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百姓讲堂”由安徽省图书馆和新安晚报社联合举办,旨在面向大众传播知识,启迪思维。举办三年来听众达数万人次,2008年荣获文化部“群星奖”。
王海林是“新安百姓讲堂”金牌讲席教授,他于该讲堂所做关于经济发展的系列讲座深受听众欢迎。我们把他的讲稿加以编辑出版,是想通过书中典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案例,帮助读者了解诸多经济热点背后隐藏的问题,同时也希望王海林教授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能给予广大国家公务员和企业家们以有益的启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危机下的纵横与突围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王海林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安百姓讲堂”由安徽省图书馆和新安晚报社联合举办,旨在面向大众传播知识,启迪思维。举办三年来听众达数万人次,2008年荣获文化部“群星奖”。 王海林是“新安百姓讲堂”金牌讲席教授,他于该讲堂所做关于经济发展的系列讲座深受听众欢迎。我们把他的讲稿加以编辑出版,是想通过书中典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案例,帮助读者了解诸多经济热点背后隐藏的问题,同时也希望王海林教授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能给予广大国家公务员和企业家们以有益的启示。 内容推荐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发展得却十分不均衡。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地方富,有的地方穷。 安徽是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三大江河流域两大山脉,把安徽分割成东、南、西、北、中五大不同板块,它又近海临江、承东启西,从地域上来看,不能说安徽好,但也不能说安徽不好。 本书将安徽作为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层层分析,挖掘事情真相,开启新思维,这是本书要达到的目的。 目录 前言 挺立潮头竞风流 第一讲 历史的风貌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江淮流域环境的变迁 3.大禹治水 4.强大的淮夷 5.三国屯田 6.金道锡行 7.隋朝大运河 8.唐宋水利建设 9.经济大衰退 10.工业起步早 11.商业先盛后衰 12.错失第一次机遇 13.第二次机遇擦肩而过 14.从三项指标看发展水平 15.“穷·农·灾”的形象 第二讲 拨开迷雾 1.寻找落后的原因 2.资源多就能够强省吗 3.先进制造业之所以先进 4.资源型产业的希望 5.农业的秘密 6.农业大省的农产品哪去了 7.农业龙头企业的前世今生 8.是科教大省吗 9.话说中科大 10.科教能兴省吗 第三讲 峰回路转 1.旅游能成为支柱吗 2.旅游的真正卖点 3.难以说清的比较优势 4.爱学习的安徽人 5.大国崛起的启示 6.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7.蹉跎岁月 第四讲 柳暗花明 1.江西提速的震撼 2.我们的投资哪去了 3.工业强省来了 4.合肥的强市之路 5.我国的工业化 6.产业突破的重点 7.工业精神 8.芜湖现象 第五讲 遭遇危机 1.风云突变 2.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 3.金融危机的导火线 4.金融危机的影响 5.政府的应对措施 6.反思金融危机 7.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六讲 一切都会改变 1.美国的经济班底 2.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3.我们该做点什么 4.企业崛起的好时机 5.趁火打劫 6.职工是企业的根本 7.大企业的作用 8.消费引领增长 9.高技术产业 第七讲 反超的力量 1.我们为什么不富 2.产业转移的实质 3.后发优势 4.自主创新 5.能模仿就模仿 6.引进和消化 7.技术反超 8.企业的软骨病 第八讲 未来不是梦 1.技术创新的主体 2.品牌跨越 3.欧美企业的品牌策略 4.贴牌生产的实质 5.品牌意识 6.孩子比狼更重要 7.培育自己的品牌 8.取个好名字 9.优秀企业家 10.优秀政治家 试读章节 第一讲 历史的风貌 几千年来,安徽人生生不息,全靠脚下这块土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风情。这一讲主要讲述安徽在历史上的状况,让大家了解一下它是不是总是落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落后。 1.优越的自然条件 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适合人类生存,有许多条件需要考虑。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适宜的气候,气温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气候条件是指光、热、雨水、风等条件。安徽的气候条件非常好,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雨水也要适中,天天下雨不行,不下雨也不行;风也要适中,没有风不行,会乌烟瘴气,风太大了也不行,太大了什么都被吹走。安徽这个地方偶然会有大的降雨和风暴,但是总体来说是雨量适中,风调雨顺。 正是因为气候条件好,安徽具有很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安徽的人口一直很多,达到了6 700万,在全国排第八位,是人口大省。 安徽土地资源也很优越。一个地方最好是有山、有草、有林、有平原。有山可以挡风,有草可以放牧,有林可以调节气候,有平原可以种庄稼。安徽的平原和山地大概各占30%,草地占1%,林地占3%。由于土地资源好,适宜于农业生产,农产品产出率很高,粮棉油的产量都排在全国前列,所以安徽是农业大省。 安徽水资源也很好。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结束。我们的水资源非常丰富,缺点是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南方有长江和新安江,一年四季都不缺水,北方有淮河,但其河水经常是多的时候太多,少的时候太少。有一首民谣是这样描述淮河流域的:“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风起黄沙飞,旱涝难打粮。”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有了这三样东西,人们的生存就不成问题。如果地上再有些资源,叫生物资源,地下再有些资源,叫矿产资源,就是锦上添花。这些资源,安徽都很丰富,所以安徽又是资源大省。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安徽都有很多。什么珍稀植物、中药材,牛马驴、猪羊兔、鸡鸭鹅都有。至于矿产资源,安徽一共发现了98种有用矿产,其中28种矿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开采价值最大的是煤,储量在全国排第七位,是安徽第一大优势矿产,主要分布在淮南、淮北和宿州。第二大优势矿产是铜,储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主要分布在铜陵、贵池、安庆。第三大优势矿是铁,储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主要分布在马鞍山、铜陵和当涂。 正是因为资源条件很好,所以安徽是农业大省、煤炭大省和钢铁大省。全省一共有56个县,就有48个县是全国重点粮棉县。粮食、棉花、油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安徽不种粮,全国都要紧张,安徽粮棉油的产量在全国始终是排在前面的。2008年,粮食占全国的5.7%,在全国排在第6位,棉花占5.5%,也在全国排在第6位,油料占8.5%,在全国排在第4位。 两淮煤矿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2008年,安徽原煤生产量突破一亿吨,是全国8个超亿吨煤炭产量省份之一;安徽铜产量排在全国首位,2007年,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阴极铜产量达62.4万吨,排在全球大型铜冶炼企业第5位,铜产量进入世界前五强。钢材、生铁、水泥的产量都很大,排在全国第10位。 在所有的资源中,水的问题比较特殊,也与安徽的经济发展关系最大。水资源要充足,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农业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治水的历史。首先水必须得有,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土地和气候才能发挥作用。但是水又是无形的,不像土地和气候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土地条件不好,像大沙漠,人们干脆就不在那里生活;气候条件不好,像南极,人们也不去生活。水的情况不一样,看起来水资源充足,但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多,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少,太多了可以毁灭一切,太少了也可以毁灭一切。 人类生存自古就与水密不可分。人类文明都是沿河流产生和发展。比方说,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都是沿河流产生的。 安徽人的兴衰祸福同水的关系尤其密切。 2.江淮流域环境的变迁 世界上的河流很多,有的河流是益河,有的河流是害河,选择哪一条河流生活也有讲究。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不是长江。为什么是黄河,而不是长江呢?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长江比黄河的条件要好得多。 我们曾经抱怨我们的老祖宗很笨,这两条河很近,他们非要选择在黄河边生活,而不选择在长江边生活;也曾经抱怨人类为什么起源于非洲,而不起源于条件更好的欧洲;还曾经抱怨世界文明为什么起源于中东,而不起源于其他地方。 中东在我们的印象里面就是一片沙漠,然而在这个地方产生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已经有7 000年的历史了,我们号称是5 000年文明,可是当我们这里还是一片蛮荒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种地了。国外有些历史学家,还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 000年,因为我们找不到夏朝文明的遗址。国家有个大工程,叫做夏商周断代工程,就包括寻找3 000年以前的夏朝,连我们自己都难以找到了,而中东那个地方却热情澎湃了7 000年。 我们的祖先其实一点也不笨,他们既然选择在黄河边上生活自有他们的道理。我们不能按照现在的地理条件来看待过去。过去与现在不一样,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大海会变成桑田,桑田也会变成大海,海有枯的时候,石头也有烂的时候,地球变化之大,是我们在有生之年所难以体会到的。事实上,当非洲大陆上出现人类,整个非洲大陆一片沸腾的时候,欧洲还处在冰封雪地之中,当撒哈拉沙漠是河流纵横、树木茂盛的时候,尼罗河流域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 黄河的情况也是这样,今天我们看到的黄河是夹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它的两边是赤裸的黄土,连鸟都不下蛋。可是,根据科学家考古发现,在黄河流域有大象和竹子的化石。大象是不能生活在很冷的地方,它吃的东西是植物,而且消耗量特别大;竹子也是要生活在温度较高的地方,而且雨水要充足。 P1-3 序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发展得却十分不均衡。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地方富,有的地方穷。 是懒惰与勤快的差别吗?不是的。人们的辛苦程度和工作量几乎是一样的。 是内陆与沿海的差别吗?不是的。内陆有发达的地区,沿海也有落后的地区。 面对先进和落后,我们不断地寻机问策,于是有各种理由被不断地提出来。 对于先进,有人说是历史的原因,有人说是政策使然,也有人说是由于致富愿望强和经商氛围浓,等等。 落后的理由也很多。有人说是由于开放得晚了,有人说是由于地域位置的原因,也有人说是由于安贫乐道的传统因素,等等。 其实,先进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落后的原因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在思维和方法上出了问题。我们总是抱着陈旧的思维、沿用既定的方法,从来也不想着去改变一下。哪怕外面洪水滔滔,我自岿然不动,所以我们落后了。 安徽是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三大江河流域两大山脉,把安徽分割成东、南、西、北、中五大不同板块,它又近海临江、承东启西,从地域上来看,不能说安徽好,但也不能说安徽不好。 本书将安徽作为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层层分析,挖掘事情真相,开启新思维,这是本书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总是说安徽有很多优势,诸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以及综合优势,那么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却落后了呢?在诸多优势中如果没有经济优势,在当前情势下就站不住脚,全都没有用。 我们总是说机遇总是偏爱少数地区,可是与我们机遇大致相同的地区却总是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其实,面对相同的地域环境和条件,抓住机遇的能力比机遇本身更加重要。客观的原因是有,我们自身的原因更大。 我们也辛辛苦苦布局了很多产业,而且大而全。为什么我们付出的努力总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因为那些产业是没有效率的,它们带动不了经济的发展,承担不了崛起的重任。 我们也轰轰烈烈地招商引资。可是当热闹过去,各种招商大会落幕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的优势企业都变成了别人的。难道这是加速崛起所必需的吗? 各种问题纷繁复杂,头绪万千,我们多是蛮干,不知道巧干。在当今时代,筛选和鉴别的能力太重要了,蛮干和巧干有着天壤之别。 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看出点名堂、找出点方法,行走在崛起的道路上的时候,一场空前的经济动荡已在席卷全球,我们又被卷入其中,这彻底打乱了我们谋局布阵的节奏和步伐,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危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在这个澎湃的时代,我们注定要历经磨难、接受洗礼。风调雨顺的时候,我们还在艰难地摸索;当别人都明白的时候,我们还在雾里看花;当我们觉醒的时候,一场暴风雨正在迎接着我们,这就是我们所遭遇和正在遭遇的。 在这个激荡的岁月,我们身边确实是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我们面临的是空前的考验和挑战。 加速崛起,这个愿望把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进步就是退步。金融危机又把我们推到激流漩涡中,挺不住就要沉下去。 危机!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有危险就有机遇,如何化危为机,这是对我们的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面对危机,唯一应该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面对危机,我们需要的是智者的思维。 没有什么好等待的,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我们必须振作起来,奋力突围! 我所相信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王海林 2009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