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早衰的人与永葆青春的人--避开糖化就能延缓衰老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日)米井嘉一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会简单易懂地解释最新的抗老化、抗加龄医学阐述的“身体老化的步骤”。在读者朋友们了解了这个过程,能自然地接受年龄增长的事实后,接着介绍能延缓衰老步伐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能永葆青春的生活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从介绍几个与老化相关的新知识开始入手吧。

内容推荐

本者在这本书里所要传达的东西,既不是美国的富豪欲享受荣华富贵而要寻找的不老不死的方法;也不是要靠持续注射荷尔蒙而维持美丽的美容医学。均衡适当的饮食方法,再加上适度有效的运动,摒弃坏的生活习惯,培养可以经受压力的心境,根据情况辅助摄取一些维生素和荷尔蒙的营养——这些方法简简单单,是谁都能实践的事。本书简单易懂地解释最新的抗老化、抗加龄医学阐述的“身体老化的步骤”。在读者朋友们了解了这个过程,能自然地接受年龄增长的事实后,接着介绍能延缓衰老步伐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能永葆青春的生活方法”。

目录

前言——最新科学公开的“老化”新常识

第一章 很早就衰老的人,身体已经焦糊了!

第二章 年轻是由荷尔蒙年龄决定的

第三章 实践抗老化的饮食方法

第四章 抗老化的运动法,真的很简单!

第五章 抗老化的生活方式

第六章 通过管理压力来返老还童的方法

第七章 不要错过“老化的信号”!何谓抗加龄的医学?

后记

试读章节

把身体变糊的糖化,就是解开老化的钥匙!

说到老化有一点是无法回避的,这种“身体中的反应”开始受到众人的瞩目,它就是“糖化”。

在诊治早衰和病态老化的病人的时候,虽然疾病的种类千差万别,但是在分子水平的观测下,必定会看到“糖化”的反应。如果说氧化是“身体生锈了”的现象,那糖化对于身体的巨大损伤,可以说是“身体烧糊了”。它早早地就替我们按下了老化模式的开关。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相当多的因素会促进我们糖化。

糖化——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就是蛋白质、脂肪和糖(葡萄糖)作用后变质的一种反应。1912年,法国化学家美拉德(L.C.Maillard)提出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糖化反应中,在氨基酸中加人葡萄糖,等一段时间后,就变成褐色的物质了。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烘烤煎饼时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在牛奶和鸡蛋里加人砂糖混煮,会变成褐色,释放出美味的香气,这就是美拉德反应,也就是糖化反应。熬糖时候的“焦糖化”、使酱油和黄酱更具风味的反应也是美拉德反应。“烤得焦黄”、“美味的香气”、“增加风味”等,对于食物来说美拉德反应是很有好处的反应,但在我们身体中发生这样的反应是非常危险的。

关于身体里的反应,1968年,发现了人体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蛋白质)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糖化反应。这个血红蛋白被称做“血红蛋白AlC”,并作为糖尿病的代表性检查“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的数值被人们所知晓。患糖尿病后,这个数值会增加。

最让人恐慌的是糖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很高,糖化反应更容易发生,速度也会变得更快。这样,糖尿病的并发症就会早早地发生了。

糖尿病并发症越是恶化,老化现象就雪上加霜。这种现象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正常变化,而是“病态的老化”。糖化会早早地就让你登上“老年人的舞台”。

老化的开关ON “我还只是糖尿病预备军,所以不用担心”的想法是很危险的

“糖尿病预备军”这个词本来应该会带给我们充分的危机感。但是有些人却抱着“我还是预备军,所以不用担心”的想法,对此过于轻视。

作为准糖尿病患者,现在来说的确和老化的标准尚有些许差距,但他们的身体容易糖化这一情况也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你以后还是打算过着和现在一样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年后、二十年后,就会和其他人产生很大的差距。等到差距变大了,再要寻求治疗就为时已晚了。

糖尿病预备军,就等于“病态老化预备军”。之前由九州大学的研究得知,糖尿病人和糖尿病预备军的人,与其他人相比,得痴呆症的危险是4.6倍,得癌后死亡的危险是3.1倍,得心肌梗塞的危险是2.1倍,得脑梗塞的危险是1.9倍。真是好可怕的结果啊。

关于并发症带来的生命危险,和其作为QOL相关疾病的温床的事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而关于它的应付方法有多么重要,想必你心里也已经有数了。

专栏:“糖尿病”和抗老化的深厚关系

现在,糖尿病恐怕已经是日本的国民病了。根据《平成14年(2002年)年度糖尿病实际情况调查》,“被严重怀疑有糖尿病的人”约740万人,与“可能得了糖尿病的人”合在一起约1620万人。日本6.3个成人里面有1个人是糖尿病人或是准糖尿病人。

很多患者就算被诊断出有糖尿病,自身也没有感觉,因此有不少人并没有采取积极的食物或运动方面的疗法。这正是治疗糖尿病的困难之处。就算病人没有症状,长时间持续高血糖的状态,促进了体内的糖化反应,可就会引发并发症。而且,并发症一开始也是没有症状的。在不知不觉中,糖化慢慢地进行着,并发症也慢慢地恶化着……这就是糖尿病的恐怖之处了。

现在在日本,一年约有4000人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受到高度视力障碍的困扰;有1.4万人由于患糖尿病性肾病而在接受透析疗法;约有1万人由于糖尿病性神经障碍而截断下肢。更甚者,因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约有40%到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肌梗塞和脑梗塞。这就是现状。有数据显示,跟日本平均寿命相比较,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要短9.4岁,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要短13.5岁。

目睹了这样的现状后,我们开始感觉到:使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和发展的机制明朗化,确立有效的疗法,是作为从事抗老化医疗者来说最需要研究的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之一。

预防准糖尿病患者变成真正的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即为:改善生活习惯。并且,就算你已经是糖尿病患者了,只要好好地控制血糖值,就能抑制并发症,过上健康的生活。用具体的数据来解释,就是保持空腹时的血糖值不满110 mg/dl,血红蛋白Alc5.8%以下。这样并发症的危险就会降低。也就是说,想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就要阻止身体糖化、实践抗老化的生活习惯。

老化的开关ON 因为糖化,肌肤失去弹力和透明感

如果你想要保持美丽又有弹性的肌肤,糖化就是你最需要防备的身体反应。大家都知道,做“抗氧化保养”对抗老化非常重要,可却不知道,抗糖化保养对我们来说也同等重要。

你也许会想知道,糖化是如何使肌肤衰老的呢?这个答案,你只要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肌肤变化,立即就能明白了。病人患糖尿病越是久,肌肤就越会失去弹性,变得松弛、暗沉。对医生来说,只要看到病人的肌肤状况,就立即能判断此人的糖尿病是否“已经很严重”。

P1-5

序言

“老化是从心开始的”,以可以预防。

常葆青春的生活方式,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心中是否会抱着“这种事不太可能发生”的怀疑心态呢?但是,只要你手中握有这本以“抗老化”为主题的书,同时抱着“如果自己能行的话,倒也想试试”的想法,要实现永葆青春的生活就不是件难事了。

古时就有“病由心生”的说法,与此相同,“老化也是从心开始的”。

一旦身体变胖了之后,你会感到心力不济,会很无奈地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一定的年纪,然后对自己说“既然老了,那也没办法了”。像这样到了一定年纪的人,因为稍显了一点老态,就抱着消极的心态,此后老化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

对于积极地想要知道抗老化知识的人来说,向他们推广本书的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那些对抗老化毫不关心、或早就放弃与之作斗争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就这点来说,手上捧着本书正在阅读的你,已经算是跨出了抗老化的第一步了。

我至今一直致力于抗老化医学的研究,同时也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检查和治疗病患。在医院里,男女老幼都有着不同的症状。多数情况下,通过检查,都能发现病症。但对于那些“怎么都睡不着”、“很容易疲倦”、“感觉腰很重”之类症状的人,经过检查后,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异常的状况。这时,除了以“随着年龄增加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来解释外,似乎很难找到其他理由。用“哦,因为年纪大了的关系”一句话就打发病人的医生也不在少数。但是我却不想听到这句话从自己的口中说出。

因为,“老化是一种病,所以既可以治疗,也可以预防”。这点在临床的医学资料和我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本书会简单易懂地解释最新的抗老化、抗加龄医学阐述的“身体老化的步骤”。在读者朋友们了解了这个过程,能自然地接受年龄增长的事实后,我会接着介绍能延缓衰老步伐的有效方法,也就是“能永葆青春的生活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从介绍几个与老化相关的新知识开始入手吧。

老化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无可奈何?

就像本书开头说过的一样,老化是一种病,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

迄今为止对我们来说,老化就像太阳下山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谁也无法阻止。医生们一直以来也接受这一观点。

但是,捉住“老化程序的本身,就是一种病”这一观点,探究它的原因,就可能找到克服它的治疗方法。这个理论,就成为抗加龄医学的基础部分。

而且,近来出现在人们身上的老化现象不只是“自然老化”。由于习惯了现代便利的生活方式,人们“不自然地过早老化”的现象也日渐严重。

年轻和美丽,只有有钱人才能拥有?

我在这本书里所要传达的东西,既不是美国的富豪欲享受荣华富贵而要寻找的不老不死的方法;也不是要靠持续注射荷尔蒙而维持美丽的美容医学。均衡适当的饮食方法,再加上适度有效的运动,摒弃坏的生活习惯,培养可以经受压力的心境,根据情况辅助摄取一些维生素和荷尔蒙的营养——这些方法简简单单,是谁都能实践的事。

要实践以上这些,并不需要大笔的金钱,只要改善了生活习惯,人就能变得生气勃勃。

一个人要是能健康地生活着,那就不用操心以后的医疗费和看护费用了。

在阅读了本书后,请从一个自己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开始实施“不会变老的生活方式”吧。而且,也不用花钱。  稍微有点发福的人能够年轻又长寿吗?

说到稍微有点发福,也得要有个限度。对着微显胖态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福的人,赞美“身材不错”、“更有威严了”,让本人忽视自己的肥胖,其实不算一件好事。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量和基础代谢量都会减少,容易变得肥胖。同时,肥胖的本身也会促进老化,成为生病的主要因素。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肥胖会使脂肪堆积在内脏器官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了解到“新陈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了吧。

如果是“小腹突起”的肥胖方式,就是脂肪堆积在内脏器官上的证据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是内脏细胞以独特的危险方式在移动,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关于这点后面会详细说明。

不管怎么说,不论是从抗老化还是从预防生活习惯病的观点出发,肥胖是健康的大敌。换句话说,要过实施抗老化的生活方式,等于要让自己保持窈窕的身型。

彻底贯彻糙米食谱(以糙米、蔬菜、海藻为中心的饮食方式),就能长寿吗?

糙米的本身是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丰富食物纤维的食材。拿它来做主食,是很值得推荐的。以蔬菜为中心的摄食方式也适于抗老化相关的饮食生活。对于那些已经被警告有“新陈代谢综合征”的堆积了内脏脂肪的人来说,很适合食用糙米的菜谱。

但是,我们也不推荐让所有的人都回避肉食而一味地只食用糙米的菜谱。牙齿排列不漂亮的人、不喜欢多次咀嚼的人,食用糙米菜谱就容易消化不良。而且,对于那些面黄肌瘦的人来说,摄取肉、鱼、鸡蛋里面的蛋白质,保证均衡地摄取能量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身材匀称的人,却极端强硬地食用贫乏的食谱疗法,他们将来的健康状况实在让人担忧。并不是说只要瘦了就能健康。如果没有必要的皮下脂肪,肌肉和骨头就会衰弱,相反更容易衰老。对于这些人来说,不仅是糙米食谱,还有那些号称吃某某就可以减肥的极端食谱都请勿食用。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体形、身体状况、性格等,补充自己缺少的部分,减缓过剩的部分,保持平衡很重要。

外表看上去很年轻,就能健康又长寿吗?

对于抗老化来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是基本要求。外表年轻,或说“肌肤年龄”的年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仅止于此却是不够的。

“年轻”是从“肌肤年龄”,“骨骼年龄”,“肌肉年龄”,“心脏、血管年龄”,“脑、神经年龄”来综合判断的。能均衡地保持住才是真正的抗老化。

把抗老化和“除皱的美容整形术”混为一谈的人并不少。这些只是制造出来的年轻,总有一天会原形毕露的。

我所提倡的抗加龄的医学,是把前述的五种年龄平衡地保持住,不让其中的一个衰老,让长寿等同于“超过一百岁也能健康有精神”。这才是我的目标。

老年人比壮年人的压力少?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烦恼。近年来,不管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还是三四十岁的壮年,都承受着各种压力。但是,从老化的进程来看,老年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抗压力的荷尔蒙会减少,影响情绪稳定的神经传达物质也会减少。因此,老年人受到打击后要重新振作起来会比较慢,会变得很易怒,让人感觉难以相处。跟人们一贯对于“老年人慈祥又和蔼”的感觉相反,有些老年人感情的起伏会很激烈。

随着年龄越来越高,有些人就会选择呆在家里、减少出门的机会和与人相处的机会,然后心理会越来越失衡,最后陷入崩溃的恶性循环中。  一个人心理的健康失衡了,哪还会有勃勃的生气。这正是“老化了”的情况。抗老化的医疗不仅是保持身体的健康,适当控制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更需要优先考虑。

反正谁都要老的,所以也不用着急?

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同样年龄的两个人,看上去却完全不一样。就算实际的年龄都是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老化的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拉开意想不到的差距。超过五十岁后,数字上的年龄可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年轻、生气勃勃等生理年龄上的年轻,才能表示一个人优秀的生活品质。

数字上的年龄大家都是平等地增长着的,但是生理上的年龄却完全不平等。因为人们并不是平等地变老的。你想比你的实际年龄老得更快吗?还是想让你的实际年龄走在生理年龄的前头,悠闲、快乐又生机勃勃地生活着,幸福地过每一天?

只要你不是“性情怪僻”的人,你一定会选择后者。当然你也不需要太过焦急,只是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的话,就会享受到不平等的变老待遇,仅此而已。

“长寿”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即使努力也没用?

“我的祖母和曾祖母都很长寿,我们家是长寿的家族,所以我就不用操心了。”

“家里有癌症的基因,所以很担心……”

诸如上述,觉得健康长寿和遗传因素有很大关联的人也不在少数。的确,长寿有三到四成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即便如此,也不能用遗传因素来全盘定论。想要长寿的QLO(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高的人生,生活习惯也密切相关。

生物有“长寿的基因”,这点已经被现代的科学所证实。作为“人”这种生物,“冲绳有很多有长寿的基因的人”等各种主题的报道都出现过。我对这种长寿基因的研究也颇有心得。

长寿基因的研究,听上去很像是抗老化医生理应追求的目标。但是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有没有长寿的基因,这都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办法改变。不管有没有长寿的基因,或说探究如何能使没有长寿基因的人也可以健康长寿的方法,对我来说更有意义。

假设,就算是有着长寿基因的人站在很有优势的起点上,但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相配合,是否也能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呢?而没有长寿基因的人,却在早期就开始了抗老化的工作,结果可能比前者更好些。

对于那些觉得“我是在长寿的家庭里出生的,所以我也一定会健康长寿”的人来说,更容不得有所懈怠。这个理由,如果你看过线粒体中的长寿基因的活动,就能明白了。

线粒体是细胞里面的一个很小的器官,起着利用氧来得到能量的作用。在这个得到能量的过程中,产生了自由基。

说到自由基,有人也许知道,它就是在细胞氧化后得到的加速老化的物质。持有长寿基因的线粒体,除去自由基的能力较强。然而,就算某人除去自由基的能力稍微强一些,但是他却一直在吸烟,从而令自由基不断增大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就算有着长寿基因,也并不一定就能长寿。生活习惯的影响也很重大。

假设某人是出生在健康长寿的家庭里的人。但此人又是吸烟又是喝酒,还沉迷于赌博,饭也不好好吃,过着颓废的生活,那老化的进程毫无疑问就在眼前了。

然而,即便你没有长寿基因,只要过着“不老化的生活方式”,这个效果犹有盈余。  关于返老还童开关的种种

专栏一:返老还童的开关是什么?

一个细胞里有着数千种不同作用的基因。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在同一时间里活动着。有的正在活动(开关ON),有的处于休息状态(开关OFF)。有些基因,在年轻的时候是处于“ON”的状态的,老了以后就“OFF”了。反之,年轻的时候“OFF”的基因,会在老了以后“ON”。

例如,合成蛋白质的基因在年轻的时候处于“ON”的状态,积极地合成蛋白质。而年老了以后分解氧的基因开启,慢慢分解蛋白质。换句话说,年轻人模式和老年人模式在于基因的“ON”、“OFF”的开关不同。把它们想象成电器的配电开关,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返老还童的开关,就是把基因的显示开关从老年人模式转回到年轻人模式。

动物的实验表明,当受到饥饿、寒冷的刺激,基因的开关会出现“ON”、“OFF”的变化。面临种族存亡的时候,基因的开关也会转向延长寿命的一端。同时,为了保存种族,追求异性的本能也会受到刺激。

以这个现象为启示,是否能找到顺应的方式还尚不可知。但是,再想想,用与饥饿和寒冷刺激相似的行为,比如断食、坐在瀑布下、在冷水中游泳等却也可行。

坐在瀑布下、在冷水中游泳等已经被证实能使男性的精子数量增加,可以用于荷尔蒙年龄上的返老还童。岩手县的黑石寺的苏民祭上,人们只系一条兜裆布在寒冷的季节里展开争夺宝物的传统风俗也有同样的效果。

而地板暖气设备,反而让人担忧。当然,舒适的地板暖气设备对女性和老年人都很合适。但是对于小男孩和青少年来说,让睾丸如此受暖是否也同样适合就值得商榷。此外,冬天小学生穿短裤的样子也几乎看不到了。有报道说近年来男性的精子数减少了,这也许和生活习惯有所关联。

后记

这次以“糖与焦糊”为主题编写了本书。糖会使身体焦糊!对它的研究越深就得到了越有趣的事实。

“焦糊”对老化也有影响。在本书中,针对如何避免身体焦糊作了一定的研究,并把研究结果编汇成册。读者会体会到,即使至今为止认为是健康的事,也可能与“焦糊”有一定的关联。

在本书中,介绍了很多种从抗加龄医学的视角看来会很有效果的生活习惯。如果能按照本书中写的方法来实践,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但是,人并不是完美的。虽然书里的内容都对健康有好处,但大家会觉得要全部实践真的很难,真正能全部实践的人会有多少呢?有些人可能会实践百分之五十的内容,而有些人可能只能实践其中的百分之二十。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不愿轻易放弃的决心。就算只能实践书里的一两条内容也没关系。请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能百分百做好,就全部放弃了。不轻易放弃的心意真的非常重要。

在日本,社会的落差和两极分化的情况已经被人们所重视了。虽然大家都认为这个落差是经济上的原因,但仔细看看健康方面,不也是两极分化的状况吗?

根据身体检查、健康诊断等的数据来看,原本身体就健康的人会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保持健康的状态;而那些身为疾病预备军的人们却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着。虽然这些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健康方面的确也是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着。

另外,医疗方面也存在着落差。有些并不富裕的人,将来生病的时候就无法接受充分地治疗,所以这些人的不安情绪也在上升。因此,有些人也许会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健康地生活。如果你金钱方面并不充裕,也并不是说就束手无策了,健康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的。

然而,会阻挡你实践书里内容的还是精神方面的部分。首先要有兴趣,你可以理解为干劲,也可以说是毅力,如果没有“一定要防止身体焦糊”的决心,那一切都是无法开始的。

我作为医生给病患提供建议的时候,会铆足心力考虑如何把自己的动力传染给患者,让他们有干劲、有动机和奋起的决心。

然而有一天,宫崎县的一位精神科的医生跟我说,不要只是把自己的动力强加给患者,而是要把自己放空,把患者本身的能量牵引出来。恩,这位医生曾经在“忍者的故乡”伊贺受过“无”的训练。他的意思是要我去除自己的意念。

不断地思考着这位医生的建议,一边编写着稿子。我面对着电脑,把心中放得很空。在上午做完检查的胃镜室里,一位护士在我旁边整理着房间。这位护士工作很认真负责,她关上了灯就离开胃镜室了。我有点闷闷不乐地离开座位,再次打开房间里的灯。然后,护士很惊讶地又跑了回来,对着我道歉说“真不好意思,没注意医生您还在房间里”。我可是一直坐在她旁边呢。

那位医生说的要把自己放空,大概就是这样的境界吧。之后,我也做过同样的试验,然后被无法感知那“已放空的我”的自动门敲到了额头……原来,把自己放空,还是挺不方便的。

尽说了些与“焦糊”没什么关系的事,最后还想对大家说一句:

“病由心生,老化也是从心开始的。”

最近有人说“美丽也是由心生的”。

而想了解关于“身体焦糊”的事,就请认真阅读本书吧。

2008年4月

同志社大学生命医学部抗老化研究中心

米井嘉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