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权与人权的融合》这本书源于最近几年来作者周国文一直坚持的环境哲学思考,其中一些章节的内容已先后公开发表过,特别是若干关于公民伦理研究的论述也被积极地引申到公共社会生态伦理的范畴中来。今天呈现在此的这本小集子不仅是对学术岁月的抚今追昔,它更表达了一种期待,期待道德慎思与道德经验所建构的实践哲学传统,能通过对生态伦理概念及其内涵的辨析而得以维护。
导论 生态伦理与公民社会
第一章 生态伦理的概念解析与理论缘起
第一节 生态伦理与公民伦理
第二节 公民伦理与公民道德的分殊
第三节 生态伦理的理论辨析
第四节 生态伦理的内在含义
第二章 生态伦理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自然与自然权
第二节 人性与人权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第四节 人与公民
第五节 公民的存在
第六节 共同体与生态伦理
第三章 生态伦理的实现条件
第一节 人之解蔽:超越工具化的技术宰制之可能
第二节 生态伦理与公共理性
第三节 自愿、自我与摆脱他役
第四节 交往行为与自主性
第五节 人的自足及其精神返乡
第四章 生态伦理的内涵属性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人道性
第二节 生态伦理的平等性
第三节 生态伦理的责任性
第四节 生态伦理的交互性
第五节 生态伦理的自主性
第六节 生态伦理的契约性
第七节 生态伦理的善良性
第八节 生态伦理的教化性
第五章 生态伦理的价值立场
第一节 自由与生态伦理
第二节 民主与生态伦理
第三节 宽容与生态伦理
第四节 平等与生态伦理
第五节 正义与生态伦理
第六章 审视生态伦理的两个基本维度:历史维度与普适维度
第一节 人之疏离:源自现代性流弊的宿命
第二节 生态伦理历史维度之意涵
第三节 生态伦理普适维度的理解
第四节 生态伦理的逻辑进路
第七章 生态伦理的内在属性与结构特征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内在属性
第二节 生态伦理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 形塑生态伦理的要素
第四节 源生于西方历史文化语境的生态伦理
第八章 当代中国社会生态伦理存在危机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自然主义理念的迷失
第二节 公共生态生活规范的匮乏
第三节 社会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位
第四节 生态伦理精神信仰的滑坡
第五节 生态利益调控机制的无序
第六节 唯我主义观念的规则化
第七节 自然价值导向原则的混淆
第八节 现代公民生态理念的空洞
第九章 生态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性出场
第二节 生态伦理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 生态伦理与政治民主化
第四节 生态伦理与法治社会
第五节 生态伦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第十章 一个发育的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问题与前景
第一节 中国情境生态伦理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形成中国情境生态伦理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现代性与中国情境生态伦理的现代性
第四节 民族性与中国情境生态伦理的民族性
第五节 生态伦理的和谐精神
第六节 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
第七节 生态伦理:建构和谐社会的伦理趋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