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不但涉及理论方法的建构和创新,也涉及本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所涉及的内容宽泛复杂,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休闲娱乐等等,并随着我们认识的扩展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本论文集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一个汇集,主要以婚恋、家庭、女性、性伦内容为中心,也涉及一些理论和其他问题。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是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问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所谓社会生活是指人们在以生产为前提而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生存质量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社会生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生活也包括相当丰富的内容,同时亦存在其最基本的内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生老病死等等。本书就是研究狭义社会生活最基本内容的学术专著。
序言
总论卷
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婚恋卷
论婚姻与信用
五四时期的“废婚主义”
五四时期婚姻文化的变革
恽代英婚恋家庭观念研究
关于“韦护”的几种叙述——左翼文学的“革命加恋爱”小说研究之一
众声喧哗中的三重遮蔽——从郁达夫、王小波笔下的孽恋和虐恋谈起
20世纪20~40年代知识女性恋爱悲剧问题述论
家庭卷
五四时期“生育节制”思潮
五四时期丧礼的改革
当代中国的家庭暴力与其城乡二元化表现
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贤妻良母主义”论析
女性卷
五四时期的女学
五四时期的女子参政运动
双重责任:民国时期妇女的职业与家务问题
80年代以来女性电影
女性成长女性叙事女性立场——女性成长文本的意义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实践与体验
告别性别“战争”寻找人类精神“原乡”——对“她世纪”中华女性文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现代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调节艺术
母亲们开始罢工了
性伦卷
论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科技时代性伦理问题的新向度
从妇女个性视角看贞操观的历史发展
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论析
鲁迅的情爱思想与性学思想研究
重视研究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
论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
人的身体能出租吗?
综合卷
论文化消费的产业效应
从流行语看流行文化
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间近代建筑与社会心理
从贾平凹小说《秦腔》的方言透视关中文化风俗
两性关系与权力模式
社会学视野中的“公”与“私”
对“破四旧”运动中的改名现象的历史考察
抗战时期的黄陵祭祀典礼
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孔子的祭祀典礼
构建高校和谐文化与优化大学生身心素质的研究
大众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三十年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之大略(1978~200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