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的作品集用各种风格、从各种角度记叙了澳门的历史、新生和茁长,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和灼见,篇篇佳作展示出中西交流之城的和谐与真善美,放射出中华民族的时代光芒。
2009年,是澳门回归十周年,为此,澳门基金会和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海外版》杂志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
本书即是获奖作品的结集。
灯光喧哗着,从海上、桥上,从错落有致,装饰华丽、有如层峦叠嶂的巍巍高楼汹涌而来!夜幕降临的时候,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望去,澳门都宛若浮在海上的一座镶满珠玉的童话谜城。
几年不到澳门,澳门着实变了模样。
朋友带我在夜的澳门闲逛。从路环,到醛仔,马路仿佛变得窄小了,两旁新的建筑却一座更比一座高巍而华丽地向你威逼而来。旧葡京已经徐娘半老,新葡京犹如戴金插银的时尚女郎向你眨着妖冶的媚眼,新的去处是更大规模的“金沙”,和两壁与藻井都复制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的“威尼斯人”,连我们下榻的五星级酒店,也日夜不停地响着“百家乐”和“输盘赌”的骰子声……
迷失在澳门的街头,灯火从四面八方向你袭来,使你’恍然置身于幻境之中。这是在哪里?这就是那座充满迷人欧陆风情和神秘东方情调的宁馨小城澳门?那座伤痕累累的中国南部大陆伸人海上氤氲着妈祖香火的半岛澳门?
朋友的眼中掠过一丝忧郁。我深知这位阅尽澳门沧桑的朋友眼中忧郁的分量。
我是为出席一次学术会议而来的,白天我们高谈阔论,争说着澳门的历史、澳门的文化、澳门的身份和定位……澳门曾经为葡萄牙殖民者占据长达四百余年之久,我知道人们习惯用一个公式来概括澳门这四百多年历史——
从东方的梵蒂冈到东方的蒙蒂卡罗。
那意思是:澳门的昨天是一座东来传教士聚集的宗教圣都;澳门的今日则是一个赌场遍布、伴以酒楼和当铺的销金之窟。
然而,对于生死于斯的中国人,对于曾经在中西交通史、贸易史和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澳门,仅仅这样一个公式,公平吗?
越过骰声和灯影,我们寻找另一个澳门的存在。
而质疑这一个公式,便成为我们走近澳门的开始。
P1-2
2009年,是澳门回归十周年,为此,澳门基金会和百花文艺出版社《散文海外版》杂志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
经主办方邀请,《澳门日报》和澳门笔会协办。
全球各地华人作家、读者踊跃投稿,共收到参赛作品数千件。稿件的质量较之上届又有所提高,内容和题材也更为丰富多彩。表明了散文大赛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家的关注。为此,此项大赛今后还会继续举办下去。经过大赛办公室反复、认真地筛选稿件,经过评委会全体委员认真阅读、评议,共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10篇。
本书即是获奖作品的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