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个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通过揭露社会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本书精选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通过记者的手记来启示世人。
书中的判例内容,都是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和律师结合案例,告诉我们如何起诉,被起诉后如何应诉,败诉了怎么办等,本书将给您一个今日说法。
本册为《今日说法故事精选(2011年版3)》,由《今日说法》栏目组编著。
《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由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主持。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撒贝宁的严肃的主持风格以及严谨的语言特色。
《今日说法》采取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栏目宗旨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
本册为《今日说法故事精选(2011年版3)》,书里收集的都是这些故事离奇而又实实在在的法律案件。在这里,它不仅能满足你猎奇心理,而且更能帮你充实法律知识。《今日说法故事精选(2011年版3)》由《今日说法》栏目组编著。
八达岭高速公路,也就是现在的京藏高速北京段,全长61.9公里,司机们所说的“死亡路”,就是指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5公里至50公里处,也就是焦玉娥出事的地方。司机们认为,这段路大拐弯、视线不好、坡度大、制动来不及。多年前,相关设计者曾表示八达岭高速公路是按照旅游客运快速通道设计和修建的,它的安全设施、坡道的陡度、紧急避险设施等都是按照客车标准设计的,因为货车的载重量比客车大得多,所以这条路并不适合货车通行。为了更直接地感受这段路的危险,记者驱车在这条路上走了一趟。
记者从进京方向55公里处的第一个转弯开始,车子几乎不用加油,就可以顺坡加速而下。为了控制车速,记者不得不不断地踩刹车,在连续经过几个弯道之后,记者感觉坡度稍有缓和。
有些专家曾指出,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那一段路中,有一段路面坡度为3.99%。按照现行的设计标准,坡长应该小于700米,而这段路的实际坡长为1400米,像这样的超标路段还有两处。那么,谁该为这个问题负责呢?北京八达岭高速进京方向55公里到50公里这段路被很多人称为“死亡之谷”,这个词似乎也形象地说明了行驶在这条道路上的一个危险程度。为什么一条路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也找到了它的管理单位首发集团。记者多次跟他们联系,希望能够探寻到问题的答案,但是因为他们~直在忙,所以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
事实上,除了记者,不少交通方面的专家都曾就这条路和首发集团沟通过,张柱庭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认为,八达岭高速公路分为十几段,其中有三段是不太符合新的路的技术标准的。专家告诉我们,所谓新标准是指我国1994.年制定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和2004年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但这些标准都是我国在八达岭高速公路施工之后颁布的。专家认为,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叫设计瑕疵,还不能定性。
尽管不好说超过新标准的坡长是否算是设计瑕疵,但是多发事故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从1998年建成开通到2003年5月底,已经发生一般性交通事故458起,造成236人受伤,94人死亡。由于事故的频发,有关部门对“死亡之谷”治理,限行了一些超载的大货车。
如今,焦玉娥的家人还在等待着人民法院的判决,另外16名原告也还在为自己的伤情继续治疗。
专家点评
主持人:刘教授,我们先给观众通过这个汽车模型,来把整个车祸的过程再演示一遍。首先第一辆车运奶的车在和其他的车追尾之后,停在了行车道上,并且没有设立任何的安全警示,第二辆车撞上了它以后停到了应急车道上,第三辆车撞到了运牛奶的车,第四辆车并没有和前面三辆车发生直接的碰撞,第三辆车的司机发现了前方有事故,为了躲避撞上了右侧的护栏,之后它也停到了应急车道上。那么,行车道上现在有两辆车,随后而来的就是焦玉娥乘坐的中型客车。它撞上了拉煤的车,最后是一辆大客车又撞上了中型客车。交通管理部门对此事故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此事故不确定责任,乘车人均无责任,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事故的责任认定?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