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讲什么?第一,帮助你分析打官司的成本与收益,指明打官司存在的风险,判断要不要请律师。第二,教你如何准备打官司,没钱的话。该怎么找法律援助。第三,介绍法院和法官是如何工作,如何审理案件。如何作出裁决的。第四,官司输了,教你怎么面对;官司赢了,教你如何申请法院执行。第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纠纷,如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医疗事故纠纷、民问借贷纠纷,有专门细致的技巧提示。
这本书帮你熟悉中国民事官司的整体框架和流程;教你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对手制造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困难;让你在短期内掌握民事官司的初步知识和技能.争取打官司的主动权。
本书站在普通公民的立场讲解打官司的流程,按照老百姓对法律问题、法律程序的认以编排结构、组织语青,是一本写到老百姓心坎儿里的书。本书不仅告诉读者该怎么打官司,打官司要分几步走。还让读者学会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盘算打官司值不值,估计打官司要花多少时间、精力,更要教会读者如何申请免费的法律帮助,如何申请判决的执行。本书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离婿、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民问借贷等四种纠纷,就其中的法律问题,做了专门的诉讼技巧提示。
本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既能帮助读者尽快掌握打官司的流程,又能让读者明白理解这些流程的来龙去脉,还能让读者以鲜活的案例作为参照。
本书尽最大努力让读者轻轻松松、明明自自地了解打官卅的过程,为打赢官司做好充分准备。
场景:小郭为了打官司,选择自己来的时候还是要掂量下自己,比如时间精力是否能胜任,比如自己能否胜任诉讼活动,包括能不能写法律文书、会不会法庭辩论等,还要看看自己写的对不对、说的对不对,更重要的是看自己的心理状态怎么样,是不是容易急躁、会不会过于担忧等。选择合适的诉讼方式,对自己的分析少不了。
一、看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既然准备打官司,这事就急不得,尤其是不能老想着要速战速决,希望一天、两天就能搞定它。要记住,民事官司的过程一般都比较漫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当事人去参与,去等待,去煎熬。诉讼成本的很大一块就是时间成本。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但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再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的,则可以通过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进行再次延长。即使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也是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因此一审的时间已经漫长得够烦人了,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一审结束就可以确定结果就可以完事了。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了上诉,案件还要进入二审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还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进行延长,具体的延长期限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甚至于,虽然案件审结后,但如果对方不愿意履行,就又要涉及执行的问题,同样还需要数月甚至是数年的执行时间。同时在从一审、二审到执行的漫长民事官司过程中,并不是光数着日子等就可以了,往往需要进行提起诉讼、提交答辩状、调查收集证据、交换和提供证据、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等各种诉讼活动,而这些活动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当然,不能完全把时间的消耗怪罪于法院,法院也有法院的难处,虽然现在法院也极力倡导司法为民,开展巡回法庭、周末法庭等活动方便当事人。但法院毕竟也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在进行相关诉讼活动时不可能完全跟着当事人的指挥棒走,不可能老是考虑当事人方便不方便,因此有些时候,可能你正上班、做生意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的时候,法院却通知开庭了,这种情况下你是去还是不去?因此,对于那些工作比较繁忙、工作压力比较大、单位纪律比较严格、可自由支配时间不充分的当事人来说,自助打官司是“耗不起”的。万一因为打官司而惹得老板不快甚至是弄丢了饭碗就不划算了。因此,对于自由时间不多的当事人来说最好不要选择自助。
二、看自己的文化程度和知识储备
民事官司并不总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打官司需要考验思想和智慧。常说,“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因此在打民事官司时,当事人的思想和思路对于案件的审理结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个民事案件,对于相同的案情发展经过,对于同一份证据,对于同一个法律规定,由于人们文化程度、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就会做出不同的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很正常的认识现象。比如我们设定场景里的小郭,作为一名外企企业的员工,也算是小小白领精英,那么他的文化程度可以让其顺畅地和法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起诉需要准备的材料、写作起诉状等法律文书、根据法院的指示出庭参加诉讼活动,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参与诉讼的基础;其次,作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小郭肯定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尤其在常识方面的理解有自己的判断,可以理解租赁合同的含义和作用,并正确理解按约履行合同义务的规定。当然,因为小郭不是法律专业人士,那么他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运用可能是不到位的,比如证明责任,比如租赁合同中押金、违约金理解等,这样在法庭上的攻击、防御就会显得有些吃力。
因此,在考虑是否对民事官司自助时,当事人要考察自己的文化程度和知识储备是否能够对于案件事实、案件证据以及案件涉及法律作出正确的理解,能否胜任法庭上法律知识的考验。有些当事人盲目自信,靠着无所畏惧的勇气去打民事官司,结果往往导致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做出不适当的理解,虽然看似振振有词,却都没有讲到点子上,更没法说服法官相信其主张,因而可能导致不利于自己的裁判结果。因此,这种自助就有点不划算了。
三、看自己的心理特点
作为一种文明的、走上法制轨道的争端解决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打官司就是和平时期的一种微型战争。当事人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既要拼战术、拼战略、拼智慧,又要在意志力、耐力、自我控制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察言观色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心理上的比拼。在这时候,理性而平和的心理状态是最需要的。
有些当事人,自恃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自信心极高,在法庭上也能够口若悬河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锋芒毕露地反驳对方的观点,甚至还能敏捷地抓住法官的缺陷和漏洞,为什么事与愿违,结果却往往爽了嘴巴,输了官司。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证据方面,但撇开实体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该当事人的心理特点不适合打官司。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事人打赢官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胆小怯懦,一到法庭就两腿发抖,战战兢兢,进行法庭辩论时往往惊慌失措、词不达意,不能正确地发表本方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有些人有勇无谋、胆大妄为,在法庭上往往会为所欲为、无所顾忌,缺乏应有的礼貌和纪律;有些人骄横轻敌、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往往会因准备不充分而输掉了本来对本方有利的官司;有些人自尊心过于敏感,争强好胜,情绪容易激动,往往会在对方当事人的刺激下失去理智,在情急之下逞一时口舌之快,说出本不该说出的话,做出本不该做出的事,使本方陷入非常不利的被动境地;有些人缺乏全局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见小利而忘大义,贪蝇头小利而失大局。具有上述心理特点的当事人选择自助,如果在打官司时不能克服自己的缺陷,结果就可能会事与愿违,输掉自己本可以打赢的官司。
实际上,打官司的心理要求虽然涉及诸多方面,但归结到一个总的方面就是两个字:理性。打官司是一种文明、法制化的战争,打官司的过程就是一个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要能够避免情绪化的冲动,时刻保持理性的观察、思考、倾听和说服,不能口不择言,做出莽撞的非理性行为。要想保持理性,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白自己打官司不是来表演的,不是来演讲炫耀口才的,也不是来发泄怒火的,而是来寻求法律的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在法庭上重要的是说服法官,让其相信自己的主张是合法合理的。因此,在法庭上进行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自己的诉讼总目标来进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这个目标。P32-34
为什么耍打官司?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烦心事,切身的权利和利益总会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比如,买回家的食品,质量有问题,去看病,医院乱收费,单位无故克扣工资,离婚时财产怎么分,孩子由谁养,等等。这些向题和纠纷通过协商、调解还搞不定,心里就会窝火,尤其是对方还无理赖三分,不找个说法,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这时候,要知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更不要违法乱纪、铤而走险。打官司是文明社会提供给民众的一种纠纷解决办法,它代替了私人之间直接的争斗,既保护了当事人,也维护了社会秩序。所以,社会和国家都提倡,纠纷不能化解时,拿起法律武器,打官司。
打官司。你别怕!
不管是告别人,还是被人告了,都不要慌,不要逃避,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和对方的具体情况,判断下一步该怎么办。不要一味抱怨司法腐败,要相信世间自有公道,法律一定会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况且,我国的法治环境也越来越好,司法机制也越来越规范了。
打官司靠自己,还墨找律疖?
身边有律师亲友,那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有,也可以打热线电话,或到免费的咨询机构问问情况。小事情的话,简单问问,看看书,查查网上资料,可以自己打。大事情,最好还是找专业律师。即使聘有专业律师,自己最好也能懂一点儿,毕竟自己才是最关心自己的人,还要防止被忽悠了。
这本书能告诉你什么?
第一,帮助你分析打官司的成本与收益,指明打官司存在的风险,判断要不要请律师。第二,教你如何准备打官司,没钱的话,该怎么找法律援助。第三,介绍法院和法官是如何工作,如何审理案件,如何作出裁决的。第四,官司输了,教你怎么面对;官司赢了,教你如何申请法院执行。第五,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纠纷,如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医疗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有专门细致的技巧提示。
这本书帮你熟悉中国民事官司的整体框架和流程;教你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对手制造法律许可范围内的困难;让你在短期内掌握民事官司的初步知识和技能,争取打官司的主动权。
这本书有什么独到之处?
第一,贯彻问题意识,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确保实用性。第二,利用表格图示,读者清晰直观地按图索骥,找到最佳方案,保证生动性。第三,给出典型实例,以供读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确保有效性。第四,语言通俗易懂,突破法律图书严肃刻板的风格,力求趣味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