叶如渥丹,与夕霞相映。)“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青山初日上,黄叶半江飞,”“数听清罄不知处,山鸟晚啼黄叶中。”诸如此类,都是很佳丽的语句,和东坡的“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同为诗中的画。先生尝呼崔不雕为崔黄叶,他所最激赏的关于他的佳句,便是:“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可见他老对于黄叶的爱好了。 我忆起旧事来了,当我初进中学校读书时,颇喜欢胡诌些歪诗。我们的校长周六平先生见了。竞大大地加以赞赏。一回,他把一幅山水画嘱我题句,我勉强给他写上了下面二十八个字: 霜重溪桥落晚枫,寒烟消尽露晴空。 野人领得秋风味,家在青山黄叶中。他和诗以崔不雕相拟,至谓“比似桐花论衣钵,座中惟有阿龙超,”则更以渔洋的赏识江东阿龙乐府者自况,令我真感愧无地了!“风流我愧秦淮海,竞许苏门夺席来,”这是我当日报呈他老夫子的诗之末韵。一别将十年,他那黄叶飘零也似的生命,不知还遗留在这秋风冷落的人间么?我呢,一事没有成就,只剩着这样一副残病的身躯和凄惶的心情,在这世上东飘西泊地过活。辜负了他老人家深深的期望了。唉!这何消说,更何忍说呢!“前此空挥忧国泪,斯行差慰树人情,”这两句当我离开故乡来广州时留别他的诗,一度追吟着,便一度感到哀伤了! 上面一大段的话,似乎有些过于跑野马了,紧回到我的黄叶谈吧。 红叶不是到处皆有的,——自然是指的大规模的枫桕柿叶等,不是零片的任何林木的叶子;黄叶则普通极了,只要到了相当的时候。岭表气温和暖,冬季的景象只相当于北方的秋天。在这分儿,自然可以看到枝间及地上,满缀着黄金的叶子了。日来偶纵步东郊、北园一带,看到它们那样稀疏地清寂地挣扎于萧索的气运中,不免一股哀戚之情为之掀然鼓动起来。 回想数年前,我因为乱事,合家人由市镇迁入山村中的故居。那时的生活真是清隽可味。一个人竹笠赤足,漫步于水湄林际。金黄的叶子,或飞舞于身边,或缭绕于足下,冷风吹过,沙沙地作响。我的思想,也和头顶青空一般的宁谧而清旷。偶而拾起一片,投在回曲的山溪中,它急遽地或迂徐地逐清碧的流水往下飘,我的神思也好像随之而俱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不知人间何世了。现在,不但这浮浪的身,未易插翼飞回故乡,就是去得,在那毒烟流弹之下,幽秀的山光,美丽的黄叶都摧毁焚烧以尽了!哦!时间的黑潮啊!你将永恒不会带回我那已逝的清福了么? 我竟会这样的动起感情来了。为了区区的黄叶,黄叶的回忆!算了,我愿意过去了的永成为过去!无力的我,只合对当前和未来的一切,去低吟那赏味之歌,虽然这也怕只一句近于“祝福”的空话。 1926年正月2日,于广州新迁寓次。今天偶翻《渔洋感旧小传》,见崔华(即崔不雕)条后面“按语”云:“历城王进士苹字秋史,自称七十二泉主人。能诗,尝有句云,“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又“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酒人行。”“渔洋目之为王黄叶”,此亦关于黄叶之一段佳话也。《渔洋诗话》中,似有和这相近的一条,属文时颇思引用,因记忆不清遗之。现在竟在无意中碰见它,特为补记于此。P18-23 序言 一、本套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 二、入选的作者均是这一时期的散文名家,所选作品尽可能照顾到作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脉络。 三、每集作品前均冠以万字以上的评论性序言,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并结合本书所选散文,分析评介其艺术特色及创作发展的道路和影响。 四、所选作品,尽量注明原书发表的出处和时间;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地方亦加以必要的注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