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张振鹏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分六章,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人生的100个好习惯,分别从孩子的行为、学习、生活、卫生、安全、成长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可以使广大父母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在讲述每个习惯时,均以“名家之言”作点睛之笔,接着提供“经典事例”供父母参考,在事例后面又做了深度分析和“智慧点拨”,以便有效解答父母心中的疑问。同时,每个习惯后面都有一个“参考建议”板块,用通俗的语言为父母提供培养好习惯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会让父母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来得心应手。在每个习惯的最后,还有“金玉良言”,能让父母感受到培养孩子每个习惯所需要的智慧。

内容推荐

本书从孩子的行为、学习、生活、安全、成长等各方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人生的100个好习惯,并对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了深度分析,给出了大量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的参考建议。

目录

第一章 行为好习惯

1.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懂孝道

2.尊敬师长,不忘师恩

3.节约粮食、水和电

4.爱护公物,做文明孩子

5.大小便宜都不贪

6.想好就去做,不拖延

7.千万不要逞一时之能

8.脚踏实地,做事才能成功

9.有主见,不随波逐流

10.做事一定要有计划

11.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12.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全力

13.与好逸恶劳说再见

14.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15.善于珍惜每一分钟

16.学会与他人分享

第二章 学习好习惯

17.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18.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

19.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20.培养不凡的记忆办

21.要细心,不粗心大意

22.善于用眼睛捕捉信息

23.课前一定要预习

24.集中注意力,思想不开小差

25.课堂上要积极发言

26.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

27.按时完成每一科作业

28.经常总结学习方法

29.准备并利用好“错题本”

30.掌握一些考试的技巧

31.别让大脑懒惰,学会思考

32.尽量多问几个“为什么”

33.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34.随时寻找学习的榜样

35.重视创新的巨大价值

36.让自己变得勤奋起来

37.及时整理学习用品

38.学习一定要讲效率

39.每天都要进步一点点

40.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

41.书写切忌潦草,要工整

42.学会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

43.多读些好书充实心灵

44.坚持写日记,记录每一天

45.重视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46.学会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第三章 生活好习惯

47.早睡早起,合理作息

48.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杂粮

49.保护好视力,让双眼明亮

50.生活一定要有规律

51.不迷恋电视和网络

52.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53.多做一些家务活儿

54.尽早培养理财的能力

55.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56.站、坐、走的姿势要正确

57.要经常锻炼身体

58.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59.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60.不给自己预设“烦恼”

61.一定要远离追星的漩涡

62.不苛求完美生活

63.不吸烟,不喝酒

64.不与他人攀比吃穿

第四章 卫生好习惯

65.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66.不与宠物太过亲密

67.及时清洗用脏的手帕

68.饭前便后要洗手

69.吃水果前要洗干净

70.勤洗头、洗澡

71.每晚睡前洗洗脚

72.不吃变质的食物

73.作业本要干净整洁

第五章 安全好习惯

74.遵守交通规则

75.学会文明乘车

76.学会应对意外大火

77.不私自去河塘游泳

78.记得注意校园安全

79.记得注意家庭安全

80.公共场合要讲秩序

81.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

82.不玩危险的游戏

83.沉着冷静面对危险

第六章 成长好习惯

84.学会抵抗挫折

85.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86.学会自主选择

87.贵在坚持,不轻易放弃

88.不要患得患失

89.永远保持一颗进取心

90.要自信,相信自己最棒

91.给自己设定奋斗的目标

92.多多奉献自己的爱心

93.学会超越自己

94.懂得自我激励

95.每天都应该自我反省

96.学会与他人合作

97.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

98.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99.做一个正直的人

100.培养强大的执行力

试读章节

经典事例

一位女士在接受了圣贤德行教育后,在生日之际去看望父母。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她搬来3把椅子,郑重地请外婆、爸爸、妈妈坐在上面。

妈妈感到很敏感,问女儿:“女儿,你要做什么?”这位女士回答:“爸、妈,女儿如今已经34岁了,这30多年来让你们操了不少心。但是这份养育之恩,我会铭记在心。现在我已经开始学习圣贤教诲,从今以后,我要当个孝顺的女儿,不再让你们操心。今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我要给你们行三跪九叩礼,以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

说完,女士跪在三位长辈的面前,第一拜拜下去后,母亲流下了泪水。当拜到第二拜的时候,刚好这位女士上3年级的儿子走了过来,看到了母亲跪拜的感人一幕。

这位女士一家人,在刚进自己家门的一刹那,儿子就郑重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明年我过生日时也要拜你们两个。”

智慧点拨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育的起源,也是孩子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从“孝”字的形体上来说是“孩子背着老子”,表明孝的本质,“教”字,“孝”在先,“文”在后。可见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就指出教育的本质内涵,“孝”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之后,才去学文。

故事中的女士第一拜拜下去时,母亲流下了泪水,那是什么泪水?是欣慰的泪水。父母可以为了儿女奉献一生而不求回报,哪怕是一拜,或者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他们就满足得不得了。

每一个人都应该满怀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时刻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不隗对做人的标准。孝敬父母不能等待。父母并不在乎我们赚了多少钱,让他们过上多好的日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我们帮父母做顿饭、洗次脚、剪剪指甲、洗一洗衣服、给爸爸、妈妈过生日,都算是尽一份孝心。

而有的家庭,没有把“孝”作为第一教学内容。虽然孩子上了十几年学,具备了一定的生活技能。但是,他似乎还缺少什么?缺少做人的根本,他不明白孝顺的标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孝。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去孝顺,他对别人的关心,为别人服务是出自真心的吗?

事实上,缺乏最基本的“孝”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尊敬他人,对他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也都只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所以,孩子的孝心的根基一定要打牢。

儒家经典《孝经》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敬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孩子只有真正对父母奉行孝道,才会推及他人,关心亲人、老师及同学,也才会对班级、学校、家庭做出贡献,最后升华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和遵守其他做人的道理。

1.以身作则,对父母和颜悦色

孩子有没有孝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原则是上行下效,而孝敬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对长辈要谦恭有礼。能做到这样后,就是不说教,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学会如何做人。所以,从现在开始,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标准。

2.让孩子明白生日的意义

生日即是母亲的受难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而现在的孩子过生日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生日蛋糕和礼物,如果不教育的话,他怎么能知道生日那天母亲生产的痛苦。所以,父母要让他知道事实,即他曾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10个月,一天天长大,给妈妈造成了饮食上的困难和行动上的诸多不便,而生产时母亲们承担了很大的生命危险,甚至因为痛苦,拽弯了产床上的钢棍。通过这些事实,让他明白生日的意义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3.呵护孩子的孝心

 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敬长辈,这种亲情关系是互动的。孩子随时表现出对长辈的关爱,哪怕是让父母尝一尝自己的零食,玩一玩玩具,父母也要欣然地接受,并适时地表扬和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在鼓励声中继续表达对父母的爱、。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这些小细节,一句“行啦行啦,有这份孝心就够了,我心领了”就把孩子回绝了。这样,孩子会感到孝行被拒绝,没有得到尊重,渐渐地,他们就不愿意再向父母表达孝心孝行了。

4.让孩子读诵经典

自古以来就有“香九龄,能温席”、“二十四孝”等经典故事: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正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好教材。那些传统美德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书面上的,更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以让孩子慢慢理解并感悟。

除此之外,读诵经典还可以使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去除孩子不耐烦、傲慢的坏习性,培养孩子不浮躁、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读诵古籍经典,从而培养他的孝心。

5.给孩子实践酌机会

正所谓“习劳知感恩”,真正的孝心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去培养。平时,父母应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给他当家的机会,让他学会负起责任来。长辈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做哪些事情,让他学会体贴、关心他人,孝心、孝行自然会慢慢在孩子的心里扎根。父母切忌把孩子拒之于劳动和表达爱心的门外,使他失去表现和学习的机会。

金玉良言

孩子的孝心是在融洽的氛围中、爱心的驱使下逐渐培养起来的自觉行为,也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起来的。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孝是一种强迫性的劳动,一种额外的负担,而是要亲自示范,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慢慢培养他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孝行。P2-4

序言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著名哲学家培根认为,培养好习惯应该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他说:“毫无疑问,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著名作家巴金也认为:“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所以,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

不过,今天许多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固然重要,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如果说成长是孩子必须要走的独木桥,好习惯就是这座桥上的护栏。建造并加固好这些护栏,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一位教育家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是的,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一旦养成好习惯,其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效率便会提高,进而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好习惯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改变命运,即使未来的人生充满挫折,只要他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够以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从而排除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成功。

培养好习惯一定要趁早。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容易接受父母对他的引导和行为的训练。12岁以后,孩子已形成许多习惯,由于旧习惯的抵抗和干扰,要想让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扎根就比较困难。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应该注意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好习惯。几十年前,一位记者曾问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是在哪所大学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宜半个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说明,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他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着重要作用。

培养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实践长期积累。所以,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接一个习惯地培养。比如,孩子刚入学时就应该要求他要认真书写,让他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孩子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好习惯;继而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不要一遇到难题就放弃……其实,孩子这些好习惯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

当然,孩子良好的习惯,不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习惯,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都需要慢慢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要用智慧和耐心,把培养好习惯的教育蕴涵在巧妙的引导中,必要时设置有利的情境,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自觉地养成好习惯。

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特意编写了《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该书分六章,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人生的100个好习惯,分别从孩子的行为、学习、生活、卫生、安全、成长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可以使广大父母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在讲述每个习惯时,均以“名家之言”作点睛之笔,接着提供“经典事例”供父母参考,在事例后面又做了深度分析和“智慧点拨”,以便有效解答父母心中的疑问。同时,每个习惯后面都有一个“参考建议”板块,用通俗的语言为父母提供培养好习惯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会让父母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来得心应手。在每个习惯的最后,还有“金玉良言”,能让父母感受到培养孩子每个习惯所需要的智慧。

本书是一本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经典范例,是父母必读的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行动指南。希望阅读本书的广大父母,都能用智慧让孩子拥有越来越多的好习惯,成就孩子的美好人生!  本书的策划与编写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与支持,他们是:周扬、张淑涵、翟晓敏、齐梦珠、周雅君、雒真真、梅梅等,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8: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