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郭洪涛同志的百年诞辰。
《光辉的印记》是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之作,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题词和郭洪涛部分珍贵照片开篇,除征集了纪念文章外,还收录了他本人生前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书整理、编纂并首次发表郭洪涛年谱,具有一定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光辉的印记(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本书编委会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09年是郭洪涛同志的百年诞辰。 《光辉的印记》是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之作,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题词和郭洪涛部分珍贵照片开篇,除征集了纪念文章外,还收录了他本人生前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书整理、编纂并首次发表郭洪涛年谱,具有一定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之作,以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题词和郭洪涛部分珍贵照片开篇,除征集了纪念文章外,还收录了他本人生前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书整理、编纂并首次发表郭洪涛年谱,具有一定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郭洪涛,1909年11月16日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以后历任陕北特委组织部长、陕北省委书记、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参与领导创建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1938年4月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军事部长,为开创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1945年底开始从事交通事业,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国务院六办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为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交通界誉为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开创人之一。 目录 第一编 永远的回忆 洪涛同志的襟怀 良师益友言传身教 我国交通界杰出的领导人——郭洪涛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陕北党组织最早的领导人之一——郭洪涛 与新中国交通事业创始人郭洪涛共事的岁月 “涛”声依旧风范长存 深切怀念郭洪涛同志把国家能源基地建设好 郭洪涛对邮电事业的关怀与支持 新中国交通界和能源基地建设的老前辈 从恢复东北铁路运输到奠定中国综合运输的大交通 在郭老的指引下研究我国的综合运输问题 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缔造人 郭洪涛与神府煤田大开发 口岸管理工作的开拓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郭洪涛在山东抗日根据地 半生心血献交通 郭洪涛在平津铁路管理局二三事 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奋斗 留在泰安的足迹 战斗在泰安 革命一生风范永存 培养山东抗日干部纪事 家乡骄子 在子长县的战斗经历 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大众日报》是如何创刊的 深切怀念郭洪涛同志交通事业继往开来 为在敌后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而战斗的18个月 郭洪涛与中国铁路 郭洪涛对东北解放区铁路事业的贡献 郭老谈铁路 和洪涛同志共同走过55年 回忆我的父亲 女儿心中的父亲 缅怀三叔郭洪涛 父亲的好朋友我的郭伯伯 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 想念爷爷 第二编 郭洪涛重要文献选 回顾我的革命经历 回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迎接党中央、中央红军到陕北 对瓦窑堡会议的点滴回忆 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 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铁路工作的片断回忆 平津铁路局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迎接毛主席、党中央进北京 陕北游击战争的发展与前途 关于山东战略计划问题致毛泽东等电 坚持苏鲁游击战争——在苏鲁共产党县委书记及八路军各支队政委联席会议上的报告 关于铁路现代化的技术政策问题 关于加快六大铁路干线电气化的建议 大力开展联合运输为四个现代化当好先行 关于采用长大运煤列车的建议 积极研究和制定交通运输技术政策, 关于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建设和煤炭运输问题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运输通信能力和效益 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势在必行 第三编 郭洪涛年表 郭洪涛年谱 附录:郭洪涛同志生平 后记 试读章节 岁次己丑,迎来郭洪涛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以崇敬的心情,深深地缅怀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交通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郭洪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1925年他16岁时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巩固与发展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立下了卓著功绩。他从事交通运输工作50多年,长期在国家经济综合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分管包括运输业和通信业的交通产业,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倾注了全部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促进运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他提出了大量具有远见卓识的主张和建议,并且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他极力主张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综合运输体系,要建设以铁路干线、海运、长江和公路干线为主骨架,铁路、水运、公路、民航、管道相互衔接的综合运输网;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优势,并且把各种优势组合起来,加以综合利用,形成强大的综合运输能力,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为着加强对建立和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调查研究,在他的关怀和领导下,于1959年成立了综合运输研究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研究成果对领导机关的宏观决策,起了重要的参谋咨询作用。从我在交通部及综合运输研究所工作的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他的这一主张,完全符合我国实际,是很有必要的。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确定为发展我国运输业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郭洪涛同志非常重视运输业的技术进步。他认为运输业的发展,要确立依靠技术进步指导思想。他主张运输业的技术进步,要向高效、快速、大型化发展。要逐步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增加快速船舶和先进飞机;发展重载铁路、重型汽车和大型船舶;强化沿海港口深水泊位和专用泊位的建设。大城市的客运设施要地面、地下、高架综合发展,特大城市客运集中的干线,应发展地下和地上电气化铁路和快速交通。他的这些正确主张,大都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采纳,已经实现或正在逐步实现。 对运输业的改革,郭洪涛同志深为关注。他认为改革是促进运输业发展的动力,是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运输业从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营、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营、管理模式转变,在管理体制、运营体制、价格体系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为此他建议:应将运输市场的建设纳入全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改革各种运输方式分由政府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使运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和法人财产经营实体。他的这些主张,受到有关领导机关的重视,已经逐步付诸实现。 郭洪涛同志对待工作一贯严谨认真,对此我有亲身感受。1964年,遵照党中央的部署,交通部提出了试办长江航运“托拉斯”的初步方案,拟将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航运企业组成一个联合经营的公司。负责审查这个方案的郭洪涛同志认为规模过大,增大试办难度,不如只将经营长江干流航运的企业组成一个专业公司。经他与交通部的领导同志反复商量后,取得了共识。试办长江“托拉斯”,关系到中央部门与沿江各省的权、责、利,以及与外部的协作关系等等,需要慎重处理。他亲自带队,交通部派我陪同,从重庆顺江而下直至南京,分别与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有关领导同志充分交换了意见,得到了广泛支持。对各省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在修改方案时作了适当的规定。在长江干流组建航运公司的方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并已着手组建,后因十年动乱而中断。虽然这个方案未能实现,但是足以显示郭洪涛同志对待重大问题严谨认真的优良工作作风。 郭洪涛同志经常深入基层,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他撰写了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报告和文章,已出版《郭洪涛文集》和交通专集。他的报告和文章,对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宏观决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聊表我的敬意和深切怀念。 2009年3月10日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2009年是郭老百年诞辰,他是我非常尊敬的老领导,也是我的一位老大哥,我很想念他。 郭老比我大10岁,我们从1958年同在经委工作以来,40多年的交往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他早年参加党又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经过革命斗争的严峻考验,为党的革命事业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从来不以老资格自居,为人谦和,平易近人,生活朴素,乐观豁达。我们每次见面他常对我表示关怀和爱护,当我80岁生日时还惦着送我寿条字幅。我俩从第一线退下来以后,每年春节我都要去他家拜年。 郭老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在国家经委主管交通运输和煤炭生产工作,建树颇丰,业绩显著。由于分工我们之间的直接工作关系不多,但常在一起开会,他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对有关问题的情况和意见说得很具体、很实在,并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独到建议。他组织纪律性很强,对党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执行都抓得很紧、很认真。他工作勤奋,尽职尽责,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深人细致,坚持实事求是,在机关干部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郭老为党的事业,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鞠躬尽瘁。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缅怀和纪念郭老,就要更好地学习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 陕北党组织最早的领导人之一——郭洪涛 洪涛同志,是陕北党组织最早的领导人之一。党中央没有到陕北之前,以洪涛同志为主的陕北党组织,即在地方、机关、学校开展了大量工作。我所在的绥德师范,是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单位之一。尽管中途曾被国民党封闭过一次,但党组织活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比过去更活跃,在群众中的影响更广、更大了。 绥德师范的前身是陕西省立第四师范,是陕北党组织的领导主要的活动基地,洪涛同志虽然没有在学校兼什么教学职务,但主要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校教职工身上,通过教职工,和各机关发生联系。我曾亲自听过几次关于陕北党的工作报告,都是洪涛同志讲的,所以,洪涛同志作为陕北党的奠基人是无愧的。p6-9 后记 2009年是郭洪涛同志的百年诞辰。 综观郭洪涛同志的一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与中国革命紧紧维系在一起的一生。郭洪涛同志1909年出生,1925年,年仅16岁的他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至此,一直到2004年去世,在他95岁的生涯中有79年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在郭洪涛同志的一生中,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参与领导创建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为创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为开创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三是为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我国交通界誉为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开创人之一。这三个创建和开创都是不平凡的。 甚为难得的是,郭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工作的领导者。从1945年起从事铁路运输领导工作以后,郭老一直在新中国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能源基地建设等领域担任领导工作。在这里,他大力倡导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和措施。例如,20世纪50年代他便敏锐地认识到综合运输是发展交通运输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大力发展综合运输的建议;70年代提出了加快我国铁路现代化、干线铁路电气化和开行长大列车等多项建议;80年代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倡导并亲自主持了我国能源基地的建设;在年届80多岁高龄之际,他依然密切地关注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快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管道运输建设的建议……郭老的这些建议和努力,现在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并在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郭老在他生命的最后50多年里,为我国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能源基地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功勋卓著。 在征稿过程中,我们曾沿着郭老的足迹重新踏访了他所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的部分地方。对郭老,各地党政领导同志和党史研究的同志如数家珍:陕北,初创陕北根据地和红军时期的艰辛与果敢;山东,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时的坚定与不凡;东北,奠定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基业时的艰苦与卓绝……走着、听着、看着,溢满于胸中的正是原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题写的两句话:光辉的印记,博大的胸怀。 《光辉的印记——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从2005年底开始筹划,历时4年,今天终于结集了。以此来告慰革命生涯几近80年的郭洪涛同志是所有编者的共同心愿。 纪念文集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央领导,以及郭老的生前好友、同事纪念郭老的题词;第二部分是郭老生前的珍贵照片;第三部分是文章。分三编,第一编为郭老生前好友、同事,郭老生前战斗和工作过的省、市、县党委、政府、党史研究部门,以及郭老的亲属、子女所撰写的纪念文章;第二编收集了郭老生前的部分回忆和文章,有些文章是第一次发表;第三编是首次发表的郭洪涛年谱。 在纪念文集的征稿、编辑过程中,陕西省委、山东省委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同志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家发改委安排专人负责。铁道部档案馆,北京、哈尔滨、沈阳铁路局,天津、吉林铁路办事处,陕西榆林市委、市政府,延安市委、市政府,山东泰安市委、临沂市委,陕西佳县、米脂、清涧、子长、甘泉县委榆林中学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陕西省委、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以及上述各市委、县委党史研究单位的同志,都给予了大量、无私的支持与帮助。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的领导对此极为重视。钱永昌会长、王德荣常务副会长亲自过问,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郭小碚所长也积极予以支持。 在文章的撰写和素材的提供上,各地党史研究单位的同志提供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山东省委党史办的常连霆主任、李金陵。泰安市委党史办的亓涛主任、宋元明副主任,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姚文琦副主任、办公室的王顺铭主任,榆林市地方志办公室张国华主任,榆林市委办公室贺铭副主任、榆林市委常委榆阳区书记刘汉利、榆林市委秘书长刘春桥、党史办崔子义主任、陈世荣副调研员,延安市委宣传部叶晓东,子长县强铁牛,辽宁省委党校赵晓光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宋金寿教授等为文集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为了确保纪念文集部分文稿所涉及史实的真实、准确,黄郁青、董峰、陆云三位老先生不顾年迈、不辞辛苦地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审核。 此外,纪念文集的出版与中共党史出版社李向前总编、郭宏主任和责任编辑潘鹏的辛勤工作,与许多同志默默无闻的奉献也是无法分开的。 在此一并致谢! 编者 2009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