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概述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由于统治者的闭关自守,中国在近代逐渐落后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是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由于领导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软弱性,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深渊中。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经历,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觉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帷幕。经过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空前觉醒,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一大批拥护十月革命、信仰共产主义并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1920年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探讨建党问题,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同年,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以及在欧洲和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中也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建立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统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注重在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党的革命纲领。1922年7月召开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党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党领导发动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并掀起第一个高潮。在斗争中,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仅仅依靠罢工或其他合法斗争是不行的。
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阐发了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也称国民革命)局面。
1925年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目标直指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响彻大地。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到1926年年底,已进军至长江流域。工农运动也空前高涨。
但是,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同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也日益突出。1927年4月,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随后,各地反革命势力纷纷举起屠刀。而在革命紧要关头,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却未能为全党指明方向。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
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党还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通过革命走向胜利和失败的反复,党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大革命的经历,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P4-5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2
●概述/4
●光影记忆/6
奋斗历程/6
《我的1919》/6
《开天辟地》/8
《我的法兰西岁月》/12
《毛泽东去安源》/14
《燎原》/15
《风暴》/16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18
《孙中山》/20
《廖仲恺》/22
《路漫漫》/23
红色风采/24
《叱咤香洲叶剑英》/24
《青年刘伯承》/25
●大事记/26
第二章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28
●概述/30
●光影记忆/32
奋斗历程/32
《南昌起义》/32
《秋收起义》/34
《井冈山》/36
《百色起义》/37
《洪湖赤卫队》/39
《红色娘子军》/40
《闪闪的红星》/41
《鲁迅》/42
《长征》/44
《万水千山》/46
《四渡赤水》/47
《大渡河》/48
《金沙江畔》/49
《党的女儿》/50
《翠岗红旗》/51
《青春之歌》/52
《西安事变》/54
红色风采/56
《邓小平1928》/56
《可爱的中国》/58
《从奴隶到将军》/59
《拔哥的故事》/60
《金陵之夜》/61
《赵一曼》/62
《刑场上的婚礼》/63
《聂耳》/64
《中华女儿》/65
●大事记/66
第三章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68
●概述/70
●光影记忆/72
奋斗历程/72
《七七事变》/72
《回民支队》/73
《小兵张嘎》/74
《东进序曲》/75
《敌后武工队》/76
《铁道游击队》/77
《地道战》/78
《地雷战》/79
《平原游击队》/80
《烈火金刚》/82
《南岛风云》/83
《野火春风斗古城》/84
《柳堡的故事》/85
红色风采/86
《太行山上》/86
《步入辉煌》/90
《狼牙山五壮士》/91
《白求恩大夫》/92
《张思德》/94
《永不消逝的电波》/96
●大事记/98
第四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100
●概述/102
●光影记忆/104
奋斗历程/104
《重庆谈判》/104
《停战以后》/106
《暴风骤雨》/107
《林海雪原》/108
《保密局的枪声》/109
《小花》/110
《巍巍昆仑》/111
《红日》/112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114
《南征北战》/115
《大决战—辽沈战役》/116
《大决战—淮海战役》/118
《大决战—平津战役》/120
《渡江侦察记》/122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123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124
《大进军—南线大追歼》/125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126
《走出西柏坡》/127
《建国大业》/128
红色风采/132
《刘胡兰》/132
《董存瑞》/133
《烈火中永生》/134
●大事记/136
第五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38
●概述/140
●光影记忆/142
奋斗历程/142
《开国大典》/142
《天安门》/146
《英雄虎胆》/147
《神秘的旅伴》/149
《霓虹灯下的哨兵》/150
《冰山上的来客》/152
《龙须沟》/154
《土地》/155
《柯山红日》/156
《新中国第一大案》/157
《英雄儿女》/158
《上甘岭》/160
《老兵新传》/162
《不夜城》/164
《槐树庄》/165
《枯木逢春》/166
红色风采/167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67
《周恩来万隆之行》/169
《风起云涌》/171
《陈毅市长》/175
●大事记/176
第六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78
●概述/180
●光影记忆/183
奋斗历程/183
《大河奔流》/183
《北国江南》/184
《农奴》/185
《风从东方来》/186
《风筝》/187
《李双双》/188
《哥俩好》/189
《女飞行员》/190
《青年鲁班》/191
《横空出世》/192
红色风采/194
《刘少奇的四十四天》/194
《雷锋》/198
《李四光》/199
《焦裕禄》/200
●大事记/202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204
●概述/206
●光影记忆/208
奋斗历程/208
《戴手铐的旅客》/208
《巴山夜雨》/209
《小街》/21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212
《神圣的使命》/213
《孩子王》/214
《我们的田野》/215
《丹心谱》/216
《于无声处》/217
《生活的颤音》/218
红色风采/220
《毛泽东与斯诺》/220
《周恩来》/222
《邓稼先》/226
《袁隆平》/228
●大事记/230
第八章 实行改革开放,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232
●概述/234
●光影记忆/236
奋斗历程/236
《高考1977》/236
《泪痕》/238
《天云山传奇》/239
《芙蓉镇》/241
《走出地平线》/242
《咱们的牛百岁》/244
《不该发生的故事》/245
《祸起萧墙》/246
《血,总是热的》/247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248
《儿子、孙子和种子》/249
《见习律师》/250
《当代人》/251
《赤橙黄绿青蓝紫》/252
《最后一个军礼》/253
《沙鸥》/254
《牧马人》/255
《人到中年》/256
《庐山恋》/258
《邻居》/259
红色风采/260
《邓小平》/260
●大事记/264
第九章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66
●概述/268
●光影记忆/270
奋斗历程/270
《花园街五号》/270
《T省的八四八五年》/272
《国魂》/274
《大阅兵》/275
《雅马哈鱼档》/276
《解放》/277
《共和国不会忘记》/278
《相思女子客店》/280
《你好!太平洋》/281
《特区打工妹》/282
《老板哥和电妹子》/283
《迷人的乐队》/284
《大城市1990》/285
《情洒浦江》/286
《龙年警官》/287
《我的九月》/288
《阿罗汉神兽》/289
《中国人》/280
《世界屋脊的太阳》/291
红色风采/292
《蒋筑英》/292
《炮兵少校》/293
●大事记/294
第十章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96
●概述/298
●光影记忆/300
奋斗历程/300
《首席执行官》/300
《被告山杠爷》/302
《留村察看》/304
《信访办主任》/305
《世纪之梦》/306
《喜莲》/308
《赛龙夺锦》/309
《黑眼睛》/310
《惊涛骇浪》/311
《遥望查里拉》/313
《冲天飞豹》/314
《冲出亚马逊》/315
《高原如梦》/316
《月圆今宵》/317
《荔枝红了》/318
《生死抉择》/320
《美丽的大脚》/322
《危情雪夜》/323
红色风采/324
《孔繁森》/324
《离开雷锋的日子》/326
《法官妈妈》/328
《真心》/329
●大事记/330
第十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332
●概述/334
●光影记忆/336
奋斗历程/336
《惊心动魄》/336
《钢铁脊梁》/338
《愚公移山》/339
《疑案忠魂》/340
《小巷总理》/341
《突发事件》/342
《青藏线》/343
《霓虹灯下新哨兵》/345
《5.12,汶川不相信眼泪》/346
《惊天动地》/348
《买买提的2008》/352
《隐形的翅膀》/353
《台湾往事》/354
红色风采/356
《郑培民》/356
《沉默的远山》/358
《任长霞》/359
《生死牛玉儒》/360
《真水无香》/361
《记者甘远志》/362
《亲兄弟》/363
《我的左手》/364
●大事记/365
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庆祝党的90华诞,我们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共党史研究室的权威专家,编写出版了这部画册《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以“光影记录党史,红色照耀未来”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为脉络,以电影剧照为载体,勾勒出建党90年来的风雨历程,展现各个时期共产党员的红色风采。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90年来,风云变幻,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是什么赋予它如此伟大的力量?让人民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了解它90年的丰功伟绩,对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大有裨益。
一直以来,党史读物大多以一种严肃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让读者对党史高山仰止,想要学习领会却又不知如何入手。这本《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是由电影来追溯党史,以电影中所表现的党史大事、英模人物来勾勒党的历史,用电影精彩的故事、生动的形象、动人的情感来宣传党史,力求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力求让党史变得生动活泼、亲切可爱,力求以巧妙的方式拉近党史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读者看到自己熟悉喜爱的红色电影剧照,重温燃情岁月,一定备感亲切。
目前,这本《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种重点出版物”,这既是对本书的肯定和信任,也是对我们的期望和激励,希望本书能为我们的人民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党尽一份绵薄之力。
科学出版社
2011年4月12日
一串串震撼人心,鼓舞士气的英雄赞歌,一幅幅用生命和鲜血构筑的壮美画面,在喜迎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华诞之际,我们一同来回顾这些伟大的历史时刻。
中国电影资料馆等编著的《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收录300余部经典电影,500余幅珍贵剧照,全面地记录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奋斗,这些剧照在展示气势磅礴的历史画面的同时,也充分刻画了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从《董存瑞》到《孔繁森》,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一位位催人奋进的光辉形象,无不在银幕上书写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感谢可爱的电影人们用革命英雄主义的艺术情怀和还原历史的艺术雄心为一代代电影观众留存不朽的记忆。
谨以《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重温银幕上的经典时刻,图写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500幅电影剧照,浓缩90年辉煌!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图书!
《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资深专家用近两年的时间搜集了党史、建以来的优秀电影资料合著而成的。这些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发展直至强大的每一历史阶段,从电影这个切入点来勾勒党史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本《在这光辉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光影记忆》把中国电影工作者在胶片上所留存的党的足迹一一记录,既是对党史的生动反应,也表达了这群可爱的人们对党的深切情怀——他们同样是我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