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象征生活/荣格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荣格编著的《象征生活》现在的第18卷包括了130多个条目,内容涉了从1901年荣格26岁时在伯格尔兹尼接受他的第一个职位——助理,到1961年逝世前不久。这一卷实际上大体包含了荣格一生中职业和知识涉猎的所有方面。他一生致力于象征的阐释和象征作用的论证。此卷还摘录了荣格中年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以及1939年在伦敦牧灵心理学协会的研讨会报告。

内容推荐

《象征生活》是荣格晚年的一部作品集,其中主要内容为荣格的一些系列讲座的讲演录,因此它也被视成荣格对自己思想的一种简洁通俗的概括和表达。在本书中,荣格对意识、潜意识问题以及感觉、直觉、思维、情感等各种心理机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界定和阐述。《象征生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可谓了解荣格基本思想的必读之书。

目录

英文版出版说明

第一部分 泰维斯托克系列讲演录(1935)——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泰维斯托克系列讲演录版说明

 第一版前言

 第一讲

 讨论

 第二讲

 讨论

 第三讲

 讨论

 第四讲

 讨论

 第五讲

 讨论

第二部分 象征与梦的解析(1961)

 一、梦的意义

 二、潜意识的功能

 三、梦的语言

 四、梦的解析中的类型问题

 五、梦的象征的原型

 六、宗教象征的功能

 七、重建精神的统一

第三部分 象征生活(1939)

 一、象征生活

 二、讨论

译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人们以语言来指示事物,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传递他意欲传达的含义。咀是有时候他所使用的并不是严格的描述性的术语或意象,这些术语或意象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被理解。例如,诸如联合国(U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NATO)等等之类的很多缩写晤,在我们的报纸上,或以商标或以成药的名称形式出现。尽管人们并不理解它们意味着什么,但如果你了解它们就会明白它们有着某种特定的含义。这样的指示不是象征,而是符号。我们称为象征的是某个其自身为我们所熟悉的术语、名称,或某个意象,其内涵、用法和运用乃是专门的或特有的,且暗示着一种隐含的、不明确的或未知的含义。不妨以克灵顿纪念碑上经常出现的双扁斧的意象为例。我们知道这一对象,但我们不知道它的特定的含义。而且,一个访问过英格兰的印度人告诉他家乡的朋友,英国人崇拜动物,因为他发现在英国人的乡村教堂和大教堂上都雕有鹰、狮子和牛,而他并不知道这些动物正是福音传教士们的象征。甚至有很多基督徒不知道它们是从《以西结书》(Ezekiel)中的异象引申而来,在埃及法老和他的四个儿子那里曾依次出现过这种类似物。另外一些例证是车轮和十字架,这是众所周知的客体,在某种情况下,它们是象征,意味着某种依然值得从不同角度加以深思的事物。

一个术语或意象,当它具有比其所指示或表示的更多的含义时,就是象征。它有着一种更广阔的“潜意识的”层面——一种永远不能被准确定义或充分解释的层面。这种特性是由于这样一种事实,即在探究这种象征时,人的心灵最后被引向一种超越性的观念,在那里我们的理性必须让位。例如,车轮就可能将我们的思想导向“神圣的”太阳观念,而在这一点上理性不得不承认它的无能为力,因为我们不能定义或确证一个“神圣”事物的存在性。我们只是人类,因而我们的智力资源便相应的有限。我们可以称某个东西“神圣”,但这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一种表达方式,也许只是建立在一个信念之上,而决不足以构成一种论据。

由于有无数事物为我们人类理解力所不及,所以我们常常采用象征性表达法和意象来表示它们(尤其是牧师语言充满着象征)。但是,这种象征方法的自觉使用只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事实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我们的梦中自发地、潜意识地构造象征。

每一种统觉或认识活动,都只能部分地完成它的任务,它永远是不完全的。首先,对一切经验来说最基本的感官—知觉,就为我们感官的量和质的有限性所限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使用工具来弥补,但也不足以完全消除不确定性的缺陷。而且,统觉将被观察到的事实转译成一种似乎不可把握的东西——转译为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的本质乃是不可知的。所谓不可知,是因为认识不能认识其自身——心理不能了解它自身的心理基质。因此在每一种经验中,都或多或少有着种种不可知的因素。除此之外,既然我们不能知道事情本身的最终本质,那么在某些方面认识的对象就总是不可知的。

每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或事件因此都有一个潜意识的层面,正如每一种感官一知觉都有一个阈下意识层面一样:例如,对可听闽之上或之下的声音,或可见度之上或之下的光的“认识”就属于此。心理事件的潜意识部分,从整体上说,只能间接地通达意识。心理事件总会显露出其中潜意识层面的存在,因为它要么富有感情特征,要么具有不能明确认识到的根本重要性。这种潜意识的部分是一种事后的思考,它经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直觉的方式或更深入的反映而成为意识的内容。但这种事件也表明了其潜意识的层面——这通常是这样——乃是存在于梦中。梦以象征性意象而不是理性思维的形式显示出这一层面。正是对梦的分析首先使我们能够探究有意识的象征性事件背后的潜意识层面,并洞察出它的本质。

人类心灵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或多或少对梦的功能性意义获得理性和科学的理解。弗洛伊德是第一个试图以经验的方法阐明意识的潜意识背景的人。他的工作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设定——梦的内容是通过联想法则而与有意识的行为相联系的,即有着因果的联系,而不只是偶然发生的。这种假设决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事实很久以前神经病学家特别是皮埃尔·珍妮便已观察到,这些神经症的症状与某些意识经验相联系。它们甚至似乎是有意识心灵分裂出的区域,在另一种时候、另一种不同的场合,会是有意识的,正如一种歇斯底里症的感觉缺失只是出现于一时,一会儿之后又会重新恢复一样。布鲁尔(Breuer)和弗洛伊德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认识到,神经症的症状是富有意义、令人深思的,因为它们正是某种思想的表达。换言之,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发挥了像梦一样的功能:它们具有象征意义。例如,一个病人,在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境况下,每当他试图吞咽时便发生痉挛:“他不能吞下它。”在同样的境况下,另一位病人发生了哮喘病:“他在家里不能呼吸。”第三位病人则为特有的双腿麻痹所困:“他再也不能行走了。”第四位吃什么都呕吐出来:“他不能消化它。”等等,不一而足。他们都正如有一种同样的梦一样。P145-146

后记

本书由储昭华、王世鹏合作译出。其中,王世鹏译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讲;第二部分第7节及第三部分两节。储昭华译第一部分第五讲;第二部分第1节、第2节、第5节、第4节、第5节及第6节;并对全文进行了协调统一和必要的订正。

由于水平与时间所限,译文中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恳望方家不吝指正。

译者

2008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5: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